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冷静的学识与澎湃的文学热情于一体,让漫漶迷离的远古神话和传说,甚至是真假莫辨的史前帝王尧舜禹,顷刻间拨云见日、生动可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刘纪昌长篇文化散文《文明的曙光》最值得认真品读的特色。
从疑问入手,开一个悬疑的世界
我首先敬佩作者的胆略。一开篇,他就把尧舜禹置于历史的悬疑之中。从影响史学界几十年的顾颉刚的“古史辨宣言”入笔,一下子把这个事关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重大学术问题摆在读者面前:尧舜禹真的存在过吗?
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作者就不可能像一些“文化地方保护主义者”那样,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只搜寻有利于自己需要的论据资料,只要能证明这些历史名人属于自己的家乡就足够了,而是把自己架在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上,从俯瞰人类文明的大文化视角上,进行严肃的拷问。
面对提出将近一个世纪的疑古之辩,面对许多考古发现和“夏商周断代工程”至今没有得到完全令人信服结论的学术现状,面对顾颉刚从学术角度、白鸟库吉从政治角度论证尧舜禹的虚无,以及现在仍然可以继续得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义指向的客观存在,针对学者刘毓庆先生用“打结理论”,探讨破解古史上用有限的人物填补较长的历史空间,带出对尧舜禹真实性的新质疑,作者层层剥笋、层层展现,用一种新的框架结构和全新的切入角度,把3位相互承传、相互关联甚至是相互重叠的史前帝王相依并行,用多维立体式方法来破解和诠释尧舜禹的形象,既令人耳目一新,又让人对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大背景有了新的感受。
让尧舜禹同行,其实是作者带领读者,一同穿越历史的、传说的、考古的、政治的、文化的层层迷雾,通过文学的情怀和笔调对所拥有的文史资料、考古资料、文化精神进行条分缕析、拨冗辩难、融会贯通、互相印证,使读者参与其中,开阔思路。在对陶寺人类文明足迹的辨识当中,在对历史的与传说的远古记述当中,在对洪水生发的因由与治理规模的求索当中,在对君王权力更替移交是否真是“禅让”而行的辨析当中,在对诽谤木、谏鼓、九州、九鼎、历法等行政与文化成果来龙去脉的梳理当中,在对当今各地炒得火热的关于尧舜禹生身活动安葬地的争夺问题的真假探究当中……尝试着让几位先祖一点点一点点地,从已经遥远的让他们的后人看不到的历史深处走出来,生动可感起来,3个带着历史密码和文明信息的一代圣人终于走到了读者面前。而整个过程是在回溯、辨析、探究中一步步走过来的,它是那样令人陶醉,妙不可言,让人乐而忘返。
禅让抑或是逼宫,洞幽探微
比如通过书中对古往今来历代学人都非常关注的“禅让”话题的探讨,读者就能体会到这份回溯、辨析、探究的乐趣和妙处。
无论是视尧舜禹的禅让为美谈,还是把它看做是掩盖血腥争杀、宫廷政变的作秀;不论是像孔子、孟子那样不遗余力地美化,还是韩非子等人毫不留情的抨击,最后都逃不过一点,就是后人对已经丧失信史佐证的人物故事的揣测与评判,时常叫人感到犹如海市蜃楼那样缺少根基的不踏实、不可靠。
许多时候,我们后人容易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主观臆想猜测乃至武断往古的未知人事,且言之凿凿,不容置疑。又有许多时候,我们后人或许是面对现实太多太多的失望,所以很不愿意正视以往历史人事美好传说背后其实一样残酷血腥、不仁不义的真相。还有,由于没有确切的记载文字和实物确证,所以从人物形象到口碑传颂的故事,其实都逃不过后世编造者的个人好恶。关于禅让的辩论争议,就基于这些误区所造成的历史迷乱。
参照二十四史都为官修,和当朝皇帝如李世民等都关注在意史官所记,并有意干涉掩盖篡改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事实真相的事例,我倒是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官方或准官方渠道传颂的禅让论,反而有虚假的成分,民间街坊野史味道的逼抢争夺论者,反而能为我们滗出可能更接近真相的蛛丝马迹来。至于韩非子的摆脱苦累论,我不认可,因为权大权小,也是权力。其实领导者的价值,在于头脑运筹而非蛮力作秀,若不然,劳心与劳力还有什么区别?刘邦最多又能将帅动多少兵马?所以我很赞成一些学者的这样一种观点:“大禹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在黄河中下游的部落之间通过政治、外交乃至武力手段,说服各个部落共同参与黄河治理……”
不过,通过对氏族部落联盟曾经实行的禅让制度、四岳議事制度的了解,我们已经遥望见上古时期的先祖们,是怎样为我们演绎了后来由美国开国者们在美洲大陆再现的民主议事的情形。只可惜,我们的先祖们与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擦肩而过,把一个民族导向了专权帝制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之中,颠簸流离,悲喜无限。而几千年后的美国,则由圆桌会议选择了三权分立、民主人权的现代“禅让”——竞选推举制度。这就是蒙昧时代与人性觉醒、思想昌明时代人类文明走向的必然差异!
