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的中国国内大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正规的英语学习教育。学习了12年以上的英语,对于这样一门亲切普遍,有时显得比母语还重要的语言,大多数人还是没能将它熟练掌握,甚至无法自信地开口说出。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令人们惭愧的现象。本文就如何提升当代中学生、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重点突出创新思维能力对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重要程度和积极影响。
关键词:创新;思维;理念;尝试;丰富
多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小事例都能体现出(creativity)创新思维,智慧水平,怎么回答,怎么反应都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ies)。以下几个事例是我收集的也是很赞赏的各种化解尴尬(embarrassment)和窘迫的场景,很值得我们学习。
1.中国著名女主持人杨澜在举行一次大型晚会时,刚登上舞台就被绊了一跤。现场一片哗然。众目睽睽下,她淡然地爬起,不慌不忙地拿着话筒微笑着说:“我
为热心的观众倾倒了!”
我的分析:杨澜在这里很巧妙地把“摔倒”(fall,dump)换成了“倾倒”(greatly admire),既没有提到自己刚刚的意外事故(accident)的尴尬,又没有显示出失礼(impolite),反而表现出了自己对观众的敬重(respect)和感谢(gratitude),一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也为自己备了一个台阶下,巧妙地化解了窘迫的场面。
2.在电影《赤壁》的发布会上,
记者故意问林志玲是否介意梁朝伟演的周瑜和她的小乔身高不般配时,
她巧妙地回答说:“男人的气度(harbour)远胜于高度(height)”。
记者又问:“这么多帅气的男演员你最喜欢哪位?
她回答:“小乔的心中只有周瑜”。
我的分析:林志玲在第一个问题里巧妙地避开了记者给她挖的大坑,避开了男艺人身高比女艺人矮的敏感话题(sensitive topics),始终保持着待人接物谦恭有礼(courtesy)的形象,会心一笑回答,很能显示涵养与知识的渊博,功底的深厚。第二个问题,她借用了自己剧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借位迂回(round about)地回答刁难的问题,同时起到了宣传与自持的效果,值得借鉴。
3.别人嘲笑你:“你的脸怎么这么大”?
回答A:“这样合照洗出来满满都是我!”
回答B:“因为长得好看,才要放大!”
回答C:“这都是被我满脑子的智慧撑的!”
回答D:“因为我有出息,经常给我爸妈长脸!”
回答E:“脸大丢得慢啊!”
回答F:“知道plus为什么比iphone6贵吗!”
我的分析:别人故意让你难堪时,机智的回答会让人另眼想看。脸大(big,fat)其实是每个人都想逃避的话题,迎面出击是最精彩的。比如占满照片(photo),看不见你;长得好看,需要突出(stand out);头脑智慧(wisdom)聪明(intelligence)撑大的;不介意出丑(shame)之类的,甚至可以借用苹果来说明plus(加大)比原本的手机要贵重(valuable)来让他人哑口无言。
至于课堂上的英语教学改进,如果未来我是一名英语教师,首先,我非常希望能够从学生们所了解和喜爱的,或是他们生活中向往接触的兴趣的东西来引发他们和我一起探索的魅力。
一些男生可能会喜欢B―BOX,Hip―hop之类的流行文化(prevalent),一些女生可能会喜欢英国皇室传统的古典的礼仪文化(classical),我可以从这里入手,每节课的开始请一位同学上台分享他的知识与同学们展开交流,中国武术文化(martial arts),美国橄榄球文化(rugby),殖民事件(colony)历史文学名著(literature),流行电视节目(TV programme)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可以讲,涉及面越广越好,内容越丰富越好。演讲过的同学可以适度鼓励加分。
我觉得其实学习英语的本质还是为生活服务的(serve)。所以我希望几节课下来教会同学们坚定一个理念,一定要学会猜词造词用词,尤其是要会联想。比如“同义替换”这个思想方法。
例如“组成”这个单词,我们平时写作总是喜欢用including这个词,很难想到别的词,这在交流方面就会出现很大障碍。其实我们是可以用comprise of,form into,made up of,made from,compose,constitude等等一系列的词的。又比如说“增长”,我们第一想到increase,没发现变化一下就可以用rise,soar to,climb,go up,ascent,grow,gain in,build up等更好的词汇,在描述增长变化幅度大小时,我们又可以用很多修饰词例如dramatically,sharply,rapidly,slowly,gently,fluctuates steadily等等。我们就是很懒,不愿意去动脑筋,这是我们需要突破的一个死穴,避免单一化。
举一反三,教会学生去注意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每一样细微的东西(tiny stuffs)。看见指示牌(signs),要理解上面告示的英文;看见外国人问路(asking directions),要敢于上前帮助他人,抓住每一次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听见别人说英文,要注意观察他的表情动作(appearance,body actions),试图理解猜测自己听不懂的地方,而不是不顾一屑。注意好这些小地方,我们的英文才有可能更上一个水平。 看电影时,不是简单地只要求学生看懂,这样课后也许他们只记住了剧情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就和ppt一样放过即逝,没有印象。一般老师都会截取电影片段去掉字幕,让学生反复临摹模仿说话,也许只是几句经典台词,但我认为这一教学方法放到今天仍然适用。电影电视确实是让学生爱上英语的好方法。有些学生爱听BBC英音,纪录片,古典文化,广播剧,他们爱很有范儿的伦敦腔,那就鼓励他们在课后练习纯正的伦敦腔。有些同学爱美剧,爱听VOA,爱脱口秀,那就对症下药,训练他们说一口流利的生活美语。各自采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身去探索发现,进步会更快。
