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志愿填报中,哪些错误是我们很容易犯的?志愿与我们的高考一样,来不得半点差错,否则就会给考生带来无法弥补的后果。我们都不希望在苦读多年后,由于某些认识和心理上的原因而使志愿失败。事实上,从每年一些志愿失利者身上,可以找到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走进了误区。为了能让更多的考生和家长不再犯同样的错,这里我们特约请了多位高校招办主任,就他们常见的一些误区,來给你的志愿以正确的指导。
约请嘉宾:
周鸿 华东师范大学
魏立东 上海财经大学
穆琳 北京林业大学
肖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赵清 南京大学
罗斌利 电子科技大学
张稳刚 兰州大学
胡晓莉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平均分比最低分更有效
引路人: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周鸿
误区描述:考生在志愿填报中,肯定要参考高校以前的录取数据,但有的考生在参考数据时,往往更看重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所以在志愿填报时就把最低分作为志愿的重要依据。
考生在报考某所大学时,不管是填报第一志愿,还是第二志愿和其他志愿,我们往往都要参考高校以前的录取数据。而目前高校录取的数据统计中,有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等数据,这三个数据对考生来说,如何去参考和分析,以及怎样去分析、参考,才能为他们所用?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从每年很多考生和家长咨询的问题看,他们大多注重的是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是多少,而关心录取平均分的人则相对较少。这说明有不少人走进了志愿的误区,即在如何对待高校以前的录取数据问题上,一些考生和家长只关心学校的录取最低分。
怎样来正确参考高校以前的录取分数呢?
我们先从高校一般公布的数据看,有最高分、最低分、学校录取平均分,有的高校甚至统计出了各专业录取的最低分和平均分。但对考生来说,可以淡化最高分这一概念,因为它对考生没有多大参考意义,我们要上大学,首先考虑的或担心的是录取与否,而最高分显然不是决定录取与否的关键。
在这剩余的两种分数中,按对考生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大小来分的话,可以分成学校录取平均分和录取最低分两部分。在告诉考生和家长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数据之前,先说说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分数。有的考生在拿到高校以前的录取数据后,很茫然,怎么看?就单纯看这些分数的高低吗?“你看,这所大学去年在我们省录取最低分为620分,我今年只考了600,可能不行了。”单纯从绝对分数上看,我们很难找出这位考生的错误。但恰恰这位考生就错了,他错在只单纯拿学校录取分数与自己成绩的对比,而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中间参考分数,即在当地该大学所在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这正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在拿到学校录取的分数线后不知道如何分析的具体表现,也是他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所以,正确的分析方法是,把某所学校的平均分也好最低分也好,先减去该学校在考生所在地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线,求出一个差值,然后再以自己成绩减去同年该学校在本地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线,又得出一个差值,最后把两个差值进行比较。前面那位考生,如果上一年该大学所在录取批次的控制线为610分,而今年的控制线为580分,求得的两个差值分别就为10分和20分。上一年该校录取线高出同批次控制线10分。而今年该考生成绩高出控制线20分,这样看来,该考生今年的分数应该是“长”了。
接下来,该是考生报考时如何把握平均分和最低分的时候了。考生要清楚的是,在最低分和平均分这两个分数中,平均分是反映高校录取的整体水平,而最低分则是以该校在该地某个最低录取分专业的分数为依据统计的。
所以,对考后填报志愿学生来说,如果单纯要求能否上某学校的调档线的话,参考学校的最低录取分不是不可以。但我们知道,高考录取时某高校的调档线是受很多因素干扰和影响的,这样就难免会出现调档线在以前的分数线附近上下浮动,要是浮动很大的话,参考学校以前的最低分要么就超过调档线很大部分,要么就远远低于学校调档线。要是出现前者情况,我们虽然比较幸运,但可能会给我们的专业填报带来损失,因为本来你的成绩可能进入到一个好的专业,而你正是按最低分来判断,认为成绩不占优势,选择了几个很一般的专业。但这种情况只是在专业录取上受到了影响,我们或许还可以接受,而要是出现后者情况的话,就很有可能落选。
所以,如果要想录取把握更大些,最好是参考平均分。因为高校的平均分更能反映某学校在某地的整体生源结构情况,在每年招生计划、生源等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般波动不是很大。如果你的成绩和当地同批次控制线的差值与学校当年录取平均分和同批次控制线的差值基本相当的话,你被该校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了。
还有,如果考生还想录取到自己理想的专业,最好还要参考学校分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数,因为高校录取是按专业录取,有时学校的最低录取分与其他专业的录取分相差很大。如2007年一大学文科在某省的最低录取分为618分,而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金融学、旅游管理等四个专业的录取分都在640分以上,比学校在当地的最低录取分高出22分之多。该校最后录取的平均分为636分,而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专业的录取分都达到这一分数。
显然,我们在考虑志愿时,如果以平均分或专业录取平均分参照,则录取的机会也许就会大得多。
切忌望名识大学
引路人:上海财经大学招办主任魏立东
误区描述:如何认识大学?如何知道大学是不是我想要就读的?这些问题,有的考生考虑很简单,往往没对一所大学进行深入了解,而单凭学校名称来判断学校的好与不好。
对大学的认识,有的考生和家长确实还停留在表面,即首先从校名来给学校“下一个定义”再说,如某大学的校名中有“政法”二字,就觉得学校的专业都是法律类;如校名中有“师范”二字,就自然想到今后要教书,等等。这也是一个误区。
曾经在考生中做过一个调查,就是你在选择一所大学时,是否了解这些内容:是否知道学校办学历史、学校是否属于“211工程”院校、学校的特色有哪些、是否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
能回答一两个问题就算不错的了,而对于学校的特色、招生政策等知道的就很少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考生报考一所学校,往往更多的是从一个学校的名称、地理位置、录取分数、甚至以往的名声上去决定的,而不是从学校是否适合他为出发点的。
在这里,还是要问考生这些问题,你在决定报考某所大学时,你对该所大学了解了多少?