现代语境的再叙述,亲切可感
作者汇总梳理丰富繁杂的文史资料,发现一个重大的差异,那就是历史典籍里面记述的尧舜禹,与民间历代口碑相传的尧舜禹,不是完全一致完全重合的。也就是说,史籍里的尧舜禹是天子、帝王,他们巡行考察,敬授民时,征伐四方,治理洪水,无不气宇轩昂、高高在上;而作为民间的尧舜禹,或是追求爱情的新潮青年,或是历尽苦难孝心不改的道德模范,或是痴迷治水舍家忘子的精神传奇……
于是乎,作者就找到了让他们和谐共存的叙述之锁钥,那就是用现代语境对传统的历史、道德故事的清新时尚地再叙述。
于是乎,面对历史,无论是作为远古的部落联盟的酋长,还是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的帝王,都因为有文字的记述,所以对《尚书》《史记》等古籍当中尧舜禹形象人事的寻觅与探求,便成了全书必不可少的事情,而作者是以认真、严肃的态度面对的,虽不像学者专家那般正襟危坐,但却是言之有据,小心谨慎,探幽发微,层层解读,使史书中那个遥远的、朦胧的、仅只有大概而缺乏具体描写的尧舜禹的形象因之活泛起来,仿佛展开了一幅古老的画卷。而作者在解读之时,却是这样的明快流畅,如同促膝交流,娓娓道来,绝无味同嚼蜡的艰涩。
及至面对民间传说,作者立即调动出自己鲜活的生活积累,让本来就属于乡民百姓凭生活经验、据善恶好恶编创的尧舜禹形象,更显亲切可爱。读读“舜帝,一个写诗歌吟的老头”,读读“大禹,一个满腿泥巴的包工头”,读读“一段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许多自小就从爷爷奶奶嘴里听到并烂熟于心的关于尧舜禹的神话传说故事,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远古谣传了,无论是尧,是舜,还是禹,都亲切生动得似乎就生活出没在你的身边,甚至可以闻到他们身上散发的邻居家的泥土气味。
大概就因为作者这种富有亲和力的语言魅力,让我对同处一部书中的历史的尧舜禹和神话传说的尧舜禹,竟然一点也不觉得唐突与不和谐,反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融洽。其实我明白,归根结底,这都是源于这些史前先祖形象本身的虚幻性。正因为这种虚幻性,也就具有了无限可塑的可能性。
合理还原历史情境,热情洋溢
作者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在运城学院多年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声情并茂已成口碑;又喜好钻研《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并多有著述;还痴迷文学创作,已经创作出版小说、散文多篇部。缘于这些综合素质的齐备,作者不但展现出对古典文史资料的驾轻就熟,而且体现出集学者的严谨和作家的激情于一身的自如转换的才情。
因此,作者面对庞杂繁琐、错综矛盾的各路资料信息,不只是具有旁征博引、左右逢源、理性辨析的才能,而且还以文学的情怀、丰富的想象,设身处地、合情合理地再现历史情境。比如在叙述舜帝巡视盐池的那一部分,不但让我们领略到上古帝王关心民瘼、勤于政务的可感形象,更感触到作者热爱民族文化的赤子情怀。比如他写舜帝创作《南风歌》的过程,就充满了深情和向往:“南风给舜帝带来了灵气,舜帝读懂了南风。舜帝以帝王的口气赞美南风,舜帝以诗歌的方式让后人记住了南风。南风有此一歌便辉耀千秋,青史留名,千古颂扬”,已然成为古往今来爱我中华的高亢主旋律,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像这样的精彩章节还有许多,正是这些对历史情境的合理还原所产生的感染力,从而使尧舜禹不仅仅是从遥远虚幻当中走近我们,更是透过这些早已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理性指代的生动再现,把他们筚路蓝缕、开疆拓土、孜孜以求并通过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不断革新的“仁爱孝道”“厚德载物”“协和万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朴素的民主意识等优秀民族精神一一梳理出来,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总根系历久弥新、光照古今的无限魅力,重塑民族文化之魂魄,让我们这些置身经济变革时代的人们获得一次精神熏陶、静心反省的机会。仅此一点,我觉得作者这部书就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可以说,通过作者充满爱国热忱的深情叙述,尧舜禹所承载的优秀民族文化精神信息,一定会被有良知有责任有使命担当的仁人志士再次吸纳、借鉴、发扬、光大,并作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当中。
从疑问入手,开一个悬疑的世界
我首先敬佩作者的胆略。一开篇,他就把尧舜禹置于历史的悬疑之中。从影响史学界几十年的顾颉刚的“古史辨宣言”入笔,一下子把这个事关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重大学术问题摆在读者面前:尧舜禹真的存在过吗?
