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末伦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son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末伦(moedlaenz)是壮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艺之一,源于民间仪式坐唱,长期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以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表演,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夹叙夹议。末伦的音乐曲式分上甲和下甲两个流派,分别为羽调式和宫调式。其唱词须为诗歌体,以七言和五言为主,偶插入三言、九言,各唱段句数不限,句与句之间押脚腰韵,即前句末字押后句非末字,韵脚用字平仄交叉递换,环扣到底,内容连贯,扣人心弦。
其他文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明清古籍版刻插图的‘园林图像’设计研究与图册汇编"于2019年10月立项。项目负责人:邰杰;项目批准号:19BG108。一、研究视角本课题选取"插图"这一类"镜像"明清真实园林景观的"图像"作为研究切入口,即在于它见证了消逝的园林历史,能够达到"以图佐史"的目的。因此,本课题的"图像学"视角即如此,其高度重视古籍版刻插图中的"园林图像遗存"——以"文史互证。
甲马纸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木刻版画,用在民间信仰仪式中作为沟通人间与灵界的媒介。版画上所绘内容都是神灵、精怪的图像,被用在民间信仰仪式中,服务于人们祈福消灾的信仰需求。民众对甲马纸作为人、神中介的灵验建构逻辑有"画得像""洁""用得对"等几个主要因素,涉及甲马纸的构图与绘画技法、图像与人神关系的理解及对图像存在价值的认知,是解读民间宗教美术作品及理解地方化信仰状态的较好视角。
陕北神木石峁遗址出土了23件距今约4 000年的口簧。该批口簧的发现,引起考古学界和音乐学界的高度关注,也使得口簧这件神秘的古老乐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笔者认为,尽管口簧这件乐器有着娱乐、审美、艺术、祭祀等多种文化功能,但它的婚恋人伦功能是十分突出、显而易见的主要功能。无论是从口簧的音乐特点、演奏和聆听交流方式、应用场合来看,还是从其和女娲密不可分的混生神话角度看,都可以说口簧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天生的"媒人",它的"媒人"属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邰杰,1980年生,江苏南京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委员。园林本科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设计学硕士毕业于苏州大学(研究方向为古典园林设计理论),艺术学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与园林艺术),设计学博士后出站于苏州大学(研究方向为园林艺术设计史论)。
《民族艺术》主编许晓明女士希望我为《学界名家》专栏写点东西。我不敢马上答应下来,除了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与专栏的名称相称之外,也是因为自己从学生时代开始,无论是学习、阅读还是研究都比较杂,缺乏所谓的学科归属。因此,虽然万般思绪,却还是难以下笔。后来,许晓明女士提醒我,那干吗不就从杂切入——跨学科啊!想想也是,这么多年来,如果硬要给自己的学术生涯归纳一点高大上的特色,也只能大着胆子往跨学科靠一靠了。
术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现代科学意义上学科成熟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盘点中国故事学发展进程中的术语生产,能够链接学术历史的关键节点,呈现出中国故事学的研究视角从关注分类与传播路径转向深思文本与叙事传统的关联,研究范式从异质文化的比较转向同质文化的深耕。这种转向,既是本土文化研究需求与文本、传统等基本概念认知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故事学研究者为揭示口承演述规则,突显中国范式思考的实践成果。
疫情来袭时,口头抗疫传说的出现具有"文学治疗"的功能。福建以妈祖、神医与瘟神为抗疫主体的传统民间叙事,体现了仪式治疗和文学治疗的互为消长;以泉水、草药、茶、酒为抗疫宝物的各种传说,又具有"寻宝"型民间故事的一般特征。福建的民间抗疫传说,遵循着"平衡(安宁)/失衡(疫情/抗疫)/平衡(安宁)"的普遍结构模式,成为抗疫语境中调适传闻者不安心理注意力的有效渠道,同时也是社会焦虑的减压方式。
"活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重要理念,在传统工艺保护领域中也得到广泛探讨。传统工艺的活态保护应该从手艺人主体视角切入,肯定手艺人的身体价值,确认手艺人具身化的知识系统和实践系统是传统工艺活态传承的根本所在。在活态保护中应关注手艺人作为传承主体以"身体"为媒介所建构的活态空间,这也是活态保护的元点。在活态保护中要重视传统工艺的生产属性和当代价值,在包容多种空间维度的生活世界中逐步构筑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体系。
中国早期海外华人移民及流散群体的图像文献,一百多年来有零星披露,但缺乏可以称为"影像志"的视觉呈现。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华裔摄影家刘博智教授,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关注海外华人这个庞大的移民群体,留下了大量早期海外华人移民及流散群体的相关影像文献和调查手记。对这些图文文献所反映的海外华人生存状况,从视觉人类学及影像民族志角度,在谋生与就业、家屋空间与亲属关系、社会组织与族群认同、信仰与死亡等层面进行再释读,可将个人破碎的"金山梦"和流散于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的生活碎片,拼合还原为特定时代、群体与社会的完整镜像
劳里·航柯在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系列民俗保护工作后,结合当下民俗的生存状态,创造性地提出了"民俗过程"的概念,并细致划分出民俗两次生命的22个阶段。这一阐释框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随着航柯研究重心的转移而未得到深入发掘。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在遗产旅游的研究中重新讨论了"民俗过程"的价值与局限,特别是罗马尼亚德古拉旅游的案例进一步辨析了民俗现实的复杂情况。虽然民俗过程依旧延续着航柯的理想类型思维方式,但是它对于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有更多积极意义,由此可以引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