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属于实践性学科,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作为重要的基础阶段,提升教学质量对于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养成均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正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微课的应用成为了教育发展当前的一项创新举措,与此同时,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完全符合当代教育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将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微课充分结合进行教学也就顺势成为了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在分别界定任务驱动教学和微课定义与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分析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与微课相互结合应用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更多教育者提供些许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微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信息技术学科属于一门全新的学科,在时代发展的促进作用下,信息技术开始普及到各个阶段的教育当中。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信息技术能力并提升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增强信息应用能力从而拓展更广阔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其虽然属于一门独立学科,但却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特定的内在联系和互融性。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教学的最基本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的核心目的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并能够有效提升學生的创新与协作精神[1]。与此同时,也正是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微课成为了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得以被教育界广泛认同,凭借着精悍、高效的特点巩固着课堂教学效果。就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来看,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同微课全面整合促使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便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因此本课题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任务驱动教学与微课概述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达成“任务”目标为结果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该教学理论衍生于构建主义,以探究式教学作为过程,在任务中嵌入所有相关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式讨论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贯彻新课改理念切实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并通过学习情境与组间协作等环境的创设来切实推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以此来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达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2]。
(二)微课
微课是当前在信息技术作用下的新生教学模式,其基于教学的设计思想,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将一个知识点压缩为简短的视频或音频,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3]。通常情况下,微课的时间均为十分钟以内,尽管内容短小,却蕴含着巨大的知识量与精准的教学目标定位。凭借着这样的特点,微课的优势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第一,教学时间短,有利于在短时间提高教学效果;第二,高度概括所有知识点,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更高效吸收;第三,有利于嵌入互联网学习平台以便于学生学习的即时性。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同微课结合的优势
一方面,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该群体对于学习的兴趣具有着多重影响因素,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僵化,实践操作教学也往往都是严格按照书本内容进行程式化的教学,比如打字指法的强制约束等等,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渐减弱。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还原给予其更多的创新思维发散空间;同时,微课的应用亦能够对课堂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通过多媒体平台以趣味化方式呈现,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亦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者的结合也就能够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另一方面,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与信息素养,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初中生能够在充斥着海量多元信息的互联网时代不迷失方向进而成为信息的主人[4]。与此同时,就客观的现实来看,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副科,学科地位决定了信息技术往往被忽视,不仅课时少,知识点也相对散乱。微课的应用,则能够在这样的现状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以有限的时间为学生传播巨大的知识量,并凭借其信息技术的应用同信息技术学科紧密相连,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对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开展又顺势推动了学生主观学习意识的增强,立足于自身的主体地位来强化课堂主人的定位,有利于通过相互之间的共同学习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同微课结合的运用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阶段教学的各个学科当中,其优势已无须赘述。对此,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切实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教学指标作为基础,为任务的构建打好提前量。并根据任务的主题来制作微课,加深学生对于任务的理解。比如在进行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Photoshop的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天河一号”图像获取的方法并保存,同时鼓励学生拓展相关图片的搜索任务,既保证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二)做好教学任务的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设计需要保证以教学指标作为核心,并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和条理性。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引导,使所有学生参与到任务的设定过程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任务细化到多个层次[5]。比如在进行演示文稿的幻灯片制作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或者相互帮助来尝试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思考一些发散性问题例如“如何设计幻灯片模板”以及“如何设置背景效果”等等,对学生安排“树叶为什么变黄”的任务,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幻灯片。之后,通过微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高度总结,使学生加深印象。
(三)加大探究式教学力度
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是学生主体地位还原的充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与学生一并完成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以多元化的创新思维来思考完成任务的新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适当穿插微课视频进行指导,确保学生所学不偏离正确方向。比如在进行“探讨信息的奥秘”时,教师可明确该任务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什么是信息。最后通过微课对信息的特征以及概念进行概括,使学生更好地掌握。
四、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在新时代,信息化应用已经全面普及,并且成为了推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应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教育界也开始了空前力度的改革。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门新生学科,其重要性越发明显。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本质即在于信息化应用,微课借此之机开展应用的可行性毋庸置疑,并能有效突破课堂的重点与难点;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又能够通过给予学生以主体地位来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并以能力培养为宗旨构建良好的學习氛围。由此可见,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与微课相互结合运用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颜士刚,李赛男.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知能课程教改实践研究——《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报告[J].远程教育杂志,2015(01):100-112.
[2] 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02):112-117.
