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速描
应美华,南京市栖霞区教学研究室小学品德教研员,江苏省“红杉树”优秀教师园丁奖银质奖获得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先后参与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与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及实验工作,澳门《品德与公民》初一教材教参的编写;参与《生活·体验·行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视野》《 小学德育课堂的教学策略 》《 德育课堂的智慧 》等5本专著的编写;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向寻常生活借力
1981年,应美华从晓庄师范毕业,留校分配在师范附小工作。17岁的她比起班上最大的孩子来,仅仅大了三岁。她说:“我是在观察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实现了自我的成长;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实现了自我的教育。”
应老师始终铭记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生活中,她亲近学生,细细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这个习惯成就了她品德课堂最大的特点:善于捕捉儿童生活的细节,使教学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那时,传统的思想品德课重视激情、明理、导行的教学模式,应老师却突破樊篱,践行着生活教育的思想。学生爱玩的橡皮人、变形金刚、画片、小人书随时都能成为她的教具;儿童影片中的人物与故事,常常是她课堂上的例证;课堂中正在进行的生活,也可即时成为教学的资源。
【课堂实录】《做有礼貌的孩子》教学片段
应:昨天我来调查时,发现班上有26个同学喜欢看课外书,其中7人最想看的是漫画《父与子》。瞧,我今天就带来了4本《父与子》!
(学生纷纷举手要拿漫画书,有人甚至激动得站了起来)
应(为难地):我先借给谁呢?
生1(站起来高举小手):老师,借给我吧!
应(摇摇头):真不好意思,我不能借给你呀!
生2(更高声地):老师,我比他更渴望得到这本书,你就借给我吧!我求求你啦!
应:看得出来,你的确非常希望拥有这本书。但是很抱歉,我无法满足你的愿望。
(生2失望地坐下来)
生3:老师,您能不能借给我呢?我特别喜欢这本《父与子》。妈妈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次都没有买到。要是老师能借给我看,那我就太幸福啦!(笑声)
应:好的,我就借给你吧!(双手递出)
生3(双手接过书,满脸是笑):谢谢老师!
生2:老师,你偏心,看她是女生就借给她了,不公平!(大笑)
生1(附和):是的,老师喜欢女生!
应:看来,你们有情绪呀!请大家想想,我为什么借给了第三位同学,而没有借给他们俩呢?
(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生4:老师,我知道了,那个同学会拍马屁,说好听的话。(笑)
应:说得好!有这个因素!但是,能不能给“拍马屁”换个说法?
生4:有礼貌,说话好听!
应:说说看,她说话有礼貌表现在哪?
生1(抢着说):用“您”“请”,还有商量的口吻——“能不能”,让你听得舒服,所以,你就借给她了!
生2:她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自己非常需要这本书,有渴求的意思。你同情她,就借给她啦!
生3:我知道,女士优先嘛!老师看她是女孩子,说话又有礼貌,当然就借给她啦!
应:是的,说得好,你都用到国际惯例了。看来尊重女士、妇女优先等礼貌常识也印在你们的脑海里啦!(大笑)
小结:同学们,借书只是生活中一个普普通通的细节。然而就在这个细节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要求。与人交往时自觉使用礼貌语言,采用商量的口吻,运用诚恳的态度,就能打动别人,赢得别人的尊重。生活,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名片。使用好这张神奇的名片,会为你们迎来富有尊严的人生!
信手拈来,呼之欲出,就地取材,自然贴切。应老师抓住生活的细节进行礼貌教育,所用的道具、场景均取自学生正在进行的生活,教学目标的落实自然水到渠成。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教学《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一课,她让学生观察地上的水痕、天边的火烧云,直观地感受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教学《珍惜时间》一课,她利用小闹钟做道具,让学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继而介绍一分钟里各行各业创造的惊人财富,这一教学设计发表在《教与学》杂志;教学《爱同学》一课,她利用教室这个小场景,帮助学生认识了同桌同学、小组同学、同班同学等概念,再扩大到学校的场景,恰当地说清了同校同学的概念,这一课由南京市电教馆录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
正如当年南京市品德教研员季新华老师所说:“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简简单单!但是,没有洞悉儿童生活的本领,就难以拥有——生活的课堂!”人民教育出版社李丽兰、宋殿宽等专家这样评价她的课:“朴实,自然,用孩子的生活来教学,能打动孩子的心灵!”
