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语文教学在对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培养谈了几点看法,比如利用教材、语文教学活动、教师的人格魅力等,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从而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贡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主体人格;教师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学时代是中学生的黄金时代,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是否有爱心、责任心,是否会有坚强勇敢的意志,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李镇西在99年“中语会第七届年会”上指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更是做人的工具。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可见,语文教学要优化与创新,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其语文能力,还包括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呢?
一、 榜样的示范教育
1.语文教师需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修养和人格。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师本身具备健全的人格是关键。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得率先垂范,言行一致,有高尚的品格,用自己能让学生信服的行动去说服学生。就是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让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格的感染力量。
在学生眼里,一个具有爱祖国,爱集体,诚实可行,言行一致,处世公正理智,爱学生,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情有礼,作风严谨,心胸开阔,人际关系和谐,乐观自信,不怕困难,管理得法,决策果断,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执著地朝理想而奋斗等等优良品质的语文老师,必定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在课堂上的表达不在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榜样。语文教师也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才能长久地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过程中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
2.建立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提出问题,敢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已经在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3.给予每个学生以自信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二、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目前我们初中语文课本多是专题类的,有的是关于寓言的,有的是关于童话的,关于教育人的故事。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要懂得与时俱进结合时代进行教学。
我们以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第二单元让世界充满爱这一单元为例进行分析,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是有多方面的定义的,如何让我们世界充满爱,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述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话题,给学生讲湖南小承程事件,让学生分析对爱的认识,如何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如果在社会上遇到相关的事情该如何处理等。在其他单元的学习中,比方说《皇帝的新装》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析社会中真诚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做一个真诚的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教师课堂中的正确引导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在我们的课堂上,讲到某一个话题的内容时,教师不可避免的会运用到时政内容进行分析,比方说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等,都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中的信息,这些时代信息的加入,会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也能更好的体悟社会,我们的教学育人才是真正目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感受作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作文,而且要教会学生从所读所写中了解自己、对照自己、分析自己,进而提高自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和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谓“熏陶感染”就是让学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其精神熏陶和人格培养自然受到真善美的感化,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因而,我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抓住课文里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来引发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辨美丑、明是非,领悟高尚的人格。
四、巧借作文育情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情感的丰润、意志的坚定和人格的完善。我国历史上写文章好的人或好的文章很多,而真正能够流传千古并不断被人传诵的都是一些人格高尚的人写的好文章,这说明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来做起。为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说明白,好的文章一定要好的人品来配合。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炼的技巧,但更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作文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表达,是作者对生活感悟反思的结果,教师应该把作文教学看作是师生加强沟通的很好机会,以真挚的情怀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作文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说真话、有真情,从而让学生每一次作文都是求真、求美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达到在作文中培养学生人格的目的。
总之,中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一代,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他们的思想品德可塑性极大,他们的模仿性极强,且思维活跃、上进心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时机,利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高尚人格的培养,让他们吸收优秀人物高尚品德的营养,茁壮成长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从而为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促进社会文明更加繁荣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涛,浅谈中学语文人格教育2012年3月
[2]成文昌,科学教育前沿[M]2013年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主体人格;教师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中学时代是中学生的黄金时代,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是否有爱心、责任心,是否会有坚强勇敢的意志,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李镇西在99年“中语会第七届年会”上指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更是做人的工具。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可见,语文教学要优化与创新,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其语文能力,还包括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呢?
一、 榜样的示范教育
1.语文教师需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修养和人格。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教师本身具备健全的人格是关键。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得率先垂范,言行一致,有高尚的品格,用自己能让学生信服的行动去说服学生。就是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让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格的感染力量。
在学生眼里,一个具有爱祖国,爱集体,诚实可行,言行一致,处世公正理智,爱学生,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情有礼,作风严谨,心胸开阔,人际关系和谐,乐观自信,不怕困难,管理得法,决策果断,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执著地朝理想而奋斗等等优良品质的语文老师,必定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在课堂上的表达不在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榜样。语文教师也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才能长久地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过程中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
2.建立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提出问题,敢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已经在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3.给予每个学生以自信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二、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目前我们初中语文课本多是专题类的,有的是关于寓言的,有的是关于童话的,关于教育人的故事。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要懂得与时俱进结合时代进行教学。
我们以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第二单元让世界充满爱这一单元为例进行分析,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是有多方面的定义的,如何让我们世界充满爱,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述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话题,给学生讲湖南小承程事件,让学生分析对爱的认识,如何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如果在社会上遇到相关的事情该如何处理等。在其他单元的学习中,比方说《皇帝的新装》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分析社会中真诚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做一个真诚的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教师课堂中的正确引导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在我们的课堂上,讲到某一个话题的内容时,教师不可避免的会运用到时政内容进行分析,比方说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等,都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中的信息,这些时代信息的加入,会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也能更好的体悟社会,我们的教学育人才是真正目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感受作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作文,而且要教会学生从所读所写中了解自己、对照自己、分析自己,进而提高自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和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谓“熏陶感染”就是让学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其精神熏陶和人格培养自然受到真善美的感化,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因而,我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抓住课文里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来引发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辨美丑、明是非,领悟高尚的人格。
四、巧借作文育情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情感的丰润、意志的坚定和人格的完善。我国历史上写文章好的人或好的文章很多,而真正能够流传千古并不断被人传诵的都是一些人格高尚的人写的好文章,这说明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来做起。为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说明白,好的文章一定要好的人品来配合。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炼的技巧,但更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作文是作者思想和感情的表达,是作者对生活感悟反思的结果,教师应该把作文教学看作是师生加强沟通的很好机会,以真挚的情怀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作文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说真话、有真情,从而让学生每一次作文都是求真、求美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达到在作文中培养学生人格的目的。
总之,中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一代,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他们的思想品德可塑性极大,他们的模仿性极强,且思维活跃、上进心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时机,利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高尚人格的培养,让他们吸收优秀人物高尚品德的营养,茁壮成长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从而为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促进社会文明更加繁荣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涛,浅谈中学语文人格教育2012年3月
[2]成文昌,科学教育前沿[M]201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