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21—1764)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具有现实主义思想;而《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Janee Austen 1775-1817)是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作者几乎是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的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写世间平凡琐碎之事,并以婚姻为主题,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大道理,但在这些平凡的事后面深刻地揭露了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在作品的人物塑造方面,两个作者各自有一个心爱的人物——《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几乎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林黛玉、伊丽莎自身上,对她们俩每次出场及心理活动作了大量笔墨渲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两个作者把许多场景、情节都通过她们俩的眼睛和对话表现出来,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增强了作品艺术效果,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作者对她的出场早在第二回打下了伏笔,书中写道“生的聪明俊秀,年纪幼小,身体又弱”仅十几个字一笔带过,黛玉见到宝玉后心里想道:“好生奇怪,倒是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此后对她的正式出场是进贾府后通过宝玉的眼睛给我们呈现出来的:“细看时与众不同,两套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目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第三回)难怪宝玉也觉得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此后林黛玉便正式进入角色,展开了故事情节,并从黛玉的眼中表现出许多故事情节和人物,而最初宝玉的形象是通过黛玉之口写出:“早就听母亲说这位哥哥虽顽皮,但待妹妹却是极好。”(第三回)在黛玉进贾府之前,作者故意让宝玉不出场,直到黛玉进贾府后见到宝玉时,作者通过她的眼睛勾勒出宝玉的形象,也是全书中第一次形象,书中描写出:“头戴什么,身穿什么,脚蹬什么,直至巧到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如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和着一块美玉。”(第三回)黛玉眼中的宝玉便活灵活现地站在读者眼前,这的确是作者一番苦心安排,体现了作品的艺术构思,接着写贾府从“书香门第到世禄之家”时也是通过黛玉的眼睛描绘贾府的富丽堂皇及主奴贵贱之分,在黛玉进贾府之时看到“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第三回)使她不禁想起母亲曾说过,“你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才使她初在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讥笑,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个从“书香门第”到“世禄之家”时孤独谨慎的心情。
书中还有许多情节都是通过黛玉的眼睛写出来的,反映了她多疑、深沉的性格,同时又衬托出她当时的心理活动,例如,在宝玉挨打,黛玉赠绢后探看宝玉的棒伤时,“隔着窗纱往里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在床上,宝钗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刷子,黛玉见了这个情景早已呆了,”这是黛玉赠绢后第一次见到宝玉难堪场景,以致后来在薛姨妈做生日时,宝玉推辞不去,而黛玉讽刺他说:“看着人家赶蚊子的份上,也该去走走。”还有在第三十四回末,黛王赠绢后一早独立于潇湘馆外的花荫之下,遥望怡红院,看到宝钗眼上好像有哭泣之状时说:“姐姐也自己得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江泪来也医不好棒伤。”以上这两个场景作者不直接写出,而又转弯抹角地偏偏叫黛玉亲眼看到,并两次都是宝钗,读者不难想像当时黛玉的心情,以致她见到宝钗时直接给她露骨的讽刺,突出了她猜疑的心理表现。
又在第三十五回宝玉挨痛打之后,次日黛玉起床后,还没有吃药,就出来立于花荫下,远远望着怡红院内,而且望得很清楚,能分辨出那一起往恰红院的是些什么人,谁先谁后,谁来谁没来,甚至贾母搭着凤姐的手,后面邢夫人,跟着周姨娘并、丫头、媳妇、在她的眼中一举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到这些情景她不由得伤心地落下泪来,首先,她想到自己没有父母,要是她病了,恐怕没有这么多人来看她;其次,她又为宝玉伤心。作者如此巧妙的安排充分体现出她孤独、凄凉、猜疑的性格特点,也充分体现出她“寄人篱下”的地位以及女孩子的身份和自尊心极强的个性,这一切也决定了她只能用多愁善感的方式来倾吐自己的痛苦和愤懑,采用了尖刻的语言来保卫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泥陷阳沟”的生活理想使她更加憎恶那个污浊的黑暗社会。
