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要在吸收借鉴现代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高度重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重视这种精神的养成教育,重视深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必须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华注入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之中,创造出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又具有现代特色的人文教育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传统人文精神;现代性;人文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0)01-0009-0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已为众人所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该问题的许多认识还只停留在较低的理论层面上,还没有深入到大学教育的本质部分,还缺少较完整的思路与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大学人文教育的中国化的本质属性的研究就更加不够了。
在当今,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既要与国际教育的基本特点趋于一致,又要与中国大学以及中国教育传统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实际上,大学的人文教育本能地承担着传承和光大民族文化传统的责任,既要继承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传统,又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从而创造出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又具有现代特色的人文教育模式。为此,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自然要受到重视,成为现代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本质
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概念,它是在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形成的。人文精神是对人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的理想的关注,对人类命运的探索。人文精神包含着各个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分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包含着他们对人格理想的思索与探寻,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生活和民族成员丰富生动的心灵之中,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形态。古代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的生命的重视,都具有人文精神的内核,都体现着对人、对人生的探求与思索,都显示出对人的关注与关怀。
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与“天文”相对的,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天文”)而关于人类生活的内容,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因素。实际上,这也就是当今人们所言的“人文精神”的范畴。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三国时期魏国王弼对此解释说:“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唐代孔颖达则解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宋代程颐的解释是:“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由以上各家的解释可见,“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它的比较突出的特征。中国各个时期的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礼记·大传》说:“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强调的是人在世间的重要性,一切从人出发。荀子提出人为天下贵的观点,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汉代的董仲舒继承荀子思想,更为重视人的价值,指出人与天地并为万物之根本。董仲舒讲:“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唯人道为可以参天。”正是由于人在天地万物间的这种核心地位的确认,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对人的自身价值的关注和体现。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强调情操升华和道德修养,是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密切相关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把是否具有伦理观念和道德情操作为人的核心内容来看,视为人的本质体现,将它作为把人从万物中提升出来,成为天地间之精华的重要标志。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认为,“善”应该是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之善端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他强调抓住这些善端创造性地进行培养和扩充,这就是教育的主要功能。缘于此,他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荀子也讲:“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日: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礼记·曲礼》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一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性为重要内容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人文精神被看成是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成为几千年中影响始终不衰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哲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精神浸透在无数知识分子的心灵中。以他们为代表形成的这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影响广泛。而又因为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他们始终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精英和观念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创造者、承担者和维护者,这就更强化了这一文化传统的作用。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时期思想文化演变发展的结果,是本民族成员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它在不断的丰富发展中,化为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人生追求,指引着人们的行为。
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性分析
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中,有着许多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内容。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内容中又不断地被注入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各种新因素,使其和现代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现实意义也更加突出。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中有着强烈的仁爱意识。孔子以仁为核心建立了他的伦理学说,强调“仁者爱人”、“泛爱众”。什么是“仁”?“仁”就是个体成员自觉地超越自身利益与特殊社会角色局限,能同情和关爱他人,就是对他人的爱。“樊迟问 仁,子日爱人。”在孔子那里,“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也就是说应该承认广泛意义上的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而“仁”的这一要求,是建立在人的精神道德的自我升华上的,是对众人有一定规范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人人尽伦尽职,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仁爱”精神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它的关键内容。在孔子看来,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具有仁爱之心,那社会的和谐有序自然可以实现。孟子对仁爱的强调比孔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继承和深化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了人性善的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超越自身利益而爱他人,是因为每个人天然地具有同情、关爱他人的善性良知。尽管儒家的仁爱思想有种种局限,但从其本质上讲,至今仍然不失其伦理的光辉。
如果说“仁者爱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有许多值得继承发展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伦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认同。孔子认为,“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表达了他对万物所持的善待态度。孟子对此做了进一步发挥,“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汉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确地把道德关怀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矣谓仁?”。宋明儒家也有一种普遍的生命关怀,他们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充满了爱,把它和自身结合起来,认为万物与自家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儒家伦理从爱人到爱物,与万物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天不违人,人不违天。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张,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