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作者就不可能像一些“文化地方保护主义者”那样,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只搜寻有利于自己需要的论据资料,只要能证明这些历史名人属于自己的家乡就足够了,而是把自己架在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命题上,从俯瞰人类文明的大文化视角上,进行严肃的拷问。
面对提出将近一个世纪的疑古之辩,面对许多考古发现和“夏商周断代工程”至今没有得到完全令人信服结论的学术现状,面对顾颉刚从学术角度、白鸟库吉从政治角度论证尧舜禹的虚无,以及现在仍然可以继续得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义指向的客观存在,针对学者刘毓庆先生用“打结理论”,探讨破解古史上用有限的人物填补较长的历史空间,带出对尧舜禹真实性的新质疑,作者层层剥笋、层层展现,用一种新的框架结构和全新的切入角度,把3位相互承传、相互关联甚至是相互重叠的史前帝王相依并行,用多维立体式方法来破解和诠释尧舜禹的形象,既令人耳目一新,又让人对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大背景有了新的感受。
让尧舜禹同行,其实是作者带领读者,一同穿越历史的、传说的、考古的、政治的、文化的层层迷雾,通过文学的情怀和笔调对所拥有的文史资料、考古资料、文化精神进行条分缕析、拨冗辩难、融会贯通、互相印证,使读者参与其中,开阔思路。在对陶寺人类文明足迹的辨识当中,在对历史的与传说的远古记述当中,在对洪水生发的因由与治理规模的求索当中,在对君王权力更替移交是否真是“禅让”而行的辨析当中,在对诽谤木、谏鼓、九州、九鼎、历法等行政与文化成果来龙去脉的梳理当中,在对当今各地炒得火热的关于尧舜禹生身活动安葬地的争夺问题的真假探究当中……尝试着让几位先祖一点点一点点地,从已经遥远的让他们的后人看不到的历史深处走出来,生动可感起来,3个带着历史密码和文明信息的一代圣人终于走到了读者面前。而整个过程是在回溯、辨析、探究中一步步走过来的,它是那样令人陶醉,妙不可言,让人乐而忘返。
禅让抑或是逼宫,洞幽探微
比如通过书中对古往今来历代学人都非常关注的“禅让”话题的探讨,读者就能体会到这份回溯、辨析、探究的乐趣和妙处。
无论是视尧舜禹的禅让为美谈,还是把它看做是掩盖血腥争杀、宫廷政变的作秀;不论是像孔子、孟子那样不遗余力地美化,还是韩非子等人毫不留情的抨击,最后都逃不过一点,就是后人对已经丧失信史佐证的人物故事的揣测与评判,时常叫人感到犹如海市蜃楼那样缺少根基的不踏实、不可靠。
许多时候,我们后人容易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主观臆想猜测乃至武断往古的未知人事,且言之凿凿,不容置疑。又有许多时候,我们后人或许是面对现实太多太多的失望,所以很不愿意正视以往历史人事美好传说背后其实一样残酷血腥、不仁不义的真相。还有,由于没有确切的记载文字和实物确证,所以从人物形象到口碑传颂的故事,其实都逃不过后世编造者的个人好恶。关于禅让的辩论争议,就基于这些误区所造成的历史迷乱。
参照二十四史都为官修,和当朝皇帝如李世民等都关注在意史官所记,并有意干涉掩盖篡改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事实真相的事例,我倒是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官方或准官方渠道传颂的禅让论,反而有虚假的成分,民间街坊野史味道的逼抢争夺论者,反而能为我们滗出可能更接近真相的蛛丝马迹来。至于韩非子的摆脱苦累论,我不认可,因为权大权小,也是权力。其实领导者的价值,在于头脑运筹而非蛮力作秀,若不然,劳心与劳力还有什么区别?刘邦最多又能将帅动多少兵马?所以我很赞成一些学者的这样一种观点:“大禹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在黄河中下游的部落之间通过政治、外交乃至武力手段,说服各个部落共同参与黄河治理……”
不过,通过对氏族部落联盟曾经实行的禅让制度、四岳議事制度的了解,我们已经遥望见上古时期的先祖们,是怎样为我们演绎了后来由美国开国者们在美洲大陆再现的民主议事的情形。只可惜,我们的先祖们与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擦肩而过,把一个民族导向了专权帝制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之中,颠簸流离,悲喜无限。而几千年后的美国,则由圆桌会议选择了三权分立、民主人权的现代“禅让”——竞选推举制度。这就是蒙昧时代与人性觉醒、思想昌明时代人类文明走向的必然差异!