再来看《傲慢与偏见》中对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伊丽莎白是女主人公,也是作者心爱的人物,其他人物的愚蠢和滑稽可笑都是通过她的眼睛反映出来的。作者不惜笔墨来刻画她的性格,把伊丽莎白写得栩栩如生,她的活泼机智给全书带来了生机。在作品场景的布置上,无论是对可笑的格林斯牧师,还是可恶的彬格莱小姐,她们的行为都通过伊丽莎白的眼睛尽现读者眼前,也使读者的情绪总是随着她的感情起伏变化,在这个意义上,伊丽莎白可谓是作者的代言人。首先,作者对她的出现安排在尼日斐庄园举行的舞会上,班纳特太太和她的小女儿们的不得体的言行都通过她的眼睛看见的,当时吉英与彬格莱小姐眉目传情,根本没有注意只有伊丽莎白为她脸红,她觉得她家里的人好像约定今天晚上到这儿来尽量出丑,而且从来没有那样起劲,那样成功。同样,关于彬格莱小姐的种种心计,吉英总是从最好的方面去理鳃,而以上这种场景也还是伊丽莎白敏锐地觉察出她们姐妹俩不怀好意。在作品第一章里,班纳特先生在伊丽莎白还未露面时说过:“别的女儿都糊涂,只有伊丽莎白聪明、活泼……”通过她对全书的人和事做出了判断。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这个艺术形象是一个活泼、调皮、聪明的女孩,但凡遇到可笑的事情她都会感兴趣,作者从第十九章格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那一幕,就通过伊丽莎白的口说出了她自己对婚姻的理解,使读者看到那个时代里女孩对男性的心理活动,对于那些把女性当做附属品的卑劣愚蠢的男性提出反抗。
其次,在作品《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两个女主人公的性格塑造上又截然不同,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性情温柔,多愁善感,猜疑重重而又俊秀聪明的形象,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是一个资质聪明、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有幽默感且坚强泼辣,敢怒敢言的形象。
曹雪芹笔下的主人公林黛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她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突出了腐朽社会新女性的形象,对她那些悲惨的遭遇,无不流露出作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统治阶级的憎恨,真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而伊丽莎白作为当时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在作品中反映了人的自我认识问题,她作为当时世界中唯一有理性的人以美满的婚姻告终,作者也是以那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凡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一位漂亮的太太”开头,同样又以这条真理的实现而结尾,使我们的感情与作者发出共鸣。
在《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两部作品中,作者都赋于女主人公聪明美貌的天资,也同时倾注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只要青年女性爱得纯真、正当,他们就极力为她们捍卫爱的权力。由于两部作品各自的社会背景不同,结局也大相庭径,但两个作者对两个女主人公出场和情节的安排和处理上,又有惊人相似的一面,即通过她们的眼睛描述一些情节,这无不使我们对两位作者敬佩有加。
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作者对她的出场早在第二回打下了伏笔,书中写道“生的聪明俊秀,年纪幼小,身体又弱”仅十几个字一笔带过,黛玉见到宝玉后心里想道:“好生奇怪,倒是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此后对她的正式出场是进贾府后通过宝玉的眼睛给我们呈现出来的:“细看时与众不同,两套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目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第三回)难怪宝玉也觉得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此后林黛玉便正式进入角色,展开了故事情节,并从黛玉的眼中表现出许多故事情节和人物,而最初宝玉的形象是通过黛玉之口写出:“早就听母亲说这位哥哥虽顽皮,但待妹妹却是极好。”(第三回)在黛玉进贾府之前,作者故意让宝玉不出场,直到黛玉进贾府后见到宝玉时,作者通过她的眼睛勾勒出宝玉的形象,也是全书中第一次形象,书中描写出:“头戴什么,身穿什么,脚蹬什么,直至巧到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如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和着一块美玉。”(第三回)黛玉眼中的宝玉便活灵活现地站在读者眼前,这的确是作者一番苦心安排,体现了作品的艺术构思,接着写贾府从“书香门第到世禄之家”时也是通过黛玉的眼睛描绘贾府的富丽堂皇及主奴贵贱之分,在黛玉进贾府之时看到“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第三回)使她不禁想起母亲曾说过,“你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才使她初在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讥笑,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个从“书香门第”到“世禄之家”时孤独谨慎的心情。