那么我们该怎样认识一所大学呢?首先,我们得对学校的办学历史、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 “211工程”院校、学校的特色专业有哪些、学科优势在哪里、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等等情况。如文理均衡就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表明职能部门对该学科的认可度,国家级重点学科则表明是本学科的最高水平;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你报考的学校或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强大,你在大学的几年就可能享受到质量较高的教学服务,而学到更多更扎实的东西;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的差别即将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去向。
这里要特别提出来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我们的考生很喜欢从一所大学的名称上去认识大学,即“望文生义”,而不是从学校的内涵上去了解。如有的考生一听到说是农业类院校,就觉得专业一定就是与“农”相关,甚至认为出来就业也难逃“农”系列;有的认为师范类院校专业要么就是语、数、外等专业,出来也只有当老师;一听矿业、地质类的大学,觉得学校出来就是采煤、挖矿或翻山越岭去搞勘探工作……诚然,这些院校有这些方面的专业,而且在这些学科领域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很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充分考虑了市场的需求,所以专业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不仅就业不一定是农或师或矿行业,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即使是这些行业。其工作内涵和环境也不等同于传统概念。
还有一点,考生在了解院校或选择院校时还存在一种地域“歧视”。都喜欢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而对西部高校有一种偏见,认为西部地区高校就是设备不好、师资不精、氛围不佳,从而在思想上轻视对这些大学。其实,西部很多大学在教学、师资等各方面并不逊色于有些发达地区的高校,况且在信息时代,地域的相对偏僻并不等于资讯的偏僻,能够考入这一类高校,享受较优质的教育资源,又何乐而不为呢?
专业看“内”不看名
引路人北京林业大学招办主任穆琳
误区描述:与对大学的认识一样,有的考生对专业的认识也处在表面化——根据专业的名称来判断学什么和今后做什么。有的专业可以从名称上来大致判断,但有的专业如果也从名称入手,就会与实际差之其远,甚至误判。
考生的志愿,除了大学,就是专业的选择,这两者在志愿中都缺一不可。
如何选择专业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自己的理想志趣、性格与特长来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有了这个“主心骨”,就可以大胆取舍,果断选择。例如你想当老师,还是想做医生,还是想做记者、法官、会计师、电脑专家等等,换句话说你就是对哪些兴趣较高。考生一旦确定了兴趣所在,在选择上就可围绕这一兴趣的主题来做文章。
如果暂时没有明确的兴趣目标,我们可以先把大学里的专业分成应用型和基础型,然后再看自己偏向于哪一领域。假设考生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如果是想搞理论研究,可以选择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林学等厚基础宽口径专业,不但可以继续攻读该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而且还有较多出国深造的机会;如果是为了就业着想,则可以选择一些应用型专业,如会计学、机械设计、计算机等;如果目前还没有明确将来的奋斗方向,则可以选择一些两者兼而有之的专业,如园林、城市规划、金融学、心理学等,以后既可以进一步深造,也可以顺利就业。
说到选专业,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不管是冷门,还是热门,我们第一要做的是了解专业的内涵,也就是说,针对一个个专业,我们要知道专业的一些常识,学什么、今后可以做什么等。
这就是专业内涵的具体所在。一般从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部分做初步了解,再从学科基础、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方面做深入了解,既要看“表”,又要看“里”。这里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不要望文生义,单从专业名称上片面地认为这个专业将来是做什么,比如看到专业前冠有“国际”之名的都以为今后工作肯定与“国际”打交道。北京林业大学有一个专业叫木材科学与工程,该专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木材科学与工程方向,另外还有一个是家居设计方向。有的人一看这个专业名字,就觉得是不是做木匠的?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家居设计,还有像桌子、地板、橱柜,室内各个方面都能用到这个。所以,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每年是供不应求。二是不要混淆,对名称近似的专业,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如“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是不是一个专业? “汉语言文学”是不是就比“汉语言”多两个字?物业管理与物流管理究竟有什么区别?生物医学与生物工程到底有什么不同?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这三个“管理”有什么分工不同等等。就拿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来说,社会工作专业是按照国际标准多角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恰当应对变化”等方面综合素质;而社会学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专业人才。还有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培养方向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生物工程,有的学校可能侧重微生物,有的侧重动物,有的侧重植物,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深入了解专业内涵而获得。
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推出了按大类招生政策。一个大类相当于一个“专业集群”,每个大类中又有若干个专业。对考生来说,按大类招生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宽。但按大类填报志愿也要注意一些细节。一般来说,大類招生进校一年或两三年后,还是要分流到具体的专业,所以,在填报志愿之前,我们应该了解某大类包含的专业有哪些,其中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选专业不完全是选职业
引路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肖刚
误区描述:在专业的选择中,考生和家长很自然地有个想法:选个好专业,今后好就业。有这样想法的人,在他们的心里就形成了一个判断:大学所学专业,就等于今后的职业。在他们眼里,大学学了某专业,今后的职业就与专业分不开了。
如果考生在志愿选择中,把对专业的选择当成是自己今后职业的方向,从而仔细慎重考虑专业,这本来是对的,但如果把专业和职业完全等同起来,认为我学了什么今后就一定要干什么,这就是一个误区。
某大学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走向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分别在近三年该两专业约120名的毕业生中,前者从事经济贸易行业的人数在80人左右,约占1/3,而有2/3的人从事其他行业;后者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人数约110人,约占11/12,而其他行业仅为1/12左右。
