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让老师们走进了丰富的教育时空,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开放自主的快乐。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最让人伤脑筋的是活动主题的选择。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课程领域,它讲究自主、综合、活动,但自主性太大、综合得太多、活动得太乱,反而使学生无所适从,找不着方向。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上,应多加斟酌。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农村;主题;创新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题好一半功”的效果,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主题将有利于整个活动的持续开展。选题好,后续活动开展起来就很顺利,效果会很显著;如果选题不好,研究中就会出现很多困难,例如选题与学生已有经验脱离,或研究条件不具备,或学生不感兴趣,或题目太大等,研究的效果也可能很差,而且有可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定主题就是为了初步明确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向。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活动主题确定的指导,有利于促进科技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提高活动成效。选好主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一、统筹规划,明确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生活化、社会化、个性化、时代化,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全国或全省统一教材、统一大纲,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们最起码要根据区域的个性特征确立区域性计划,学校要对这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家乡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农作物的种植与栽培等都可以作为农村学校选题进行统筹;从学生主体来讲,虽有年级、年龄、性别的区别,但都有一定的共性,可以设置相对固定的主题,七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可按照自身的特点开展有关方面的原因探究。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乡镇的特色,做好“学校、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的相互衔接。有了这些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才不会手忙脚乱,才不会使课程陷入走马观花的境地。
二、自主选择,主动探究
自主选择包括学生选择问题的自主地位,学习目标、研究方式、指导教师的选择等,都应该完全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活动主题选择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志趣、爱好和特长。在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进行及时细致的引导。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组织的过程中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学年,年级组组织各年级的学生自己所熟悉的话题确立活动主题,加以归纳,求同存异,确立各年级的活动主题,教师根据计划和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面向学生,注重实际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开发课程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与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课程资源都主要蕴藏在学校所在地方。如我曾经指导学生做过的农村题材的活动主题《特色东坝,我的家》、《慢游漆桥古村落》等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都是有关农村题材,老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观察生活,自己去发现感兴趣并且有意义的主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社会考察活动,根据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感受,提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活动效果非常明显。
四、发展个性,兼顾共性
学生的教育既有既定的人生观道德观等大是非的培养,也有不能既定的个人兴趣、个人特长、个人体验的小环境的需求。我们既要考虑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未来,二者需要很好的配合才能相得益彰,锦上添花。如果不能和谐并进,支零破碎,只能彼此碰撞、扭曲、变形,甚至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活动主题时考虑整体与个体的问题,考虑大是非与小要求的关系。如设置活动主题时,我们既要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好奇心,设置家乡的传说;家乡的变迁;家乡的楹联;家乡的杰出人才;家乡的旅游资源;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等活动的小主题,也要设置“我爱我的祖国”这样的大主题。这些大主题需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从小到大、坚持不懈的潜移默化,眼前的与未来的、大的与小的主题的关系是彼此推动、彼此融合的关系。
五、创设主题,开发资源
因为实践活动课是动态的、开放的,因而具有很强的生成特点,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出现,主题也就会不断生成。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但体验感悟,更会被激发,从而开发出许多其它相关的课题或子课题,沿着子课题我们又可以把课程资源开发得更宽广、深入,课程的触觉延伸到各个领域的很远的地方,这就形成了主题促进资源、资源生发主题的良性结构性实施环境。如《慢游漆桥古村落》,第一层次的活动主题可以是“慢游”,可以延伸为:日游、夜游、雨游等许多子主题;第二层次的活动主题可以是“慢食”。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为“慢思”……活动主题进一步被创设,活动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六、关注社会,抓住焦点
关注全球区域化问题来开发一些国际课程资源。今年“天津港炮炸”事件发生后,学生的反响特别大。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关注事件的发展。那么我们学校开展了“关注身边的危险”“如何保护自己”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体验活动中,如何认识身边的危险,学会保护自己。学生在活动中也真正的形成了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活动使学生们的思想认识提高了,觉悟品质得到升华。
综上,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无限的,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不断创设新的主题,尤其是农村学生,结合他们自身的一些特点和活动的区域,有针对性创设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主题,给学生创造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我们的课程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3]楼世洲《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使命》