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因为儿童品德的形成是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觉悟开始的。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参与体验的欲望,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16年的班主任经验和品德教学的切身体会,为应老师从事品德教研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向教学生活发问
1997年,应老师开始从事教研工作。她深知,教研员是研究教学、服务教学、指导教学的,这个工作就好比为他人做嫁衣。要做好嫁衣,自己得有过硬过细的“缝纫”技术呀!技术哪里来?当然是从实践中来!教师的教学生活就是富矿,向教师的教学生活发问,找寻教研的突破口,成了她的首要工作。
经过数月的课堂调研,应老师初步了解了栖霞区品德教学的问题所在:重说教,教学手段简单,照本宣科,有的学校甚至还不能开齐这门课。于是,如何坚守品德教学的阵地,有效地上好品德课,成了她关注的焦点。1999年6月,应老师决定以《关于小学思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课题作为教研工作的突破口。同年9月,该课题被批准为江苏省第三期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课题。以后的5年中,她一直围绕这个课题做过程性研究,培育典型,积极探究提高课堂实效的途径、方法、教学基本范式等。该课题研究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带动了基地学校的成长,也锻造了一批骨干教师,如南京市品德学科带头人郭元妹和武立华老师,南京市品德学科优秀青年教师谢霞、李忞和吴秀会等等。栖霞区的品德教研工作逐渐凝聚了人气,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应老师并不满足于此。怎样扩大课题研究的成果,让各个教学片的品德教学水平尽量均衡,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呢?能不能扩大基地校的辐射面,形成更大的主题研究圈呢?如何提升村小品德教学的主题研究?新课改初期,她选择石埠桥小学作为实验点,进行了尝试。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教研手记:
石埠桥小学校长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却苦于难以彰显特色。我通过多次听课与调研,与校长一道梳理思路,最终决定利用地域资源,拓宽课堂教学空间。
石埠桥小学地处被乾隆皇帝赞为“第一金陵明秀山”的栖霞山旁。栖霞山自古就是佛教圣地,千年古刹、千年石刻及众多历史遗迹闻名遐迩。每到金秋时节,栖霞山层林尽染,红叶满山,吸引四方游人前来登山赏景,南京人因此有“秋游栖霞”之说。独特的人文景观、独有的地域文化不就是现成的德育资源吗?
如何将地域资源运用到品德教学中去呢?我与学校老师一同梳理品德教材,琢磨整合地域资源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如二年级上册《走进秋天》单元包括《秋天到了》《秋游的回味》《巧手剪秋天》《中秋与重阳》四课,老师们决定将其安排在中秋节前后,借助开展秋游栖霞山的活动完成教学:游栖霞山,观秋天景——采秋叶、捡秋果、剪秋叶——做秋叶画,拼果实画——过中秋、品月饼、讲故事、话重阳。这样,每一课的教学改组成了一个大活动,设计成了一个长作业。风景优美的栖霞山成了教学的场地,孩子们边玩边学,玩中有学。
有了实践的基础,到了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纷纷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适时渗透季节特征、节日习俗、尊敬老人的教育。高年级还结合地方课程《金陵文化》的教学,适时介绍栖霞山的景点故事,如桃花扇亭、桃花湖、始皇临江处等美丽传说,凸显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利用地域资源上好品德课的教学策略得到了区内教师的认同。摄山星城小学的俞红在执教《大好河山任我游》时,就巧妙利用栖霞地域资源,介绍栖霞山的古刹风光、紫金山天文台风景,拓展了教材资源。仙林小学的陈海燕在执教《金陵文化》“石刻艺术”时,课前带领学生参观栖霞寺附近的南唐陵墓石刻艺术和舍利塔。学生生活的场域文化被教师所关注,他们的生活经验被激活了,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2003年,应老师将这一主题提升为“新课程背景下品德与生活教学课内向课外延伸”,并继续深入研究,同时作为南师大鲁洁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规划课题《教育哲学的当代转向与德育课程的创新》的子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逐渐辐射到区内的20余所学校。2005年12月14日,鲁洁教授一行对该课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调研与指导。鲁教授听了《冬爷爷在哪里》等课后,欣喜地说:“德育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在走进自己的生活。”目前,此课题仍在深入研究中。
