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空间之孤独状态的循环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e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卡森·麦卡勒斯,一位在美国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南方女作家,她的许多作品被译传入东方国家,影响了很多的读者和创作者。以《树·石·云》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深究其小说里面隐藏的巨大空间和世界,看似逼仄封闭的场所在作者的笔尖下有着独特的意味和色彩,剖析该场所里出现的人物及其他们命运循环的孤立的姿态。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生活经验,分析小说里出现的创意式结构,说明人在一个孤独的状态下的循环是受到了外在空间的压抑和内在精神的隔绝,这样一种双重压制的影响。
  关键词:卡森·麦卡勒斯;封闭空间;孤独;生存境遇
  一、人物活动空间的封闭
  读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一个比较泛化的写作手法就是象征的运用。对该小说文本进行解读,我们发现里面确实存在很多意象,其中南方小镇就是一个。它是小说故事情节展开的主要背景,大的地点。它的位置固定,但是故事却是不断上演变幻着的。在这个大的空间里,又包含了其他零散分布的意象,比如街车咖啡馆、棉纺厂等,这些意象彼此相互孤立,又彼此联系着,共同组成一张巨大的包裹着的封闭空间,呈现出苦闷、孤独、纠结、隔离的精神特质,象征着当时小镇上的人们的生存境遇,那种犹如被隔绝、被遗弃、内心绝望又无力反抗的状态。空间在卡森·麦卡勒斯的笔下始终保持着原样没有变化过,非常稳定。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和淡化,文中描绘的空间(咖啡馆)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城堡,忧郁,烦闷,寂寞。
  二、小镇
  反复斟酌《树·石·云》,这篇小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的咖啡馆里,在這个咖啡馆的外面还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小镇。小镇笼罩着街车咖啡馆,正如深宫万重锁,咖啡馆就像一个被套牢的监狱,看似坚不可摧,里面却充满了各类离奇的人和事。先来看看这座小镇,它与外界隔绝、内部寂寞空虚、贫苦交加。从卡森·麦卡勒斯的客观叙述中可以得知:“小镇在当时是烦闷、幽深、落寞的,它与外面的世界没有沟通交流,人与人缺乏基本的信赖、理解。”小说里文字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仅仅是几句白描,对景物的简笔勾勒,可以看出小镇上没有多少东西,仅一家棉纺厂、一家咖啡馆。小镇上空荡而冷清,毫无温情可言,走在街上倍感压抑。小镇上经常会出现糟糕的天气,那么这种变化无常的现象给小说蒙上了一层厚重神秘的色彩。小说一开头就说道:“那天早上下着雨,天色仍然很昏暗”。在这样一种糟糕透顶的状况下,小镇上还是有不少人来人往的,大家不是待在室内躲避,因为,生活的逼迫。卡森·麦卡勒斯通过客观描绘和人物感知来展现小镇的人忙碌却又失去自我的画面。
  总体来看,小镇:
  “咖啡馆很安静,外面街上,霏霏细雨在黑暗中无休止地下着\外面街上还在下雨,那种灰蒙蒙无休无止的细雨。”卡森·麦卡勒斯多次写到下雨的画面,而且几乎是一样的话,作者为什么总是强调雨中的小镇呢?雨中的小镇有何特征,它又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呢?由于南方的气候稍微湿冷一些,空气凝重,人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免心生悲凉,哀怨。正如戴望舒在《雨巷》中提到:“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愁怨的姑娘…冷漠、凄清又惆怅…”,可以看出雨巷的狭窄阴沉,雨巷中徘徊的孤独者,都是抽象的存在。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戴望舒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那么,在《树·石·云》中,卡森·麦卡勒斯几乎是以相同的笔法来描绘小镇的雨下的悠长悠长,没有尽头,给整座小镇笼上了神秘的色彩。
  其次,卡森·麦卡勒斯在文中多次提到棉纺厂,这个小工厂出现在南方的小镇上表明了该小镇的经济情况是贫困的,工人们为了生活劳累不堪,身份地位十分卑微,个体生命被视为草芥般,粗鄙、低廉。作品里有很多细节描写:“角落里还弯身坐着一个人\脸色苍白\那双松松散散有点走形的手\他的眼帘会自然而然无力地垂下来\他那双有着扭曲的长手指的手\在充满曙色那灰暗潮湿光线的门框前,他显得特别枯瘦、邋遢、衰老。”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小镇的整体状况就是极度贫困,人们的精神状态极度不佳。日复一日的简单操作劳动几乎将工人们的精力榨至枯竭,人们缺乏生活的热情。在咖啡馆里,老人在对小孩讲述自己的悲惨经历时,周围的人都非常冷酷,没有丝毫同情,有的人甚至挤兑,他们对现状的麻木和冷漠,所谓的交流和反抗都是通向失败的道路的。
  坐落在南方的压抑而孤独的小镇,从里面看这巨大的空间,封闭的环境,就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小镇囚禁了主人公的身心,其环境恶劣,阴冷潮湿使人感到不舒服;生活的困顿和饥饿迫使人们屈服,镇上的人们既要面临生存的束缚,又要饱受心理的折磨,情绪无法得到宣泄,因此,在咖啡馆里老人和小孩的对话就成了一个宣泄的窗口,但是小孩并没有真正理解老人的话语,对话无果而终。可想而知,人们要么习惯把自己封闭起来,要么以死亡来告终眼前的一切,看这篇小说能够让人深深感受到人物心灵深处的荒凉和悲苦,仿佛自己的内心都被寂寞忧郁所覆盖,这种感受源自现代社会的人们的精神颓废和空白,同时也暗示了整个人类生存发展境遇的尴尬和灰暗。
  参考文献:
  [1]卡森·麦卡勒斯著.伤心咖啡馆之歌[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2]教育部编.新课标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何慧萍.卡森·麦卡勒斯作品中“精神隔绝”主题的解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5.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作业本是数学教学的一面镜子,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而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教学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完成数学作业本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呢?本人认为,应注重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作业评价的改革,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既注重激励性、策略性、还要
