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以Android移动开发课程为例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cu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序设计类课程由于其自身特点等因素,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该文结合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以Android移动开发课程为范例,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开展思政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索.论文提出挖掘思元素、技术解构思政App平台、传统文化App项目开发、课程思政与双创教育结合等四种课程思政的实现方式,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构建系统化的课程思政实施体系,以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其他文献
科技创新能力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核心创新能力,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构建了以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创新实践平台、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和制度保障为一体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与素质提升四阶段递进前后贯通的培养方案.通过培养方案的实施,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教学团队及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科研平台(基地)建设,有效地保障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显著,成果丰硕.
传统的“实验箱”式教学存在着成本昂贵,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调整的余地很小,与产出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而引入了“虚拟仿真平台”以后,可以大大降低实验室建设的成本;可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自主式、创新型、面向应用的、可灵活调整的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利用它提供的良好实验操作平台界面,借助它完备的器件模型库,设计并实施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典型实验.它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促进了企业与学校、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与相互交流,为三方今后的进一步互
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必须以计算机网络类课程为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考成绩,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考试大纲,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现有的课程模式要进行适当的融合和调整.
期刊
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分组合作实验教学模式.通过与项目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比较,阐述了其优势、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实践证明分组合作实验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从而显著提高实验效率和成绩.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软件应运而生,而当今社会,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重视,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系统随之出现并在不断更新发展,文章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就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为了帮助大学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性,作者设计了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学生服务应用软件,该软件具有无须安装、随开即用、便于升级维护等优点,能够提供包括学习、生活、活动、社交四大方面的服务.无论校园内外,学生都可以很方便地在手机上使用.
文章基于核心素养探讨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模块,力促完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高职院校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部分.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新技术编写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新形态教材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必要手段.
在“中国智造”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创新型高职拔尖人才,是加快解决高技能人才不足的有效手段,也是贴近产业变革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崭新的探索与实践.共享工厂能够为高职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所必需的师资、技术、案例、设备及实践平台支撑,因此,学校依托共享工厂实施了拔尖创新人才的遴选机制、“能工巧匠”的混编师资保障及“独具匠心”教学组织模式-“三段式”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等措施,在学生技能大赛、双创大赛、专利等学生创新成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说明了依托共享工厂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更高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