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学生管理模式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ny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办学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的研究开放大学学生管理的新模式,在创新的基础上,稳扎稳打地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本文主要研究了开放大学学生管理模式,探讨了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开放大学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开放大学 学生管理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12-01
  开放大学学生管理的模式有很多,而对于一个大学来说,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最重要的还是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的特点,所以针对开放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开放教育学生管理现状和特点
  开放大学建设必须立足于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着眼于满足大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致力予提高开放学习支持服务能力,以体现出开放大学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使命。开放大学建设的实施既要完善顶层设计,又要开展有益的实践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目前,开放大学建设研究多为顶层设计,对实践探索的研究有待深入。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实体,其服务对象、资源形态和办学手段等均有别于传统大学,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有待挖掘,如何对学习需求实现有力的支持服务就是一项重要挑战。
  1.教育对象复杂,管理难度不断增大
  开放教育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具有“不在校、分布广、数量大”的特点,他们的生活经历、社会背景、知识结构、求学目的各不相同。同时,大部分学生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成学业,工学矛盾突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整齐划一的完成诸如选课、注册、缴费、考试等学习环节,给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2.求学目的有偏差,学习主动性不够
  学生选择开放教育大都为了学历晋级,评职称等,欠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少学员在职多年,以前所学的知识已经淡忘;有些人年纪大,缺乏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不会网上学习;加之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态度及方法等方面的偏差,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大。
  3.学生管理体制不完善
  导学教师的工作具有一些技术性和专业性。但是,由于大家对它的认识停留在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层面上,认为只要学生不投诉,任务就算完成。所以导学教师队伍成为分流其他岗位富余人员的接收站。另外,作为最基层的导学教师,他们不得不应付各个条线下达的事务性工作,扮演着“办事员、勤杂工、保姆、消防员”的角色。日久天长便对这项工作的重要功用和自身价值感觉模糊,甚至产生怀疑,导致工作热情降低,迷失前进的方向。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就会导致一些导学教师对学生不管不问,只要学生交了学费,按期参加期末考试,就不管理,更谈不上服务的意识。导学教师主要是在业余时间管理班级,若导学教师不能抽出时间进到班里,那么这个班主任就形同虚设,班级工作就难以开展。
  二、开放式管理模式价值分析
  1.更换学生管理模式,改变管理内在驱动力
  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主动方在辅导员,被动方在学生,是一种“压迫式”管理模式,学生遵从及完善的内驱力不强,而开放式管理模式主动权完全在学生,整个过程中体现了高度的自主性,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开放式”模式,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驱动力相当强。
  2.开放但不失规范,管理成效显著提高
  开放式管理属于“朋辈管理”的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均属于同一团体的同龄人,没有距离感,相容性好,接受度高,更容易提高管理效果。开放式管理具有开放性但不缺乏规范性,既保证学生自我管理的自主性、积极性,又保证学生管理的规范性、约束性,确确实实通过主动性实现管理成效显著提高。
  3.与学生人格培育完美结合
  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是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学生事务管理的落脚点也在学生的成长成才上。传统的“上管下”的管理模式很难让学生人格培育融合到班级及学生管理中去,大都是割裂开来分别进行。而开放式管理模式首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性;其次,锻炼了学生的管理决策能力、表现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再次,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因此,这种模式,能够有机融合到学生人格培育过程中去,完全符合当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
  三、开放式管理在大学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1.确立管理模式运行目标,培养创新型、管理型人才
  实现班级管理特色化、自主化、人性化,通过确立创建“品牌班级”、“学习型班级”、“创新型班级”、“管理型班级”的目标,实现辅导员的真正意义上的“放手”,使学生真正投入到班级管理建设中,即所谓的实现由“有为”到“无为而治”。开放式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学生沟通、协调、组织能力的锻炼,有助于学生接触课本之外的宽泛知识。
  2.制度保障开放式管理模式的良好运行
  辅导员工作的“无为而治”并不意味着辅导员什么都不过问,将班级全部管理都交由学生完成,“无为而治”的实施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做前提,用制度保证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用制度规范学生的管理行为,用制度深化开放式的推进深度广度。
  3.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方法手段
  建立健全成体系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是践行开放式管理的落脚点,科学先进完善制度的建立是管理模式能否取和成功的先决条件。辅导员与班级共同协商制定完善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如班级管理制度、宿舍文明公约、学风规范制度、互帮学习小组制度),确保开放式管理的每一环节有章可循。
  实现开放式管理学生主体性发挥。其中建设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关键。要切实选拔、培养能力出众、阅历丰富、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学生干部,保证班级管理的有序正常进行。
  围绕“塑造人、锻炼人、发展人”的精神开展系列活动,开展特色管理方式方法。实行班干部“轮值制”,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与学生服务中去,增强班级观念,强化自我服务意识,提升管理与决策能力。开展一种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模式——学生讲坛,由学生自主选题、自助搜集资料、独立制作课件、独立完成讲座,面对的听众主要为本班同学,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健康人格。
  四、結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放大学学生管理模式的分析过程中,我们着重对管理的模式进行深刻的探讨,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的效果,依靠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办学、教育质量。
其他文献
面对国际和国内近年来兴起的企业合并浪潮和国际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重大变化,我国迫切需要明确地提出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针对我国的会计环境和企业合并现状
【摘 要】 傳统模式已不能为有效教学埋单。在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使之呈现多样化特征,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提高英语素养服务。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1  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
【摘 要】初中歷史课涉及的史料丰富多彩,每节课的内容又很多,课堂上能展示的史料就很有限,重在结合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筛选,科学有效地加以运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掌握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双赢”甚至“多赢”应成为我们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史料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3
[摘要]因为微信消息传播的群体性、即时性、可视性等特点,使其具有极强的“传播效应”——用得好,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用得不好,徒增烦恼。因此,如何管理好班级微信群,让其健康发展,成为家长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传递正能量的阵地,是班主任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本文探讨了微信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信群 小学班级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应用题既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是小学生在解题和应用中較易出错的题型。学习和解答应用题,不仅能培养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对其今后发展大有帮助。基于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一、在审题中找准数量关系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收集整理,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审清题意,就无法找准数量关系,会导致解题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