从小到大,一个固定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我们脑海里的英语课就是熟悉一下英美国家概况,了解一下文化,听听英文原声带,看看英文原声电影,甚至唱唱英文歌就可以学好了。可是现在发现并不是这样,英文需要和许多学科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多彩。
曾经上过一节创新的英语课,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电影片段,当几个语言不通的人在一起时,他们是怎么样通过身体,动作,表情的比划来使对方互相明白在讲什么,这告诉我们学英语要灵活机动,学会猜测别人的想法。
那位老师也给我们呈现了自己5岁儿子的画作,很简单,很离奇。房子可以倒着树立,那样也能存在。我很吃惊。读到大学,知识貌似增加了,可是我的想象力却在退化,思维也越来越局限,平时几乎不去期待那些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也不愿意相信。可是老师不仅警示了我,也打开了我的另一种思考方式,敢于挑战未知的事物,敢于尝试,敢于创造。画画技巧思维在英语学习中也是触类旁通的。
包括后来展示的的多米诺骨牌实验,很壮观,很震撼。一个个大洲,一个个国家的城墙被推翻,国门打开,国旗升起,其实就象征着世界各地的人民打开心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融合,英语正是沟通世界的媒介,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老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很多趣味小游戏。比如猜汉字,用部首“口”和“人”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笔画的汉字,稀奇古怪,能想出多少。貌似与英语学习没什么联系,但其本质是相同的。我们平时在看到几个字母时也可以联想到它们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英文单词。多投入这样的动脑筋环节,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思维的敏捷度,跳跃性,活跃度,也可以应用于数理化的学习中去。
学期的最后一堂课可以采取的小组呈现ppt合作报告的形式,通过一些逻辑问题的思考与解决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尽管会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强迫他们动不少脑筋,结果出来后,师生都会很开心。我们平时生活中要尽可能勇敢尝试些创新的难题,灵活的题目,才能发散思维,提升我们的自信心,激发对英语及其他各个学科学习的激情和不懈努力的斗志。
参考文献:
[1]王东春.创新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J].《才智》2009.21期.
[2]谷晓梅.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情商”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
[3]王姝,吴冰.论英语创新学习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期.
[4]陈娣.浅谈大学英语优化教学.[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理念;尝试;丰富
多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小事例都能体现出(creativity)创新思维,智慧水平,怎么回答,怎么反应都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ies)。以下几个事例是我收集的也是很赞赏的各种化解尴尬(embarrassment)和窘迫的场景,很值得我们学习。
1.中国著名女主持人杨澜在举行一次大型晚会时,刚登上舞台就被绊了一跤。现场一片哗然。众目睽睽下,她淡然地爬起,不慌不忙地拿着话筒微笑着说:“我
为热心的观众倾倒了!”
我的分析:杨澜在这里很巧妙地把“摔倒”(fall,dump)换成了“倾倒”(greatly admire),既没有提到自己刚刚的意外事故(accident)的尴尬,又没有显示出失礼(impolite),反而表现出了自己对观众的敬重(respect)和感谢(gratitude),一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也为自己备了一个台阶下,巧妙地化解了窘迫的场面。
2.在电影《赤壁》的发布会上,
记者故意问林志玲是否介意梁朝伟演的周瑜和她的小乔身高不般配时,
她巧妙地回答说:“男人的气度(harbour)远胜于高度(height)”。
记者又问:“这么多帅气的男演员你最喜欢哪位?
她回答:“小乔的心中只有周瑜”。
我的分析:林志玲在第一个问题里巧妙地避开了记者给她挖的大坑,避开了男艺人身高比女艺人矮的敏感话题(sensitive topics),始终保持着待人接物谦恭有礼(courtesy)的形象,会心一笑回答,很能显示涵养与知识的渊博,功底的深厚。第二个问题,她借用了自己剧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借位迂回(round about)地回答刁难的问题,同时起到了宣传与自持的效果,值得借鉴。
3.别人嘲笑你:“你的脸怎么这么大”?
回答A:“这样合照洗出来满满都是我!”
回答B:“因为长得好看,才要放大!”
回答C:“这都是被我满脑子的智慧撑的!”
回答D:“因为我有出息,经常给我爸妈长脸!”
回答E:“脸大丢得慢啊!”
回答F:“知道plus为什么比iphone6贵吗!”