这说明什么呢?至少可以证明两点,一是大学所学专业与今后的职业不是等同关系,有部分甚至很大比例的学生毕业后在职业选择上会重新给自己定位, 二是专业性强的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除了我们抛开部分学生由于工作难找而另选职业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首先,大学本身就是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地方,大学培养的其实不只是你在这个专业领域的能力,而是你综合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说选择了一个专业,进了这个专业的小天地,你今后就必须在这片天地中走下去,实际上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大学是培养你各方面能力的地方,你可以在这个专业领域里学习到东西,也可以在其他专业领域学到东西。比如上大学后的选修课,第二专业的选修等。其次,有的学生到大学后,接触到很多专业和老师,才发现以前自己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出现了偏差,以前觉得自己喜欢的只是很表面的,而深入了解则又不觉得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又另选专业或辅修其他专业课程,以至毕业后到一些与自己当初专业不对口的行业工作。现在,有很多成功人士包括我周围的一些好友,还有以前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原来大学学的是物理,现在却当起了企业家;有的学的是數学,但从事的职业是律师;有的学的是医学类专业,工作后却干起了编辑;有的学英语,最后却到了金融行业;还有一些学生,本科学的是哲学,最后研究生考的金融学…
所以,大学专业就能决定一个考生今后的职业,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了,当初的专业学习跟你以后做职业的时候未必是可以划等号的。
对于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要看到另一面,对于偏文的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法学、新闻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其就业范围的弹性比较大,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选择面要相对宽,所以职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对理工科的一些专业技术较强的专业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就业范围相对比较窄,绝大部分学生就业领域基本在所学专业领域之内。
关于专业的选择,从每年考生和家长咨询的问题看,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会担心,如果学了几年了,未来还从事与这个专业工作无关的工作,岂不是很亏吗?我们往往告诉他们的是:现在所学专业并不完全等同于以后的职业,现在的专业选择,主要从自己的兴趣入手,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就可以了,至于以后,不可能全看到,也不可能现在就安排好,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眼下的工作。
别太依赖或自我
引路人:南京大学招办主任赵清
误区描述:有的考生,高考一结束,就觉得一切都结束了,关于志愿,就是爸爸妈妈考虑的事了。所以在很多参谋者的一致意见中,志愿对考生来说就只是最后看一看而已。而有的呢,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管参谋者的理由如何充分,还是照既定的学校专业填报。一个是过分依赖,一种是过分自我,而这也恰恰是一种误区所在。
一名高考考生的志愿,很大程度上说,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因为志愿的复杂性,决定了参与者的不惟一性,父母的意见、老师的建议、朋友的参考…但这往往给有些考生形成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过分依赖父母等的志愿意见,完全按他们意见填报;一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顾父母等的分析和建议。
从近几年在各地的一些咨询活动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到咨询现场的大多数都是父母,是父母来帮孩子做咨询工作的,而问到孩子怎么没来呢?回答基本都是在复习。其结果就是,咨询结束后,家长除了购买或搜集相当多的资料外,收获颇小。
这不是说家长来参加咨询不对,而是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考生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大,觉得咨询会家长去就行了。自己只管把成绩抓上去就好。与此一致的是,志愿填报也成了父母的事,父母说填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有前途就报考,而对自己的实际却一点没考虑。我们说这是包办,当然不赞成这种方式。我们赞成父母、老师、朋友参与,提出意见,让考生参考。因为考生在这个年龄段,他的思维、想法,可能还不成熟,他所占有的资料也不够多,这时,一些好的建议可以帮助考生,以便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再者,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会对自己的未来有自己的设计和考虑,这些可能与父母的想法不一致,甚至冲突。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在自己身边的高校就读,以便可以照顾;有的家长认为专业一定要选热门专业,以便以后好就业;有的还考虑到大学所在地的气候、环境是否适合孩子等……这些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否适合考生自己的实际呢?而恰恰是,虽然有的孩子想到外地求学,但最后还是被强留在本地;有的孩子对热门专业没有兴趣,却还是要选择;有的孩子想到某地就读哪怕条件艰苦一点,但就会得到父母的反对……这些,是参考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考生的表现。
高考的志愿,是考生的志愿,而不是家长的志愿。所以,志愿的主体应该是考生本人。从这一点来说,不管是家长、老师、朋友。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考生的参谋,可以帮助搜集资料,可以帮助分析各高校录取情况,可以提前了解一些高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了解哪些专业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考生在面对志愿时,应以主动的姿态来对待,有自己的想法、意见,有自己的对大学未来的规划和设计,结合到其他人的意见,来最终确定志愿。父母和朋友,对你了解比较多,对你的性格、爱好,他们或许早就掌握;而老师可能在志愿指导方面已经经历过很多届的考生,积累了很多经验。此时,他们的话就可能是一道“妙方”。
同样,对于那些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考生,一方面你有自己的主见,这是好事。但我们也要承认,你所想的所看到的所认识的大学、专业以及自己的未来也不一定正确,你照样需要别人的意见,以完善自己的志愿。
所以,我们认为,志愿中,考生是第一位的,根据你的兴趣、爱好,你的希望,来选择学校和专业。而就家长、老师、朋友的建议,考生兼听并参考。这样的志愿不管是录取还是人生的成功率可能都要大得多。
名牌不是惟一
引路人: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罗斌利
误区描述:有的考生,在对大学的选择上,很看中学校的排名,以至有的考生产生非名牌非重点不读的现象。在这些考生看来,只有读了那些排名靠前的、公认的名牌大学,今后才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志愿往往就抱着名牌和重点不放手。
很多考生很看中大学的排名和牌子,甚至有的考生志愿就是要报考排名靠前的大学和好大学,这样的情况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当然,考生有名校情节,这也没什么不好,更没有错。谁不想上好大学呀?
