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拉尔的模仿欲望理论解读夏目漱石的《矿工》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ng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小说家、评论家、英文学者,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极高地位,被称为“国民作家”。他早年接受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以及成年后对西方文明的学习,两种文化的碰撞使得他的思想别具一格。他的作品不仅表现了日本现代社会的矛盾和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还激烈的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同时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本文以《矿工》为例,试图用基拉尔的模仿欲望理论来解读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主体与他者间的特殊关系,从而体现文明开化对人性以及自我主体性的影响。
  一、主体与他者间的转换
  《矿工》这部作品是作者1908年为《朝日新闻》杂志所写的连载小说,小说以真人真事为素材,同时加入作者自己的想象。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19岁的有钱人家的少爷,为爱情与婚姻等问题而苦恼,因找不到出路想要自杀,却没有勇气,最后选择离家出走,决定自我毁灭的故事。他在途中遇到了骗子长藏,带他到铜山去做矿工,在赶路的过程中,还收纳了两个人——红毛毯和山中少年。到了铜山,他受到嘲笑、愚弄,被跳蚤叮咬,吃了充满土味的南京米,看到了矿工艰辛的劳动现场,邂逅了温暖的矿场主原先生和掘子安。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他仍然选择留下,但因身体原因而无法成为一个矿工,而做了管账的人。他做满五个月后,离开了铜山,回到了东京。
  在《矿工》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同于作者其他小说的叙述视角,例如,《三四郎》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而这里采用了第一人称倒叙叙述,即现实当中事情已经发生过了,事后又回想起来,追忆起若干年前的往事,再写下来。并且,作者要公平地写从前的事,在写的过程中也要给予客观的评价,无论好坏。这种叙述方式就使得小说中主人公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常常表现为话语间的格斗,主人公就是讲述者自己,但是现实中的自己与回忆中的自己之间存在多重分裂。在文中主体是一个一直由他者为其作选择的存在,主体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作者把人们日常生活中,往往会下意识完成的、成为某系统中“主体”的过程刻画出来。即为了加入完全由他者构建的系统,而将构成自我独立基础的“双重选择性”全部让与他者,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让主体服从于他者,最后变成彻底的服从者这其中的过程。
  二、欲望介体的介入
  基拉尔认为,人类的欲望是来自于对他人的模仿,主体对于自身的欲望根本不了解,在基拉尔的模仿欲望结构中,除了欲望主体,欲望客体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欲望介体,它“既关及主体,又关及客体”。在《矿工》这部小说中,主体与他者二者之间的转换主要体现在对食欲这一欲望客体的模仿,夏目漱石试图从食欲这一原始性欲望的角度,来重新把握以往小说中常出现的以男女关系为中心的性欲、以财产为中心的金钱欲等明确的欲望。与通常小说中看似对情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性欲或金钱欲相比,食欲一直具有生死攸关的迫切性,能够贴近人们欲望的本质。这种欲望现象的描写与基拉尔的模仿欲望理论不谋而合。
  在《矿工》中,第一次产生食欲是先由外部刺激产生,因喝茶而产生了肚子饿的欲望,然后发现了目标对象“油炸包子”,却犹豫“吃”还是“不吃”,主人公将选择权转交给长藏,后看到长藏吃下肚,随即自己也吃起来,此时的欲望介体即长藏,最终以模仿他者欲望的形式而进行了此次欲望的实现。第二次产生食欲时,此时主体意识回归,产生了“肚子饿”欲望的自觉。但因身无分文,还是把选择权给了长藏,但长藏并没有寻找饭馆,而是寻找下一个当矿工的人。红毛毯的出现,使主体产生了危机感,后又感到愉快,将其视为伙伴,在相互比较中,又发现了“肚子饿”,不得已用语言传达了自己的欲望,但对于“红薯”这一欲望对象并不满意,但是看到红毛毯拿起地上掉下的红薯吃了起来后,主体随即在他者即红毛毯这一欲望介体的刺激下,吃起了红薯。第三次产生食欲则是当自己到了饭场,遭到了矿工们的愚弄、嘲笑时,老太婆端来了食物,才意识到“肚子饿”。欲望客体“南京米”完全是与主体欲望的期待相对立的,但因为它是成为矿工所必须吃的食物的象征,所以自己也就接受了,而这里的欲望介体就是想要成为矿工的信念。
  这三次食欲欲望的表现,可以说将主体与介体,客体之间的转换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旦介体激发了主体的欲望,同时对客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论是真实的还是仅是主体自身的幻觉),它就会被主体视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可见,主体的欲望是随着介体的改变而变化的。同时体现了作者在写作時与小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且把这个小说看作是对一次性事件的处理,这种事件不可概括,只可以看作把自己意识方向的逆转分割成一个瞬间一个瞬间来进行把握。由此,人们无妨把夏目漱石定位为名副其实追求“浪漫的谎言和小说的真实”的小说家。
  三、反思主体性的丧失
  《矿工》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个自我毁灭少年努力想要获得身份认同,想要在社会生存下去的故事。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性,使得主人公生活在巨大的空虚中,变成了社会的“多余人”,而造成这种自我精神的迷失,恰恰与当时社会推行的欧化政策是分不开的。1905年日俄战争的胜利,使得日本成功挤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民族自信感的极度膨胀,让人们逐渐迷失了自我,再加上全社会高举“文明开化”的旗帜,全面学习西方文明,以至于忽略了本土文明。两种文明间的碰撞,也是所谓的“优势”文明与其“他者”化自我间的冲突。文中的主体一直在对成为一个矿工而作出努力,最终还是没能成功,这恰恰反映了当时日本知识分子在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下迷失自我、精神苦闷而找不到出路的现象。诚然,物质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引起个体生命被物化的现实,但是想要保持个体的自由又无法摆脱物质文化的影响,这也是当下社会人类所面临的困境。
