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总是处在“铁屋子”中,电影《立春》给我们塑造了一英勇的战士——王彩玲,在这一个人的战争中她胜利了,为艺术而生、为爱而生,她抵制住了男权主流意识对自我的入侵,在矛盾与挣扎中逐步确立了女性意识,自己嫁给了自己,成为“铁屋子”中的清醒者。
[关键词] 王彩玲 “铁屋子” 男权主流意识 理想与爱情
立春一过,
实际上城市里还没有啥春天的迹象,
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
风好像在一夜间就变的温润潮湿起来了,
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
我知道我是被自己感动了。
这是《立春卜开头主人公王彩玲的独白,内心的灵魂飘荡在这个边缘偏蓝色调下的小城远景,工厂的废气、早晨的薄雾还有做饭的炊烟笼罩着它,这是我们的家园。用这样的视角来看,似乎多了一些浪漫的意味,既真实又虚幻。整部电影都是这样的色调,有一种说不出的凉,当帏幕落下时我脑中闪现着女作家林白在《一个人的战争》小序中说:“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给自己,一面墙自己堵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位女人自己嫁给自己”。的确王彩玲被她自己的歌唱所感动,我也被她一个人的战争所感动。导演顾长卫表示,《立春》是一部讲文艺青年梦想和现实,边缘和都市,夸张点说是天堂和地狱的片子。但在我看来王彩玲是最后的胜利者,一个具有女性主义气质的狂欢者,在她身上突出的具有反抗男性权威的意识。一场没有硝烟的男人与女人的战争开始了。
一、“铁屋子”中的清醒者
中国电影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电影语境下的女性都是在浓郁的中国气息和东方文化氛围中的“铁屋子”中,始终给人一种东方独有味道。这一点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表现的十分突出。美籍华人学者李欧梵说:“‘铁屋子’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象征’,一种悲剧式宿命哲学意味,往往成为当时那些作出努力的人们痛苦的心灵感受,‘少数清醒者开始想唤醒沉睡者,但是那努力所导致的只是疏远和失败。清醒者于是变成无力唤醒熟睡者的孤独者,所能做的只是激起自己的痛苦,更加深深地意识到死亡的即将来临。他们中的任何人都没有得到完满的胜利,庸众是最后的胜利者。‘铁屋子’毫无毁灭的迹象。”“在文化原型的意义上,中国文化对人的基本欲望情感的禁锢,犹如一‘铁屋子’那样牢固和结实。”女性更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来。有些在“铁屋子”的中挣扎,成为呐喊者;有些仍然沉睡着……。几千年来,中国女性始终是一个被剥夺了话语权的弱势群体,她们的命运被男权社会中男权和男性话语所主宰,无论是普通的农村妇女还是贵为皇妃,都无法摆脱这一命运。在这种命运驱使下,掘醒者一面屈从,一面反抗,而这种矛盾的双重性格又将她们置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能否冲出去,又有谁个冲出这“铁屋子”呢?
(一)王彩玲向男权社会发起挑战
自古以来女性都充当“他者”成为“被看对象”。“女人身体的被看性,是男人对于女人的一种最基本的养眼方式,因为女人的身体被看性不是哪个男人决定的,而是女人在成为成熟女人之时,就已经具备了被看的资本,因而人们说,女人的资本就是女人的身体”可见男性“看”的霸权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的”、“合法的”社会性价值固定下来。这种观念不仅成为男人的集体无意识,而且对这种霸权的认同也成为女人的本性,所以“女为悦己者容”。这种趋势犹如狂风扫落叶之势不可阻挡,女人按照男人的喜好完成自身的蜕变,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说“女人并不是生成的,而宁说是逐渐形成的”。女人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受到支配,更让她们不寒而栗的是在身体背后,总是赋予太多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含义的背后又总是男人的目光,“镜子和磅秤取代了祭坛和跪凳”“身体在一种全面折磨之中,变成必须根据某些‘美学’目标来进行监护、简约、禁欲的危险品”这就不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减肥药、整容术了。