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稳戍边”,护边员队伍建设很关键。胡斯曼、托合塔尔汗、马军武、张正美把一生奉献给了边疆。在阿勒泰,这样的护边员还有很多很多。正是有了这些无私奉献和常年驻守的人,才筑牢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铜墙铁壁。
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萨尔布拉克村,被称为“中蒙边境第一村”,这里地处边境一线,自然条件恶劣。65岁的胡斯曼·努斯普江带着儿子、孙子,50余年坚守边境,谱写出一段一家三代人的戍边情,被当地农牧民广为传颂。
每个周一的早晨,在边境线旁的胡斯曼·努斯普江家里都会准时响起嘹亮的国歌声,担任升旗手的是胡斯曼的儿子库尔可木别克,国旗下站立的是胡斯曼和妻子塔斯肯古丽以及他的双胞胎孙子。一家三代从2012年起开始周一升国旗,至今已有8年时间,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换下的16面国旗被胡斯曼一家叠放得整整齐齐。“升国旗在我们心里不是例行公事,是我们一家三代护边员的神圣职责。”胡斯曼的儿子库尔可木别克骄傲地说。
提起巡边,胡斯曼的思绪回到了50多年前。1963年中蒙边界确定后,胡斯曼的父亲便开始一边放牧一边守护国门。
受父亲的影响,小小的胡斯曼就萌生了担负起为国戍边的责任。1976年4月,萨尔布拉克村开始组建护边员队伍,二十出头的胡斯曼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首批护边员队伍。从此,每天一匹马、一壶水、一块馕、一把钳子,边放牧、边巡边、边维护设施,一干就是40多年。
巡边也有意外发生,胡斯曼谈到一次危险的经历。那是2010年的冬天,胡斯曼完成巡边任务时天色已晚,白雪皑皑,天黑路滑,马不慎滑倒,胡斯曼从马上掉了下来,摔得昏了过去。当儿子带着牧民找到胡斯曼时,他已经被冻得奄奄一息,忍饥受痛挨冻长达6个多小时的胡斯曼侥幸获救,但他的胳膊从此落下了残疾,每到阴雨天就会疼痛难忍。
2012年,胡斯曼的家被正式设为哨所,身体已经难以坚持的胡斯曼把这份使命交到了大儿子库尔可木别克手中。红顶白墙的牧民定居房镶嵌在边境线上,成为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固定哨所,胡斯曼一家就是这里永远的哨兵。
“我一定向父亲学习,把护边员的责任尽好,守好祖国的边境,发挥好哨兵的作用!”接过使命的库尔可木别克格外珍惜这份工作。
父亲为巡边的付出、对戍边的责任感深深影响着库尔可木别克,从小他就把巡边看作生活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事。这段20多公里的边境线,40多年里,父亲每天都要骑马走一遍。清晨出发,走完一遍到家已经是深夜,刮风下雨从未间断。遇到大雨、暴雪,父亲就徒步巡边,回不了家就住在附近的牧民家里,有时一出去好几天才能回来。
此后,库尔可木别克像父亲一样,开始了每天赶着牛羊巡边的生活。随着条件的好转,摩托车、望远镜、手机等工具让巡边生活更加现代化。除此之外,每月国家还为护边员发放补助2000元以资鼓励,这些变化激励着他更爱这份工作。
为了把这份工作传承下来,库尔可木别克常常把双胞胎儿子带着上边境线,给他们讲巡边故事,讲戍边责任。
那厚厚的一摞摞巡边日记,是胡斯曼三代巡边的真实记录,他们一家人协助边防部队参与各种形式边境联防联勤近万次,实现了人员牲畜零越界,边界事件零发生。
托合塔尔汗·阿合孜尔是中哈边境一名普通的护边员,从1994年担任护边员至今已经有26年了。26个春夏秋冬,托合塔尔汗在巡逻路上,磨破了百余双胶鞋,穿破了几十套迷彩服,记下30多本护边日志,创造了26年未发生涉外事件的纪录。
托合塔尔汗的父亲阿合孜尔,自 1960年以来,长期生活在边境一线地区。秉承放牧就是巡逻、生活就是守边的理念,他用最质朴的爱国情感默默守护着祖国的边防,24年如一日一直义务护边。正是在父亲的熏陶下,托合塔尔汗从小谨记守边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直至现在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
托合塔尔汗,1966年1月出生,家中有妻子和3个孩子,居住在吉木乃镇合孜勒阿德尔村,距离边境线仅2公里。托合塔尔汗在1984年初中毕业后,就投身护边工作中,在别尔克乌片区当护边员(当时称呼民兵),一干就是10年。那时,中哈边境未安装铁丝网,牲畜越境是常事,对边境安全造成重大风险隐患。
托合塔尔汗与同事们恪尽职守,一次次驱赶越境牲畜,守护了边境的安全。因为个人原因,托合塔尔汗回到了自己家中,但是他时刻不曾忘记自己的使命,在自己居住的边境区域继续当起了义务护边员。