中国传统文化还非常重视礼乐之教。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期,国家强调德治、尊礼。周公制礼作乐,被后世儒家备加称颂。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西周的“礼乐之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事,它为后来的德化教育奠定了最初的基石。《礼记·乐记》说:“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它将德、乐看得同等重要,把乐说成是对德行的升华。将人的艺术感受和道德品行的提升结合起来,把个性言行和社会秩序等沟通起来。因此有专家讲:“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一种礼乐文化,重视以礼、乐、诗等为工具营造特定情境,使人们在情境中感受情意流动,受到感动与激发,从中体悟价值与意义,油然生发出与礼、乐、诗相和相谐的德性情感。”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在当代通过创造性地转化,突出其中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有益于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就可能成为滋润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心灵的源头活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儒家人文精神,对现代人、现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性文化和现代性精神的形成是渐进式的,其内涵也在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为此,我们需要同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同古人进行心灵的沟通,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及其“现代性”,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终身发展思考传统人文精神中的精华,分析、揭示并弘扬其中具有的现代意义和价值,让它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重塑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不是对其简单地复兴,而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发展,一种具有新的意义的人文精神的重构,一种能感召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灵魂的人类精神的再造。
三、当今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阻碍所在
大学教育,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对人的精神、修养和知识的提升。大学最应该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场所。它必须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人文营养,从做人教育到做事教育,给学生以全面提高的可能性。其中,学生品性的培养至关重要。
然而,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恰恰在这一点上出现了危机。我们现在许多大学主要是把教育的性质定位在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上面,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流露出浓厚的急功近利的意识。有的甚至打着和市场经济接轨的旗号,让教育内容完全由市场支配,在大学教育中片面强调所谓“适应社会需求”,将大学变成了职业培训的场所。许多大学将学校的教育目标定位在怎样让学生升学、就业,怎样创造财富上。在现实社会大环境的功利化与实用化的导向下,大学强调所谓专业对口,造成了学科与课程设置更为单一、片面、直接,以致完全背弃了大学精神,将大学本来应该具备的“人的教育”变成了“工具的培养”;将本应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教育变成了单一知识的传授;将本应是生动活泼的育人教育变成了呆板的技能培训。这一现状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破坏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影响了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认为,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科学教育是训练观察自然的艺术,侧重于逻辑思维(用脑);技术教育是训练生产物质产品的艺术,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动手);人文教育则是通过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的学习,学会观察社会,进而学会生活的艺术。但是把科学教育、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对立起来,导致了狭隘的专门化,是一种“最糟糕的教育”。“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怀特海特别反对课程中纯粹专业主义所带来的空洞性,他相信技术效率自身只能导向平庸和乏味。在他看来,这样的课程也可能会使学习者掌握关于星球、太阳的知识,但遗憾的是,他们却始终“看不到日落的光辉”,体味不到生命的辉煌。然而,怀特海所感到的悲哀,恰恰是我们现在大学教育的一种真实的现实。
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特别强调的对人、对人生的探求与思索,对人的关注与关怀,在当今的中国大学教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继承。《大学》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说,教育之道,在于使人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善良美德,从而达到真善美的人生最高境界。相反,我们如今的大学教育越来越强烈地显示出沦为单纯的知识灌输和速效的技能培训的倾向,这肯定无法造就出高素质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暴露出较多的人格缺陷。
有人讲过:“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 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而这三方面的内容恰恰是现在中国大学人文教育中十分需要的。它是对当前单一的、形而上学的教育理念的最好的纠正措施。
四、在继承与发展中推进大学人文教育
对于当今大学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其严重性,认识到它对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制约,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状况的改变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练习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无疑,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合作精神等。这些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也只能通过人文教育才能给予学生。大学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育成使人的禀赋都得到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健康全面的真正的人,而不是仅仅能够满足社会上、市场上某种需要的单一的人,只会掌握某一专业技能的人。
从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来分析,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美国人类文化和社会心理学家英格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特征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1) 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 准备迎接社会的变革;(3) 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不同的意见和看法;(4) 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5) 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6) 有计划性;(7) 尊重知识;(8) 可依赖性和信任感;(9) 重视专门技术;(10) 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11) 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12) 了解生产及其过程等等。在这中间,职业技能方面所占的内容远远不能和全面素质方面的内容相比。未来的社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和人文情怀。而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必须符合这一社会发展趋势。
从这一指向出发,我们应该能够寻找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我们的若干启示。如前所述,它的注重人的道德情操的培养提高,它的强调情意交融(乐、礼)的情境教育的理念,它的以做人为主旨的教育目的,它的主张自然和谐的理想追求,都可以为今天的大学人文教育注入丰富生动的内容。在孔子那里,诗、六艺、音乐及大自然等都对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天地之间发现并升华自我的主体生命,并深刻认识到诸如了解、尊重、关怀、给予、责任等各方面的精神价值,从而真正实现精神的解放,成就人格之美。而当今我们的大学教育,也应该让学生有更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多的美感陶冶。我们必须在吸收借鉴现代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高度重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重视这种精神的养成教育,重视深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华注入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之中,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选择,学会创造,成为健康成长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有丰富情感的人,热爱生活的人。