从实际工作入手,由问题出发提炼教研主题,从主题教研中提升研究课题,帮助教师切实解决课程实施的具体困难,改进教学策略,这正是应老师开展教研工作的理想与归宿。
向教研生活寻策
石埠桥小学校本教研主题的提炼过程给了应老师很大的启示。她想,如果能在教研活动中把问题研究与典型课例的打造结合起来,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难就难在怎样打造典型课例,如何引领不同层次的老师参与探讨,共同受益。
应老师带着这样的困惑参与了省级规划课题《农村地区“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教师培养策略的研究》的实验工作。在行动研究中,应老师逐渐理清了思路,确立了基本策略:即以区域性研究共同体为载体,以全区学科研究主题为内容,采用课例展示与剖析、课前与课后会议的交流、课堂观察与描述、行为跟踪与指导等手段,通过研修载体和研修方式的改变,探寻教师培养的策略。在主题课例的研究与实施中,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下面以晓师附属小学武立华执教的《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下成长》一课为例,介绍应老师的这一做法。
首先,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研讨主题。教研主题的产生一定是教研员调研的结果,或是执教者及其所在学校关注的话题。这次的教研主题就是“二合一”的产物——利用家校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接着,应老师结合教师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分层次安排任务:
精英团队——先于其他教师学习理论,精读课程标准,找寻有关利用家校资源上好品德课的理论指导;结合自己身边的资料,搜集该主题教学的成功经验。她还指定了一、二名骨干教师制作10分钟微型讲座的幻灯片,准备为听课老师进行相关的理论提升。
执教者——在备课过程中,应老师要求武老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生活,总结利用家校教育资源的经验;其次,研究教材中蕴含了哪些利用家校资源的因素,可以激活哪些因子;再次,研究家长资源,借助正反两面的经验组织教学;最后在教学设计落实利用家庭资源的时机、环节。这样,教师的经验被激活了,事实证明,课例的打造凸显了本次研讨主题。
听课教师——老师们说:“参加应老师组织的教研活动一点也不轻松,得不停地思考,既有书面主题作业,还要现场发言,来不得半点马虎。”怎么给听课的老师布置作业呢?应老师的办法是在开课前举行短会。通过短短的十分钟,交代主题的来源,介绍本次活动研究的主要问题、关注的角度,解释评课的重点及方向。同时,应老师还会带着大家确定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课堂观察的指导与实践。做好了这一工作,评课就有理有据,很有针对性了。
由于课前有分工,人人有任务,反馈有抓手,评课、议课时自然气氛活跃,畅所欲言,主题突出。有时,应老师还让大家把发言整理出来,发布到教研网上,互相学习借鉴,同时留下书面评课意见作为资料保存。
本次课例研讨活动中,老师们的讨论十分热烈:武老师在这堂课中是如何利用家校教育资源的?环节设计是否合理?资料运用的时机是否恰当?你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也用过同样的策略,效果如何?……这样的主题追问,促使与会教师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行动,在研讨活动中共同成长。后来,武立华老师在教学反思中这样写道:
在应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执教《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下成长》一课时,抓住儿童生活中随地可寻、随处可取的资料,组织学生搜集、比较自己的脚印和衣物的变化,直观地感受自己的成长。实践证明,课堂上睹物思情,件件小物品都汇集着父母的浓浓爱意,孩子们真的十分激动呀!
