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王萍原本想填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落笔前一刻,她停了下来,脑海中往事逐一浮现,无数美好瞬间轻叩心扉,长舒一口气后,她的志愿最终确定为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把学生看作一个“人”
出生在农村普通家庭的王萍,求学之旅并不顺畅。“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在求学过程中,很多次想要放弃学业,每次有这种想法时,都有老师来给我做思想工作,让我坚持了下来。”王萍边说边长舒一口气,若不是老师当年的坚持,现在的她或许碌碌无为,或许四处奔波。王萍回忆,初中时期,是当时班主任的多次劝诫和鼓励,才让她最终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老师的一言一行,如母亲一般温暖细致,深深影响着我。”王萍说道。高中时期,班主任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给了她更多关怀。有一学期,凑不齐学费的王萍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被告知学费可以延后交,到最后甚至被免除了学费。多年以后,王萍还是没弄清楚被免学费的真相,但在她心里,教师的神圣已经深深埋藏在心底,即使喜欢广播电视新闻学,她还是将高考志愿填报为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她要继承老师们的衣钵,在教育教学路上发光发热。
学生时代的经历,让王萍更为透彻地理解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走上教学岗位后,她先是在高中执教,后又转向初中。“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的转型期,打好基础尤其重要。”王萍明白肩上的重担。
2008年,王萍成了班主任,带领学生拼搏的同时,麻烦也遇到不少。尤其是初二时,王萍发现班上的学生学习越来越不专心,拼劲也少了许多。一天下午放学后,王萍发现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几个学生居然聚在教学楼六楼,平日很少有人去的角落里,点起蜡烛,喝着啤酒,闹闹哄哄,全然没有一副学生的模样。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困惑,王萍无法想象,平时成绩拔尖的学生,居然也有如此叛逆的时刻。她把这几人叫到操场上,站成一排,自我反思。王萍自己也和学生们站成一排,陷入深深自责。
第二天一早,学生们排着队来向王萍道歉,这令她稍感欣慰。为了解开疑惑,王萍还特地向周围的男老师请教:“是不是青春期的男孩子,都有這么叛逆的一遭?”老师们的回答让她悬着的心稍稍缓和了一些。弦绷得太紧了容易断,这些平时品行、成绩都优秀的学生,大多时候就是紧绷着的弦,而且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偶尔“出格”一点也并非坏事。
王萍利用空闲时间,和这几个学生如朋友一般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其中一个学生说道:“看到别人喝得那么起劲,我也想去尝尝那到底是什么味道。”一句话,让王萍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期,一下子释然了。
看似非常严重的问题,通过聊天交流,师生之间互相了解,彼此信任,以致矛盾化解,继续奋进。从事件发生之初的不敢相信到了解真相之后的不以为然,前后也不过两天时间,但在王萍看来,这是她教学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节点。把学生看作一个“人”,了解每件事情背后的起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处理。这些年下来,无论遇到什么事,王萍都能按住性子,正如她自己所说:“面对学生的这些问题,与其批评,不如想办法解决。”
正面引导最为重要
学生早恋是令许多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在过往教学中,王萍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学生,但她并没有将其定义为早恋,青春期萌发的对异性之间的好感,处理得当,能助推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取得理想成绩。
王萍曾经带过的班里就有这样的例子。据她介绍,那是两个学习成绩都很好的学生,偶然有一天,王萍从其他学生口中听说他们在谈恋爱。彼时,她并不惊讶,也没有急着到当事学生处寻求真相,而是不动声色静静观察。直到某一天,在一次同当事男生聊天时,王萍不经意提起了曾经听说的情况。男生自然十分羞愧,既未承认也没有拒绝。王萍没有继续追问,转而聊起了当事女生,男生的话匣子也打开了,说起了两人一起学习,一起走路回家,一起讨论问题的种种情形。王萍借机鼓励男生,让他们相互勉励,努力学习。“青春期相互爱慕是件很正常的事情,通过走近他们,实时掌握情况,只要不影响成绩,没有出格举动,都是可以理解的。”王萍介绍,通过与两人几次氛围融洽的谈话,那两个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倘若当初她将两个学生批评一顿,再让他们保持距离,会不会适得其反?结果还真难预料。
和学生交流需要掌握方式方法,日常教学也需要另辟蹊径。教学过程中,王萍善于就地取材,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给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加深记忆。在教授《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时,文章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文章语言虽然简洁、严密、明晰,可对于身处钢筋水泥丛中的学生而言,要直观理解其中的概念,尤其是专业名词,显得十分困难。此时,王萍想起了学校旁边的一幢仿古建筑,一堂野外写实课在她的脑海中酝酿。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王萍带着全班学生浩浩荡荡穿过操场,来到古建筑旁,抬头仰望,雕梁画栋,装饰精美,还未来得及赏析课文,学生们已被建筑的气势所折服,对中国古代建筑、对古人的智慧多了一丝敬畏。王萍让大家翻开书本,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说到专业名词时,她便从古建筑的结构上找出相应部位,对照着讲解给大家听。
“这既是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刻记忆,同时也是为了激起大家的课堂兴趣。”王萍说道。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作文课的时候,王萍便带着学生跑到操场上,仰望蓝天白云,对视花草虫鱼,一个学生对场景进行描述,其他学生补充,既让学生获得灵感,也能激发大家探讨的兴趣。上与话剧相关的课文时,王萍会让学生排演一出话剧,通过演出加深印象。有时候,班上同学之间发生分歧,王萍会马上停止授课,顺势将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部分,开展一堂辩论赛,将最初杂乱的争辩变为有序有理有据的辩论。
走进王萍的课堂,每一堂课,都活灵活现,充满生气。
GOOD TEACHER
王萍
