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中的文化寻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教材中,编者编排“天涯赤子 心系中华”板块的三篇文章均出自台湾作家手笔。这种浓浓的乡愁,源于文化寻根,是中国人延续千年深入血脉的文化基因。因此,我立足于“回归文化本位”的论题,由豆腐作为切入点,漫溯到“文化领域”开掘“华人寻根”的本质,最后延伸到当今“祖训家风”的传承。
  一、锁定核心教学价值,彰显文本特有属性
  (一)教材分析
  《豆腐颂》选自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六单元“天涯赤子 心系中华”板块,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确切地说是一篇关于豆腐的饮食小品。本文赋予豆腐深刻的哲学意味与文化内涵,表达了浓郁深厚的民族情感,让读者体味出天涯赤子那份浓浓的中华情、那颗滚烫的中国心。面对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必修阶段学生已经具有鉴赏散文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积累,在选修板块,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体味、感受、鉴赏,学习构思谋篇、立意选材、深度挖掘素材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的学习关注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之美的鉴赏品味,丰富学生的阅历体验,陶冶高雅情操,提高文学修养。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豆腐颂》一文的学习,我侧重于对豆腐中文化内蕴的深度解读。基于我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我把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语言建构运用与思维品质提升:理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赞颂豆腐的,体会本课所表达的对豆腐的赞美之意;学习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文中豆腐的特性,由浅入深领悟豆腐中蕴涵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归。
  3.文化传承与情感态度:通过对生命之根的追寻,深入挖掘“中国豆腐”中寄予的中国文化情结,并探索乡愁这一永恒母题。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往往是一堂课的精髓。我是这样思考的:起源要明确,教育来源于生活。近几年传统精神文化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到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信·中国》《经典咏流传》《一本好书》《朗读者》等受到各年龄段观众的欢迎,“文化”无疑也成了高考的关键词。所以“新文化作文”备受青睐。文脉即作文内容,应传承中華文化的精神,将阅读所得的作文素材、哲学思想、艺术审美所得的心灵体验,生命情感等,“化”入自己的作文,是作文呈现出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底蕴,有文化脉络的痕迹。文法,指作文的呈现形式,将优秀文本中文学的语言、结构、立意等技法“化”入自己的作文,使作文呈现出艺术的美感。而本单元的三篇文化散文就具有很好的“样本作用”。
  二、关注学习主体,有的放矢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并有了一定的鉴赏散文的能力,对散文形散神不散和托物言志的手法能理解,但对文章的“神”和“志”的品悟挖掘深度不够;学生对于这个看似“割裂”的文章形式,不宜接受。对文化性散文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此处也正是我涉及这堂课的要义所在。
  2.存在思维惰性,思想只能在浅层次滑行,认知上浅尝辄止。语文学习上存在长期肤浅和平庸学习带来的倦怠感。
  (二)学法指导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提倡弘扬人格精神,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1.情感体验法。散文是文学语言的范本,个人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2.自主探究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
  3.“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择高处立,课堂架构巧贯穿
  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整堂课都围绕着“视点——质点——远点”的课堂架构延展开来。
  1.问题驱动法。问题驱动,周密组建问题链,研读文本中的教学价值点。
  2.积累探讨法。以文本为中心轴,多点辐射积累素材,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让我们对林海音及文本的理解不是停留在概念化和符号化的层面上,而是深入灵魂的阅读体验。从学情出发,注重“高视角,低起点”循序渐进合理科学地分解重难点。
  3.思维发散法。依据“归真、求美、移情”的心理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及智力因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1]。