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上名牌,上好大学,这是个很关键也直接决定他是否成功的现实问题。从我国目前来看,真正能称得上名牌大学、好大学的学校也不是很多,而这些大学每年的招生计划也不多,相对于全国上千万的高考报考人数而言,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显然,能上名牌大学和好大学的 考生不仅少,而且成绩要求还相当高。
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在好大学和一般大学之间,考生一般会选择好大学,这对考生在选择上不难。但如果几所都是好大学,有的考生就不知道怎样去辨别了,很多人甚至从学校排名上去识别了。他们认为,排名在前的大学肯定比排名后面的大学好。情况是这样吗?恐怕不完全是。
说到此,有个问题必须要让考生明白:现在大学的排名是怎么来的?目前,不断有一些机构对大学进行排名,而这些机构又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授权,也没有比较科学的方法,或者这些方法至少没得到高校和社会的认可,单凭一些数据一些统计就出笼了大学的排名。这个排名的权威性在哪里呢?社会认可度又有多高?学校是否对其认可?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答案。假设我们退一步想,即使我们认可这样的排名,那又有什么用呢?是不是某大学排在前十名了,这所学校各学科在实力上都居于前十了呢?肯定不是。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从科类上分有的大学文科较好,有的大学理科实力强;从专业上讲有的大学可能是某个专业在全国很有权威,甚至有的大学在排名中根本看不到名字,但有些专业在国内却是响当当的,而这样的学校还不少。所以,这样的排名能说明什么呢?总体实力强还是学科特点突出?恐怕很难说清。
与此相应的还有一种统计,那就是教育部每年关于重點学科的名单。重点学科的统计就是以某学校在某学科上科研、师资等各方面综合实力为依据的,也比较有说服力。所以,有的考生在志愿填报选学校的时候,很看重这个。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思维角度。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如果过分追求学校名气的话,还会造成一种结果,那就是很多考生因高考成绩不够而落榜。我认识一名考生,2006年本来他可以上一所一本的院校,但他就是想上一所名牌大学。一本院校落选后,更不想读二本,于足下定决心要复读。2007年高考成绩考得还好,本以为上他想读的大学没问题了,但还是落选了。想到两年都与名牌大学就差那么一点点,还是心有不甘。于是再次决定复读。说真的,他的执着他的毅力让我感动,我希望他今年能考上好大学。但从理性的角度,我觉得他有点固执,因为按他的成绩即使一本落选,在二本能选顶尖的学校,并且还可以选择好的专业,不但有学上,而且还可以为今后的发展多出两年的时间,这对他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认为是好事。可他为什么偏偏就不呢?真的好大学对他就那么重要?真的值得花几年的时间去拼一所自己认为的名牌?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每年各地出现的高分落榜者,有的人把其中原因归结为志愿填报方式不好等,我倒有不一样的看法,不管我们志愿填报如何改革,如何为考生着想,但如果个个考生都要报考名牌大学,高分落榜仍然无法解决。所以,我觉得,高分落榜往往是考生自己成绩与大学之间的差距太大造成的,而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考生的名牌情节太重。
地域选择别偏窄
引路人:兰州大学招办主任张稳刚
误区描述:到某地求学,这往往成为很多考生在选择大学时很注重的事,很多人心仪去一些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城市上学。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在很多地方的录取分数偏高就是很好的明证。
近几年,不管从考生报考的意愿,还是实际录取结果,从各地每年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个共同现象: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高校录取分数都一致走高,这之中又特别是北京、上海两地,一本院校就不必说,二本院校的录取线很多都超过当地一本控制线,而有的专利学校往往达到或超过三本或二本,个别学校甚至超过一本控制线,这对其他地方的高校,尤其是部分中西部高校来说,是很难有的。这就是地域的特殊性给考生报考时带采的集体地域倾向——这些地方的高校成了很多人的首选。
为什么会出现考生的志愿高度集中于部分城市呢?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看重北京、上海等城市在经济、文化方面在全国的“前列性”。认为到这些地方求学,不仅能接受高校的良好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可为今后的就业拨得头筹,这一点和近几年内地学生掀起的港校热一样,认为到香港读大学今后在香港工作或留学国外的机会就比内地高校高得多;二是有的家长和考生的面子思想作祟,觉得在北京、上海读书,考生本人和家长脸上很有光。从我们接触的很多考生或家长中,一谈到大学,首先了解的就是这些地方的学校。
当然,我们不反对考生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只要考生的成绩有足够的竞争力,因为各地的录取事实已经一再凸显了一个问题:这些地方的大学录取分数并不一般。所以,在考生在决定是否报考这些地方的高校时,先自我仔细掂量掂量,以免造成落榜的苦果。从以前有的考生的志愿看,清一色的北京、上海的高校,有的就是第一和第二志愿一个报北京的一个报上海的,从志愿填报就明显看出,考生就是想上这两地的学校。这样就会造成第一志愿一旦踏空、后面志愿全部浪费的结果。因为报考者多,一方面这两地高校分数较高,竞争压力大,另一方面基本不会出现第一志愿不满额的情况。有的考生为了上北京、上海的高校,愿意填报这些地方的一般学校,也不愿意去中西部或其他地方在全国都很有名气的学校。或者在专业的选择上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愿去中西部或其它地方高校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很有名气的专业。这种选择就是考生和家长过于看重地域的表现,我们认为不值得。因为他们宁愿为学校的所在地倾其所有,而放弃到其他好大学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考生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应该主要是学东西的,并不是单单去感受大学所在城市的文化、环境、经济成就。
在地域的选择上,就某一个省区来说,考生除了选择以上地方的大学之外,还有很多考生的想法就是愿意留在本地。这就是地域选择比较窄的另一种体现。这也容易造成志愿扎堆的现象。
所以,选大学,填志愿,在地域上要放眼全国,而不仅仅只停留在几个地方,更多的是要根据大学的实力、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兴趣进行选择,哪怕有的大学处地中西部,如果大学本身实力不凡,相信你照样能在这里的大学学到更多的知识,照样可以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不单以计划多少论志愿
引路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招办主任胡晓莉
误区描述:志愿填报,肯定要参考某学校当年在考生所在地的招生计划数。在同一个省(区市),有的高校计划多的可能达到几千、几百个,少的则几十甚至只有几个。所以,考生在选择时,更多的是选择计划多的学校,而放弃只有十几个或几个的学校。
从目前各大学对计划分布的安排上看,一般是大学在其所属地投放的计划要多,而非属地的计划少,那么就形成这样一种格局:在属地招生计划上百上千,而在其他地方就几十或几个。当然,考生在报考的时候肯定愿意选择招生人数多的院校,因为在考生看来,填报招生上千的学校的录取几率至少要比只招十几个或几个的学校高得多。正是从录取几率的角度和心理出发,所以很容易出现在某地招生计划数很少的学校第一志愿报考者不足甚至断档的情况。
而对每年各地出现生源不足或断档的原因分析中,除了有的是由于学校实力、名气、所处地理位置等影响考生报考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招生计划少,导致考生不敢填报,这之中还不乏部分名校。
我们的志愿该如何与学校在当地的招生计划结合起来呢?我们可以分两种情况:第一是那些高考成绩较好的考生,本来在成绩上占有优势,那么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其范围就可以放得宽一点,哪怕是只招几个人,你都可以一试;第二是成绩不占优势的考生,相对来说选择面就要窄一些,但这对你选择几所大学也并不是难事,除了报考人数招收多一点的思路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即逆向思维出发,避开大多数考生的思路,敢于报考一些招生人数少的高校。就第二种考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冒险性,但也不是要考生去盲目冒险,最好是结合近一年的录取分数来定夺是否报考。如果学校上一年分数偏高,你就可以作为选择的对象。因为按照一般的心理来说,本来招生人数少,敢于报考者可能就少,再加上上一年录取分数也不低,这就更加让有的考生退却。所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讲,这样选择都具有很大的可能性。
就计划数的误区,一样在专业中也存在。一所学校在某地各专业的招生计划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专业在某地招生数也会有多有少,这也会给考生报考专业时带来心理定势,觉得招生少的专业竞争大,尤其是所谓的热门专业,于是就不敢选择。对专业,我们一样采取与学校处理的方式来区别对待,结合成绩再在思维上掌握一定技巧,成功也不是没把握的。
(编校 何 竞)
约请嘉宾:
周鸿 华东师范大学
魏立东 上海财经大学
穆琳 北京林业大学
肖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赵清 南京大学
罗斌利 电子科技大学
张稳刚 兰州大学
胡晓莉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平均分比最低分更有效
引路人: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周鸿
误区描述:考生在志愿填报中,肯定要参考高校以前的录取数据,但有的考生在参考数据时,往往更看重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所以在志愿填报时就把最低分作为志愿的重要依据。
考生在报考某所大学时,不管是填报第一志愿,还是第二志愿和其他志愿,我们往往都要参考高校以前的录取数据。而目前高校录取的数据统计中,有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等数据,这三个数据对考生来说,如何去参考和分析,以及怎样去分析、参考,才能为他们所用?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从每年很多考生和家长咨询的问题看,他们大多注重的是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是多少,而关心录取平均分的人则相对较少。这说明有不少人走进了志愿的误区,即在如何对待高校以前的录取数据问题上,一些考生和家长只关心学校的录取最低分。
怎样来正确参考高校以前的录取分数呢?