显然这种审美风尚是不健康的,它本身就是女性向男性向屈从,女性话语让位以男权霸权话语的表现,故事中董璇所饰演的小张老师就是如此形成的女性,她是影片中唯一个漂亮、苗条、风情的女人,一个让男人看了会遐想的女人。而片子中唯独设置这样一个女性我想这是值得细品的噱头。陷入“被看”的小张老师与大龅牙、满脸黑斑、眉毛淡到无、身材臃肿的王彩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顾长卫让自己美丽动人的妻子蒋雯丽来了个大“变脸”,绝不仅仅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这使她冲出了男性“看”的围城,挑战了男性审美霸权,刺激了男性的视觉图像。成为像冲出特洛伊之城的勇士。王彩铃也以超出一般女子的勇气面对男性的眼光,在与黃四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王彩玲吐露真情遭到拒绝后毫不犹豫的说:“你是因为我丑才把我当哥们的吧!我觉得我不丑,就是有点古怪。”这句话道出了男性择偶的潜规则,而那坚强的眼神也顷刻间摧毁了男人的虚伪,除此影片让一个“丑女”成为小城人们所敬仰的艺术家,成为像周瑜、高贝贝等许多爱好者艺术追求的女神。不能不说她在以一个“异类”抵抗男人潜在的欲望。
(二)在矛盾中逐步确立女性意识
1、对性的渴求:变态与挣扎
对性的渴求是人生命本能的欲望,也是能体现原始生命力的表征,正如王绯在《女性与阅读期待》中所指出“妇女们只能通过性的,最高程度的实现自己的性生活领域的人格尊严,达到女性生命本体最大限度的和谐自由,才能提高自己的解放程度”。但在张艺谋的影片里,女性更多的是成为交欢、泄欲的工具,无从性的尊严与自由,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女人们相互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为的就红灯笼能高挂在自己屋檐下,承受着男性霸权的控制。即使影片中男性话语是“不在场”的,但女性的仍自愿服从。而《立春》中的王彩玲则在渴求性的挣扎中具有了独立的女性意识,在小张老师与丈夫放纵的床上生活,在他们大声的呻吟声中完成了王彩玲的处女之身的洗礼,而她第一次爱情也随之流产。此后虽然与酒吧服务生有一次鱼水之欢,但她仍出于主导位置,直到最后的她选择一个人拥有孩子,拒绝男性身份的对自身的占有,最终完成了她灵与肉痛苦挣扎的轮回。
2、世俗的婚姻:委身与坚守
影片中大多数女子都在一边是名、利、安逸,一边是良知、奋斗、真爱选择了前者,成为世俗家庭的束缚,虽有反抗但无疑于以卵击石,因为一旦女人进入强大的男权社会中就会成为男人欲望的对象,例如《黄金甲》中巩俐饰演的皇后是政治婚姻的牺牲品。20年中她从未在丈夫那里品尝到真正的爱情。但追求自由爱情与幸福生活的欲望使她与继子发生了不伦之恋。在发动政变失败后一切秩序都没有改变,还搭上了自己的儿子杰王子。她还得日复一日地喝下毒药,直到死去她不会冲出这间森严的“铁屋子”。而在《立春》中的 王彩玲也曾有过动摇但在她拒绝胡金泉时,我们看到了她最后坚守着“自己的一间屋”,(伍尔芙语)这不仅是指“必须栖息之所和理想的逃世之地,也是私人性、自我意识的存在基础。当女性在“自己的一间屋子”里,拋弃现存的文化意识和男性话语的影响”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女人。
3、命运的抗争:失败与胜利
女人的命运总是掌握在男性手中,因他们的喜欢而受宠,因他们的厌恶而堕落。命运就像赌博,永远都在猜测男人手中的底牌,而女人们可能永远也猜不着,“她们是被参照他们而定义的,而不是他们而定义,她们是附属的,是相对与本质来说的非本质的……是‘另一种’”。女性或因愚昧,或因落伍或因绊脚石,或因自愿自甘奉献,终究遭到不能与男性为伍的拒斥,也只能像颂莲在陈家宅院疯掉,像王后在皇宫里慢慢死去。女性是男’性存在的参照物,但王彩玲突破了这样的局限,使自己摆脱了男性的定义,自己嫁给了自己,“她们都好像用来做镜子的……奇妙的力量能把男人的影子反射成了原来的两倍大”这样就使男性在王彩玲那里无限的放大,成为她门口镜子里的影幻。成为冲出“铁屋子”的胜利者。
二、手持“理想与爱情”向男权社会冲锋陷阵
普契尼《托斯卡》咏叹调《为了艺术,为了爱情》在影片中不断出现,尤其在王彩玲在中央歌剧院的办公室里碰壁,无奈激愤的她唱到高潮处“为何为何上帝啊……为何对我如此残酷”,灰暗肥胖的背影跪倒在办公室外的楼梯口。那变了形的脸让我们体会到她那无言的痛楚。