期刊
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就应该让自己成为一只牛蝇,不断叮咬学生,让学生不断思考的。”面对课堂,我们最怕的是什么?是学生面对学习的无动于衷,面对问题的不思考。这就是启而不发。对老师来说,这样的场景极其郁闷。有人这样批评语文教学流程,不管什么文体,都用“整体感知、重点段落分析、词句揣摩”这样的模式,这就是在批评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学生难免会启而不发了。如何改变呢?我们需要思考。  
期刊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原电池。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思路  从教材设置来看,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在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中就以简单原电池模型为载体,初步认识了原电池工作原理,构成条件,简单了解其原理应用——化学电源,而在选修四教材中,在原有必修2的基础上以双液电池模型为载体深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在第二节进
期刊
摘 要:错题集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解决学生订正错题低效、无效的情况,培养学生自主纠错的习惯。本文旨在通过对学生平时的点滴观察与积累并建立错题集,分层记录整理,从小处探索,认识纠错对有效学习的帮助,从细处研究而引导学生去分析错因,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错题集;自主纠错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错误,有些错误甚至一错再错,让老师苦恼。“如何让孩子学会纠错?”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实施素质化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广大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利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全面提高,享受学习的乐趣。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写作更是小学语文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利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激发学生乐于写作文的兴趣,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快乐作文;奠
期刊
摘 要:近期,一些基层单位试图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展播的方式,开展基层党员政治思想教育,弘扬党建正能量。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这些微电影播放时间短,只是在宣传“好人好事”,和实际没有什么关系。本文通过对微电影《红旗渠》体现的红色精神分解,分析融合现代企业及组织管理所需的必要元素,解答政工教育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提供了思想教育学习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管理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化的高校管理中,以“学生为本”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高校班级管理中“学生为本”的意义与必要性,提出高校班级管理运行机制如何以学生为本。  关键词:高校;班级管理;以人为本  1学生为本内涵  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尤其是在新世纪背景下,传统的班级管理已经暴露出各种弊端,所以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创新性,创造以人为本的教书育人氛围,让学
期刊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在全国中小学日益普及,信息化时代不论给老师还是学生都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更不用说教育领域了,处于信息时代的班主任更需要紧跟形势,巧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拓展班级建设的形势与范围,创新单调乏味的班会课与家长会,提供为学生展示才能的新舞台,架起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新桥梁,创建有效地师生交流的新平台,为建立和谐班级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现代化信
期刊
摘 要:《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霍尔顿和维特作为两部作品中的反叛者形象,既具有个性,又具有相似性。本文主要从他们反叛的原因、方式、结局来评述他们的反叛者形象。  关键词:社会风气;反叛;心灵寄托;成长与悲剧  内容简介:  美国著名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当代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对当时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作品通过对
期刊
摘 要: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具有多面性,一般而言是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也有相同方面的不同认识,哪怕是在文化领域的认识也是多面性的。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及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已经在高校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了重视,并形成了专门的专业——政治学专业,足以见得政治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政治学的认知也是多方面的,所以本文以该专业学生的角度分析了政治学之两种研究范式。  关键词:政治学;研究范式;方法  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