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起始表现的对比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bi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然对表起始义的复合动词“~はじめる”“~だす”“~かける”的异同研究很多见,但将他们和“~起来”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并不多。且涉及“他们之间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异同”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少。本文从词汇语义论的角度出发,基于词汇概念结构(LCS)的基本型,试作出中日起始表现的LCS,并借此阐述他们之间的异同、分析其异同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起始;复合动词;词汇语义论;LCS
  作者简介:李玲(1993-),女,汉族,浙江湖州人,杭州师范大学2015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3
  所谓“起始”,不仅可以表示动作也可表示事件的开始。汉语的“开始~”虽也可表起始义,但它作为一个实体词,可以轻易地与别的动词结合,并赋予该动词一个起点。而“~起来”和“~はじめる”“~だす”“~かける”一样,动词起点都由前项动词决定。因此本文主要是从词汇语义论的角度明确“~起来”和“~はじめる”“~だす”“~かける”的异同点,并利用词汇概念结构,分析他们之间产生异同的原因。
  1、日语起始表现
  金田一春彦从时间角度将日语动词分为瞬间动词、持续动词、状态动词和第四类动词。因为动作的起始与事件的开始·持续·结束·反复紧密相关。因此超越时间概念的状态动词和不包含时间概念的第四类动词无法与表起始义的“~はじめる”“~だす”“~かける”结合。另外由于瞬间动词的时间跨度过短,只有表动作、行为反复发生时才可称为日语起始表现的前项动词。例如:
  (1)近頃海水汚染のために魚が死に出した1。
  “瞬间动词 かける”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表起始义,如“死にかけた”一样表动作起始前的状态。金田一(1955)将这种状态称为“将现态”。
  但当前项动词均为持续动词时,与“~はじめる”“~だす”“~かける”结合形成的复合动词之间有什么差异,以上研究均未涉及。
  关于表起始义的“~はじめる”和“~だす”,寺村秀夫曾指出,“~はじめる”表动作起始时,该动作往往带有人的意识,而“~だす”更趋向于自然·自动发生的动作,带有突发性。但是未提及这两者与“~かける”之间的异同。
  2、汉语起始表现
  吕叔湘(1980)、宋玉柱(1980)、房玉清(2001)、王敏(2003)等人对“~起来”做谓语时的语义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基本一致。“~起来”可分为以下3类:
  a 表示人或事物从下至上的空间移动 例: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b 表示动作完成 例:大娘把钱都存起来了。
  c 表示动作开始 例:他们打起来了。
  从上述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起来”的语义和其前项动词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曹娟(2000)对《动词用法词典》中1328个动词和表起始义“~起来”的结合情况进行了考察。她发现凡具有“可持续状态”和“明确变化起点”的动词就可以与“~起来”结合表起始。可见中日起始表现前项动词的选择基本一致。
  3、词汇语义论
  词汇语义论不仅涉及词汇语义,还包括句法结构中语义的规则性,它将动词语义的核心要素使役、変化、状态態等用CAUSE、BECOME、BE等抽象函数表示。动词的词汇概念结构(LCS)可分为以下五个基本型3:
  a. [ x ACT ] (activity)(动作行为)
  b. [ x ] (state)(静止状态)
  c. [ BECOME [x ]] (achievement)(状态變化)
  d. [[ x ACT ] CAUSE [BECOME [ y ]]] (accomplishment)
  e. [ x CAUSE [BECOME [ y ]]] (accomplishment)
  “accomplishment”不仅包含动作行为,还包含结果达成。英语的“kill”就是其代表例子:[[ x ACT ON y] CAUSE [y BECOME [y BE AT DEAD]]]
  根据“kill”的LCS,我们可以看出“kill”不仅包含动作“杀”,也包含了动作结果“杀死”这一语义。因此例(3)无法成立。
  (3)The cat killed the mouse, but the mouse didn’t die.(*)
  “kill”这样的动词,在英语和日语中很常见,但在汉语中很少见。不过本文认为,动词与动词结合而成的复合动词弥补了汉语这一缺陷。因此本文将通过考察“~起来”的LCS,与“~はじめる”“~だす”“~かける”进行对比研究。
  4、中日起始表现的对比分析