王彩玲为黄四献出的爱情却被他一个巴掌打落到尘土中。还效仿《托斯卡》歌剧中的女主人公跳了一次“城堡”。艺术,爱情,是王彩玲生活的信仰。“拜伦说得好: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的整个生存。尼采也认为:女人对爱情的理解是十分清楚的:这不仅是奉献,而且是整个身心的奉献,毫无保留的、不顾一切的。她的爱所具有的这种无条件性使爱成为信仰,她惟一的信仰。”当王彩玲理想被谎言所击碎,爱情被埋葬后,选择自己嫁给自己,仍以女性强烈的自我意识拒绝男性社会的入侵。表现出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这些表现需与片中的其他做进一步的对比方能更深的凸显出来。
(一)“我不愿意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
黄四宝,一个好像梵高再世,疯狂的考了美院五年,为了实现艺术梦想,在一个丑女真挚爱情的奉献下仓皇而逃,什么女人的相貌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这是个多么脆弱的谎言,黃给了无情的一击,也击碎了男人编制的美丽童话,如果能像《怪物史莱克》中的……人间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实际上王彩铃脸上的疙瘩和丑不可能因为她会唱歌剧就被男人欲望的目光饶恕,这让人看到了男人的猥琐和真实欲望。
(二)“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周瑜是最平淡和焦虑的一位文艺青年,他无法面对自己的现实状态,又没有一点主见的实现梦想,最终因为感情的挫折放弃了自己的伟大梦想。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男人一个个轻易的放弃了奋斗的梦想,只有王彩玲——一个不被男性社会认可的边缘化女性在坚持,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嘲讽,也难怪在周瑜眼中王彩玲无比可爱,犹如艺术女神,而他为王彩玲献出的爱情被斥为烂杏一筐。
(三)“我们每个人都在劫难逃”
胡金泉面对社会的压力,并没有勇敢的承认自己的同性倾向,反而跪下乞求王彩玲和他假结婚,让人看到了男人自私懦弱,以自我的方式无理的要求女性为她们付出,后来他用一个极端的方式向人们证明他是像其他男人一样的男人。他把他的女学生拖到了男厕所。以此他终于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完整。最终也无法正视自己的缺陷,成为一个“强奸犯”,自愿落入命运的劫难中。
这三个男性最终都被社会所异化,从狂热地追求艺术理想而堕入世俗之中,接受了主流社会对自我的侵入
(四)“不是你心理阴暗,就是我心理阴暗”
小张老师在青春靓丽的外表下,有一颗对爱情纯朴的心。她是唯一一个在影片中不懂艺术的人,所追求是只是世俗的幸福,她作为王彩玲反面而存在,她的丈夫仅仅了说了一句“别管闲事”,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语者”,但却控制着小张老师的一切,当老汉席卷钱财失踪后,“他走了,我一个人怎么办啊”道出了无数女人的“第二性”的实质。婚姻只是有性无爱的空壳,而女人成了男人的泄欲工具,老汉消失的那一刻折射出王彩玲不会将爱情留在这个城市的信念是对的。
最后王彩玲收养的孤儿院的小凡,当所有小朋友都跑掉了就剩下这么一个兔唇的女孩子,两个生存状况极其相似的人相拥在一起,着也就预示了会产生更强大的力量,母女俩在欢快的儿歌中也让痴呆的老父亲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这样温馨的场景告诉世人,也告诉男人,没有他们,我们依然活的快乐,依然能组成一个快乐的家,这样的姿态电影中的高贝贝和小张老师是不具有的。她们都委身于男性,成为男性的代言人。王彩玲成为坚守自身的觉醒者
三、结语
每年的春天一来
我心里总是蠢蠢欲动——题记
《立春》的结局是一个虚拟的场景,王彩玲站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放声高歌。这样的结局再好不过了,你觉得我们应该给她一个现实的东西,但她需要的却是精神上的。北京户口对她已经没有意义了,王彩玲真正需要的是个舞台,有人听她唱歌。她实现不了,她的舞台就变成她的人生,她唱给自己、唱给她一个人的女儿听。春天的萌动总是能给她无穷的力量,告诉了世人“拥有一间屋子”的女人人能充满希望地活着。
