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是流淌在人们心中的一首歌,不同的人可以唱出不同的味道,但其中有一种味道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向往快乐、追求快乐——那正是童年的味道。在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我们也可以找到这种童年的味道。
放眼望去,百草园里,从低到高,无不充溢着各种各样的乐趣,单是那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足以令人流连忘返。这里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趣味无穷。瞧,那可怜的斑蝥,被强大的力量按住,就只能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来逃脱。这一幕多么类似于我们曾经将那忙着赶路的蚂蚁围得团团转,将那恃强凌弱的蛤蟆赶出自己的领地,将蜻蜓捉到帐子里,让它吃掉那烦人的蚊子……可以说昆虫是每个孩子童年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到了冬天,百草园里可就没那么好玩了。百草枯萎,动物冬眠,似乎再没有什么可玩的了,但儿童又怎会甘心就这么待着呢,他们是不会错过任何一点创造乐趣的机会的。雪地捕鸟虽不是自己擅长的,但也足以满足儿童那强烈的表现欲了,即便只捕到几只麻雀,他们也能兴奋许久。总之,百草园符合儿童追求快乐的每一个要素: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丰富多彩、变幻无穷,所以离别才会显得那么困难。小脑袋把自己能想到的理由都琢磨了一遍,仍旧想不通,只能无奈地与百草园告别。而此时,蟋蟀们、覆盆子们、木莲们……都早已成了“我”心中最亲最爱的朋友。
相比较而言,三味书屋里就单调了许多。“一扇黑油的竹门”,“一个高而瘦的老人”,“一条戒尺”和一堆读不懂的文章……一幕幕画面,总让人联想到那腐朽落后的封建教育。所以有人认为,写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是为了与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形成对比,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意图是揭露和批判脱离儿童实际、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
本文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是描写一种单纯的人生况味,还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深刻挖掘?要解开这个疑团,还得从作者本人说起。对于本文的写作初衷,鲁迅说:“是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可见鲁迅写这篇文章,不为声讨战斗,也不为痛惜哀怜,只为寻找一片心灵的祥和之地,让精神得到片刻的憩息。
百草园带给作者的是快乐,三味书屋里的快乐又何曾缺失过。因为儿童是最伟大的发明家,只要那颗童心未泯,那么追求快乐的步伐就永不停止,即使是在大家看来最单调无味的地方——学校,他们也依然可以捕捉到快乐。溜到三味书屋的后园子里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这些我们都不陌生。尤其是为了避免受罚,想尽办法“瞒天过海”的那些情景,无不触动着我们的心弦,引得我们会心一笑。先生也是十分可爱的,虽有戒尺却不常用;虽有罚跪的规矩,却总不过瞪几眼;他念书时投入的样子,让我们也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文学。虽然每日只是读书、习字、对课,但我们的知识在一天天积累丰富。此外,在三味书屋,“我”还能看到上学前连长妈妈都难得找到的各种小说,并描摹了成本成本的《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后来还卖了钱。这对于少年鲁迅来说,不知道是如何得意、如何自豪的美事。由此说来,三味书屋不但不可怕,反而是一个值得回味一生的好地方。
百草园让作者亲近自然,三味书屋让作者接触文学,都是作者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孰轻孰重,难做论断。但是百草园也好,三味书屋也罢,作者都采用了卷舒自如的笔调,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儿童读来拍手称快,成人读来点头回味,晚年的鲁迅读来,必定也是沉醉其中。
尽管鲁迅的笔是用来革命的“匕首”,但是对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我们何妨放下重负、远离硝烟,去品味那难得的祥和与单纯的快乐。这又何尝不是鲁迅先生在心底追求的那片宁静的精神家园?
放眼望去,百草园里,从低到高,无不充溢着各种各样的乐趣,单是那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足以令人流连忘返。这里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趣味无穷。瞧,那可怜的斑蝥,被强大的力量按住,就只能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来逃脱。这一幕多么类似于我们曾经将那忙着赶路的蚂蚁围得团团转,将那恃强凌弱的蛤蟆赶出自己的领地,将蜻蜓捉到帐子里,让它吃掉那烦人的蚊子……可以说昆虫是每个孩子童年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到了冬天,百草园里可就没那么好玩了。百草枯萎,动物冬眠,似乎再没有什么可玩的了,但儿童又怎会甘心就这么待着呢,他们是不会错过任何一点创造乐趣的机会的。雪地捕鸟虽不是自己擅长的,但也足以满足儿童那强烈的表现欲了,即便只捕到几只麻雀,他们也能兴奋许久。总之,百草园符合儿童追求快乐的每一个要素: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丰富多彩、变幻无穷,所以离别才会显得那么困难。小脑袋把自己能想到的理由都琢磨了一遍,仍旧想不通,只能无奈地与百草园告别。而此时,蟋蟀们、覆盆子们、木莲们……都早已成了“我”心中最亲最爱的朋友。
相比较而言,三味书屋里就单调了许多。“一扇黑油的竹门”,“一个高而瘦的老人”,“一条戒尺”和一堆读不懂的文章……一幕幕画面,总让人联想到那腐朽落后的封建教育。所以有人认为,写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是为了与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形成对比,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意图是揭露和批判脱离儿童实际、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
本文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是描写一种单纯的人生况味,还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深刻挖掘?要解开这个疑团,还得从作者本人说起。对于本文的写作初衷,鲁迅说:“是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可见鲁迅写这篇文章,不为声讨战斗,也不为痛惜哀怜,只为寻找一片心灵的祥和之地,让精神得到片刻的憩息。
百草园带给作者的是快乐,三味书屋里的快乐又何曾缺失过。因为儿童是最伟大的发明家,只要那颗童心未泯,那么追求快乐的步伐就永不停止,即使是在大家看来最单调无味的地方——学校,他们也依然可以捕捉到快乐。溜到三味书屋的后园子里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这些我们都不陌生。尤其是为了避免受罚,想尽办法“瞒天过海”的那些情景,无不触动着我们的心弦,引得我们会心一笑。先生也是十分可爱的,虽有戒尺却不常用;虽有罚跪的规矩,却总不过瞪几眼;他念书时投入的样子,让我们也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文学。虽然每日只是读书、习字、对课,但我们的知识在一天天积累丰富。此外,在三味书屋,“我”还能看到上学前连长妈妈都难得找到的各种小说,并描摹了成本成本的《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后来还卖了钱。这对于少年鲁迅来说,不知道是如何得意、如何自豪的美事。由此说来,三味书屋不但不可怕,反而是一个值得回味一生的好地方。
百草园让作者亲近自然,三味书屋让作者接触文学,都是作者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孰轻孰重,难做论断。但是百草园也好,三味书屋也罢,作者都采用了卷舒自如的笔调,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儿童读来拍手称快,成人读来点头回味,晚年的鲁迅读来,必定也是沉醉其中。
尽管鲁迅的笔是用来革命的“匕首”,但是对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我们何妨放下重负、远离硝烟,去品味那难得的祥和与单纯的快乐。这又何尝不是鲁迅先生在心底追求的那片宁静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