  4.1复合动词的词汇紧密性
  复合动词“词汇紧密性”原则可分为结构性复合动词和词汇性复合动词。结构性复合动词的前后项动词不存在复杂的语义关系,而词汇性复合动词具有并列、样态、手段、因果、补充关系等多种语义关系。两者的具体差异可见下表: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词汇性复合动词的“词汇紧密性”更高。并且我们可以根据表1的四个项目来探讨中日起始表现的性质。
  (4)重松は、まだぷりぷりしながら矢須子の日記を読みはじめた。(『黒い雨』)
  “~はじめる”都如例(4)一样保持独立动词的原义来表起始。且以“読みはじめた”为例,可以得到“そうしはじめた”“お読みになりはじめた”“読書しはじめた”,因此能够判断复合动词“~はじめる”属于结构性复合动词。   “持续动词 かける”虽也可表起始义,但是动作开始后又立刻停止了。以“読みかけた”为例,其状态变化经历了“読まない→読む→読まない”这样回归原始状态的过程,因此很难得出其LCS。且存在例(5)这样用“そうする”代替前项动词的例句。故此,本文将复合动词“~かける”视为结构性复合动词。
  (5)私はつい手でささっと洗いたくなり、そうしかけるのだが、せっか
  く手伝ってくれている夫に…『マイ·ファミリー』2
  而根据“词汇紧密性”原则可以得出,复合动词“~だす”和“~起来”属于词汇性复合动词。接下来将详细探讨“~だす”和“~起来”的LCS。
  4.2、复合动词“~だす”和“~起来”的LCS
  日语的“思いだす”可翻译成“回忆起、勾起、想起、回想起来”等,不仅含动作开始之意,还有起始动作完成之意。如图1所示,a点至b点表示“事件的开始”。“思い出す”之前,“思う”这个动作已经在a点产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思い出す”视为“思いはじめる”的结果。那么ab之间则是“起始动作的持续”。例(6)正好验证了这一点。
  (6)崩れ始めている。(『日本戦後名詩百家集』)
  当ab点之间持续时间极短时,ab点重合。此时“~だす”不仅表示起始动作的开始也表示起始动作的完成。比如“泣き出す”“笑い出す”。
  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表起始义的复合动词“~だす”侧重表现起始动作的完成。由此得出“~だす”的LCS:
  [[x] ACTV]CAUSE[[x] START [BECOME[BE[AT V-ING]]]]
  汉语的“写、读、唱、吃”具有可持续的状态和明确的变化起点,因此可以与“~起来”相结合。也就是说,表起始义的复合动词“~起来”也表动作开始后的状态,变化的起点就是起始动作的开始。如图2: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表起始义的复合动词“~起来”的前后项动词是补充关系。根据由本陽子对词汇性复合动词分析,补充关系复合动词的LCS如下所示:
  V1 V2?[LCS2…[LCS1…]](LCS1はLCS2の補部)
  由此得出“~起来”的LCS:
  [[x] ACTV] [[x] START [BECOME[BE[AT[Event(W)]]]]]
  ?[x] START [BECOME[BE[AT[Event[[x] ACTV]]]]]
  从“~出す”“~起来”的LCS中,我们发现两者不仅表示动作的开始,也包含了动作开始后的状态。但“~出す”是由起始动作引出(“CAUSE”)结果状态,而“~起来”的起始动作是嵌套在结果状态之中的。
  5、结论
  本文从词汇语义论的角度,根据“词汇紧密性”原则,将表起始义的复合动词“~はじめる”“~だす”“~かける”和“~起来”分为两类。“~はじめる”和“~かける”属于结构性复合动词,不存在LCS,前项动词和后项动词的结合只是简单的词义粘合。而“~だす”和“~起来”作为词汇性复合动词,基于Rappaport Hovav
其他文献
摘 要:人们的言语交际状况无疑是十分复杂的,但是都遵循着一些准则。最重要的是合作准则,即在谈话中為了先确定一个参与者都能够接受的方向,删除不适合谈话目的或方向的话语,这要求人们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人们有的时候遵循合作原则,以直截了当的形式说话,有的时候却不遵循甚至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这就是人们在会话当中的“得体原则”。合作原则与得体原则互相补充,它们分别适合不同的
摘 要:语言学与文学是一个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学分析来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风格特点。安妮宝贝作为当代文坛的非主流作家,其作品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较高的销售量和持续的销售生命。本文试从词汇角度分析《春宴》——她的一部保有争议的小说,以此来探究该作品在语言学方面的文学魅力。  关键词:语言学与文学;《春宴》;文学魅力  作者简介:马明珠(1992-),女,汉族,安