我们先从高校一般公布的数据看,有最高分、最低分、学校录取平均分,有的高校甚至统计出了各专业录取的最低分和平均分。但对考生来说,可以淡化最高分这一概念,因为它对考生没有多大参考意义,我们要上大学,首先考虑的或担心的是录取与否,而最高分显然不是决定录取与否的关键。
在这剩余的两种分数中,按对考生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大小来分的话,可以分成学校录取平均分和录取最低分两部分。在告诉考生和家长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数据之前,先说说如何正确看待这些分数。有的考生在拿到高校以前的录取数据后,很茫然,怎么看?就单纯看这些分数的高低吗?“你看,这所大学去年在我们省录取最低分为620分,我今年只考了600,可能不行了。”单纯从绝对分数上看,我们很难找出这位考生的错误。但恰恰这位考生就错了,他错在只单纯拿学校录取分数与自己成绩的对比,而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中间参考分数,即在当地该大学所在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这正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在拿到学校录取的分数线后不知道如何分析的具体表现,也是他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所以,正确的分析方法是,把某所学校的平均分也好最低分也好,先减去该学校在考生所在地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线,求出一个差值,然后再以自己成绩减去同年该学校在本地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线,又得出一个差值,最后把两个差值进行比较。前面那位考生,如果上一年该大学所在录取批次的控制线为610分,而今年的控制线为580分,求得的两个差值分别就为10分和20分。上一年该校录取线高出同批次控制线10分。而今年该考生成绩高出控制线20分,这样看来,该考生今年的分数应该是“长”了。
接下来,该是考生报考时如何把握平均分和最低分的时候了。考生要清楚的是,在最低分和平均分这两个分数中,平均分是反映高校录取的整体水平,而最低分则是以该校在该地某个最低录取分专业的分数为依据统计的。
所以,对考后填报志愿学生来说,如果单纯要求能否上某学校的调档线的话,参考学校的最低录取分不是不可以。但我们知道,高考录取时某高校的调档线是受很多因素干扰和影响的,这样就难免会出现调档线在以前的分数线附近上下浮动,要是浮动很大的话,参考学校以前的最低分要么就超过调档线很大部分,要么就远远低于学校调档线。要是出现前者情况,我们虽然比较幸运,但可能会给我们的专业填报带来损失,因为本来你的成绩可能进入到一个好的专业,而你正是按最低分来判断,认为成绩不占优势,选择了几个很一般的专业。但这种情况只是在专业录取上受到了影响,我们或许还可以接受,而要是出现后者情况的话,就很有可能落选。
所以,如果要想录取把握更大些,最好是参考平均分。因为高校的平均分更能反映某学校在某地的整体生源结构情况,在每年招生计划、生源等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般波动不是很大。如果你的成绩和当地同批次控制线的差值与学校当年录取平均分和同批次控制线的差值基本相当的话,你被该校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了。
还有,如果考生还想录取到自己理想的专业,最好还要参考学校分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数,因为高校录取是按专业录取,有时学校的最低录取分与其他专业的录取分相差很大。如2007年一大学文科在某省的最低录取分为618分,而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金融学、旅游管理等四个专业的录取分都在640分以上,比学校在当地的最低录取分高出22分之多。该校最后录取的平均分为636分,而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专业的录取分都达到这一分数。
显然,我们在考虑志愿时,如果以平均分或专业录取平均分参照,则录取的机会也许就会大得多。
切忌望名识大学
引路人:上海财经大学招办主任魏立东
误区描述:如何认识大学?如何知道大学是不是我想要就读的?这些问题,有的考生考虑很简单,往往没对一所大学进行深入了解,而单凭学校名称来判断学校的好与不好。
对大学的认识,有的考生和家长确实还停留在表面,即首先从校名来给学校“下一个定义”再说,如某大学的校名中有“政法”二字,就觉得学校的专业都是法律类;如校名中有“师范”二字,就自然想到今后要教书,等等。这也是一个误区。
曾经在考生中做过一个调查,就是你在选择一所大学时,是否了解这些内容:是否知道学校办学历史、学校是否属于“211工程”院校、学校的特色有哪些、是否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
能回答一两个问题就算不错的了,而对于学校的特色、招生政策等知道的就很少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考生报考一所学校,往往更多的是从一个学校的名称、地理位置、录取分数、甚至以往的名声上去决定的,而不是从学校是否适合他为出发点的。
在这里,还是要问考生这些问题,你在决定报考某所大学时,你对该所大学了解了多少?