[关键词] 王彩玲 “铁屋子” 男权主流意识 理想与爱情
立春一过,
实际上城市里还没有啥春天的迹象,
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
风好像在一夜间就变的温润潮湿起来了,
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
我知道我是被自己感动了。
这是《立春卜开头主人公王彩玲的独白,内心的灵魂飘荡在这个边缘偏蓝色调下的小城远景,工厂的废气、早晨的薄雾还有做饭的炊烟笼罩着它,这是我们的家园。用这样的视角来看,似乎多了一些浪漫的意味,既真实又虚幻。整部电影都是这样的色调,有一种说不出的凉,当帏幕落下时我脑中闪现着女作家林白在《一个人的战争》小序中说:“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给自己,一面墙自己堵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位女人自己嫁给自己”。的确王彩玲被她自己的歌唱所感动,我也被她一个人的战争所感动。导演顾长卫表示,《立春》是一部讲文艺青年梦想和现实,边缘和都市,夸张点说是天堂和地狱的片子。但在我看来王彩玲是最后的胜利者,一个具有女性主义气质的狂欢者,在她身上突出的具有反抗男性权威的意识。一场没有硝烟的男人与女人的战争开始了。
一、“铁屋子”中的清醒者
中国电影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电影语境下的女性都是在浓郁的中国气息和东方文化氛围中的“铁屋子”中,始终给人一种东方独有味道。这一点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表现的十分突出。美籍华人学者李欧梵说:“‘铁屋子’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象征’,一种悲剧式宿命哲学意味,往往成为当时那些作出努力的人们痛苦的心灵感受,‘少数清醒者开始想唤醒沉睡者,但是那努力所导致的只是疏远和失败。清醒者于是变成无力唤醒熟睡者的孤独者,所能做的只是激起自己的痛苦,更加深深地意识到死亡的即将来临。他们中的任何人都没有得到完满的胜利,庸众是最后的胜利者。‘铁屋子’毫无毁灭的迹象。”“在文化原型的意义上,中国文化对人的基本欲望情感的禁锢,犹如一‘铁屋子’那样牢固和结实。”女性更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来。有些在“铁屋子”的中挣扎,成为呐喊者;有些仍然沉睡着……。几千年来,中国女性始终是一个被剥夺了话语权的弱势群体,她们的命运被男权社会中男权和男性话语所主宰,无论是普通的农村妇女还是贵为皇妃,都无法摆脱这一命运。在这种命运驱使下,掘醒者一面屈从,一面反抗,而这种矛盾的双重性格又将她们置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能否冲出去,又有谁个冲出这“铁屋子”呢?
(一)王彩玲向男权社会发起挑战
自古以来女性都充当“他者”成为“被看对象”。“女人身体的被看性,是男人对于女人的一种最基本的养眼方式,因为女人的身体被看性不是哪个男人决定的,而是女人在成为成熟女人之时,就已经具备了被看的资本,因而人们说,女人的资本就是女人的身体”可见男性“看”的霸权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的”、“合法的”社会性价值固定下来。这种观念不仅成为男人的集体无意识,而且对这种霸权的认同也成为女人的本性,所以“女为悦己者容”。这种趋势犹如狂风扫落叶之势不可阻挡,女人按照男人的喜好完成自身的蜕变,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说“女人并不是生成的,而宁说是逐渐形成的”。女人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受到支配,更让她们不寒而栗的是在身体背后,总是赋予太多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含义的背后又总是男人的目光,“镜子和磅秤取代了祭坛和跪凳”“身体在一种全面折磨之中,变成必须根据某些‘美学’目标来进行监护、简约、禁欲的危险品”这就不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减肥药、整容术了。