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方法就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与途径,它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率,每门学科都有本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要想使学生学习物理成功,就要尽快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特点。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过程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就道出了充分说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上,本文就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物理作阐述,供大家参考。
新课程教学要实施有效教学,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一定低下,甚至彻底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规律,应当成为老师教的规律之基础。
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很多,它与其他学科一样也有听老师讲解、练习作业等基本的方法,但物理学科也有区别其他学科的方法,这就是它的特点所在,欲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它。
一、让学生正确掌握物理语言与思考物理问题的方法
物理语言就是指物理概念与物理原理,如果学生对物理语言不理解,那么在阅读物理书籍的时候,就如同读小说了,无法用物理语言去思考问题,不能真正的掌握物理现象及其变化的规律。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利用物理语言来思考、解答问题的方法。这一点与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是吻合的,因为新课程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掌握了利用物理语言思考、解决问题,那么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有了长足的进步。
物理语言是十分严谨的,因为它反映了物理现象与规律的条件与结论,不能随便省略的。比如,库仑定律的表述: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很多学生,他们把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误解为定律成立的条件;还有的学生,在记忆的时候,把“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中的平方记丢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类似于这样的问题确实很多,这就说明,帮助学生掌握严谨的物理语言是十分必要的。物理语言还包括公式、图象等等,它们简明扼要的表述物理的的现象与规律。如果学生能真正的掌握用它们来思考问题,那么就能逐渐形成会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分析物理习题中的显性与隐性条件
在学习练习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习题中的显性与隐性条件。尤其是题目中的隐性条件,学生是很难发现的,如果不仔细审题,就有忽略隐性条件,造成无法解答的后果。比如,在力学习题中,常常有这样的叙述:物体从静止开始……;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最终停止等等。第一句话的意思指初速度为零;第二句话的意思指不要考虑摩擦力;第三旬的意思指末速度为零。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审清题意,不能忽视这些隐性条件。否则就无法顺利的解答有关物理问题。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他们就能将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分解出来,并对各个要素逐个逐个的研究,从而最终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分析能力是物理思维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分析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比如,当学生阅读了弹簧振子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如下几个问题:(1)振子的一个周期,可以分几个阶段?(2)每个阶段中的受力情况怎么样?(3)振子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又是如何变化的?为了能帮助学生排除分析过程中所遇到的思维障碍,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对学生作必要的知识复习。比如,在课前帮助学生先复习一下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将大脑中过去的感知加工成新的形象,它是一种创造新形象的积极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方面,我们要要求学生将教材上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的物体。比如,学生阅读了某些物理隋景后,要求他们用图象或表格把情景表示出来。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对相关的物理规律或理论进行举例,这也是简捷而实用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比如,当学生阅读了“当穿过闭合线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后,就可以让学生举一些改变磁通量的方法。有的学生举了用磁铁靠近与远离的办法;有的学生举了用磁铁插入与拔出螺线管的方法;也有的学生想出了用电磁铁串联变阻器,改变电流的方法,总的来说,学生通过举例,锻炼了想象能力,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我们知道,物理学中有很多定律都是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的,而且,物理学也是一门定量的科学,所以,学好物理是不能离开数学的。欲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就必须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生会学物理,远比学会物理重要,这就是授渔与授鱼的关系。
新课程教学要实施有效教学,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一定低下,甚至彻底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规律,应当成为老师教的规律之基础。
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很多,它与其他学科一样也有听老师讲解、练习作业等基本的方法,但物理学科也有区别其他学科的方法,这就是它的特点所在,欲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它。
一、让学生正确掌握物理语言与思考物理问题的方法
物理语言就是指物理概念与物理原理,如果学生对物理语言不理解,那么在阅读物理书籍的时候,就如同读小说了,无法用物理语言去思考问题,不能真正的掌握物理现象及其变化的规律。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利用物理语言来思考、解答问题的方法。这一点与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是吻合的,因为新课程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掌握了利用物理语言思考、解决问题,那么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有了长足的进步。
物理语言是十分严谨的,因为它反映了物理现象与规律的条件与结论,不能随便省略的。比如,库仑定律的表述: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很多学生,他们把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误解为定律成立的条件;还有的学生,在记忆的时候,把“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中的平方记丢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类似于这样的问题确实很多,这就说明,帮助学生掌握严谨的物理语言是十分必要的。物理语言还包括公式、图象等等,它们简明扼要的表述物理的的现象与规律。如果学生能真正的掌握用它们来思考问题,那么就能逐渐形成会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分析物理习题中的显性与隐性条件
在学习练习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习题中的显性与隐性条件。尤其是题目中的隐性条件,学生是很难发现的,如果不仔细审题,就有忽略隐性条件,造成无法解答的后果。比如,在力学习题中,常常有这样的叙述:物体从静止开始……;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最终停止等等。第一句话的意思指初速度为零;第二句话的意思指不要考虑摩擦力;第三旬的意思指末速度为零。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审清题意,不能忽视这些隐性条件。否则就无法顺利的解答有关物理问题。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他们就能将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分解出来,并对各个要素逐个逐个的研究,从而最终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分析能力是物理思维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分析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比如,当学生阅读了弹簧振子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如下几个问题:(1)振子的一个周期,可以分几个阶段?(2)每个阶段中的受力情况怎么样?(3)振子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又是如何变化的?为了能帮助学生排除分析过程中所遇到的思维障碍,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对学生作必要的知识复习。比如,在课前帮助学生先复习一下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将大脑中过去的感知加工成新的形象,它是一种创造新形象的积极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方面,我们要要求学生将教材上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的物体。比如,学生阅读了某些物理隋景后,要求他们用图象或表格把情景表示出来。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对相关的物理规律或理论进行举例,这也是简捷而实用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比如,当学生阅读了“当穿过闭合线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后,就可以让学生举一些改变磁通量的方法。有的学生举了用磁铁靠近与远离的办法;有的学生举了用磁铁插入与拔出螺线管的方法;也有的学生想出了用电磁铁串联变阻器,改变电流的方法,总的来说,学生通过举例,锻炼了想象能力,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我们知道,物理学中有很多定律都是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的,而且,物理学也是一门定量的科学,所以,学好物理是不能离开数学的。欲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就必须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生会学物理,远比学会物理重要,这就是授渔与授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