湖南省郴州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曾获郴州市教学比武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奖和发表。
把学生看作一个“人”
出生在农村普通家庭的王萍,求学之旅并不顺畅。“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在求学过程中,很多次想要放弃学业,每次有这种想法时,都有老师来给我做思想工作,让我坚持了下来。”王萍边说边长舒一口气,若不是老师当年的坚持,现在的她或许碌碌无为,或许四处奔波。王萍回忆,初中时期,是当时班主任的多次劝诫和鼓励,才让她最终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老师的一言一行,如母亲一般温暖细致,深深影响着我。”王萍说道。高中时期,班主任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给了她更多关怀。有一学期,凑不齐学费的王萍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被告知学费可以延后交,到最后甚至被免除了学费。多年以后,王萍还是没弄清楚被免学费的真相,但在她心里,教师的神圣已经深深埋藏在心底,即使喜欢广播电视新闻学,她还是将高考志愿填报为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她要继承老师们的衣钵,在教育教学路上发光发热。
学生时代的经历,让王萍更为透彻地理解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走上教学岗位后,她先是在高中执教,后又转向初中。“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的转型期,打好基础尤其重要。”王萍明白肩上的重担。
2008年,王萍成了班主任,带领学生拼搏的同时,麻烦也遇到不少。尤其是初二时,王萍发现班上的学生学习越来越不专心,拼劲也少了许多。一天下午放学后,王萍发现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几个学生居然聚在教学楼六楼,平日很少有人去的角落里,点起蜡烛,喝着啤酒,闹闹哄哄,全然没有一副学生的模样。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困惑,王萍无法想象,平时成绩拔尖的学生,居然也有如此叛逆的时刻。她把这几人叫到操场上,站成一排,自我反思。王萍自己也和学生们站成一排,陷入深深自责。
第二天一早,学生们排着队来向王萍道歉,这令她稍感欣慰。为了解开疑惑,王萍还特地向周围的男老师请教:“是不是青春期的男孩子,都有這么叛逆的一遭?”老师们的回答让她悬着的心稍稍缓和了一些。弦绷得太紧了容易断,这些平时品行、成绩都优秀的学生,大多时候就是紧绷着的弦,而且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偶尔“出格”一点也并非坏事。
王萍利用空闲时间,和这几个学生如朋友一般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其中一个学生说道:“看到别人喝得那么起劲,我也想去尝尝那到底是什么味道。”一句话,让王萍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期,一下子释然了。
看似非常严重的问题,通过聊天交流,师生之间互相了解,彼此信任,以致矛盾化解,继续奋进。从事件发生之初的不敢相信到了解真相之后的不以为然,前后也不过两天时间,但在王萍看来,这是她教学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节点。把学生看作一个“人”,了解每件事情背后的起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处理。这些年下来,无论遇到什么事,王萍都能按住性子,正如她自己所说:“面对学生的这些问题,与其批评,不如想办法解决。”
正面引导最为重要
学生早恋是令许多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在过往教学中,王萍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学生,但她并没有将其定义为早恋,青春期萌发的对异性之间的好感,处理得当,能助推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取得理想成绩。
王萍曾经带过的班里就有这样的例子。据她介绍,那是两个学习成绩都很好的学生,偶然有一天,王萍从其他学生口中听说他们在谈恋爱。彼时,她并不惊讶,也没有急着到当事学生处寻求真相,而是不动声色静静观察。直到某一天,在一次同当事男生聊天时,王萍不经意提起了曾经听说的情况。男生自然十分羞愧,既未承认也没有拒绝。王萍没有继续追问,转而聊起了当事女生,男生的话匣子也打开了,说起了两人一起学习,一起走路回家,一起讨论问题的种种情形。王萍借机鼓励男生,让他们相互勉励,努力学习。“青春期相互爱慕是件很正常的事情,通过走近他们,实时掌握情况,只要不影响成绩,没有出格举动,都是可以理解的。”王萍介绍,通过与两人几次氛围融洽的谈话,那两个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倘若当初她将两个学生批评一顿,再让他们保持距离,会不会适得其反?结果还真难预料。
和学生交流需要掌握方式方法,日常教学也需要另辟蹊径。教学过程中,王萍善于就地取材,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给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加深记忆。在教授《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时,文章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文章语言虽然简洁、严密、明晰,可对于身处钢筋水泥丛中的学生而言,要直观理解其中的概念,尤其是专业名词,显得十分困难。此时,王萍想起了学校旁边的一幢仿古建筑,一堂野外写实课在她的脑海中酝酿。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王萍带着全班学生浩浩荡荡穿过操场,来到古建筑旁,抬头仰望,雕梁画栋,装饰精美,还未来得及赏析课文,学生们已被建筑的气势所折服,对中国古代建筑、对古人的智慧多了一丝敬畏。王萍让大家翻开书本,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说到专业名词时,她便从古建筑的结构上找出相应部位,对照着讲解给大家听。
“这既是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刻记忆,同时也是为了激起大家的课堂兴趣。”王萍说道。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作文课的时候,王萍便带着学生跑到操场上,仰望蓝天白云,对视花草虫鱼,一个学生对场景进行描述,其他学生补充,既让学生获得灵感,也能激发大家探讨的兴趣。上与话剧相关的课文时,王萍会让学生排演一出话剧,通过演出加深印象。有时候,班上同学之间发生分歧,王萍会马上停止授课,顺势将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部分,开展一堂辩论赛,将最初杂乱的争辩变为有序有理有据的辩论。
走进王萍的课堂,每一堂课,都活灵活现,充满生气。
GOOD TEACHER
王萍
湖南省郴州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曾获郴州市教学比武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奖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