课堂上,我还安排了家长与孩子互动的学习环节,让他们倾情诉说,走进彼此的心灵世界。老师们肯定了这一做法,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但吴秀会老师的评课让我耳目一新,她说,我们不仅要在教学设计阶段把家长这一资源考虑进来,更要把课堂上家长和学生的对话当作可贵的资源,及时拓展、提升,提高教学效益。比如当一位妈妈诉说自己身在深圳、心在南京,时时牵挂女儿时,就应当及时激情,让孩子移情体验,学会感恩……
在这一教研模式的影响下,一批成功的课例受到关注:武立华老师执教的《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下成长》和李忞老师执教的《坐立走 有精神》均在江苏省思想品德骨干班展示并受到好评,后者更于2002年10月被选送到广西南宁的课改培训会上展示,并由江苏出版社录制、出版,供全国课改实验区学习。2008年,全区共计23人获得省教育学会优秀案例奖项。
在主题教研课例的引领下,一些学校也相继开展了主题校本教研活动,如南炼小学的《依托家长资源,完善成长记录袋,培养学生学习品德方式的研究》,区实验小学《品德课程课内向课外延伸途径的研究》,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为别人缝制嫁衣的同时,应老师也收获了许多的荣誉,充实着自己的心灵。作为苏教·中图版教材编写组的核心成员,她应邀在江苏、陕西、山西等省品德新课程教材培训活动中主讲,先后为国家思品教师骨干班、安徽省骨干教师培训班、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举办讲座,听课教师约3500人。应老师还为南京师范大学德育方向的研究生开设题为《作诗 作势 作诗——新课程 新策略》的专场讲座,受到热烈欢迎。
面对成绩,应老师保持着一贯的感恩与谦逊;面向未来,她仍然是那么的执着与热情。人生如同甘蔗,掐头去尾,有滋有味、多汁多液的不过是中间那短短的几节。珍惜每一天,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究生活,寻找幸福,做生活的淘金者,这将是应美华孜孜不倦的追求。
责任编辑 李红霞
应美华,南京市栖霞区教学研究室小学品德教研员,江苏省“红杉树”优秀教师园丁奖银质奖获得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先后参与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与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及实验工作,澳门《品德与公民》初一教材教参的编写;参与《生活·体验·行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新视野》《 小学德育课堂的教学策略 》《 德育课堂的智慧 》等5本专著的编写;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向寻常生活借力
1981年,应美华从晓庄师范毕业,留校分配在师范附小工作。17岁的她比起班上最大的孩子来,仅仅大了三岁。她说:“我是在观察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实现了自我的成长;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实现了自我的教育。”
应老师始终铭记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生活中,她亲近学生,细细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这个习惯成就了她品德课堂最大的特点:善于捕捉儿童生活的细节,使教学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那时,传统的思想品德课重视激情、明理、导行的教学模式,应老师却突破樊篱,践行着生活教育的思想。学生爱玩的橡皮人、变形金刚、画片、小人书随时都能成为她的教具;儿童影片中的人物与故事,常常是她课堂上的例证;课堂中正在进行的生活,也可即时成为教学的资源。
【课堂实录】《做有礼貌的孩子》教学片段
应:昨天我来调查时,发现班上有26个同学喜欢看课外书,其中7人最想看的是漫画《父与子》。瞧,我今天就带来了4本《父与子》!
(学生纷纷举手要拿漫画书,有人甚至激动得站了起来)
应(为难地):我先借给谁呢?
生1(站起来高举小手):老师,借给我吧!
应(摇摇头):真不好意思,我不能借给你呀!
生2(更高声地):老师,我比他更渴望得到这本书,你就借给我吧!我求求你啦!
应:看得出来,你的确非常希望拥有这本书。但是很抱歉,我无法满足你的愿望。
(生2失望地坐下来)
生3:老师,您能不能借给我呢?我特别喜欢这本《父与子》。妈妈到新华书店买了几次都没有买到。要是老师能借给我看,那我就太幸福啦!(笑声)
应:好的,我就借给你吧!(双手递出)
生3(双手接过书,满脸是笑):谢谢老师!