现代语境的再叙述,亲切可感
作者汇总梳理丰富繁杂的文史资料,发现一个重大的差异,那就是历史典籍里面记述的尧舜禹,与民间历代口碑相传的尧舜禹,不是完全一致完全重合的。也就是说,史籍里的尧舜禹是天子、帝王,他们巡行考察,敬授民时,征伐四方,治理洪水,无不气宇轩昂、高高在上;而作为民间的尧舜禹,或是追求爱情的新潮青年,或是历尽苦难孝心不改的道德模范,或是痴迷治水舍家忘子的精神传奇……
于是乎,作者就找到了让他们和谐共存的叙述之锁钥,那就是用现代语境对传统的历史、道德故事的清新时尚地再叙述。
于是乎,面对历史,无论是作为远古的部落联盟的酋长,还是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的帝王,都因为有文字的记述,所以对《尚书》《史记》等古籍当中尧舜禹形象人事的寻觅与探求,便成了全书必不可少的事情,而作者是以认真、严肃的态度面对的,虽不像学者专家那般正襟危坐,但却是言之有据,小心谨慎,探幽发微,层层解读,使史书中那个遥远的、朦胧的、仅只有大概而缺乏具体描写的尧舜禹的形象因之活泛起来,仿佛展开了一幅古老的画卷。而作者在解读之时,却是这样的明快流畅,如同促膝交流,娓娓道来,绝无味同嚼蜡的艰涩。
及至面对民间传说,作者立即调动出自己鲜活的生活积累,让本来就属于乡民百姓凭生活经验、据善恶好恶编创的尧舜禹形象,更显亲切可爱。读读“舜帝,一个写诗歌吟的老头”,读读“大禹,一个满腿泥巴的包工头”,读读“一段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许多自小就从爷爷奶奶嘴里听到并烂熟于心的关于尧舜禹的神话传说故事,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远古谣传了,无论是尧,是舜,还是禹,都亲切生动得似乎就生活出没在你的身边,甚至可以闻到他们身上散发的邻居家的泥土气味。
大概就因为作者这种富有亲和力的语言魅力,让我对同处一部书中的历史的尧舜禹和神话传说的尧舜禹,竟然一点也不觉得唐突与不和谐,反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融洽。其实我明白,归根结底,这都是源于这些史前先祖形象本身的虚幻性。正因为这种虚幻性,也就具有了无限可塑的可能性。
合理还原历史情境,热情洋溢
作者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在运城学院多年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声情并茂已成口碑;又喜好钻研《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并多有著述;还痴迷文学创作,已经创作出版小说、散文多篇部。缘于这些综合素质的齐备,作者不但展现出对古典文史资料的驾轻就熟,而且体现出集学者的严谨和作家的激情于一身的自如转换的才情。
因此,作者面对庞杂繁琐、错综矛盾的各路资料信息,不只是具有旁征博引、左右逢源、理性辨析的才能,而且还以文学的情怀、丰富的想象,设身处地、合情合理地再现历史情境。比如在叙述舜帝巡视盐池的那一部分,不但让我们领略到上古帝王关心民瘼、勤于政务的可感形象,更感触到作者热爱民族文化的赤子情怀。比如他写舜帝创作《南风歌》的过程,就充满了深情和向往:“南风给舜帝带来了灵气,舜帝读懂了南风。舜帝以帝王的口气赞美南风,舜帝以诗歌的方式让后人记住了南风。南风有此一歌便辉耀千秋,青史留名,千古颂扬”,已然成为古往今来爱我中华的高亢主旋律,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像这样的精彩章节还有许多,正是这些对历史情境的合理还原所产生的感染力,从而使尧舜禹不仅仅是从遥远虚幻当中走近我们,更是透过这些早已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理性指代的生动再现,把他们筚路蓝缕、开疆拓土、孜孜以求并通过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不断革新的“仁爱孝道”“厚德载物”“协和万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朴素的民主意识等优秀民族精神一一梳理出来,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总根系历久弥新、光照古今的无限魅力,重塑民族文化之魂魄,让我们这些置身经济变革时代的人们获得一次精神熏陶、静心反省的机会。仅此一点,我觉得作者这部书就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可以说,通过作者充满爱国热忱的深情叙述,尧舜禹所承载的优秀民族文化精神信息,一定会被有良知有责任有使命担当的仁人志士再次吸纳、借鉴、发扬、光大,并作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