书中还有许多情节都是通过黛玉的眼睛写出来的,反映了她多疑、深沉的性格,同时又衬托出她当时的心理活动,例如,在宝玉挨打,黛玉赠绢后探看宝玉的棒伤时,“隔着窗纱往里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在床上,宝钗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刷子,黛玉见了这个情景早已呆了,”这是黛玉赠绢后第一次见到宝玉难堪场景,以致后来在薛姨妈做生日时,宝玉推辞不去,而黛玉讽刺他说:“看着人家赶蚊子的份上,也该去走走。”还有在第三十四回末,黛王赠绢后一早独立于潇湘馆外的花荫之下,遥望怡红院,看到宝钗眼上好像有哭泣之状时说:“姐姐也自己得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江泪来也医不好棒伤。”以上这两个场景作者不直接写出,而又转弯抹角地偏偏叫黛玉亲眼看到,并两次都是宝钗,读者不难想像当时黛玉的心情,以致她见到宝钗时直接给她露骨的讽刺,突出了她猜疑的心理表现。
又在第三十五回宝玉挨痛打之后,次日黛玉起床后,还没有吃药,就出来立于花荫下,远远望着怡红院内,而且望得很清楚,能分辨出那一起往恰红院的是些什么人,谁先谁后,谁来谁没来,甚至贾母搭着凤姐的手,后面邢夫人,跟着周姨娘并、丫头、媳妇、在她的眼中一举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到这些情景她不由得伤心地落下泪来,首先,她想到自己没有父母,要是她病了,恐怕没有这么多人来看她;其次,她又为宝玉伤心。作者如此巧妙的安排充分体现出她孤独、凄凉、猜疑的性格特点,也充分体现出她“寄人篱下”的地位以及女孩子的身份和自尊心极强的个性,这一切也决定了她只能用多愁善感的方式来倾吐自己的痛苦和愤懑,采用了尖刻的语言来保卫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泥陷阳沟”的生活理想使她更加憎恶那个污浊的黑暗社会。
再来看《傲慢与偏见》中对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伊丽莎白是女主人公,也是作者心爱的人物,其他人物的愚蠢和滑稽可笑都是通过她的眼睛反映出来的。作者不惜笔墨来刻画她的性格,把伊丽莎白写得栩栩如生,她的活泼机智给全书带来了生机。在作品场景的布置上,无论是对可笑的格林斯牧师,还是可恶的彬格莱小姐,她们的行为都通过伊丽莎白的眼睛尽现读者眼前,也使读者的情绪总是随着她的感情起伏变化,在这个意义上,伊丽莎白可谓是作者的代言人。首先,作者对她的出现安排在尼日斐庄园举行的舞会上,班纳特太太和她的小女儿们的不得体的言行都通过她的眼睛看见的,当时吉英与彬格莱小姐眉目传情,根本没有注意只有伊丽莎白为她脸红,她觉得她家里的人好像约定今天晚上到这儿来尽量出丑,而且从来没有那样起劲,那样成功。同样,关于彬格莱小姐的种种心计,吉英总是从最好的方面去理鳃,而以上这种场景也还是伊丽莎白敏锐地觉察出她们姐妹俩不怀好意。在作品第一章里,班纳特先生在伊丽莎白还未露面时说过:“别的女儿都糊涂,只有伊丽莎白聪明、活泼……”通过她对全书的人和事做出了判断。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这个艺术形象是一个活泼、调皮、聪明的女孩,但凡遇到可笑的事情她都会感兴趣,作者从第十九章格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那一幕,就通过伊丽莎白的口说出了她自己对婚姻的理解,使读者看到那个时代里女孩对男性的心理活动,对于那些把女性当做附属品的卑劣愚蠢的男性提出反抗。
其次,在作品《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两个女主人公的性格塑造上又截然不同,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性情温柔,多愁善感,猜疑重重而又俊秀聪明的形象,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是一个资质聪明、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有幽默感且坚强泼辣,敢怒敢言的形象。
曹雪芹笔下的主人公林黛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她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突出了腐朽社会新女性的形象,对她那些悲惨的遭遇,无不流露出作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统治阶级的憎恨,真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而伊丽莎白作为当时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在作品中反映了人的自我认识问题,她作为当时世界中唯一有理性的人以美满的婚姻告终,作者也是以那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凡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一位漂亮的太太”开头,同样又以这条真理的实现而结尾,使我们的感情与作者发出共鸣。
在《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两部作品中,作者都赋于女主人公聪明美貌的天资,也同时倾注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只要青年女性爱得纯真、正当,他们就极力为她们捍卫爱的权力。由于两部作品各自的社会背景不同,结局也大相庭径,但两个作者对两个女主人公出场和情节的安排和处理上,又有惊人相似的一面,即通过她们的眼睛描述一些情节,这无不使我们对两位作者敬佩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