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近年来理论学习型社团囿于功能定位、管理体制、发展路径等方面的局限,使得此类社团陷入“夹生饭”的困境——闻起来很香,吃起来很硬。学生的参与常常是浅尝辄止,其推动力也主要取决于学校管理方而非社团本身的吸引力。本文试从社团发展自发性和互益性的角度出发,进一步阐述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和功能定位。
关键词:高校;理论学习性社团;概念;功能定位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提出了“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的要求,其中首要关注的是“理论学习型社团”。强调对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扶持”,一方面是理论学习型社团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另一方面,此类社团是以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或先进文化而形成的组织,成员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一项技能或特长,而是先进的理论思想和文化意识。因而,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也成为高校社团中独具特色的类型之一。
一、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
目前学者对于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认定及类型界定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如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理论型社团是在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由学生会直接组织,以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目的,团结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一个群众性组织”。也学者认为“理论型学生社团主要指以学生自发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生社团”。上述关于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认定均认为该类社团是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生社团,是以学习、研究、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目的,团结广大青年大学生,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理论水平的一个组织。
笔者认为,社团最初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务实”,学习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更关注自身的提高;生活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而是更关注对生活的体会。简言之,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与成才。这恰恰体现了社团组织的互益性——“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参与不断推进组织的生机,进而获得自身成长的正能量。因此,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可以定义为:由党团组织主导和引领的,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通过学习、传播和践行先进思想和文化,帮助社团成员不断实现“我的中国梦”的社团组织。
二、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功能定位
目前学者对于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意义与作用大都做了富有拓展性的理解和诠释。如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理论型社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党团组织团结青年学生的重要桥梁;是高校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因此,其意义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高校德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功能。以上对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功能阐述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诚如笔者在上文中对概念的阐述,这样的功能定位是不够明确的。我们一般认为,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笔者认为理论学习型社团的优势至少有以下三点:
其一,学校全方位扶持。扶持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仅仅是主导社团组织的成立,更主要是在宣传、指导教师配备、活动空间与经费都方面给予帮助与投入,这是一般社团不可多得的发展基础。
其二,学生党建的重要力量。获得党组织的肯定与吸纳,是当代大学生衡量自身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党组织在吸纳大学生入党过程中,对其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都有较为全面的考察,一般情况下,获得党组织的认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都有积极的作用。
其三,形成社会核心价值观。科学的社会价值取向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递,就其教育目标来说,在大学生个体层面是为了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在社会层面上是为了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凝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升华。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存在的核心理念就是在大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积极作用,便是通过组织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充分尊重学生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变传统灌输式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增强学生与社会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进行价值观思考,在真实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内化核心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国俊,万燕.略论大学生理论型社团的功能、现状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5,(8).
[2]陈丽红,于淑华,东野大鸣.高校理论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6(1).
关键词:高校;理论学习性社团;概念;功能定位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提出了“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的要求,其中首要关注的是“理论学习型社团”。强调对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扶持”,一方面是理论学习型社团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另一方面,此类社团是以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或先进文化而形成的组织,成员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一项技能或特长,而是先进的理论思想和文化意识。因而,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也成为高校社团中独具特色的类型之一。
一、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
目前学者对于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认定及类型界定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如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理论型社团是在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由学生会直接组织,以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目的,团结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一个群众性组织”。也学者认为“理论型学生社团主要指以学生自发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生社团”。上述关于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概念认定均认为该类社团是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生社团,是以学习、研究、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目的,团结广大青年大学生,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理论水平的一个组织。
笔者认为,社团最初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务实”,学习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更关注自身的提高;生活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而是更关注对生活的体会。简言之,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与成才。这恰恰体现了社团组织的互益性——“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参与不断推进组织的生机,进而获得自身成长的正能量。因此,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可以定义为:由党团组织主导和引领的,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通过学习、传播和践行先进思想和文化,帮助社团成员不断实现“我的中国梦”的社团组织。
二、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功能定位
目前学者对于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意义与作用大都做了富有拓展性的理解和诠释。如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理论型社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党团组织团结青年学生的重要桥梁;是高校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因此,其意义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高校德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功能。以上对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功能阐述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诚如笔者在上文中对概念的阐述,这样的功能定位是不够明确的。我们一般认为,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笔者认为理论学习型社团的优势至少有以下三点:
其一,学校全方位扶持。扶持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仅仅是主导社团组织的成立,更主要是在宣传、指导教师配备、活动空间与经费都方面给予帮助与投入,这是一般社团不可多得的发展基础。
其二,学生党建的重要力量。获得党组织的肯定与吸纳,是当代大学生衡量自身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党组织在吸纳大学生入党过程中,对其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都有较为全面的考察,一般情况下,获得党组织的认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都有积极的作用。
其三,形成社会核心价值观。科学的社会价值取向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递,就其教育目标来说,在大学生个体层面是为了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在社会层面上是为了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凝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升华。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存在的核心理念就是在大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的积极作用,便是通过组织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充分尊重学生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变传统灌输式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增强学生与社会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进行价值观思考,在真实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内化核心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国俊,万燕.略论大学生理论型社团的功能、现状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5,(8).
[2]陈丽红,于淑华,东野大鸣.高校理论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