我的分析:别人故意让你难堪时,机智的回答会让人另眼想看。脸大(big,fat)其实是每个人都想逃避的话题,迎面出击是最精彩的。比如占满照片(photo),看不见你;长得好看,需要突出(stand out);头脑智慧(wisdom)聪明(intelligence)撑大的;不介意出丑(shame)之类的,甚至可以借用苹果来说明plus(加大)比原本的手机要贵重(valuable)来让他人哑口无言。
至于课堂上的英语教学改进,如果未来我是一名英语教师,首先,我非常希望能够从学生们所了解和喜爱的,或是他们生活中向往接触的兴趣的东西来引发他们和我一起探索的魅力。
一些男生可能会喜欢B―BOX,Hip―hop之类的流行文化(prevalent),一些女生可能会喜欢英国皇室传统的古典的礼仪文化(classical),我可以从这里入手,每节课的开始请一位同学上台分享他的知识与同学们展开交流,中国武术文化(martial arts),美国橄榄球文化(rugby),殖民事件(colony)历史文学名著(literature),流行电视节目(TV programme)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可以讲,涉及面越广越好,内容越丰富越好。演讲过的同学可以适度鼓励加分。
我觉得其实学习英语的本质还是为生活服务的(serve)。所以我希望几节课下来教会同学们坚定一个理念,一定要学会猜词造词用词,尤其是要会联想。比如“同义替换”这个思想方法。
例如“组成”这个单词,我们平时写作总是喜欢用including这个词,很难想到别的词,这在交流方面就会出现很大障碍。其实我们是可以用comprise of,form into,made up of,made from,compose,constitude等等一系列的词的。又比如说“增长”,我们第一想到increase,没发现变化一下就可以用rise,soar to,climb,go up,ascent,grow,gain in,build up等更好的词汇,在描述增长变化幅度大小时,我们又可以用很多修饰词例如dramatically,sharply,rapidly,slowly,gently,fluctuates steadily等等。我们就是很懒,不愿意去动脑筋,这是我们需要突破的一个死穴,避免单一化。
举一反三,教会学生去注意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每一样细微的东西(tiny stuffs)。看见指示牌(signs),要理解上面告示的英文;看见外国人问路(asking directions),要敢于上前帮助他人,抓住每一次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听见别人说英文,要注意观察他的表情动作(appearance,body actions),试图理解猜测自己听不懂的地方,而不是不顾一屑。注意好这些小地方,我们的英文才有可能更上一个水平。 看电影时,不是简单地只要求学生看懂,这样课后也许他们只记住了剧情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就和ppt一样放过即逝,没有印象。一般老师都会截取电影片段去掉字幕,让学生反复临摹模仿说话,也许只是几句经典台词,但我认为这一教学方法放到今天仍然适用。电影电视确实是让学生爱上英语的好方法。有些学生爱听BBC英音,纪录片,古典文化,广播剧,他们爱很有范儿的伦敦腔,那就鼓励他们在课后练习纯正的伦敦腔。有些同学爱美剧,爱听VOA,爱脱口秀,那就对症下药,训练他们说一口流利的生活美语。各自采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身去探索发现,进步会更快。
从小到大,一个固定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我们脑海里的英语课就是熟悉一下英美国家概况,了解一下文化,听听英文原声带,看看英文原声电影,甚至唱唱英文歌就可以学好了。可是现在发现并不是这样,英文需要和许多学科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多彩。
曾经上过一节创新的英语课,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电影片段,当几个语言不通的人在一起时,他们是怎么样通过身体,动作,表情的比划来使对方互相明白在讲什么,这告诉我们学英语要灵活机动,学会猜测别人的想法。
那位老师也给我们呈现了自己5岁儿子的画作,很简单,很离奇。房子可以倒着树立,那样也能存在。我很吃惊。读到大学,知识貌似增加了,可是我的想象力却在退化,思维也越来越局限,平时几乎不去期待那些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也不愿意相信。可是老师不仅警示了我,也打开了我的另一种思考方式,敢于挑战未知的事物,敢于尝试,敢于创造。画画技巧思维在英语学习中也是触类旁通的。
包括后来展示的的多米诺骨牌实验,很壮观,很震撼。一个个大洲,一个个国家的城墙被推翻,国门打开,国旗升起,其实就象征着世界各地的人民打开心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融合,英语正是沟通世界的媒介,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老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很多趣味小游戏。比如猜汉字,用部首“口”和“人”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笔画的汉字,稀奇古怪,能想出多少。貌似与英语学习没什么联系,但其本质是相同的。我们平时在看到几个字母时也可以联想到它们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英文单词。多投入这样的动脑筋环节,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思维的敏捷度,跳跃性,活跃度,也可以应用于数理化的学习中去。
学期的最后一堂课可以采取的小组呈现ppt合作报告的形式,通过一些逻辑问题的思考与解决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尽管会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强迫他们动不少脑筋,结果出来后,师生都会很开心。我们平时生活中要尽可能勇敢尝试些创新的难题,灵活的题目,才能发散思维,提升我们的自信心,激发对英语及其他各个学科学习的激情和不懈努力的斗志。
参考文献:
[1]王东春.创新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J].《才智》2009.21期.
[2]谷晓梅.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情商”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
[3]王姝,吴冰.论英语创新学习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期.
[4]陈娣.浅谈大学英语优化教学.[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