摘 要:旅人与瘾者,是诗人亨利·米肖的双重面具,他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宽度,又借助迷幻药物探索精神宇宙的浩瀚,历经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探险与奇遇,将从中收获的全部的生命体验内化为极富实验精神的诗歌,以语言为工具不断地逼近人类知觉的极限,将诗歌的边界拓展至无限。  关键词:旅人之诗;迷幻剂;诗歌实验  作者简介:张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2012级在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
摘 要:本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对封宗信的《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进行了分析,认为该书体系架构上由点及面,层层推进,能够纲举目张,触类旁通,指出该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在语言学流派研究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新成果。最后简要指出该书的一些缺憾,并对未来语言学理论研究领域能够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了期待。  关键词:语言学流派;封宗信;梳理;发展  作者简介:罗雨镓(1984-),女,侗族,贵州天柱人,贵州民
摘 要:在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莫言热”的浪潮,本文以莫言的文学创作为例,对作家梦与文学创新进行了思考与探究,希望能够对当代文学创新起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作家梦;文学创新;文学创作;莫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引言:  莫言的人生是平凡的,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在社会上
摘 要:色彩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非常关注和经常运用的一种主题词,在她的短篇小说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她也是将颜色词汇引入到小说创作中的成功典范。色彩词服务于主题设计,通过描摹人物着装及特定场合的布景,刻画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氛围,在奠定基调、揭示人物性格与内心、烘托小说主题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色彩;人性;主题分析  作者简介:刘扬(1994-)男,汉族,河北省邱县人,哈尔滨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01  作为明朝出色的剧作家,徐渭的艺术造诣不可小觑,从《四声猿》到《南词叙录》再到《歌代啸》,无一不表现出他对现实的愤恨和不满。作为文坛奇人,徐渭的《四声猿》表现了他憎恶封建专制政治,提倡男女平等的政治思想,具有极为非凡的进步意义。《四声猿》不仅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赞誉,更有后人直接模仿他,或继承内在
作者简介:丁国铭(1991.1-),男,江苏省淮安市人,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一、国画中四君子的含义  四君子是梅兰竹菊题材的总称,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个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象征。梅,孤高也;兰,孤芳秦静也;竹,曹节高街也;菊傲霜,隐士也。中国赞赏四君子梅兰竹菊
摘 要:l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1812-1870) 晚期的代表作《远大前程》,真实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面貌,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认识价值。本文旨在以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从文本历史性、混杂性与二元对立来进行解构,欣赏蕴藏其中的艺术价值及文学内涵。  关键词:狄更斯;《远大前程》;文本历史;混杂性;二元对立  作者简介:臧嫦艳(1979-),女,汉,山东金乡人,副教
摘 要:《秋日》是里尔克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此诗作于诗人远离家人求学巴黎期间,师从罗丹的经历使得里尔克向后期“物诗”风格转变,《秋日》作为过渡期的诗作值得一探。孤独情绪贯穿里尔克诗作,《秋日》的孤独又当如何理解?本文将试图分析此诗中超脱孤独的自由和对个体存在的思考。  关键词:里尔克;秋日;孤独;自由  作者简介:李良玉(1992.10-),女,江苏南通人,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