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傣医的经络和针刺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he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中医、傣医中“经络”、“针刺”等外治法从起源、构成、生理功能等相关问题,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比较,认识两种传统医药在“经络”、“针刺”理论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同”和“异”。
  【关键词】中医;傣医;经络;针刺;比较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11-0007-04
  中国传统民族医药外治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治疗范围遍及各科[1]。以“经络”理论为指导的“针刺”治疗手法,作为外治法中最具特色疗法之一,因其疗效显著,从古至今被中医、傣医等各民族医学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中、傣医对用经络理论指导针刺均有记载传,对“经络”、“针刺”释义具有相似性。“经”者径也,“络”者网之意,经与络有主干与分支的关系,为气血运行之通道,维持机体各部分功能平衡运行;“针刺”是运用各种不同的针具刺入腧穴或经络,以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2]。两种传统医药虽对“经络”与“针刺”的理解大致相同,但从“经络、针刺”认识与发展、临床治疗的方式方法都存一定差异,且这些差异颇具本民族特色,如中医经络腧穴的运行的规律,傣医的“沙雅”疗法等。为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特色疗法的发展,推动现代医学对民族医学外治法的认识研究,故对兩种传统医学中关于“经络、针刺”理论、临床及特色疗法等等各方面进行比较。
  1“经络”起源、构成、生理功能及与疾病关系的比较
  11“经络”起源中医经络学说起源较早,从《黄帝内经》与《说文解字》对经络的释义看来,经“织也”,络“絮也”,经为主干,络为分支,首尾相接,共同网罗全身。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最早以“气”的概念出现,意为一种循行性感觉。后按其走形路线和需求命名为“脉”,即“别人之脉各名之”,循行性感觉也演变为“气形于脉外,血流于脉内”。相应刺激点称之为“俞”,是脉气传输的地方,谓“过俞循行”[3]。随着中医解剖学、医疗实践与养生的发展,与“精气”、“阴阳五行”、“气一元论”、“天人相应”学说相结合,把“线”和“点”结合上升到完整的经络腧穴体系。可以说经络、腧穴是中医古代医家对人体气血运行现象的认识和总结[4]。
  傣族拥有本民族文字,对本民族医药有详细记载,如《档哈雅龙》,但傣医“经络”的描述尚未在傣医古籍中找寻到。傣医“经络”源于傣族人民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虽然傣医古籍中并没有关于“经络”一词的描述,但傣医“经络”是通过口耳相授才得以一代代继承下来。据“摩雅”(傣族对医生的称谓)描述,傣医“经络”的起源是在劳作后,人们通过对四肢揉捏、按压缓解疲劳,在按压某些部位会出现酸胀感、放射感,傣族把有酸胀感的部位称之为“节”、“点”,有放射感的部位标记下来,便于按压。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由缅甸、泰国进入中国云南傣族聚居地。《泐史》记载:南传上部座佛教与西双版纳“召片领”的统治已经难解难分。南传佛教思想几乎渗透到各个方面,包括傣族的传统医药,它带来了泰医经络中关于十种主要经脉的论述(包括ITHA,PING GALA,SUMANA,KALATHAREE,SAHATSARANGSI,TAWAREE,CH-ANTAPUSANG,RUCHAM,SIKKHINI,SUKUMANG)[5]。但宗教的传入并没有完全替代该地区的民族文化,而是被傣族人民运用自己的思想和愿景把宗教和傣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使之本土化,傣族化,其中传统傣医药文化就是思想融合的产物。在“四塔”、“三盘”等学说指导下,傣医融合了由宗教带来的泰医经络,形成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傣医经络理论,可以说傣医经络是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果[6]。
  12经络的构成中医经络主要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奇经八脉与孙络、浮络共同构成。其主体十二经脉按照“手足、阴阳、脏腑”的原则来命名;分布按照四肢、头面躯干规定了具体循行的位置;规定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交接及气血循环流注规律;其手足三阴、三阳与经别、别络,组成六对阴阳表里相合关系,扩大经穴的主治范围。总体分布在人体的内外上下,每条经脉都有自身循行与交接规律,他们环绕相连、周而复始,经脉中的气血阴阳是流动不息,循环贯注的。详述十二经别“离、入、出、合”的流注特点;规定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体现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对十五络脉、奇经八脉等的定义、循行分布及作用进行详细描述。并对经络系统中,每条经络所包括的腧穴、解剖、主治范围、禁忌作出了明确规定。并把腧穴大体上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在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被称为“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等[7]。
  傣医经络按照自然元素分类法分为六条,太阳、茉莉花、火、水、土、风(来源于民间老傣医波岩叫的口述)。鉴于傣族民族丧葬风俗,傣医有关于人体解剖的详细描述,在对经络走向、循行路线描述较为详细,大致为:六条经脉皆起于脐周位置,太阳的走向大致为从脐部至胸中,主动,包括心、肺;茉莉花以脐为中心,以环状方式绕行整个腹部,包括肝、肾、胃肠;风、火、土、水皆由脐部,风流于关节处,结于四肢,主四肢血脉;火走于全身骨骼;土管理肌肉、皮肤;水主各类液体。所有关节连接处均为“点”,类似于中医的“穴”。总的来说传统傣医经络无交接规律,也没有对穴位的具体描述。