那么我们该怎样认识一所大学呢?首先,我们得对学校的办学历史、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 “211工程”院校、学校的特色专业有哪些、学科优势在哪里、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等等情况。如文理均衡就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表明职能部门对该学科的认可度,国家级重点学科则表明是本学科的最高水平;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你报考的学校或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强大,你在大学的几年就可能享受到质量较高的教学服务,而学到更多更扎实的东西;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的差别即将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去向。
这里要特别提出来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我们的考生很喜欢从一所大学的名称上去认识大学,即“望文生义”,而不是从学校的内涵上去了解。如有的考生一听到说是农业类院校,就觉得专业一定就是与“农”相关,甚至认为出来就业也难逃“农”系列;有的认为师范类院校专业要么就是语、数、外等专业,出来也只有当老师;一听矿业、地质类的大学,觉得学校出来就是采煤、挖矿或翻山越岭去搞勘探工作……诚然,这些院校有这些方面的专业,而且在这些学科领域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很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充分考虑了市场的需求,所以专业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不仅就业不一定是农或师或矿行业,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即使是这些行业。其工作内涵和环境也不等同于传统概念。
还有一点,考生在了解院校或选择院校时还存在一种地域“歧视”。都喜欢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而对西部高校有一种偏见,认为西部地区高校就是设备不好、师资不精、氛围不佳,从而在思想上轻视对这些大学。其实,西部很多大学在教学、师资等各方面并不逊色于有些发达地区的高校,况且在信息时代,地域的相对偏僻并不等于资讯的偏僻,能够考入这一类高校,享受较优质的教育资源,又何乐而不为呢?
专业看“内”不看名
引路人北京林业大学招办主任穆琳
误区描述:与对大学的认识一样,有的考生对专业的认识也处在表面化——根据专业的名称来判断学什么和今后做什么。有的专业可以从名称上来大致判断,但有的专业如果也从名称入手,就会与实际差之其远,甚至误判。
考生的志愿,除了大学,就是专业的选择,这两者在志愿中都缺一不可。
如何选择专业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自己的理想志趣、性格与特长来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有了这个“主心骨”,就可以大胆取舍,果断选择。例如你想当老师,还是想做医生,还是想做记者、法官、会计师、电脑专家等等,换句话说你就是对哪些兴趣较高。考生一旦确定了兴趣所在,在选择上就可围绕这一兴趣的主题来做文章。
如果暂时没有明确的兴趣目标,我们可以先把大学里的专业分成应用型和基础型,然后再看自己偏向于哪一领域。假设考生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如果是想搞理论研究,可以选择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林学等厚基础宽口径专业,不但可以继续攻读该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而且还有较多出国深造的机会;如果是为了就业着想,则可以选择一些应用型专业,如会计学、机械设计、计算机等;如果目前还没有明确将来的奋斗方向,则可以选择一些两者兼而有之的专业,如园林、城市规划、金融学、心理学等,以后既可以进一步深造,也可以顺利就业。
说到选专业,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不管是冷门,还是热门,我们第一要做的是了解专业的内涵,也就是说,针对一个个专业,我们要知道专业的一些常识,学什么、今后可以做什么等。
这就是专业内涵的具体所在。一般从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部分做初步了解,再从学科基础、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方面做深入了解,既要看“表”,又要看“里”。这里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不要望文生义,单从专业名称上片面地认为这个专业将来是做什么,比如看到专业前冠有“国际”之名的都以为今后工作肯定与“国际”打交道。北京林业大学有一个专业叫木材科学与工程,该专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木材科学与工程方向,另外还有一个是家居设计方向。有的人一看这个专业名字,就觉得是不是做木匠的?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家居设计,还有像桌子、地板、橱柜,室内各个方面都能用到这个。所以,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每年是供不应求。二是不要混淆,对名称近似的专业,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如“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是不是一个专业? “汉语言文学”是不是就比“汉语言”多两个字?物业管理与物流管理究竟有什么区别?生物医学与生物工程到底有什么不同?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这三个“管理”有什么分工不同等等。就拿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来说,社会工作专业是按照国际标准多角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恰当应对变化”等方面综合素质;而社会学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专业人才。还有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培养方向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生物工程,有的学校可能侧重微生物,有的侧重动物,有的侧重植物,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深入了解专业内涵而获得。
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推出了按大类招生政策。一个大类相当于一个“专业集群”,每个大类中又有若干个专业。对考生来说,按大类招生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宽。但按大类填报志愿也要注意一些细节。一般来说,大類招生进校一年或两三年后,还是要分流到具体的专业,所以,在填报志愿之前,我们应该了解某大类包含的专业有哪些,其中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选专业不完全是选职业
引路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肖刚
误区描述:在专业的选择中,考生和家长很自然地有个想法:选个好专业,今后好就业。有这样想法的人,在他们的心里就形成了一个判断:大学所学专业,就等于今后的职业。在他们眼里,大学学了某专业,今后的职业就与专业分不开了。
如果考生在志愿选择中,把对专业的选择当成是自己今后职业的方向,从而仔细慎重考虑专业,这本来是对的,但如果把专业和职业完全等同起来,认为我学了什么今后就一定要干什么,这就是一个误区。
某大学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走向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分别在近三年该两专业约120名的毕业生中,前者从事经济贸易行业的人数在80人左右,约占1/3,而有2/3的人从事其他行业;后者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人数约110人,约占11/12,而其他行业仅为1/12左右。
