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古今中外历史的经验教训里,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对于一个国家的振兴,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如今国家对于教育方面日益重视起来,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规范上,对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随着全民阅读的社会号召,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教育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小学生好动的特性决定了老师不能强硬的逼迫孩子阅读,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抵抗心理。所以老师在阅读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开开心心的主动的去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提高质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052
引言
语文在教学学科里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学习一切知识的根本基石。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了语文课,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孩子七到十三岁的年龄阶段,是全面了解认知世界,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语文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需要发挥起他的指導作用。这就要求老师注重语文的教育,帮助孩子进行这一阶段的阅读学习。
一、提高教学效率要从老师的思想开始纠正
虽然国家政策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却完全没能实施。不说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厮杀,就家长对孩子上重点学校的“呕心沥血”,学区房,陪读,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老师布置大量家庭作业……占据了孩子们的全部精力,让孩子们没有时间,没有机会,也没有精力再去体会阅读的乐趣了。在老师家长“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想法的教育下,孩子们对语文始终只能看到其浅层次的作用,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只停留在基础层面。老师生硬的将知识塞给了学生,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仅仅是教学意识不正确,老师教学方式,也越来越生硬。经验丰富的老师,只凭着自己的经验去教学,虽也认真负责但却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变化着的时代。年轻的老师有着生动新奇的教育方法,却不能被传统教学所接受,学校的不允许,家长的不支持让这样的新教学模式受到了排斥。要想提高教学效率,老师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思维中。老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到真正内涵,明确教育对传统国学经典文化的传承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老师的思想认识到之后,才能从根本上改当下社会的应试教育的僵局,语文阅读教育才能得以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二、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引导孩子课下阅读是语文学习的课外延伸,也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在科技发展网络普及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现代社会里,孩子们从小就都接触到了网络世界。现在的网络环境仍然是杂乱的,并不适合学生从中阅读学习。但是由于网络的便利,让网络阅读成为当下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学生也主要通过手机在网上进行阅读,纸质阅读的方式仿佛已经成为了过去。对于这样的现象,老师无法强硬的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会让孩子更加排斥。所以,老师应该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学生乐意接受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比如以自主表演的形式展示阅读的故事内容;分角色朗读故事情节;将经典文学排演成话剧,电影,电视剧的形式吸引孩子阅读经典文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全面,长期的引导教育才能有所成效。比如《窗边的小豆豆》、《城南旧事》、《朝花夕拾》、《繁星》、《春水》等都是文学作品里的瑰宝,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这类优秀的书刊,开设教室读书角,鼓励学生阅读,创建浓厚的阅读氛围。
三、注重阅读后的思想交流和分享
老师往往都喜欢在阅读任务后布置一篇写读后感的作业,用来反馈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效果。虽然写对阅读感受是最直接反映学生对阅读作品的理解的方式但是也是学生最为排斥厌恶的。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束手束脚,小心翼翼,无法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精神享受,导致学生产生极差的阅读感受,进而排斥阅读。对于阅读,老师要有不是让孩子仅仅是为了阅读而去阅读,更不是为了写一篇读后感去阅读的认知。要想让孩子主动去阅读,必须是出于喜欢,热爱。可以是想和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看到的一本特别喜欢的书,或者书中的某句话而阅读。可以是被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阅读……读必有感,但这种感绝不应该是为了写作业而生搬出来的一篇所谓的读后感。教育是为了引导孩子去学习,而不是把知识生硬塞向孩子,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而不理解,更无法创造新的知识。老师的作用更偏向于导向的作用,对学生成长学习的路上给他们指明方向。在应试教育体系下,成绩才是硬道理,老师教学能力完全由学生的成绩高低来决定。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绝不仅仅是靠生塞式教学可以做到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理解知识,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和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组建阅读小组,进行小组共同阅读,分享各自对同一本书的体会感受,交流学习。在班上分享自己读书心得和发生的有趣故事,让学生真正的热爱阅读。
四、结束语
读书可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视野,体会书中语言文字的魅力,故事的精妙,情感的升华,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但是现在社会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存在很大问题。学生不喜欢阅读没有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填充式教学,以分数论英雄,忽视对学生阅读的教育指导。我们应该重视起阅读教育,提高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给同学们更多的课余时间去阅读。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1]谭梅,杨叶.核心素养视阈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11).