  四、“真语文”视域下教与学互动探究
  (一)入境,感受情境,引发情感共振
  (二)读文,梳理思路,整体感知文脉
  (三)品言,涵咏咀嚼,体会故土深情
  (四)悟理,深度挖掘,哲学文化意义
  (五)知人,深入灵魂,感受赤子之心
  无论天南海北,只要属于家庭的重要时刻,中国人都会团聚在餐桌周围,感受血缘亲情的凝聚和抱团生存的力量,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请带着你们的味蕾,带上你们的灵魂,走进舌尖上的中国,感悟中国豆腐的魅力。
  这个导入是我的课堂架构中的“视点”即切入点,其中的几个关键词:家庭、血缘亲情、凝聚、中国式、乡愁,是文章的关节点、动情处、升华处,抓住这一点突破往往能切中肯綮。
  读文品言,涵咏咀嚼,带有自我意识的朗读,与作品情感共振。选取文中的关键语句或语段,反复吟咏诵读,这些语句是文章之纲领,是撬开文本的一个支点。语文,就是在细微之处品咂文字。在精彩语段赏析这一环节中,诵读依旧是鉴赏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披文入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我的整堂课由三个问题推动:
  1.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哪些内容?结合全文快速梳理。运用搜求式阅读法,快速提取文章有效信息。   2.豆腐还有什么象征意义,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3.作者最后總结说,它是平民的,但并不平凡,我们的“中国豆腐”为什么要在豆腐前强调“中国”二字?(点拨:本单元的母题——天涯赤子 心系中华)
  以上是我基于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难点,精心设计的核心问题,组建了周密问题链,用问题搭建思维支架,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一连串系统性的教学问题。问题有一定的梯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符合认知规律。经实践证明,通过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极容易突破重难点,在教育中体现“行”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行”促“知”。我认为这是本课提问的一个有效视角。学生阅读的“盲点”是优质问题的“生长点”。第2、3两个核心问题,是我这节课要突破的重难点,所以我做稍微详细的阐述。在挖掘豆腐内涵时,师生是“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多听同学的高见,我会抓住有效的教学契机引领点拨。我们知道思维的表层是:感觉、感知阶段,思维的深处是:智性、理性。我的理念是,审智比审美更富有才智的挑战性。所以我力争将课堂变成审美的、灵性的、智性的[2]。
  第2个问题豆腐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要求学生立足文本还要跳出文本。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了“意”的境界。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豆腐的品质,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以下这些关键词句都是学生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是思维火花碰撞下的自然生成:洁白纯粹之美,平平淡淡生活的本真,深谙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开放与包容,博采众长又保持本色,由磨砺而出,方正清廉,不流于世俗。手工制作豆腐的工艺代代相传,用行动诠释了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中国人“温柔敦厚”“中庸平和”“谦和宽容”的豆腐修养。豆腐的哲学:柔弱却绵长持久。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亦豆腐之谓乎?豆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认识中国,可从豆腐找到绝佳切入口。
  文中一个总括性问题阐述完了,由此可见,文章研讨至此,师生由视点抵达“质点”。质点是教学要抵达的最高峰,是通过视点切入所要抵达文本价值的核心高地,是我要挖掘的教学价值点。在惊人的结论中获得了高峰体验。可是我要思考的是,“质点”之后怎么样?很多课到这里戛然而止。其实我们还可以往前再走一步,看一看“质点”背后的“远点”[3]。我尝试从以下三个角度挖掘远点:一、深入作者的灵魂深处,本设计拟通过与作者的精神对话与人格探寻,构建人的精神世界。我还阅读了林海音的代表作品,很多作品都是三种视角切入:“儿童视角”“女性视角”“老北京视角”。以《城南旧事》为代表,具有很强的自传性质,从小在北京长大,对这片故土的依恋。二、深入文化深处,挖掘作品的民族心理。两岸游子乡愁情结的成因。三、深入母题深处。结合单元母题,建构微型化类属专题。本单元的三位作家余光中、林海音、郭峰,也可搜集台湾当代一些著名作家如林清玄、席慕容、张晓风、刘墉等的散文作品,品读感悟。今后遇到类似主题的散文就能有的放矢,纲举目张。
  参考文献:
  [1]刘美霞.关于多元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吕志范.思想性·艺术性·培养性——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剖白[J].语文教学通讯,1984(09)34-36.
  [3]王开东.深度语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5.