显然这种审美风尚是不健康的,它本身就是女性向男性向屈从,女性话语让位以男权霸权话语的表现,故事中董璇所饰演的小张老师就是如此形成的女性,她是影片中唯一个漂亮、苗条、风情的女人,一个让男人看了会遐想的女人。而片子中唯独设置这样一个女性我想这是值得细品的噱头。陷入“被看”的小张老师与大龅牙、满脸黑斑、眉毛淡到无、身材臃肿的王彩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顾长卫让自己美丽动人的妻子蒋雯丽来了个大“变脸”,绝不仅仅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这使她冲出了男性“看”的围城,挑战了男性审美霸权,刺激了男性的视觉图像。成为像冲出特洛伊之城的勇士。王彩铃也以超出一般女子的勇气面对男性的眼光,在与黃四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王彩玲吐露真情遭到拒绝后毫不犹豫的说:“你是因为我丑才把我当哥们的吧!我觉得我不丑,就是有点古怪。”这句话道出了男性择偶的潜规则,而那坚强的眼神也顷刻间摧毁了男人的虚伪,除此影片让一个“丑女”成为小城人们所敬仰的艺术家,成为像周瑜、高贝贝等许多爱好者艺术追求的女神。不能不说她在以一个“异类”抵抗男人潜在的欲望。
(二)在矛盾中逐步确立女性意识
1、对性的渴求:变态与挣扎
对性的渴求是人生命本能的欲望,也是能体现原始生命力的表征,正如王绯在《女性与阅读期待》中所指出“妇女们只能通过性的,最高程度的实现自己的性生活领域的人格尊严,达到女性生命本体最大限度的和谐自由,才能提高自己的解放程度”。但在张艺谋的影片里,女性更多的是成为交欢、泄欲的工具,无从性的尊严与自由,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女人们相互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为的就红灯笼能高挂在自己屋檐下,承受着男性霸权的控制。即使影片中男性话语是“不在场”的,但女性的仍自愿服从。而《立春》中的王彩玲则在渴求性的挣扎中具有了独立的女性意识,在小张老师与丈夫放纵的床上生活,在他们大声的呻吟声中完成了王彩玲的处女之身的洗礼,而她第一次爱情也随之流产。此后虽然与酒吧服务生有一次鱼水之欢,但她仍出于主导位置,直到最后的她选择一个人拥有孩子,拒绝男性身份的对自身的占有,最终完成了她灵与肉痛苦挣扎的轮回。
2、世俗的婚姻:委身与坚守
影片中大多数女子都在一边是名、利、安逸,一边是良知、奋斗、真爱选择了前者,成为世俗家庭的束缚,虽有反抗但无疑于以卵击石,因为一旦女人进入强大的男权社会中就会成为男人欲望的对象,例如《黄金甲》中巩俐饰演的皇后是政治婚姻的牺牲品。20年中她从未在丈夫那里品尝到真正的爱情。但追求自由爱情与幸福生活的欲望使她与继子发生了不伦之恋。在发动政变失败后一切秩序都没有改变,还搭上了自己的儿子杰王子。她还得日复一日地喝下毒药,直到死去她不会冲出这间森严的“铁屋子”。而在《立春》中的 王彩玲也曾有过动摇但在她拒绝胡金泉时,我们看到了她最后坚守着“自己的一间屋”,(伍尔芙语)这不仅是指“必须栖息之所和理想的逃世之地,也是私人性、自我意识的存在基础。当女性在“自己的一间屋子”里,拋弃现存的文化意识和男性话语的影响”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女人。
3、命运的抗争:失败与胜利
女人的命运总是掌握在男性手中,因他们的喜欢而受宠,因他们的厌恶而堕落。命运就像赌博,永远都在猜测男人手中的底牌,而女人们可能永远也猜不着,“她们是被参照他们而定义的,而不是他们而定义,她们是附属的,是相对与本质来说的非本质的……是‘另一种’”。女性或因愚昧,或因落伍或因绊脚石,或因自愿自甘奉献,终究遭到不能与男性为伍的拒斥,也只能像颂莲在陈家宅院疯掉,像王后在皇宫里慢慢死去。女性是男’性存在的参照物,但王彩玲突破了这样的局限,使自己摆脱了男性的定义,自己嫁给了自己,“她们都好像用来做镜子的……奇妙的力量能把男人的影子反射成了原来的两倍大”这样就使男性在王彩玲那里无限的放大,成为她门口镜子里的影幻。成为冲出“铁屋子”的胜利者。
二、手持“理想与爱情”向男权社会冲锋陷阵
普契尼《托斯卡》咏叹调《为了艺术,为了爱情》在影片中不断出现,尤其在王彩玲在中央歌剧院的办公室里碰壁,无奈激愤的她唱到高潮处“为何为何上帝啊……为何对我如此残酷”,灰暗肥胖的背影跪倒在办公室外的楼梯口。那变了形的脸让我们体会到她那无言的痛楚。