[关键词】传统人文精神;现代性;人文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0)01-0009-0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已为众人所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该问题的许多认识还只停留在较低的理论层面上,还没有深入到大学教育的本质部分,还缺少较完整的思路与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大学人文教育的中国化的本质属性的研究就更加不够了。
在当今,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既要与国际教育的基本特点趋于一致,又要与中国大学以及中国教育传统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实际上,大学的人文教育本能地承担着传承和光大民族文化传统的责任,既要继承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传统,又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从而创造出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又具有现代特色的人文教育模式。为此,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自然要受到重视,成为现代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本质
人文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概念,它是在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形成的。人文精神是对人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的理想的关注,对人类命运的探索。人文精神包含着各个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分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包含着他们对人格理想的思索与探寻,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生活和民族成员丰富生动的心灵之中,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形态。古代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的生命的重视,都具有人文精神的内核,都体现着对人、对人生的探求与思索,都显示出对人的关注与关怀。
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与“天文”相对的,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天文”)而关于人类生活的内容,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因素。实际上,这也就是当今人们所言的“人文精神”的范畴。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三国时期魏国王弼对此解释说:“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唐代孔颖达则解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宋代程颐的解释是:“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由以上各家的解释可见,“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
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说是它的比较突出的特征。中国各个时期的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礼记·大传》说:“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强调的是人在世间的重要性,一切从人出发。荀子提出人为天下贵的观点,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汉代的董仲舒继承荀子思想,更为重视人的价值,指出人与天地并为万物之根本。董仲舒讲:“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唯人道为可以参天。”正是由于人在天地万物间的这种核心地位的确认,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对人的自身价值的关注和体现。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强调情操升华和道德修养,是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密切相关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把是否具有伦理观念和道德情操作为人的核心内容来看,视为人的本质体现,将它作为把人从万物中提升出来,成为天地间之精华的重要标志。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认为,“善”应该是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之善端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他强调抓住这些善端创造性地进行培养和扩充,这就是教育的主要功能。缘于此,他讲:“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荀子也讲:“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日: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礼记·曲礼》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这一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为本位,以仁爱为中心,以修身养性为重要内容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人文精神被看成是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成为几千年中影响始终不衰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哲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精神浸透在无数知识分子的心灵中。以他们为代表形成的这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影响广泛。而又因为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他们始终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精英和观念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创造者、承担者和维护者,这就更强化了这一文化传统的作用。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时期思想文化演变发展的结果,是本民族成员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它在不断的丰富发展中,化为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人生追求,指引着人们的行为。
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性分析
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中,有着许多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内容。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内容中又不断地被注入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各种新因素,使其和现代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现实意义也更加突出。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中有着强烈的仁爱意识。孔子以仁为核心建立了他的伦理学说,强调“仁者爱人”、“泛爱众”。什么是“仁”?“仁”就是个体成员自觉地超越自身利益与特殊社会角色局限,能同情和关爱他人,就是对他人的爱。“樊迟问 仁,子日爱人。”在孔子那里,“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也就是说应该承认广泛意义上的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而“仁”的这一要求,是建立在人的精神道德的自我升华上的,是对众人有一定规范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人人尽伦尽职,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仁爱”精神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它的关键内容。在孔子看来,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具有仁爱之心,那社会的和谐有序自然可以实现。孟子对仁爱的强调比孔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继承和深化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了人性善的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超越自身利益而爱他人,是因为每个人天然地具有同情、关爱他人的善性良知。尽管儒家的仁爱思想有种种局限,但从其本质上讲,至今仍然不失其伦理的光辉。
如果说“仁者爱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也有许多值得继承发展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伦理思想具有普遍的认同。孔子认为,“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表达了他对万物所持的善待态度。孟子对此做了进一步发挥,“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汉代的董仲舒更是明确地把道德关怀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矣谓仁?”。宋明儒家也有一种普遍的生命关怀,他们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充满了爱,把它和自身结合起来,认为万物与自家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儒家伦理从爱人到爱物,与万物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天不违人,人不违天。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张,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