[2]邵桂琳,虞姗姗.从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
[3] 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4]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提高质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052
引言
语文在教学学科里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学习一切知识的根本基石。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了语文课,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孩子七到十三岁的年龄阶段,是全面了解认知世界,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语文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需要发挥起他的指導作用。这就要求老师注重语文的教育,帮助孩子进行这一阶段的阅读学习。
一、提高教学效率要从老师的思想开始纠正
虽然国家政策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却完全没能实施。不说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厮杀,就家长对孩子上重点学校的“呕心沥血”,学区房,陪读,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培训班,老师布置大量家庭作业……占据了孩子们的全部精力,让孩子们没有时间,没有机会,也没有精力再去体会阅读的乐趣了。在老师家长“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想法的教育下,孩子们对语文始终只能看到其浅层次的作用,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只停留在基础层面。老师生硬的将知识塞给了学生,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仅仅是教学意识不正确,老师教学方式,也越来越生硬。经验丰富的老师,只凭着自己的经验去教学,虽也认真负责但却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变化着的时代。年轻的老师有着生动新奇的教育方法,却不能被传统教学所接受,学校的不允许,家长的不支持让这样的新教学模式受到了排斥。要想提高教学效率,老师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思维中。老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到真正内涵,明确教育对传统国学经典文化的传承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老师的思想认识到之后,才能从根本上改当下社会的应试教育的僵局,语文阅读教育才能得以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二、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引导孩子课下阅读是语文学习的课外延伸,也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在科技发展网络普及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现代社会里,孩子们从小就都接触到了网络世界。现在的网络环境仍然是杂乱的,并不适合学生从中阅读学习。但是由于网络的便利,让网络阅读成为当下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学生也主要通过手机在网上进行阅读,纸质阅读的方式仿佛已经成为了过去。对于这样的现象,老师无法强硬的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会让孩子更加排斥。所以,老师应该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学生乐意接受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比如以自主表演的形式展示阅读的故事内容;分角色朗读故事情节;将经典文学排演成话剧,电影,电视剧的形式吸引孩子阅读经典文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全面,长期的引导教育才能有所成效。比如《窗边的小豆豆》、《城南旧事》、《朝花夕拾》、《繁星》、《春水》等都是文学作品里的瑰宝,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这类优秀的书刊,开设教室读书角,鼓励学生阅读,创建浓厚的阅读氛围。
三、注重阅读后的思想交流和分享
老师往往都喜欢在阅读任务后布置一篇写读后感的作业,用来反馈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效果。虽然写对阅读感受是最直接反映学生对阅读作品的理解的方式但是也是学生最为排斥厌恶的。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束手束脚,小心翼翼,无法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精神享受,导致学生产生极差的阅读感受,进而排斥阅读。对于阅读,老师要有不是让孩子仅仅是为了阅读而去阅读,更不是为了写一篇读后感去阅读的认知。要想让孩子主动去阅读,必须是出于喜欢,热爱。可以是想和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看到的一本特别喜欢的书,或者书中的某句话而阅读。可以是被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阅读……读必有感,但这种感绝不应该是为了写作业而生搬出来的一篇所谓的读后感。教育是为了引导孩子去学习,而不是把知识生硬塞向孩子,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而不理解,更无法创造新的知识。老师的作用更偏向于导向的作用,对学生成长学习的路上给他们指明方向。在应试教育体系下,成绩才是硬道理,老师教学能力完全由学生的成绩高低来决定。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绝不仅仅是靠生塞式教学可以做到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理解知识,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和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组建阅读小组,进行小组共同阅读,分享各自对同一本书的体会感受,交流学习。在班上分享自己读书心得和发生的有趣故事,让学生真正的热爱阅读。
四、结束语
读书可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视野,体会书中语言文字的魅力,故事的精妙,情感的升华,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但是现在社会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存在很大问题。学生不喜欢阅读没有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填充式教学,以分数论英雄,忽视对学生阅读的教育指导。我们应该重视起阅读教育,提高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给同学们更多的课余时间去阅读。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1]谭梅,杨叶.核心素养视阈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11).
[2]邵桂琳,虞姗姗.从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
[3] 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4]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