其他文献
近两年高考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体现出不少新的特点:文本选材范围广泛,涉及史学、美学、考古学、文艺学等。所选文本带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典范性。又经过命题人改造加工,具备了论述文所应有的“论证阐述(或立论陈述)”的特征,篇幅虽小,“五脏俱全”。考生在答题时普遍觉得难度大,失分严重。究其原因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高中生缺乏有效的逻辑思维训练。高考中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形态是很“奇异”的,它要求考生“双重阅读”,既要
《商山早行》是一首让人愈咏愈悲的羁旅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明丽清远:晨光清新,马铃叮当脆响;辽阔的天空,点缀着一弯静静的月儿;无边四野,村落安静,清亮高昂的鸡声此起彼伏;山路上,槲叶纷纷飘落,铺满山路,金黄的叶子沿着山路一直延伸到远方;路边的枳花映着灰白的驿墙,在摇曳的晨曦中明艳生动;路上有霜,霜色晶莹透亮。这副图景,有声有色有温情,是一幅温馨美丽之景,但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这明丽的背后,总萦绕着一股
高中语文教学,诗词篇目必不可少。如何既陶醉了自己,又引学生入胜,让诗词美的真实传递下去,这是笔者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四步赏读”之法贯穿,或能窥得一些门径。  一、“导读”诗词,激趣释疑。  “导读”分为激趣和释疑两部分。激趣部分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兴趣去读诗。而趣味的体现不是掠奇,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搞笑,更不是为趣味而趣味。  师:俗话说:熟
Papyrus一词在汉语中流行的译名之多,恐怕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以笔者寓目,除了用得稍稍多的“纸草”,尚有“蒲草”、“苇草”、“芦草”、“芦荻”、“莎草”、“蒲莎草”、“纸莎草”、“纸莎草纸”、“莎草纸”、“草纸”、“草皮纸”、“苇纸”、“芦纸”、“芦叶卷子”在一争短长。众译者仿佛八仙过海,务必出奇制胜。这好像说明papyrus一词很重要,否则哪能有这么多译名?但似乎它又没那么重要,否则其译名哪
任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近期主要研究语文课程与教材、阅读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已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著作《语文教育新论》《文化危机时代的文学抉择》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阅读文化建设的战略与策略研究”、北京市优先关注课题“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播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等
花絮:一进教室,一个女孩子就向我招手,示意我过去。我好奇地走近她,她夸张地说:“老师,你好漂亮!”呵呵,大庭广众,这表白也太大胆了。  首先关掉孩子们已经为我打开的多媒体设备:这次我不用课件,一支粉笔一张嘴,体验一下反璞归真的感觉。  看见许多陌生的面孔,还有一些无关的面孔:本校的一些英语老师、生物老师、心理学老师、历史老师、数学老师都串科来听我的课了,坐在后面冲我笑。还有一个校长和几个主任。我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立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本着以上“课标”精神,本文试图以图式理论为指导,以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典型语句为例,以句式学习为目的,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内容顺序等三个方面来谈语句学习的一点思考。   一、图式理论
“双线主题”组建单元结构,即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平行展开,这是统编语文教材的一个新型设计。在“人文主题”的统照下,单元内所选篇章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进行深度学习。而“语文要素”则是语文学习中,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的语文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养育学生各种基本的语文素养。
随着网络教学的大面积开展,“互联网 教学”模式在给当前的教育带来机遇和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不足,给教师带来了不少挑战。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初中写作教学在疫情下也遭受了巨大的挑战。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少教师直接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内容照搬到网络作文教学当中,导致“一言堂”、互动少、学生兴趣降低和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愈发严重。针对网络写作教学的现状,笔者以七下“学习抒情”专题直播写作教学
文本的解读,可说历来是语文教学论与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热点与难点。历来在文本解读中,因为读者或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失误或错误,而引发无数的争议。   就以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来说,此文看起来极其平易和通俗,但是对它的解读分歧和争议却持续不断。一种争议尚未完全止息,另一种争议又火爆起来。本文不想就《背影》已然为大家所熟知的争议内容再饶舌,只想就文本解读与背景考究的关系做点例证式的说明,以引起学界对文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