中国传统文化还非常重视礼乐之教。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期,国家强调德治、尊礼。周公制礼作乐,被后世儒家备加称颂。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西周的“礼乐之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事,它为后来的德化教育奠定了最初的基石。《礼记·乐记》说:“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它将德、乐看得同等重要,把乐说成是对德行的升华。将人的艺术感受和道德品行的提升结合起来,把个性言行和社会秩序等沟通起来。因此有专家讲:“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一种礼乐文化,重视以礼、乐、诗等为工具营造特定情境,使人们在情境中感受情意流动,受到感动与激发,从中体悟价值与意义,油然生发出与礼、乐、诗相和相谐的德性情感。”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在当代通过创造性地转化,突出其中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有益于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就可能成为滋润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心灵的源头活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儒家人文精神,对现代人、现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性文化和现代性精神的形成是渐进式的,其内涵也在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为此,我们需要同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同古人进行心灵的沟通,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及其“现代性”,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终身发展思考传统人文精神中的精华,分析、揭示并弘扬其中具有的现代意义和价值,让它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重塑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不是对其简单地复兴,而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发展,一种具有新的意义的人文精神的重构,一种能感召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灵魂的人类精神的再造。
三、当今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阻碍所在
大学教育,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对人的精神、修养和知识的提升。大学最应该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场所。它必须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人文营养,从做人教育到做事教育,给学生以全面提高的可能性。其中,学生品性的培养至关重要。
然而,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恰恰在这一点上出现了危机。我们现在许多大学主要是把教育的性质定位在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上面,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流露出浓厚的急功近利的意识。有的甚至打着和市场经济接轨的旗号,让教育内容完全由市场支配,在大学教育中片面强调所谓“适应社会需求”,将大学变成了职业培训的场所。许多大学将学校的教育目标定位在怎样让学生升学、就业,怎样创造财富上。在现实社会大环境的功利化与实用化的导向下,大学强调所谓专业对口,造成了学科与课程设置更为单一、片面、直接,以致完全背弃了大学精神,将大学本来应该具备的“人的教育”变成了“工具的培养”;将本应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教育变成了单一知识的传授;将本应是生动活泼的育人教育变成了呆板的技能培训。这一现状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破坏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影响了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认为,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科学教育是训练观察自然的艺术,侧重于逻辑思维(用脑);技术教育是训练生产物质产品的艺术,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动手);人文教育则是通过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的学习,学会观察社会,进而学会生活的艺术。但是把科学教育、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对立起来,导致了狭隘的专门化,是一种“最糟糕的教育”。“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怀特海特别反对课程中纯粹专业主义所带来的空洞性,他相信技术效率自身只能导向平庸和乏味。在他看来,这样的课程也可能会使学习者掌握关于星球、太阳的知识,但遗憾的是,他们却始终“看不到日落的光辉”,体味不到生命的辉煌。然而,怀特海所感到的悲哀,恰恰是我们现在大学教育的一种真实的现实。
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特别强调的对人、对人生的探求与思索,对人的关注与关怀,在当今的中国大学教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继承。《大学》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说,教育之道,在于使人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善良美德,从而达到真善美的人生最高境界。相反,我们如今的大学教育越来越强烈地显示出沦为单纯的知识灌输和速效的技能培训的倾向,这肯定无法造就出高素质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暴露出较多的人格缺陷。
有人讲过:“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 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而这三方面的内容恰恰是现在中国大学人文教育中十分需要的。它是对当前单一的、形而上学的教育理念的最好的纠正措施。
四、在继承与发展中推进大学人文教育
对于当今大学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其严重性,认识到它对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制约,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状况的改变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练习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无疑,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合作精神等。这些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也只能通过人文教育才能给予学生。大学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育成使人的禀赋都得到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健康全面的真正的人,而不是仅仅能够满足社会上、市场上某种需要的单一的人,只会掌握某一专业技能的人。
从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来分析,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美国人类文化和社会心理学家英格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特征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1) 乐于接受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 准备迎接社会的变革;(3) 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不同的意见和看法;(4) 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5) 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6) 有计划性;(7) 尊重知识;(8) 可依赖性和信任感;(9) 重视专门技术;(10) 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11) 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12) 了解生产及其过程等等。在这中间,职业技能方面所占的内容远远不能和全面素质方面的内容相比。未来的社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和人文情怀。而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必须符合这一社会发展趋势。
从这一指向出发,我们应该能够寻找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我们的若干启示。如前所述,它的注重人的道德情操的培养提高,它的强调情意交融(乐、礼)的情境教育的理念,它的以做人为主旨的教育目的,它的主张自然和谐的理想追求,都可以为今天的大学人文教育注入丰富生动的内容。在孔子那里,诗、六艺、音乐及大自然等都对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天地之间发现并升华自我的主体生命,并深刻认识到诸如了解、尊重、关怀、给予、责任等各方面的精神价值,从而真正实现精神的解放,成就人格之美。而当今我们的大学教育,也应该让学生有更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多的美感陶冶。我们必须在吸收借鉴现代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高度重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重视这种精神的养成教育,重视深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华注入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之中,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选择,学会创造,成为健康成长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有丰富情感的人,热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