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广东省高职类语文古诗文默写占用一定比例分。但从应试的角度出发,把古诗词的教学基本定位为学生背一背,教师点一点,足够应付了。
但是在《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学习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仅仅背背点点的教学是不到位的。而且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有“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只是强调考查“重点”在于记诵积累,在于理解大意,而我们教学中仍然要引导学生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初步鉴赏古诗词,只有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那么引导学生学会初步鉴赏古诗词,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如何让学生爱学、想学、易学,让学生爱上中华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应从“意象”入手。
一、意象的含义
意象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该词原为哲学概念。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明清后专指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
说得通俗些,就是古诗词讲究炼字,含蓄、凝练,由于篇幅限制等诗人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简言之,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二、意象的构成
1.由一组物象构成
这类诗歌往往摄取一组自然物象,和谐统一地组成自然生活图景。这图景传达着一种气氛或情调,或者就是抒情主体个人感情的载体。这组物象被赋予了深厚的诗意内涵,并构成了意象群。它反过来又不断强化烘托抒情主体的情绪体验。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上阕: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下阕意象:秋、雁、边声、(号)角、嶂、长烟、落日、孤城。从上阕这些意象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雄浑悲凉的塞外秋景图:大雁一群群向南飞去,秋色向晚,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牧马的悲鸣和瑟瑟的秋风声,此时,营中又响起了高亢悲壮的号角声。放眼望去,四面山峦环绕,连绵不断,天似穹庐,残阳似血,孤零零一座城城门紧闭。这些含蕴凄凉、孤独萧瑟的意象,要向我们传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欢乐?悲伤?振奋?孤独?思乡?看下阕。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下阕意象:浊酒、羌管、霜、白发、泪。饮酒,借酒浇愁吗?羌管吹奏一曲家乡的歌吗?霜白的,发如雪的,泪流成河的。原来作者要告诉我们他的悲苦:在浓霜遍地的夜晚,随着悠悠羌笛之声,白发将军陷入了深沉的悲慨之中,由于思念家乡,久久未能入眠,流下了忧国思乡的热泪,这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思念家乡的愁苦,一杯浊酒又如何能够消除呢?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组物象共同描绘了一幅苍凉萧瑟的秋景图,强化了诗人孤寂痛楚、凄怆欲绝的思乡情感。
2.只有一个中心意象
这类诗歌往往通篇运用隐喻、象征或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集中笔墨描绘一个中心意象。这类意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有人格化特点的物,它既体现出客观物象的特殊性,传达物象的精髓内蕴,也能抒发抒情主体的主观情思,它或者是某种理想人格的象征,或者直接是抒情主体的化身。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写梅花风雨侵袭的处境、卓然不群的风骨,象征了词人不同流合污,虽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的可贵人格。
3.由生活片断、场景构成
这类诗歌通过具体的生活片断、细节场景来表现抒情主体的无限情思或微妙的心理。即使有个别的客观物象,但那仅仅是为抒情主体设置的背景。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用“战前准备,沙场点兵,上阵杀敌,功成名就”四个场景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清平乐·村居》通过“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些叙述,反映作者心情的安然自乐,农村生活的恬静闲适,同时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余地。
三、意象的理解
1.联系写作背景来理解意象
诗词的意象的选择通常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如李煜的《相见欢》中,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对梧桐的意象怎样理解呢?联系李煜写这首词的背景来看,这时他已经是亡国之君,那么被深院所锁的梧桐就不是自然景物,而是有着主观感情的意象,梧桐就成了李煜自己。为什么是梧桐而不是其他树呢?因为梧桐是高贵的象征,《诗经》中有:凤凰鸣兮,于彼高冈。梧桐生兮,于彼朝阳。而且梧桐谐音“吾同”,意思是“跟我一样”,正如李煜从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君王成为卑恭屈辱的阶下囚。以梧桐来抒作者的亡国之愁,形象生动,让人觉得凄楚流泪。
2.联系诗人的个性来理解意象
同是写友情,飘逸潇洒性喜自由的李白要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意象选取的是空中的“明月”,给人以哀而不悲之感;内敛多思历尽磨难的杜甫则是“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意象选取的是地面“滟滪堆”,给人以沉郁之慨。同是写别离,乐观自信意气风发的高适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放健美;细腻的柳永是 “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同是“月”这个意象,李煜寄亡国之愁,愁之重之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所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苏轼寄思弟之愁,豁達乐观,则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旷达。
3.联系表现手法来理解意象
首先是修辞的运用,如“比兴”“象征”等。比兴是中国古诗词常见表现方法,如《诗经》《周南·桃夭》写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以茂盛的桃花来兴起女子出嫁。桃花的美好当然是很容易和女子的艳丽联系在一起的。桃花结实,又有多子的象征意义。更何况阳春三月,新婚之喜又和明媚的春光融为一体。比喻也是常见表现方法,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冰塞川的黄河与雪满山的天山两种意象来喻前路的艰险,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其次是“虚实结合”。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这“如在目前”的便是实象,“见于言外”的便是虚象。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的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如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用蝉这个意象,实写自己的才华。骆宾王《咏蝉》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主要写作者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言论上的受压制。,
再次是“动静结合”。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用动景“莺燕”意象,来表现早春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用静景“花草”意象,来表现早春繁花渐放小草渐绿那种生机,动静结合春意盎然。还有寓动于静和寓静于动两种。如“风定花犹落”是静中见动;“鸟鸣山更幽”是动中见静。又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静中见动,通过“坐看星斗”这一动作,渲染了清幽宁谧、寒夜袭人的氛围和宫女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古诗词教学从“意象”入手,这算是抓住了根本,是从古诗词作者创作的方法中寻求到了解读的技巧,只要找准意象,把握意象的涵义,那么鉴赏诗歌就不再那么难。