2009年,他再次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光荣的护边员。当时,乡(镇)招录护边员,但是待遇不高,每人每年只有150元生活补贴。托合塔尔汗听说后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同时他耐心地发动周边的群众,呼吁他们积极响应号召。在他的呼吁下,周围的群众积极响应,很快就完成了护边员队伍招录工作。
托合塔尔汗负责巡视的区域是中哈边境52至58号界碑间15公里的边境线,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人迹罕至,夏季时常会刮沙尘暴,而到了冬季,则是风雪交加、白雪皑皑的一片。他就这样赶着羊群,日复一日地沿着边界线巡逻放牧。巡边工作枯燥无味,大多数时候只有羊群陪伴。
他的儿女会经常回家看望他们,并带些治疗风湿药等必备之物给父亲。每次给父亲擦药的时候,都会劝说父亲要保重身体,到县城居住,不要再当护边员了,身体重要。托合塔尔汗一再强调自己没有关系,只要还能动弹一天,就会去守边巡边,还说,“你们的爷爷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也会这样做下去,这个责任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来,一旦需要,你们也要回来,这是我们家的传统,也是我们每个守边人一生的责任。” 2019年7月,托合塔尔汗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今年1月获得“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2019年度优秀护边员”。
中哈阿拉克别克界河东岸,坐落着一间外表其貌不扬的哨所,这就是被誉为“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的桑德克哨所。从1988年至今,30余年春夏秋冬如一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水管所职工、护边员马军武和张正美夫妻二人一直驻守在这里。
每天清晨,马军武、张正美都会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升起,让其在祖国的天空高高飘扬。
地处“西北之北”的这条边境线,不仅偏远、荒凉,更因其严酷的自然环境而令人瞠目。“春天被洪水吓死,夏天被蚊虫咬死,秋天被风沙刮死,冬天被冰雪冻死。”这是流传在当地的一句戏谑之语,却更是对当地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夏季,这里蚊虫肆虐,巡逻往往要全副武装,从头到脚全部覆盖,防止叮咬;冬季,这里零下40多摄氏度,狂风暴雪成灾,积雪堵塞交通,与世隔绝。
1995年5月,阿拉克别克河春汛如期而至。“从上游冲下来的一棵大树横插在堤坝麻袋上,不仅容易旋走麻袋,而且会堵塞河道,有决堤危险。”马军武回忆道。
為了尽快处理险情,马军武划着一只简易皮筏子,却突然被一个大浪掀翻在水里,急流瞬间淹没了马军武。站在岸边用绳子拽住皮筏子的张正美一时手足无措。
幸运的是,在一处稳水的地方,马军武拽住岸边的树枝游上了岸。当看到全身湿透的马军武站在面前,张正美抑制不住内心瞬间的悲喜交加,扑到马军武怀中号啕大哭,而疲惫的马军武轻声安慰着妻子“没事,没事”。
戍边30载,马军武不知走过了多长的巡逻路,磨破了多少双鞋子和多少套衣服。但他守来的是成功排除数十次险情,创造了桑德克地段30年未发生涉外事件的纪录。
2010年7月1日,在党的生日这一天,马军武光荣入党。3年后的7月1日,张正美也宣誓入党。站在鲜红的党旗前,马军武亲自为张正美戴上党徽。从入党那一刻起,数年来,党徽就一直戴在两人胸前。
入党之后,马军武、张正美更是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除了做好巡边、守水、护林的本职工作,每逢碰到群众有事求助,夫妻都是热心相助。
如今,马军武所负责的3公里长的边境线,每天都要和张正美巡上四五遍;20米高的瞭望塔,一发现不明情况,都是第一时间登塔巡视观察。张正美说,从前,每觉孤单时,她都会跑到戈壁滩上吼上两句“黄土高坡”,如今,阿拉克别克河的流水声就是她心中最动听的音乐。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马军武说,通过相伴30年的流水声,他能准确听出河水流况的大小变化,每逢汛期,他都是开窗入睡,时刻警觉着水情。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和兵团考察时,马军武汇报了自己坚守在桑德克哨所巡边、守水、护林26年的故事,并向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我会一生一世在桑德克哨所守护下去,当好祖国卫士。