  13经络的生理功能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8]。据《黄帝内经》记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可见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为:通行气血,调和脏腑阴阳;抵御外邪,保卫机体;传导经气,调整虚实;保持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网络周身,联通整体。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沟通脏腑、濡养肌肤和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保证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抵御外邪侵入人体,保持人体内外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让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傣医经络生理功能受“三盘学说”的影响主要为:太阳是生命的中心,主管思想、意识;茉莉花主消化吸收、排泄,为生命提供营养物质;风主四肢血脉,为四肢运动提供物质基础;火主骨骼的连接、运动;土管理肌肉、皮肤;水用于润滑骨骼等各类组织和从尿中排泄有害物质。六条经络分别从思想意识、脏腑功能、关节运动的方面使机体维持正常运转[9]。
  14经络与疾病关系《灵枢·经别十一》:“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工之所以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指出经络与疾病的关系。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平阳秘,阳气乃固”,人体疾病的产生使气血紊乱、阴阳失衡的体现,而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功能失常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人生活于自然界,感受六气,外在六气与人体皮肤相接触,形成阴阳气血物质能量相交换,三焦合、血液充、阴阳衡是机体健康的基础。一旦机体这种相对平衡的关系被打破,就容易致病。故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经络先病,而致人体气血与外界失衡所致[10]。
  傣医对经络与疾病的关系描述并未有古籍文献记载,但在“四塔五蕴”理论的指导下,傣医认为外界土、水、火、风是世间万物的构成要素,也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生机。傣医四塔失衡与外界密切相关,由外界入侵人体的疾病都是由皮肤进入,病邪损伤风塔形成了疹、斑、点;损伤火塔出现寒、痛、手足抽搐拘急;损伤土塔出现血瘀;损失水塔出现骨关节干涩、疼痛等疾病。而这些疾病的起源均是从皮肤开始,损伤于六条经脉[11]。
  2针刺法比较
  21针刺起源从远古时期用植物刺破痈排脓及砭石排脓到殷商时期的针刺放血,可见中医针刺法从理论形成到用于临床都是比较早的[12]。《内经》中记载“微针通脉”,把针直接刺入经脉中调气血;《素问·调经论》对微针通脉进行了详细讲解,提出“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急出其针,无令血泄”,充分体现了中医针刺疗法的特色。自《针灸甲乙经》后,医家循经取穴,沿用至今。
  据佛寺中的“都比”(对佛寺中佛爷的称谓)及傣族多位民间“摩雅”口述,傣医针刺疗法起源于傣族纹身文化。纹身过程中为减轻疼痛,可先在局部涂擦药物消毒并喝下适量鸦片水作麻醉剂,再用鱼骨、仙人掌刺或者尖锐的石头进行纹刺,纹刺后再用药水或动物胆汁擦拭直到脱痂恢复。在纹刺过程中,发现药物涂擦加上针刺以后局部疼痛、皮肤病等逐渐减轻或消失,特别是在“节”、“点”的部位疼痛减轻、消失更为明显。傣医刺药疗法由此出现,被傣族人民称之为“沙雅”。“沙雅”疗法在纹身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传统针具的选择上主要有三种,植物刺(仙人掌刺)、动物刺(鱼刺、豪猪刺)、金属针,现多被梅花针所取代,刺入深度多为1~2mm。刺药所用的药物分消毒药(多用动物胆汁)、麻醉药(罂粟制剂),治疗药物(减毒的动、植物药)3个部分。传统“沙雅”的过程大致为:“摩雅”在患者疼痛部位或者皮损部位涂上具有清凉消毒作用的动物胆汁,用尖刺状物轻微刺破皮肤,以不出血为度,用傣药涂搽几次,然后用动物胆汁再涂搽1遍,这种浅刺疗法主要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关节疼痛、跌打损伤、骨折等疾病针刺深度稍微深,疼痛感較强,可让患者先喝下鸦片水作麻醉剂再行针刺和用药。一般针刺较深的用药后会出现全身红肿,痛痒交加,待痂皮脱落,疼痛感减轻。在治疗关节疼痛时,也有把痛处皮肤切开,将天然金属片或矿物嵌入体内,等皮肤长合封口即成,用于减轻疼痛。多用于关节疼痛、跌打损伤、骨折和皮肤病的治。
  22针具的演变及选择中医针灸针最早的雏形是针石,多由砭石制成,谓之“觜”;后又出现木制针“箴”;在商周遗址中出现长8cm的骨针;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又出现了陶针;商周时期出现青铜砭针,后出现金针、银针,针分类为“九针”包括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老“九针”也演变为新“九针”,镵针演变为皮肤针和漆针,圆针发展为圆头针,圆针和缇针改进为推针,锋针成为型号不同的三棱针,铍针和圆利针用作割刀,毫针除常用型号外,也截短制成皮内针,长针演进为芒针,大针演变为火针。现在,所用针一般多由不锈钢制成,工业化生产,除特殊针具外,长度05~3寸不等[13]。
  传统傣医的针具选择方面从打磨锐利的石块、宝石碎片、动植物的刺到金属针具均有,后有梅花针出现,所有针具特征都较为短小。现基本为不锈钢短针和梅花针两种,长度不超过1寸。
  23针刺的深度从整体上看来,中医的银针刺入较深,一般要刺入3~10cm[7]。傣医针刺的深度仅透皮即可。
  24针刺部位及其意义《黄帝内经》云: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并指出针刺的作用是“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中医针刺是根据经络腧穴分布用针[4],分布于人体的腧穴为指导,其特点是以静脉为线,以穴位为点而采取点线结合的方式,起到调经脉,通气血从而达到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