这说明什么呢?至少可以证明两点,一是大学所学专业与今后的职业不是等同关系,有部分甚至很大比例的学生毕业后在职业选择上会重新给自己定位, 二是专业性强的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除了我们抛开部分学生由于工作难找而另选职业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首先,大学本身就是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地方,大学培养的其实不只是你在这个专业领域的能力,而是你综合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说选择了一个专业,进了这个专业的小天地,你今后就必须在这片天地中走下去,实际上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大学是培养你各方面能力的地方,你可以在这个专业领域里学习到东西,也可以在其他专业领域学到东西。比如上大学后的选修课,第二专业的选修等。其次,有的学生到大学后,接触到很多专业和老师,才发现以前自己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出现了偏差,以前觉得自己喜欢的只是很表面的,而深入了解则又不觉得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又另选专业或辅修其他专业课程,以至毕业后到一些与自己当初专业不对口的行业工作。现在,有很多成功人士包括我周围的一些好友,还有以前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原来大学学的是物理,现在却当起了企业家;有的学的是數学,但从事的职业是律师;有的学的是医学类专业,工作后却干起了编辑;有的学英语,最后却到了金融行业;还有一些学生,本科学的是哲学,最后研究生考的金融学…
所以,大学专业就能决定一个考生今后的职业,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了,当初的专业学习跟你以后做职业的时候未必是可以划等号的。
对于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要看到另一面,对于偏文的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法学、新闻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其就业范围的弹性比较大,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选择面要相对宽,所以职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对理工科的一些专业技术较强的专业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就业范围相对比较窄,绝大部分学生就业领域基本在所学专业领域之内。
关于专业的选择,从每年考生和家长咨询的问题看,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会担心,如果学了几年了,未来还从事与这个专业工作无关的工作,岂不是很亏吗?我们往往告诉他们的是:现在所学专业并不完全等同于以后的职业,现在的专业选择,主要从自己的兴趣入手,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就可以了,至于以后,不可能全看到,也不可能现在就安排好,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眼下的工作。
别太依赖或自我
引路人:南京大学招办主任赵清
误区描述:有的考生,高考一结束,就觉得一切都结束了,关于志愿,就是爸爸妈妈考虑的事了。所以在很多参谋者的一致意见中,志愿对考生来说就只是最后看一看而已。而有的呢,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管参谋者的理由如何充分,还是照既定的学校专业填报。一个是过分依赖,一种是过分自我,而这也恰恰是一种误区所在。
一名高考考生的志愿,很大程度上说,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因为志愿的复杂性,决定了参与者的不惟一性,父母的意见、老师的建议、朋友的参考…但这往往给有些考生形成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过分依赖父母等的志愿意见,完全按他们意见填报;一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顾父母等的分析和建议。
从近几年在各地的一些咨询活动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到咨询现场的大多数都是父母,是父母来帮孩子做咨询工作的,而问到孩子怎么没来呢?回答基本都是在复习。其结果就是,咨询结束后,家长除了购买或搜集相当多的资料外,收获颇小。
这不是说家长来参加咨询不对,而是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考生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大,觉得咨询会家长去就行了。自己只管把成绩抓上去就好。与此一致的是,志愿填报也成了父母的事,父母说填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有前途就报考,而对自己的实际却一点没考虑。我们说这是包办,当然不赞成这种方式。我们赞成父母、老师、朋友参与,提出意见,让考生参考。因为考生在这个年龄段,他的思维、想法,可能还不成熟,他所占有的资料也不够多,这时,一些好的建议可以帮助考生,以便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再者,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会对自己的未来有自己的设计和考虑,这些可能与父母的想法不一致,甚至冲突。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在自己身边的高校就读,以便可以照顾;有的家长认为专业一定要选热门专业,以便以后好就业;有的还考虑到大学所在地的气候、环境是否适合孩子等……这些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否适合考生自己的实际呢?而恰恰是,虽然有的孩子想到外地求学,但最后还是被强留在本地;有的孩子对热门专业没有兴趣,却还是要选择;有的孩子想到某地就读哪怕条件艰苦一点,但就会得到父母的反对……这些,是参考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考生的表现。
高考的志愿,是考生的志愿,而不是家长的志愿。所以,志愿的主体应该是考生本人。从这一点来说,不管是家长、老师、朋友。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考生的参谋,可以帮助搜集资料,可以帮助分析各高校录取情况,可以提前了解一些高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了解哪些专业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考生在面对志愿时,应以主动的姿态来对待,有自己的想法、意见,有自己的对大学未来的规划和设计,结合到其他人的意见,来最终确定志愿。父母和朋友,对你了解比较多,对你的性格、爱好,他们或许早就掌握;而老师可能在志愿指导方面已经经历过很多届的考生,积累了很多经验。此时,他们的话就可能是一道“妙方”。
同样,对于那些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考生,一方面你有自己的主见,这是好事。但我们也要承认,你所想的所看到的所认识的大学、专业以及自己的未来也不一定正确,你照样需要别人的意见,以完善自己的志愿。
所以,我们认为,志愿中,考生是第一位的,根据你的兴趣、爱好,你的希望,来选择学校和专业。而就家长、老师、朋友的建议,考生兼听并参考。这样的志愿不管是录取还是人生的成功率可能都要大得多。
名牌不是惟一
引路人: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罗斌利
误区描述:有的考生,在对大学的选择上,很看中学校的排名,以至有的考生产生非名牌非重点不读的现象。在这些考生看来,只有读了那些排名靠前的、公认的名牌大学,今后才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志愿往往就抱着名牌和重点不放手。
很多考生很看中大学的排名和牌子,甚至有的考生志愿就是要报考排名靠前的大学和好大学,这样的情况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当然,考生有名校情节,这也没什么不好,更没有错。谁不想上好大学呀?
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上名牌,上好大学,这是个很关键也直接决定他是否成功的现实问题。从我国目前来看,真正能称得上名牌大学、好大学的学校也不是很多,而这些大学每年的招生计划也不多,相对于全国上千万的高考报考人数而言,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显然,能上名牌大学和好大学的 考生不仅少,而且成绩要求还相当高。
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在好大学和一般大学之间,考生一般会选择好大学,这对考生在选择上不难。但如果几所都是好大学,有的考生就不知道怎样去辨别了,很多人甚至从学校排名上去识别了。他们认为,排名在前的大学肯定比排名后面的大学好。情况是这样吗?恐怕不完全是。