  基拉尔认为,在现代人追求自我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其实是对他者的崇拜,盲目地将他人奉为上帝,会遮蔽、削弱甚至取消自我,人应该坚守属于本己的东西。而早在20世纪初的日本,夏目漱石就已经在许多作品中表明了近代日本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自我本位”的丧失。就像岛崎藤村所说:“从矿山这些人物中,我们可以看出大社会的小缩影。人性本有善、恶,只因环境的变数,而使善恶更为凸显,所以有像人间地狱的矿山,也有善解人意的人。一切事物的是与非,端看个人以何种心态面对它。而个人所遇到的瓶颈与他人相较,或许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彭蕾(1996-),女,江苏镇江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外文学比较。
其他文献
《红楼梦》在情感结构方面布局合理、清晰。小说立足于探讨人性是否存在“本真之情”的视角下,在大观园的世界中创造出一段段有情与无情的故事。《红楼梦》重点主要描写有情人的世界及其毁灭。林黛玉与贾宝玉是小说中的重点人物,二人在大观园中有着纯真之情,他们志趣相投、青梅竹马。大观园内的众多女性都追求着情感的美好,正如作者曹雪芹所说,《红楼梦》的核心就在于“情”字,《红楼梦》中的故事也是由情贯穿的。  一、《红
期刊
辛弃疾在词中的精神内核主要体现在崇尚英雄抒发豪迈之情、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之情,这些都在词中淋漓尽致得体现了出来。辛弃疾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不仅将豪放之气发挥到极致,也在词中体现了他的人生。  在文学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文学样式不断涌现发展,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宋词是唐诗后的力作,经花间派的开拓以及南唐后主李煜等人的升华后,词在宋代迎来了高峰。苏轼将伶工之词发展为士大夫之词,可谓是开启了词的革命。
期刊
毕飞宇在“疼痛”的创作母体上成就了一个散布着世俗之乐、理想之圣、流言之怖、抗争之危的家族王国,充满生活中的伤与痛、香与毒。这篇小说从一个孩子和一个乳房出发,仅5 000余字挖掘了母爱与人性的深刻主题。《哺乳期的女人》是一个七岁孩子和一个乳房的故事。旺旺因从母乳压抑中爆发出了他生命本能欲望,而被断桥镇的众人视为“小流氓”。集体舆论压制、旺旺被母亲断乳的经历与他自身忧郁、天真的性格,三者合力生成了旺旺
期刊
作为一个饱受生活伤痛的女性创作者,萧红以自身的经历观照作品中人物的生存困境。剥削阶级压迫所带来的苦难,生育的“刑罚”以及亲情和爱情的离失所带来的痛苦都降临在旧社会的女性身上,让我们看到了饱受压迫的农村妇女身心所遭受的各种苦难及悲剧命运。  20世纪30年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加深,引发作家们从政治的、阶级的角度入手来描写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命运,萧红也趋同和接受了这一角度并加以创作。王阿嫂这一经
期刊
《边城》是沈从文牧歌式抒情小说的代表作,以天真可爱的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湘西世界,寄寓着作者自序中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美好理想,但是故事的结局却浸润着悲剧色彩。这场发生在“桃花源”般小镇上的爱情故事最终以女主人公失去亲人,独自等待不知是否归来的男主人公而告终。正如沈从文自己所说:“情感上积压下来的一点东西,家庭生活并不能完全中和它、消耗它
期刊
在文学领域,文学批评是一种深刻、深入的文学赏析和评价活动。在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拓展,运用文学手法剖析作品的创作背景,极大地推动了英美文学的发展。同文学鉴赏相比,文学批评是一种更高的文学评价方法。在复杂的文学领域里,学者从不同角度来开展文学批评,有利于跨文化交流。本文针对英美文学中,批评文学的不同阶段发展、学派、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文学批评覆盖了十分广
期刊
在中国汉族特色手工艺制品发展过程中,紫砂制品的发展十分悠久,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于明代末期创立。新时期,要注意在对传统工艺继承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设计思路和工艺方法,深化紫砂制品的文化内涵,促进紫砂壶的发展和传承。  作为历史发展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文化遗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传统的紫砂壶制作工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瞩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壶的
期刊
刘亮程在其长篇小说《虚土》中,运用精巧、神奇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梦幻的、世外桃源般的“孤独圣所”。在这个圣所里,每个孤独生命都命中注定般不约而同地汇聚一起、又各自分开,做着紧密相连却又不为人知的梦,在梦中“湮灭”,又在梦中“重生”,小说好似将读者与书中的内容一同拉到了梦境式的空间。本文主要针对刘亮程《虚土》中的独特梦境式书写,围绕虚土庄及附近的村庄,来分析其中的如梦幻象。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
期刊
班昭是汉代女性文人的代表,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史学家,她博学多识、才华横溢,在辞赋、史传文学、注疏等方面有极大成就。相应地,她的生卒年也引起学者的关注。笔者試从《后汉书·列女传》等相关史料的记载,并结合她的生平经历及其交游创作情况,对其生卒年作考辨,并得出结论:班昭,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年生,最迟卒于永宁一年(公元120年)时。  班昭,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政治家和史学家,关于班昭的
期刊
自由是一种难得的思想,对莫言而言,更是一股强大的颠覆传统束缚的创作手法。不重复自己,追求独特的题材与叙事结构,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这就是莫言的小说给读者带来的最直观、最真实的文学体验。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文学狂欢化”的诗学理论,讲究对生命本真的恣意表达,主张打破秩序世界的思想钳制,作为对抗权威的一种挑战。莫言站在民间立场上的文学创作,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狂欢的自由世界。  在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