  傣医针刺是针对局部选点,由点成面,特点是点面结合。通过局部大面积扣刺让药物通过皮肤进入肌体,主要用于关节疼痛、跌打损伤、骨折和皮肤病的治疗。
  4讨论
  经过对中医、傣医两种传统医学“经络”、“针刺”内容进行比较,其在理论构成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但由于各民族间生存条件、文化背景与社会发展等方面不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有明显的差异性。
  值得思考的是,现代医学经过很长时期的研究后才提出药物透皮吸收起效快,缓释效果好,作用时间长。而傣医“沙雅”刺药疗法很早就提出应用微针刺破皮肤,提高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并在治疗实践中,对外用药物不断改进,减轻外用药物过敏及中毒等毒副作用。对于相同时期的发展来说民族医药在这一部分不自觉的领先于现代医学。据中国政协新闻网报道,经世界针灸联合会和WHO不完全统计,已经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经络和针刺的内容来治疗疾病。特别是循经传感现象的研究、刺镇痛与麻醉的现代研究已经被国际所接受[13]。但针刺过程中针具及操作的消毒灭菌是十分重要的,传统针具逐步被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所取代,临床已有完善的消毒灭菌操作规程。传统民族医学外治法中外用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仅凭经验来确定剂量,势必会造成某些药物的过敏,甚至中毒,这就要求我国民族传统药物需要完善整个药物过程,确保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为今所用。
  参考文献
  [1]李曰庆,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孙广仁,郑洪.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3]沈学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General of Thai Traditional Thailand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al Medicine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M]. Bangkok: Thaiphom Publishing,2006:1-3.
  [6]明全忠,赵远.傣泰传统医学可比性[J] .中华医史杂志,1994.
  [7]罗永芳,吴俊梅.针灸学基础[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8]李其忠.中医基础理论纵横解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62.
  [9]李朝斌.傣医四塔五蕴的理论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65-66.
  [10]张安玲,徐胤聪.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24-25.
  [11] 康郎仑,林艳芳.傣医基础理论[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45-47.
  [12]王富春.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4-25.
  [13]中医针灸已在世界160多个国家使用.中国政协新闻网.[2012-08-29]http://cppcc.peoplecom.cn/n/2012/0829/c34948-18862997.html
  (收稿日期:2017-04-07编辑:梁志庆)
其他文献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针灸医学进行研究使古老的传统医学焕发青春,已成为当前医学工作者和其他自然科学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毫
中药手工泛丸新手操作培训理论空缺,本文列出常见问题、目标丸药状态、操作规程、分段调整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泛丸新手在认识上对其掌握。
BJS—2B保健水发生器主要应用物理方法来处理普通水,使其具有保健及治疗疾病的作用,可作为工厂、学校等单位夏令时的保健冷饮用水及医院治疗胆结石用水。本装置具有省时、经
根据S、Velich提出的随机取向红细胞悬浮液电导方程:ρ=[lo/I-1]/[lo/I-1+f〕,其中ρ为悬浮粒子体积百分比,I和I<sub>0</sub>分别是悬浮液及悬浮介质的电导,f为悬浮粒子形状
目的:建立"四证合一"模式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提供有效可行的考评工具。方法:采用中文数据库检索和专家访谈法制定一套初步的中内专硕研究生考核指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采
【摘要】目的:观察石氏理气固腰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n=43)与实验组(石氏理气固腰汤治疗,n=43),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改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别名:吊灯花、小鹅儿肠、牛角叉。基原:萝摩科缠绕藤本植物短序吊灯花(Ceropegia christenseniana Hand.-Mazz.的全草。生长环境:河边阴湿处或岩缝中。
一般文章请尽量附中、英文摘要,文字简洁,表述准确。医话医案类附中文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利胆消石方联合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治疗胆总管结石所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行ERBD术;观察组行ERBD术后加用利胆消石方口服,比较两组术后TBIL及ALT情况,以及3个月后再次行ERCP取石的成功率。结果:治疗后3d,TBIL、AL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