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媒体的全球进程调查(19):新媒体软件的举起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MIT出版的《新媒体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一书中,数字媒体艺术家、批评家列夫莫诺维奇(Lev ManoviCh)论述了从媒体理论研究到软件理论研究的转向问题,但他在这里却暗指只有软件理论才是构建新媒体的基础。
  这样的论断的确有着非常大的谬误,它通过确立艺术的范围、方法和模式,获得了一个关于艺术发展的推论:也就是说除了电脑和基于软件的艺术,都不是新媒体,这让我疑惑,很显然,这个提法在今天已经过时,时间发展的如此之快,可能早就超越了我们的认知。
  “C语言是在70年代初问世的。一九七八年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正式发表了C语言。同时由B.W.Kernighan和D.M.RitChit合著了著名的“THE C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通常简称为《K&R》,也有人称之为《K&R》标准。但是,在《K&R》中并没有定义一个完整的标准C语言,后来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C语言标准,于一九八三年发表。通常称之为ANSIC。后发展出C++语言”
  C语言就是基于电脑运算机制,将电脑的运算导向视觉化和可被理解的图形、图像、文本的综合体。而谈到C语言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正在逐渐成为不可见的幕后演员,位于前台的演员则是其它程式,如我们今天使用的所有处理文字和图像的软件,基础都是C或C++(通常为C++)。这一情况在新媒体艺术中的相应表现,则是已经逐渐成为新媒体艺术家创造主体的MAX/MSP、Puredata或是ProCessing等软件,都是这一语言的延伸,并在互动和对图像、声音实时处理的程式规则中发挥作用。
  理解这些软件并非让我们认定什么是新媒体,而只是在一个范围之内获知关于软件的可能性,以及这些软件基于C和C++语言的伦理关系。新媒体调查至今,一直停留在新媒体艺术机构和艺术节、博物馆的领域,从未涉及新媒体艺术的分类的问题:即,是什么样类型的手段(媒介)构建了新媒体这一广义词汇。
  理解新媒体或许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新媒体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核心问题正在凸显,成为当下文化的主导:一方面是对新媒体所产生形态的模仿和再造,一方面是顺应新媒体逐渐扩展的可能性,让新媒体顺着某个方向,不断的拓展,并成为一个开放的综合知识体。
  那么这期调查将从从软件,尤其是这些涉及到音视频表演(Audio Visual)、物理性电脑(physiCal Computing)、互动艺术(InteraCtive Art)等方面的软件出发,将之作为基于电脑运算和生成的艺术的基础,以及理解新媒体的另一个开端。
  这个介绍局限于我自己认知上的不足和篇幅的简略,还希望能有喜欢使用这些软件的朋友,提供更多工作上的案例和经验,相信技术的自由分享,将推动独立精神和发现。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短期留学生的人数迅速递增。由于短期来华留学生在生源结构、在校学习时间和学习目的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使得我们在今后的留学生管理与教学方面不得不重新思考,增强竞争和服务意识,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对外汉语教育,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文旨在针对短期来华留学生的分班测试以及换班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留学生;分
期刊
2011年5月29日下午2点半,“超有机一CAFAM泛主题展2011”的第一场学术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这次学术论坛以生命政;台为主题,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民安主持,参加讨论的四位嘉宾分别是著名作家韩少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一兵、巴黎政治学院国际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中法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主任让一路易,罗卡以及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文艺
期刊
当代的中国艺術从未拥有过“时间”。  这里的“时间”,通常是指线性的历史中的具体时间,也可以特指以明确的时间分期的概念,如“现代”、“后现代”或“当代”等。与其他门类的不同的是(如“当代文学”的起始是1949年之后),中国艺術独享和拥有自身一套关于时间定义的法则和形式,尤以近三十年为例观察。1980年代可以统称为“现代艺術”时期,如1989年名为“中国现代艺術大展”作为“85新潮美術运动”的谢幕。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必须以制定良法为前提,而良法的认定又需要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只有符合这一标准的法律才能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律来源于正义,体现正义并以实现正义为根本目的。因此,正义就是区分法律优劣的天然标准。从这一前提出发,他又进一步拓展了良法的其他标准。本文力图从良法的内涵以及对立法和司法的启示的角度阐释亚里士多德的关于良法的观点。   关键词
期刊
阿兰·巴迪欧在《当下哲学》(与齐泽克合著)一书里,以其一贯的尖锐和决绝讨论了哲学和哲学家的使命。他认为,哲学家不听命于权力,不是任凭电视台主持人采访的对象,也不是就任何问题都能大放厥词的万事通,成为媒体工业的一部分。哲学家特立独行,构建自己的问题。哲学家有三大任务:一是取舍抉择,二是与权力保持距离,三是揭示非常时刻,揭示不是关系的关系,在没有关系的地方彰显关系。巴迪欧把人类历史中,富有价值、产生影
期刊
摘 要:“概论”课统编教材在《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章中的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主客观条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特点、实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等问题上的论述稍显薄弱,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补充相关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教学体系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
期刊
蔡影茜    在普列托的这篇采访当中,艺术家对他2006年在加拿大创作的一个特定场域作品《静音》背后的创作理念进行了陈述。尽管这位艺术家的作品看起来常常带着某种漫不经心的幽默或机敏,但是他的陈述却精要得令人惊讶。这不禁令人想到“为什么要像一个创作者(艺术家)一样思考?”,就像我们之前谈到的,策展人固然要向艺术家学习(他或她自己也是一位创作者),这种思考也是艺术在当代政治、经济、社会语境中的关键意义
期刊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形势下,我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耦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耦合的实践与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耦合; 信息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