生2:老师,你偏心,看她是女生就借给她了,不公平!(大笑)
生1(附和):是的,老师喜欢女生!
应:看来,你们有情绪呀!请大家想想,我为什么借给了第三位同学,而没有借给他们俩呢?
(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生4:老师,我知道了,那个同学会拍马屁,说好听的话。(笑)
应:说得好!有这个因素!但是,能不能给“拍马屁”换个说法?
生4:有礼貌,说话好听!
应:说说看,她说话有礼貌表现在哪?
生1(抢着说):用“您”“请”,还有商量的口吻——“能不能”,让你听得舒服,所以,你就借给她了!
生2:她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自己非常需要这本书,有渴求的意思。你同情她,就借给她啦!
生3:我知道,女士优先嘛!老师看她是女孩子,说话又有礼貌,当然就借给她啦!
应:是的,说得好,你都用到国际惯例了。看来尊重女士、妇女优先等礼貌常识也印在你们的脑海里啦!(大笑)
小结:同学们,借书只是生活中一个普普通通的细节。然而就在这个细节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要求。与人交往时自觉使用礼貌语言,采用商量的口吻,运用诚恳的态度,就能打动别人,赢得别人的尊重。生活,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名片。使用好这张神奇的名片,会为你们迎来富有尊严的人生!
信手拈来,呼之欲出,就地取材,自然贴切。应老师抓住生活的细节进行礼貌教育,所用的道具、场景均取自学生正在进行的生活,教学目标的落实自然水到渠成。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教学《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一课,她让学生观察地上的水痕、天边的火烧云,直观地感受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教学《珍惜时间》一课,她利用小闹钟做道具,让学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继而介绍一分钟里各行各业创造的惊人财富,这一教学设计发表在《教与学》杂志;教学《爱同学》一课,她利用教室这个小场景,帮助学生认识了同桌同学、小组同学、同班同学等概念,再扩大到学校的场景,恰当地说清了同校同学的概念,这一课由南京市电教馆录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
正如当年南京市品德教研员季新华老师所说:“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简简单单!但是,没有洞悉儿童生活的本领,就难以拥有——生活的课堂!”人民教育出版社李丽兰、宋殿宽等专家这样评价她的课:“朴实,自然,用孩子的生活来教学,能打动孩子的心灵!”
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因为儿童品德的形成是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觉悟开始的。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参与体验的欲望,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16年的班主任经验和品德教学的切身体会,为应老师从事品德教研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向教学生活发问
1997年,应老师开始从事教研工作。她深知,教研员是研究教学、服务教学、指导教学的,这个工作就好比为他人做嫁衣。要做好嫁衣,自己得有过硬过细的“缝纫”技术呀!技术哪里来?当然是从实践中来!教师的教学生活就是富矿,向教师的教学生活发问,找寻教研的突破口,成了她的首要工作。
经过数月的课堂调研,应老师初步了解了栖霞区品德教学的问题所在:重说教,教学手段简单,照本宣科,有的学校甚至还不能开齐这门课。于是,如何坚守品德教学的阵地,有效地上好品德课,成了她关注的焦点。1999年6月,应老师决定以《关于小学思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课题作为教研工作的突破口。同年9月,该课题被批准为江苏省第三期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课题。以后的5年中,她一直围绕这个课题做过程性研究,培育典型,积极探究提高课堂实效的途径、方法、教学基本范式等。该课题研究得到了专家的好评,带动了基地学校的成长,也锻造了一批骨干教师,如南京市品德学科带头人郭元妹和武立华老师,南京市品德学科优秀青年教师谢霞、李忞和吴秀会等等。栖霞区的品德教研工作逐渐凝聚了人气,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应老师并不满足于此。怎样扩大课题研究的成果,让各个教学片的品德教学水平尽量均衡,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呢?能不能扩大基地校的辐射面,形成更大的主题研究圈呢?如何提升村小品德教学的主题研究?新课改初期,她选择石埠桥小学作为实验点,进行了尝试。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教研手记:
石埠桥小学校长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却苦于难以彰显特色。我通过多次听课与调研,与校长一道梳理思路,最终决定利用地域资源,拓宽课堂教学空间。
石埠桥小学地处被乾隆皇帝赞为“第一金陵明秀山”的栖霞山旁。栖霞山自古就是佛教圣地,千年古刹、千年石刻及众多历史遗迹闻名遐迩。每到金秋时节,栖霞山层林尽染,红叶满山,吸引四方游人前来登山赏景,南京人因此有“秋游栖霞”之说。独特的人文景观、独有的地域文化不就是现成的德育资源吗?