[4]张华、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5]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农村;主题;创新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题好一半功”的效果,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主题将有利于整个活动的持续开展。选题好,后续活动开展起来就很顺利,效果会很显著;如果选题不好,研究中就会出现很多困难,例如选题与学生已有经验脱离,或研究条件不具备,或学生不感兴趣,或题目太大等,研究的效果也可能很差,而且有可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定主题就是为了初步明确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向。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活动主题确定的指导,有利于促进科技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提高活动成效。选好主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一、统筹规划,明确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生活化、社会化、个性化、时代化,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全国或全省统一教材、统一大纲,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们最起码要根据区域的个性特征确立区域性计划,学校要对这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家乡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农作物的种植与栽培等都可以作为农村学校选题进行统筹;从学生主体来讲,虽有年级、年龄、性别的区别,但都有一定的共性,可以设置相对固定的主题,七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可按照自身的特点开展有关方面的原因探究。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乡镇的特色,做好“学校、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的相互衔接。有了这些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才不会手忙脚乱,才不会使课程陷入走马观花的境地。
二、自主选择,主动探究
自主选择包括学生选择问题的自主地位,学习目标、研究方式、指导教师的选择等,都应该完全尊重学生的选择意愿。活动主题选择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志趣、爱好和特长。在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进行及时细致的引导。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与组织的过程中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学年,年级组组织各年级的学生自己所熟悉的话题确立活动主题,加以归纳,求同存异,确立各年级的活动主题,教师根据计划和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面向学生,注重实际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开发课程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与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课程资源都主要蕴藏在学校所在地方。如我曾经指导学生做过的农村题材的活动主题《特色东坝,我的家》、《慢游漆桥古村落》等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都是有关农村题材,老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观察生活,自己去发现感兴趣并且有意义的主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社会考察活动,根据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感受,提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活动效果非常明显。
四、发展个性,兼顾共性
学生的教育既有既定的人生观道德观等大是非的培养,也有不能既定的个人兴趣、个人特长、个人体验的小环境的需求。我们既要考虑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未来,二者需要很好的配合才能相得益彰,锦上添花。如果不能和谐并进,支零破碎,只能彼此碰撞、扭曲、变形,甚至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活动主题时考虑整体与个体的问题,考虑大是非与小要求的关系。如设置活动主题时,我们既要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好奇心,设置家乡的传说;家乡的变迁;家乡的楹联;家乡的杰出人才;家乡的旅游资源;我爱家乡的山和水等活动的小主题,也要设置“我爱我的祖国”这样的大主题。这些大主题需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从小到大、坚持不懈的潜移默化,眼前的与未来的、大的与小的主题的关系是彼此推动、彼此融合的关系。
五、创设主题,开发资源
因为实践活动课是动态的、开放的,因而具有很强的生成特点,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出现,主题也就会不断生成。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但体验感悟,更会被激发,从而开发出许多其它相关的课题或子课题,沿着子课题我们又可以把课程资源开发得更宽广、深入,课程的触觉延伸到各个领域的很远的地方,这就形成了主题促进资源、资源生发主题的良性结构性实施环境。如《慢游漆桥古村落》,第一层次的活动主题可以是“慢游”,可以延伸为:日游、夜游、雨游等许多子主题;第二层次的活动主题可以是“慢食”。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为“慢思”……活动主题进一步被创设,活动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六、关注社会,抓住焦点
关注全球区域化问题来开发一些国际课程资源。今年“天津港炮炸”事件发生后,学生的反响特别大。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关注事件的发展。那么我们学校开展了“关注身边的危险”“如何保护自己”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体验活动中,如何认识身边的危险,学会保护自己。学生在活动中也真正的形成了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活动使学生们的思想认识提高了,觉悟品质得到升华。
综上,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无限的,我们的任务是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不断创设新的主题,尤其是农村学生,结合他们自身的一些特点和活动的区域,有针对性创设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主题,给学生创造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我们的课程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3]楼世洲《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使命》
[4]张华、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5]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