王彩玲为黄四献出的爱情却被他一个巴掌打落到尘土中。还效仿《托斯卡》歌剧中的女主人公跳了一次“城堡”。艺术,爱情,是王彩玲生活的信仰。“拜伦说得好: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的整个生存。尼采也认为:女人对爱情的理解是十分清楚的:这不仅是奉献,而且是整个身心的奉献,毫无保留的、不顾一切的。她的爱所具有的这种无条件性使爱成为信仰,她惟一的信仰。”当王彩玲理想被谎言所击碎,爱情被埋葬后,选择自己嫁给自己,仍以女性强烈的自我意识拒绝男性社会的入侵。表现出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这些表现需与片中的其他做进一步的对比方能更深的凸显出来。
(一)“我不愿意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
黄四宝,一个好像梵高再世,疯狂的考了美院五年,为了实现艺术梦想,在一个丑女真挚爱情的奉献下仓皇而逃,什么女人的相貌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这是个多么脆弱的谎言,黃给了无情的一击,也击碎了男人编制的美丽童话,如果能像《怪物史莱克》中的……人间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实际上王彩铃脸上的疙瘩和丑不可能因为她会唱歌剧就被男人欲望的目光饶恕,这让人看到了男人的猥琐和真实欲望。
(二)“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周瑜是最平淡和焦虑的一位文艺青年,他无法面对自己的现实状态,又没有一点主见的实现梦想,最终因为感情的挫折放弃了自己的伟大梦想。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男人一个个轻易的放弃了奋斗的梦想,只有王彩玲——一个不被男性社会认可的边缘化女性在坚持,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嘲讽,也难怪在周瑜眼中王彩玲无比可爱,犹如艺术女神,而他为王彩玲献出的爱情被斥为烂杏一筐。
(三)“我们每个人都在劫难逃”
胡金泉面对社会的压力,并没有勇敢的承认自己的同性倾向,反而跪下乞求王彩玲和他假结婚,让人看到了男人自私懦弱,以自我的方式无理的要求女性为她们付出,后来他用一个极端的方式向人们证明他是像其他男人一样的男人。他把他的女学生拖到了男厕所。以此他终于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完整。最终也无法正视自己的缺陷,成为一个“强奸犯”,自愿落入命运的劫难中。
这三个男性最终都被社会所异化,从狂热地追求艺术理想而堕入世俗之中,接受了主流社会对自我的侵入
(四)“不是你心理阴暗,就是我心理阴暗”
小张老师在青春靓丽的外表下,有一颗对爱情纯朴的心。她是唯一一个在影片中不懂艺术的人,所追求是只是世俗的幸福,她作为王彩玲反面而存在,她的丈夫仅仅了说了一句“别管闲事”,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语者”,但却控制着小张老师的一切,当老汉席卷钱财失踪后,“他走了,我一个人怎么办啊”道出了无数女人的“第二性”的实质。婚姻只是有性无爱的空壳,而女人成了男人的泄欲工具,老汉消失的那一刻折射出王彩玲不会将爱情留在这个城市的信念是对的。
最后王彩玲收养的孤儿院的小凡,当所有小朋友都跑掉了就剩下这么一个兔唇的女孩子,两个生存状况极其相似的人相拥在一起,着也就预示了会产生更强大的力量,母女俩在欢快的儿歌中也让痴呆的老父亲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这样温馨的场景告诉世人,也告诉男人,没有他们,我们依然活的快乐,依然能组成一个快乐的家,这样的姿态电影中的高贝贝和小张老师是不具有的。她们都委身于男性,成为男性的代言人。王彩玲成为坚守自身的觉醒者
三、结语
每年的春天一来
我心里总是蠢蠢欲动——题记
《立春》的结局是一个虚拟的场景,王彩玲站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放声高歌。这样的结局再好不过了,你觉得我们应该给她一个现实的东西,但她需要的却是精神上的。北京户口对她已经没有意义了,王彩玲真正需要的是个舞台,有人听她唱歌。她实现不了,她的舞台就变成她的人生,她唱给自己、唱给她一个人的女儿听。春天的萌动总是能给她无穷的力量,告诉了世人“拥有一间屋子”的女人人能充满希望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