如何将地域资源运用到品德教学中去呢?我与学校老师一同梳理品德教材,琢磨整合地域资源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如二年级上册《走进秋天》单元包括《秋天到了》《秋游的回味》《巧手剪秋天》《中秋与重阳》四课,老师们决定将其安排在中秋节前后,借助开展秋游栖霞山的活动完成教学:游栖霞山,观秋天景——采秋叶、捡秋果、剪秋叶——做秋叶画,拼果实画——过中秋、品月饼、讲故事、话重阳。这样,每一课的教学改组成了一个大活动,设计成了一个长作业。风景优美的栖霞山成了教学的场地,孩子们边玩边学,玩中有学。
有了实践的基础,到了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纷纷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适时渗透季节特征、节日习俗、尊敬老人的教育。高年级还结合地方课程《金陵文化》的教学,适时介绍栖霞山的景点故事,如桃花扇亭、桃花湖、始皇临江处等美丽传说,凸显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利用地域资源上好品德课的教学策略得到了区内教师的认同。摄山星城小学的俞红在执教《大好河山任我游》时,就巧妙利用栖霞地域资源,介绍栖霞山的古刹风光、紫金山天文台风景,拓展了教材资源。仙林小学的陈海燕在执教《金陵文化》“石刻艺术”时,课前带领学生参观栖霞寺附近的南唐陵墓石刻艺术和舍利塔。学生生活的场域文化被教师所关注,他们的生活经验被激活了,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2003年,应老师将这一主题提升为“新课程背景下品德与生活教学课内向课外延伸”,并继续深入研究,同时作为南师大鲁洁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规划课题《教育哲学的当代转向与德育课程的创新》的子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逐渐辐射到区内的20余所学校。2005年12月14日,鲁洁教授一行对该课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调研与指导。鲁教授听了《冬爷爷在哪里》等课后,欣喜地说:“德育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在走进自己的生活。”目前,此课题仍在深入研究中。
从实际工作入手,由问题出发提炼教研主题,从主题教研中提升研究课题,帮助教师切实解决课程实施的具体困难,改进教学策略,这正是应老师开展教研工作的理想与归宿。
向教研生活寻策
石埠桥小学校本教研主题的提炼过程给了应老师很大的启示。她想,如果能在教研活动中把问题研究与典型课例的打造结合起来,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难就难在怎样打造典型课例,如何引领不同层次的老师参与探讨,共同受益。
应老师带着这样的困惑参与了省级规划课题《农村地区“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教师培养策略的研究》的实验工作。在行动研究中,应老师逐渐理清了思路,确立了基本策略:即以区域性研究共同体为载体,以全区学科研究主题为内容,采用课例展示与剖析、课前与课后会议的交流、课堂观察与描述、行为跟踪与指导等手段,通过研修载体和研修方式的改变,探寻教师培养的策略。在主题课例的研究与实施中,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下面以晓师附属小学武立华执教的《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下成长》一课为例,介绍应老师的这一做法。
首先,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研讨主题。教研主题的产生一定是教研员调研的结果,或是执教者及其所在学校关注的话题。这次的教研主题就是“二合一”的产物——利用家校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接着,应老师结合教师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分层次安排任务:
精英团队——先于其他教师学习理论,精读课程标准,找寻有关利用家校资源上好品德课的理论指导;结合自己身边的资料,搜集该主题教学的成功经验。她还指定了一、二名骨干教师制作10分钟微型讲座的幻灯片,准备为听课老师进行相关的理论提升。