家就是哨所
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萨尔布拉克村,被称为“中蒙边境第一村”,这里地处边境一线,自然条件恶劣。65岁的胡斯曼·努斯普江带着儿子、孙子,50余年坚守边境,谱写出一段一家三代人的戍边情,被当地农牧民广为传颂。
每个周一的早晨,在边境线旁的胡斯曼·努斯普江家里都会准时响起嘹亮的国歌声,担任升旗手的是胡斯曼的儿子库尔可木别克,国旗下站立的是胡斯曼和妻子塔斯肯古丽以及他的双胞胎孙子。一家三代从2012年起开始周一升国旗,至今已有8年时间,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换下的16面国旗被胡斯曼一家叠放得整整齐齐。“升国旗在我们心里不是例行公事,是我们一家三代护边员的神圣职责。”胡斯曼的儿子库尔可木别克骄傲地说。
提起巡边,胡斯曼的思绪回到了50多年前。1963年中蒙边界确定后,胡斯曼的父亲便开始一边放牧一边守护国门。
受父亲的影响,小小的胡斯曼就萌生了担负起为国戍边的责任。1976年4月,萨尔布拉克村开始组建护边员队伍,二十出头的胡斯曼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首批护边员队伍。从此,每天一匹马、一壶水、一块馕、一把钳子,边放牧、边巡边、边维护设施,一干就是40多年。
巡边也有意外发生,胡斯曼谈到一次危险的经历。那是2010年的冬天,胡斯曼完成巡边任务时天色已晚,白雪皑皑,天黑路滑,马不慎滑倒,胡斯曼从马上掉了下来,摔得昏了过去。当儿子带着牧民找到胡斯曼时,他已经被冻得奄奄一息,忍饥受痛挨冻长达6个多小时的胡斯曼侥幸获救,但他的胳膊从此落下了残疾,每到阴雨天就会疼痛难忍。
2012年,胡斯曼的家被正式设为哨所,身体已经难以坚持的胡斯曼把这份使命交到了大儿子库尔可木别克手中。红顶白墙的牧民定居房镶嵌在边境线上,成为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固定哨所,胡斯曼一家就是这里永远的哨兵。
“我一定向父亲学习,把护边员的责任尽好,守好祖国的边境,发挥好哨兵的作用!”接过使命的库尔可木别克格外珍惜这份工作。
父亲为巡边的付出、对戍边的责任感深深影响着库尔可木别克,从小他就把巡边看作生活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事。这段20多公里的边境线,40多年里,父亲每天都要骑马走一遍。清晨出发,走完一遍到家已经是深夜,刮风下雨从未间断。遇到大雨、暴雪,父亲就徒步巡边,回不了家就住在附近的牧民家里,有时一出去好几天才能回来。
此后,库尔可木别克像父亲一样,开始了每天赶着牛羊巡边的生活。随着条件的好转,摩托车、望远镜、手机等工具让巡边生活更加现代化。除此之外,每月国家还为护边员发放补助2000元以资鼓励,这些变化激励着他更爱这份工作。
为了把这份工作传承下来,库尔可木别克常常把双胞胎儿子带着上边境线,给他们讲巡边故事,讲戍边责任。
那厚厚的一摞摞巡边日记,是胡斯曼三代巡边的真实记录,他们一家人协助边防部队参与各种形式边境联防联勤近万次,实现了人员牲畜零越界,边界事件零发生。
放牧就是巡逻、生活就是守边
托合塔尔汗·阿合孜尔是中哈边境一名普通的护边员,从1994年担任护边员至今已经有26年了。26个春夏秋冬,托合塔尔汗在巡逻路上,磨破了百余双胶鞋,穿破了几十套迷彩服,记下30多本护边日志,创造了26年未发生涉外事件的纪录。
托合塔尔汗的父亲阿合孜尔,自 1960年以来,长期生活在边境一线地区。秉承放牧就是巡逻、生活就是守边的理念,他用最质朴的爱国情感默默守护着祖国的边防,24年如一日一直义务护边。正是在父亲的熏陶下,托合塔尔汗从小谨记守边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直至现在坚持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
托合塔尔汗,1966年1月出生,家中有妻子和3个孩子,居住在吉木乃镇合孜勒阿德尔村,距离边境线仅2公里。托合塔尔汗在1984年初中毕业后,就投身护边工作中,在别尔克乌片区当护边员(当时称呼民兵),一干就是10年。那时,中哈边境未安装铁丝网,牲畜越境是常事,对边境安全造成重大风险隐患。
托合塔尔汗与同事们恪尽职守,一次次驱赶越境牲畜,守护了边境的安全。因为个人原因,托合塔尔汗回到了自己家中,但是他时刻不曾忘记自己的使命,在自己居住的边境区域继续当起了义务护边员。
2009年,他再次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光荣的护边员。当时,乡(镇)招录护边员,但是待遇不高,每人每年只有150元生活补贴。托合塔尔汗听说后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同时他耐心地发动周边的群众,呼吁他们积极响应号召。在他的呼吁下,周围的群众积极响应,很快就完成了护边员队伍招录工作。