[3] 化希鹏.基于任务驱动的中职信息技术“颠倒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5(01):7-11.
[4]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65-73.
[5] 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学研究,2013(07):37-40.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微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信息技术学科属于一门全新的学科,在时代发展的促进作用下,信息技术开始普及到各个阶段的教育当中。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信息技术能力并提升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增强信息应用能力从而拓展更广阔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其虽然属于一门独立学科,但却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特定的内在联系和互融性。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教学的最基本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的核心目的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并能够有效提升學生的创新与协作精神[1]。与此同时,也正是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微课成为了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得以被教育界广泛认同,凭借着精悍、高效的特点巩固着课堂教学效果。就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来看,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同微课全面整合促使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便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因此本课题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任务驱动教学与微课概述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达成“任务”目标为结果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该教学理论衍生于构建主义,以探究式教学作为过程,在任务中嵌入所有相关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式讨论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贯彻新课改理念切实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并通过学习情境与组间协作等环境的创设来切实推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以此来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达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2]。
(二)微课
微课是当前在信息技术作用下的新生教学模式,其基于教学的设计思想,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将一个知识点压缩为简短的视频或音频,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3]。通常情况下,微课的时间均为十分钟以内,尽管内容短小,却蕴含着巨大的知识量与精准的教学目标定位。凭借着这样的特点,微课的优势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第一,教学时间短,有利于在短时间提高教学效果;第二,高度概括所有知识点,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更高效吸收;第三,有利于嵌入互联网学习平台以便于学生学习的即时性。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同微课结合的优势
一方面,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该群体对于学习的兴趣具有着多重影响因素,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僵化,实践操作教学也往往都是严格按照书本内容进行程式化的教学,比如打字指法的强制约束等等,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渐减弱。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还原给予其更多的创新思维发散空间;同时,微课的应用亦能够对课堂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通过多媒体平台以趣味化方式呈现,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亦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者的结合也就能够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另一方面,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与信息素养,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初中生能够在充斥着海量多元信息的互联网时代不迷失方向进而成为信息的主人[4]。与此同时,就客观的现实来看,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副科,学科地位决定了信息技术往往被忽视,不仅课时少,知识点也相对散乱。微课的应用,则能够在这样的现状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以有限的时间为学生传播巨大的知识量,并凭借其信息技术的应用同信息技术学科紧密相连,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对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开展又顺势推动了学生主观学习意识的增强,立足于自身的主体地位来强化课堂主人的定位,有利于通过相互之间的共同学习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模式同微课结合的运用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阶段教学的各个学科当中,其优势已无须赘述。对此,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切实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教学指标作为基础,为任务的构建打好提前量。并根据任务的主题来制作微课,加深学生对于任务的理解。比如在进行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Photoshop的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天河一号”图像获取的方法并保存,同时鼓励学生拓展相关图片的搜索任务,既保证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二)做好教学任务的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设计需要保证以教学指标作为核心,并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和条理性。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引导,使所有学生参与到任务的设定过程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任务细化到多个层次[5]。比如在进行演示文稿的幻灯片制作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或者相互帮助来尝试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思考一些发散性问题例如“如何设计幻灯片模板”以及“如何设置背景效果”等等,对学生安排“树叶为什么变黄”的任务,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幻灯片。之后,通过微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高度总结,使学生加深印象。
(三)加大探究式教学力度
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是学生主体地位还原的充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与学生一并完成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以多元化的创新思维来思考完成任务的新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适当穿插微课视频进行指导,确保学生所学不偏离正确方向。比如在进行“探讨信息的奥秘”时,教师可明确该任务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什么是信息。最后通过微课对信息的特征以及概念进行概括,使学生更好地掌握。
四、结论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在新时代,信息化应用已经全面普及,并且成为了推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应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教育界也开始了空前力度的改革。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门新生学科,其重要性越发明显。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本质即在于信息化应用,微课借此之机开展应用的可行性毋庸置疑,并能有效突破课堂的重点与难点;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又能够通过给予学生以主体地位来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并以能力培养为宗旨构建良好的學习氛围。由此可见,初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与微课相互结合运用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颜士刚,李赛男.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知能课程教改实践研究——《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报告[J].远程教育杂志,2015(01):100-112.
[2] 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02):112-117.
[3] 化希鹏.基于任务驱动的中职信息技术“颠倒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5(01):7-11.
[4]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65-73.
[5] 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学研究,2013(07):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