执教者——在备课过程中,应老师要求武老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生活,总结利用家校教育资源的经验;其次,研究教材中蕴含了哪些利用家校资源的因素,可以激活哪些因子;再次,研究家长资源,借助正反两面的经验组织教学;最后在教学设计落实利用家庭资源的时机、环节。这样,教师的经验被激活了,事实证明,课例的打造凸显了本次研讨主题。
听课教师——老师们说:“参加应老师组织的教研活动一点也不轻松,得不停地思考,既有书面主题作业,还要现场发言,来不得半点马虎。”怎么给听课的老师布置作业呢?应老师的办法是在开课前举行短会。通过短短的十分钟,交代主题的来源,介绍本次活动研究的主要问题、关注的角度,解释评课的重点及方向。同时,应老师还会带着大家确定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课堂观察的指导与实践。做好了这一工作,评课就有理有据,很有针对性了。
由于课前有分工,人人有任务,反馈有抓手,评课、议课时自然气氛活跃,畅所欲言,主题突出。有时,应老师还让大家把发言整理出来,发布到教研网上,互相学习借鉴,同时留下书面评课意见作为资料保存。
本次课例研讨活动中,老师们的讨论十分热烈:武老师在这堂课中是如何利用家校教育资源的?环节设计是否合理?资料运用的时机是否恰当?你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也用过同样的策略,效果如何?……这样的主题追问,促使与会教师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行动,在研讨活动中共同成长。后来,武立华老师在教学反思中这样写道:
在应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执教《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下成长》一课时,抓住儿童生活中随地可寻、随处可取的资料,组织学生搜集、比较自己的脚印和衣物的变化,直观地感受自己的成长。实践证明,课堂上睹物思情,件件小物品都汇集着父母的浓浓爱意,孩子们真的十分激动呀!
课堂上,我还安排了家长与孩子互动的学习环节,让他们倾情诉说,走进彼此的心灵世界。老师们肯定了这一做法,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但吴秀会老师的评课让我耳目一新,她说,我们不仅要在教学设计阶段把家长这一资源考虑进来,更要把课堂上家长和学生的对话当作可贵的资源,及时拓展、提升,提高教学效益。比如当一位妈妈诉说自己身在深圳、心在南京,时时牵挂女儿时,就应当及时激情,让孩子移情体验,学会感恩……
在这一教研模式的影响下,一批成功的课例受到关注:武立华老师执教的《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下成长》和李忞老师执教的《坐立走 有精神》均在江苏省思想品德骨干班展示并受到好评,后者更于2002年10月被选送到广西南宁的课改培训会上展示,并由江苏出版社录制、出版,供全国课改实验区学习。2008年,全区共计23人获得省教育学会优秀案例奖项。
在主题教研课例的引领下,一些学校也相继开展了主题校本教研活动,如南炼小学的《依托家长资源,完善成长记录袋,培养学生学习品德方式的研究》,区实验小学《品德课程课内向课外延伸途径的研究》,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为别人缝制嫁衣的同时,应老师也收获了许多的荣誉,充实着自己的心灵。作为苏教·中图版教材编写组的核心成员,她应邀在江苏、陕西、山西等省品德新课程教材培训活动中主讲,先后为国家思品教师骨干班、安徽省骨干教师培训班、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举办讲座,听课教师约3500人。应老师还为南京师范大学德育方向的研究生开设题为《作诗 作势 作诗——新课程 新策略》的专场讲座,受到热烈欢迎。
面对成绩,应老师保持着一贯的感恩与谦逊;面向未来,她仍然是那么的执着与热情。人生如同甘蔗,掐头去尾,有滋有味、多汁多液的不过是中间那短短的几节。珍惜每一天,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究生活,寻找幸福,做生活的淘金者,这将是应美华孜孜不倦的追求。
责任编辑 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