但是在《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学习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仅仅背背点点的教学是不到位的。而且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有“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只是强调考查“重点”在于记诵积累,在于理解大意,而我们教学中仍然要引导学生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初步鉴赏古诗词,只有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那么引导学生学会初步鉴赏古诗词,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如何让学生爱学、想学、易学,让学生爱上中华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应从“意象”入手。
一、意象的含义
意象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该词原为哲学概念。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明清后专指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
说得通俗些,就是古诗词讲究炼字,含蓄、凝练,由于篇幅限制等诗人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简言之,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二、意象的构成
1.由一组物象构成
这类诗歌往往摄取一组自然物象,和谐统一地组成自然生活图景。这图景传达着一种气氛或情调,或者就是抒情主体个人感情的载体。这组物象被赋予了深厚的诗意内涵,并构成了意象群。它反过来又不断强化烘托抒情主体的情绪体验。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上阕: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下阕意象:秋、雁、边声、(号)角、嶂、长烟、落日、孤城。从上阕这些意象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雄浑悲凉的塞外秋景图:大雁一群群向南飞去,秋色向晚,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牧马的悲鸣和瑟瑟的秋风声,此时,营中又响起了高亢悲壮的号角声。放眼望去,四面山峦环绕,连绵不断,天似穹庐,残阳似血,孤零零一座城城门紧闭。这些含蕴凄凉、孤独萧瑟的意象,要向我们传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欢乐?悲伤?振奋?孤独?思乡?看下阕。下阕: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下阕意象:浊酒、羌管、霜、白发、泪。饮酒,借酒浇愁吗?羌管吹奏一曲家乡的歌吗?霜白的,发如雪的,泪流成河的。原来作者要告诉我们他的悲苦:在浓霜遍地的夜晚,随着悠悠羌笛之声,白发将军陷入了深沉的悲慨之中,由于思念家乡,久久未能入眠,流下了忧国思乡的热泪,这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思念家乡的愁苦,一杯浊酒又如何能够消除呢?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组物象共同描绘了一幅苍凉萧瑟的秋景图,强化了诗人孤寂痛楚、凄怆欲绝的思乡情感。
2.只有一个中心意象
这类诗歌往往通篇运用隐喻、象征或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集中笔墨描绘一个中心意象。这类意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有人格化特点的物,它既体现出客观物象的特殊性,传达物象的精髓内蕴,也能抒发抒情主体的主观情思,它或者是某种理想人格的象征,或者直接是抒情主体的化身。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写梅花风雨侵袭的处境、卓然不群的风骨,象征了词人不同流合污,虽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的可贵人格。
3.由生活片断、场景构成
这类诗歌通过具体的生活片断、细节场景来表现抒情主体的无限情思或微妙的心理。即使有个别的客观物象,但那仅仅是为抒情主体设置的背景。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用“战前准备,沙场点兵,上阵杀敌,功成名就”四个场景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清平乐·村居》通过“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些叙述,反映作者心情的安然自乐,农村生活的恬静闲适,同时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余地。
三、意象的理解
1.联系写作背景来理解意象
诗词的意象的选择通常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如李煜的《相见欢》中,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对梧桐的意象怎样理解呢?联系李煜写这首词的背景来看,这时他已经是亡国之君,那么被深院所锁的梧桐就不是自然景物,而是有着主观感情的意象,梧桐就成了李煜自己。为什么是梧桐而不是其他树呢?因为梧桐是高贵的象征,《诗经》中有:凤凰鸣兮,于彼高冈。梧桐生兮,于彼朝阳。而且梧桐谐音“吾同”,意思是“跟我一样”,正如李煜从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君王成为卑恭屈辱的阶下囚。以梧桐来抒作者的亡国之愁,形象生动,让人觉得凄楚流泪。
2.联系诗人的个性来理解意象
同是写友情,飘逸潇洒性喜自由的李白要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意象选取的是空中的“明月”,给人以哀而不悲之感;内敛多思历尽磨难的杜甫则是“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意象选取的是地面“滟滪堆”,给人以沉郁之慨。同是写别离,乐观自信意气风发的高适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放健美;细腻的柳永是 “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同是“月”这个意象,李煜寄亡国之愁,愁之重之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所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而苏轼寄思弟之愁,豁達乐观,则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旷达。
3.联系表现手法来理解意象
首先是修辞的运用,如“比兴”“象征”等。比兴是中国古诗词常见表现方法,如《诗经》《周南·桃夭》写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以茂盛的桃花来兴起女子出嫁。桃花的美好当然是很容易和女子的艳丽联系在一起的。桃花结实,又有多子的象征意义。更何况阳春三月,新婚之喜又和明媚的春光融为一体。比喻也是常见表现方法,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冰塞川的黄河与雪满山的天山两种意象来喻前路的艰险,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其次是“虚实结合”。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这“如在目前”的便是实象,“见于言外”的便是虚象。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的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如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用蝉这个意象,实写自己的才华。骆宾王《咏蝉》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主要写作者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言论上的受压制。,
再次是“动静结合”。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用动景“莺燕”意象,来表现早春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用静景“花草”意象,来表现早春繁花渐放小草渐绿那种生机,动静结合春意盎然。还有寓动于静和寓静于动两种。如“风定花犹落”是静中见动;“鸟鸣山更幽”是动中见静。又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静中见动,通过“坐看星斗”这一动作,渲染了清幽宁谧、寒夜袭人的氛围和宫女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古诗词教学从“意象”入手,这算是抓住了根本,是从古诗词作者创作的方法中寻求到了解读的技巧,只要找准意象,把握意象的涵义,那么鉴赏诗歌就不再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