托合塔尔汗负责巡视的区域是中哈边境52至58号界碑间15公里的边境线,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人迹罕至,夏季时常会刮沙尘暴,而到了冬季,则是风雪交加、白雪皑皑的一片。他就这样赶着羊群,日复一日地沿着边界线巡逻放牧。巡边工作枯燥无味,大多数时候只有羊群陪伴。
他的儿女会经常回家看望他们,并带些治疗风湿药等必备之物给父亲。每次给父亲擦药的时候,都会劝说父亲要保重身体,到县城居住,不要再当护边员了,身体重要。托合塔尔汗一再强调自己没有关系,只要还能动弹一天,就会去守边巡边,还说,“你们的爷爷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也会这样做下去,这个责任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来,一旦需要,你们也要回来,这是我们家的传统,也是我们每个守边人一生的责任。” 2019年7月,托合塔尔汗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今年1月获得“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2019年度优秀护边员”。
“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
中哈阿拉克别克界河东岸,坐落着一间外表其貌不扬的哨所,这就是被誉为“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的桑德克哨所。从1988年至今,30余年春夏秋冬如一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水管所职工、护边员马军武和张正美夫妻二人一直驻守在这里。
每天清晨,马军武、张正美都会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升起,让其在祖国的天空高高飘扬。
地处“西北之北”的这条边境线,不仅偏远、荒凉,更因其严酷的自然环境而令人瞠目。“春天被洪水吓死,夏天被蚊虫咬死,秋天被风沙刮死,冬天被冰雪冻死。”这是流传在当地的一句戏谑之语,却更是对当地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夏季,这里蚊虫肆虐,巡逻往往要全副武装,从头到脚全部覆盖,防止叮咬;冬季,这里零下40多摄氏度,狂风暴雪成灾,积雪堵塞交通,与世隔绝。
1995年5月,阿拉克别克河春汛如期而至。“从上游冲下来的一棵大树横插在堤坝麻袋上,不仅容易旋走麻袋,而且会堵塞河道,有决堤危险。”马军武回忆道。
為了尽快处理险情,马军武划着一只简易皮筏子,却突然被一个大浪掀翻在水里,急流瞬间淹没了马军武。站在岸边用绳子拽住皮筏子的张正美一时手足无措。
幸运的是,在一处稳水的地方,马军武拽住岸边的树枝游上了岸。当看到全身湿透的马军武站在面前,张正美抑制不住内心瞬间的悲喜交加,扑到马军武怀中号啕大哭,而疲惫的马军武轻声安慰着妻子“没事,没事”。
戍边30载,马军武不知走过了多长的巡逻路,磨破了多少双鞋子和多少套衣服。但他守来的是成功排除数十次险情,创造了桑德克地段30年未发生涉外事件的纪录。
2010年7月1日,在党的生日这一天,马军武光荣入党。3年后的7月1日,张正美也宣誓入党。站在鲜红的党旗前,马军武亲自为张正美戴上党徽。从入党那一刻起,数年来,党徽就一直戴在两人胸前。
入党之后,马军武、张正美更是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除了做好巡边、守水、护林的本职工作,每逢碰到群众有事求助,夫妻都是热心相助。
如今,马军武所负责的3公里长的边境线,每天都要和张正美巡上四五遍;20米高的瞭望塔,一发现不明情况,都是第一时间登塔巡视观察。张正美说,从前,每觉孤单时,她都会跑到戈壁滩上吼上两句“黄土高坡”,如今,阿拉克别克河的流水声就是她心中最动听的音乐。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马军武说,通过相伴30年的流水声,他能准确听出河水流况的大小变化,每逢汛期,他都是开窗入睡,时刻警觉着水情。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和兵团考察时,马军武汇报了自己坚守在桑德克哨所巡边、守水、护林26年的故事,并向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我会一生一世在桑德克哨所守护下去,当好祖国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