说到此,有个问题必须要让考生明白:现在大学的排名是怎么来的?目前,不断有一些机构对大学进行排名,而这些机构又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授权,也没有比较科学的方法,或者这些方法至少没得到高校和社会的认可,单凭一些数据一些统计就出笼了大学的排名。这个排名的权威性在哪里呢?社会认可度又有多高?学校是否对其认可?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答案。假设我们退一步想,即使我们认可这样的排名,那又有什么用呢?是不是某大学排在前十名了,这所学校各学科在实力上都居于前十了呢?肯定不是。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从科类上分有的大学文科较好,有的大学理科实力强;从专业上讲有的大学可能是某个专业在全国很有权威,甚至有的大学在排名中根本看不到名字,但有些专业在国内却是响当当的,而这样的学校还不少。所以,这样的排名能说明什么呢?总体实力强还是学科特点突出?恐怕很难说清。
与此相应的还有一种统计,那就是教育部每年关于重點学科的名单。重点学科的统计就是以某学校在某学科上科研、师资等各方面综合实力为依据的,也比较有说服力。所以,有的考生在志愿填报选学校的时候,很看重这个。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思维角度。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如果过分追求学校名气的话,还会造成一种结果,那就是很多考生因高考成绩不够而落榜。我认识一名考生,2006年本来他可以上一所一本的院校,但他就是想上一所名牌大学。一本院校落选后,更不想读二本,于足下定决心要复读。2007年高考成绩考得还好,本以为上他想读的大学没问题了,但还是落选了。想到两年都与名牌大学就差那么一点点,还是心有不甘。于是再次决定复读。说真的,他的执着他的毅力让我感动,我希望他今年能考上好大学。但从理性的角度,我觉得他有点固执,因为按他的成绩即使一本落选,在二本能选顶尖的学校,并且还可以选择好的专业,不但有学上,而且还可以为今后的发展多出两年的时间,这对他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认为是好事。可他为什么偏偏就不呢?真的好大学对他就那么重要?真的值得花几年的时间去拼一所自己认为的名牌?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每年各地出现的高分落榜者,有的人把其中原因归结为志愿填报方式不好等,我倒有不一样的看法,不管我们志愿填报如何改革,如何为考生着想,但如果个个考生都要报考名牌大学,高分落榜仍然无法解决。所以,我觉得,高分落榜往往是考生自己成绩与大学之间的差距太大造成的,而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考生的名牌情节太重。
地域选择别偏窄
引路人:兰州大学招办主任张稳刚
误区描述:到某地求学,这往往成为很多考生在选择大学时很注重的事,很多人心仪去一些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城市上学。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在很多地方的录取分数偏高就是很好的明证。
近几年,不管从考生报考的意愿,还是实际录取结果,从各地每年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个共同现象: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高校录取分数都一致走高,这之中又特别是北京、上海两地,一本院校就不必说,二本院校的录取线很多都超过当地一本控制线,而有的专利学校往往达到或超过三本或二本,个别学校甚至超过一本控制线,这对其他地方的高校,尤其是部分中西部高校来说,是很难有的。这就是地域的特殊性给考生报考时带采的集体地域倾向——这些地方的高校成了很多人的首选。
为什么会出现考生的志愿高度集中于部分城市呢?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看重北京、上海等城市在经济、文化方面在全国的“前列性”。认为到这些地方求学,不仅能接受高校的良好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可为今后的就业拨得头筹,这一点和近几年内地学生掀起的港校热一样,认为到香港读大学今后在香港工作或留学国外的机会就比内地高校高得多;二是有的家长和考生的面子思想作祟,觉得在北京、上海读书,考生本人和家长脸上很有光。从我们接触的很多考生或家长中,一谈到大学,首先了解的就是这些地方的学校。
当然,我们不反对考生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只要考生的成绩有足够的竞争力,因为各地的录取事实已经一再凸显了一个问题:这些地方的大学录取分数并不一般。所以,在考生在决定是否报考这些地方的高校时,先自我仔细掂量掂量,以免造成落榜的苦果。从以前有的考生的志愿看,清一色的北京、上海的高校,有的就是第一和第二志愿一个报北京的一个报上海的,从志愿填报就明显看出,考生就是想上这两地的学校。这样就会造成第一志愿一旦踏空、后面志愿全部浪费的结果。因为报考者多,一方面这两地高校分数较高,竞争压力大,另一方面基本不会出现第一志愿不满额的情况。有的考生为了上北京、上海的高校,愿意填报这些地方的一般学校,也不愿意去中西部或其他地方在全国都很有名气的学校。或者在专业的选择上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愿去中西部或其它地方高校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很有名气的专业。这种选择就是考生和家长过于看重地域的表现,我们认为不值得。因为他们宁愿为学校的所在地倾其所有,而放弃到其他好大学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考生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应该主要是学东西的,并不是单单去感受大学所在城市的文化、环境、经济成就。
在地域的选择上,就某一个省区来说,考生除了选择以上地方的大学之外,还有很多考生的想法就是愿意留在本地。这就是地域选择比较窄的另一种体现。这也容易造成志愿扎堆的现象。
所以,选大学,填志愿,在地域上要放眼全国,而不仅仅只停留在几个地方,更多的是要根据大学的实力、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兴趣进行选择,哪怕有的大学处地中西部,如果大学本身实力不凡,相信你照样能在这里的大学学到更多的知识,照样可以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不单以计划多少论志愿
引路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招办主任胡晓莉
误区描述:志愿填报,肯定要参考某学校当年在考生所在地的招生计划数。在同一个省(区市),有的高校计划多的可能达到几千、几百个,少的则几十甚至只有几个。所以,考生在选择时,更多的是选择计划多的学校,而放弃只有十几个或几个的学校。
从目前各大学对计划分布的安排上看,一般是大学在其所属地投放的计划要多,而非属地的计划少,那么就形成这样一种格局:在属地招生计划上百上千,而在其他地方就几十或几个。当然,考生在报考的时候肯定愿意选择招生人数多的院校,因为在考生看来,填报招生上千的学校的录取几率至少要比只招十几个或几个的学校高得多。正是从录取几率的角度和心理出发,所以很容易出现在某地招生计划数很少的学校第一志愿报考者不足甚至断档的情况。
而对每年各地出现生源不足或断档的原因分析中,除了有的是由于学校实力、名气、所处地理位置等影响考生报考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招生计划少,导致考生不敢填报,这之中还不乏部分名校。
我们的志愿该如何与学校在当地的招生计划结合起来呢?我们可以分两种情况:第一是那些高考成绩较好的考生,本来在成绩上占有优势,那么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其范围就可以放得宽一点,哪怕是只招几个人,你都可以一试;第二是成绩不占优势的考生,相对来说选择面就要窄一些,但这对你选择几所大学也并不是难事,除了报考人数招收多一点的思路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即逆向思维出发,避开大多数考生的思路,敢于报考一些招生人数少的高校。就第二种考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冒险性,但也不是要考生去盲目冒险,最好是结合近一年的录取分数来定夺是否报考。如果学校上一年分数偏高,你就可以作为选择的对象。因为按照一般的心理来说,本来招生人数少,敢于报考者可能就少,再加上上一年录取分数也不低,这就更加让有的考生退却。所以,从两个层面上来讲,这样选择都具有很大的可能性。
就计划数的误区,一样在专业中也存在。一所学校在某地各专业的招生计划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专业在某地招生数也会有多有少,这也会给考生报考专业时带来心理定势,觉得招生少的专业竞争大,尤其是所谓的热门专业,于是就不敢选择。对专业,我们一样采取与学校处理的方式来区别对待,结合成绩再在思维上掌握一定技巧,成功也不是没把握的。
(编校 何 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