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单亲家庭的学生是校园中的特殊人群,他们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教师只有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做他们的精神关怀者,才能让他们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孩子;心理现状;教育对策
笔者有幸聆听过温州三中林海静老师的讲座——“用心交流,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感受颇深。有效的交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美好。只有对学生真诚关注,与他们用心交流,教师才能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一、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
张晓是一个清秀的女孩子,她是二年级下学期从乡下转学到我们班级的。刚开始,这孩子很文静,不大爱说话,下课也都是独自玩耍,没有伙伴。经验告诉笔者,也许是她刚到一个陌生环境,难免有点拘谨害羞。谁知两三个月过后,她依然独来独往,甚至脾气有些古怪,有时候还很倔强,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连教师和她交流都很困难。她几乎完全把自己给封闭了起来!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经过了解,原来张晓的父母在她上幼儿园时就离婚了,爸爸经常不回家,她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稚嫩的心灵存在创伤!
在学校里,像张晓这样单亲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通常表现为以下特点:爱表现、自私,孤僻、不信任人,霸道、情感脆弱,乖巧、性格内向。
二、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
据调查,单亲家庭的学生从小缺少家庭的关爱与教育,不知不觉养成了许多不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已经出现了较重的心理障碍。他们成了校园中的特殊人群。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如若采用一般的教育方式,非但起不到教育效果,有时还会起副作用。教师需要探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1. 赏识学生,疏导心理
在单亲家庭中,孩子通常是不被关注的。如果他们犯错,通常会遭到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即使他们是冤枉的,也得不到解释的机会。我们如果能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感受,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就能和学生近距离接触,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
王志是一个跟着爸爸的孩子。平时,只要他犯了错误,他爸爸总是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暴打。教师的批评对他起不了一丁点的作用。有一次,笔者无意间叫他帮忙搬一些学具,在这之后的那节课,他特别有精神。进一步思索,笔者认为帮助他人让他觉得自己是被人关注的。就这样,经过笔者的引导,他想改好的“细胞”被激活了,他的那些坏习惯慢慢改掉了。从王志身上,笔者感到单亲家庭的学生需要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一种宽容的心态,一颗能让他交心的心……可以说,获得欣赏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要注意赏识自己的学生,使他们获得心灵的滋养。
2. 关爱学生,悉心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之中。”意思是说,教育需要爱,也需要尊重和平等。
亲情是小学生最为重要的情感。然而,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母爱或父爱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情感非常脆弱,因此来自他人的关爱成了他们的“强心剂”。教师一句平常的问候,如“今天冷不冷啊”,会使他们的行为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用自己的真心去爱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动他们,成为他们的真朋友,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把握教育的真谛,成功地教育他们。
3. 宽容学生,思想引导
斯宾塞曾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通常情况下单亲家庭的学生性子比较急,不信任人,逆反心理较强。如果教师采取压制的办法,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遇到这样的学生,最好的方法是跟他谈心,多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可以交心的朋友。
笔者曾教过一个叫小叶的学生,他跟着妈妈生活。这个学生个性倔强,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人。教师如果“硬压”,只会适得其反。一开始,笔者也想了很多“招”,但他“软硬不吃”。冷静之后,笔者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觉得应该先走进他的心里,成为他可以信赖的朋友。于是,笔者经常去他家家访,每次都买点水果,从来不向他妈妈告状,只是表扬他的进步。几个月下来,小叶慢慢地开始收敛了,逐渐改掉了坏习惯。
综上所述,单亲家庭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待他们,教师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引导,多一点宽容,这样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周达章,方海东,王平杰.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中学版)[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
[2]张延权.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2.
关键词:单亲孩子;心理现状;教育对策
笔者有幸聆听过温州三中林海静老师的讲座——“用心交流,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感受颇深。有效的交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美好。只有对学生真诚关注,与他们用心交流,教师才能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一、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
张晓是一个清秀的女孩子,她是二年级下学期从乡下转学到我们班级的。刚开始,这孩子很文静,不大爱说话,下课也都是独自玩耍,没有伙伴。经验告诉笔者,也许是她刚到一个陌生环境,难免有点拘谨害羞。谁知两三个月过后,她依然独来独往,甚至脾气有些古怪,有时候还很倔强,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连教师和她交流都很困难。她几乎完全把自己给封闭了起来!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经过了解,原来张晓的父母在她上幼儿园时就离婚了,爸爸经常不回家,她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稚嫩的心灵存在创伤!
在学校里,像张晓这样单亲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通常表现为以下特点:爱表现、自私,孤僻、不信任人,霸道、情感脆弱,乖巧、性格内向。
二、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
据调查,单亲家庭的学生从小缺少家庭的关爱与教育,不知不觉养成了许多不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已经出现了较重的心理障碍。他们成了校园中的特殊人群。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如若采用一般的教育方式,非但起不到教育效果,有时还会起副作用。教师需要探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1. 赏识学生,疏导心理
在单亲家庭中,孩子通常是不被关注的。如果他们犯错,通常会遭到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即使他们是冤枉的,也得不到解释的机会。我们如果能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感受,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就能和学生近距离接触,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
王志是一个跟着爸爸的孩子。平时,只要他犯了错误,他爸爸总是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暴打。教师的批评对他起不了一丁点的作用。有一次,笔者无意间叫他帮忙搬一些学具,在这之后的那节课,他特别有精神。进一步思索,笔者认为帮助他人让他觉得自己是被人关注的。就这样,经过笔者的引导,他想改好的“细胞”被激活了,他的那些坏习惯慢慢改掉了。从王志身上,笔者感到单亲家庭的学生需要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一种宽容的心态,一颗能让他交心的心……可以说,获得欣赏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要注意赏识自己的学生,使他们获得心灵的滋养。
2. 关爱学生,悉心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之中。”意思是说,教育需要爱,也需要尊重和平等。
亲情是小学生最为重要的情感。然而,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母爱或父爱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情感非常脆弱,因此来自他人的关爱成了他们的“强心剂”。教师一句平常的问候,如“今天冷不冷啊”,会使他们的行为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用自己的真心去爱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动他们,成为他们的真朋友,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把握教育的真谛,成功地教育他们。
3. 宽容学生,思想引导
斯宾塞曾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通常情况下单亲家庭的学生性子比较急,不信任人,逆反心理较强。如果教师采取压制的办法,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遇到这样的学生,最好的方法是跟他谈心,多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可以交心的朋友。
笔者曾教过一个叫小叶的学生,他跟着妈妈生活。这个学生个性倔强,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人。教师如果“硬压”,只会适得其反。一开始,笔者也想了很多“招”,但他“软硬不吃”。冷静之后,笔者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觉得应该先走进他的心里,成为他可以信赖的朋友。于是,笔者经常去他家家访,每次都买点水果,从来不向他妈妈告状,只是表扬他的进步。几个月下来,小叶慢慢地开始收敛了,逐渐改掉了坏习惯。
综上所述,单亲家庭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待他们,教师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引导,多一点宽容,这样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周达章,方海东,王平杰.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中学版)[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
[2]张延权.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