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石漠化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分析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98655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隆回县石漠化变化情况和变化原因,对于了解石漠化退化原因、恢复石漠化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石漠化;变化;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P64225文献标识码:A
  隆回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工作在湖南省林业厅的统一部署下,分别于2005年、2011年进行了2次监测。根据2005年湖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数据,隆回县岩溶地区在六都寨镇、荷田乡、荷香桥镇、石门乡、横板桥镇、西洋江镇、南岳庙乡、桃洪镇、三阁司镇、山界回族乡、雨山铺镇、周旺镇、北山镇、滩头镇、岩口镇、大东山国有林场、九龙山国有林场、木瓜山国有林场(干山工区,挂靠在横板桥镇)等15个乡镇3个国有林场。通过2次监测成果数据,分析隆回县石漠化变化情况和变化的原因,为隆回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详实的资料与合理的治理方案。
  1隆回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工作2次成果数据比较2005年隆回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第一次监测工作成果:岩溶地区总面积1168406hm2,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322954hm2,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523642hm2,非石漠化土地面積32181hm2。
  2011年隆回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第二次监测工作成果:岩溶地区总面积1195676hm2,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31805hm2,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557199hm2,非石漠化土地面积320427hm2。
  2次石漠化监测成果比较:岩溶地区总面积增加2727667m2,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4904hm2,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增加33557hm2,非石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383hm2。
  2005年监测结果表明,322954hm2石漠化土地,其中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3398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1052%;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积129538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4011%;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156105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4834%;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3331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103%。
  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隆回县本次石漠化土地面积31805hm2,以旱土和未成林造林地为主要形式存在,其中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58248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183%,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积156232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4913%;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101134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3180%;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2436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077%。2次监测成果石漠化土地比较:隆回县石漠化总面积比上期减少4904hm2,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增加24268hm2,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增加26694hm2,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54971hm2,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895hm2。
  2石漠化变化情况
  2011年监测数据表明,现有31805hm2石漠化面积,其中原有石化面积276802hm2,由潜在石漠化面积转变33436hm2,由非石漠化面积转变1857hm2,新增石漠化5955hm2。
  石漠化演变类型中,明显改善型石漠化土地8516hm2,轻微改善型石漠化土地826hm2,稳定型石漠化土地226218hm2,退化加剧型1814hm2,退化严重加剧型33462hm2。
  在退化加剧型石中,由潜在石漠化逆向转化面积33436hm2,其中由于前期误判和技术因素造成的面积2815hm2,工矿工程建设因素造成的面积48hm2,由于2008年灾害性气候等因素造成的面积16476hm2,因森林火灾等因素造成面积14097hm2。
  3石漠化变化原因分析
  31加大对石漠化土地的治理
  隆回县通过大力开展消灭荒山运动、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大规模对石漠化土地进行造林、封育,生态环境得到了修复,经过几十年不断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石漠化土地治理经验。通过广大林业工作者和林农不懈努力,大力发展现代林业,采用带土移栽植树法、挑客土、营养钵等多种办法,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把隆回的石漠化土地变成了现在的茫茫林海。
  32加强对森林管护
  建立了全县病虫害监测预报系统,实行每周一报,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严格落实森林防火硬措施,建立了一支专业的森林防火专业队,强化森林防炎责任意识,强化火源管理;通过全方位、全天候、多渠道、硬措施防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并对农村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减轻了对石漠化地区域植被的破坏。多年来,各地积极推广节煤炉、节柴灶(炉),提高现有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率,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煤炭、电力、液化气等能源,大幅度减少了薪材在农村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有效地促进了石漠化地区森林的保护。
  虽然通过多年对石漠化土地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石漠化防治形势仍很严峻。继续搞好石漠化防治必须实行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防治,多措并举,让石漠化土地沉于茫茫林海。
  作者简介:宁太平(1982-),男,汉族,湖南省隆回县人,任职于湖南省隆回县林业局 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抚育与石漠化地区造林。
其他文献
摘 要:2015年秋冬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贺兰县新平园区、雄英园区开始大面积发生,部分抗病毒品种也不同程度发病,并与蕨叶型、花叶型病毒复合发病,给设施番茄生产带来较大损失与威胁,2茬秋冬茬番茄发病率超过60%,损失超过30%。为了解决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蔓延,在新平园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二代日光温室1栋,引进美粉869、美粉863、博瑞1号、博瑞39号、诺奇8号、诺奇9号共6个,对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
摘 要:本文总结了夏季孵化生产孵化厅中的入孵前种蛋的保存、孵化机操作和环境控制的管理控制要点。  关键词:家禽;孵化机;生产管控  中图分类号:S81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3160  在高温高湿的炎热夏季,如何达到家禽孵化机稳定生产的目的,是家禽孵化厂夏季生产工作的重点。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工作实践中的摸索,总结了以下几个夏季孵化生产的
摘 要: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地位不可撼动。然而,近年来,农业出现了发展方式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生态角度来分析我国农业遇到的问题,从而找到适合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农业多功能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21  1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世界农业的发展普通认
摘 要:林业不仅能够为我国人民创造更好的环境,还能够推进生态自然的建设,因此做好林业发展的高质量工作对于人类生存的环境和地球的生态自然都有极大的作用。林业作为我国1个历史悠久的行业,其发展的历程可以划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以及现代3个时期,而当前世界林业发展处在现代时期,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林业发展的目标。而对于我国林业发展道路来说,当前我国林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正处于发展转
摘 要:滇龙胆砂培漂浮育苗技术采用粗砂作为基质,有效控制了滇龙胆苗期杂草危害问题,引入漂浮育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滇龙胆常规育苗中由于浇水次数过多,造成土表板结问题,以及浇水中由于水量过大常造成种子被冲刷露于土表易失水干芽的问题。对提高滇龙胆育苗技术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滇龙胆;种子;砂培;漂浮育苗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
摘 要: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互动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髙校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过程中,由于高校与产业企业互动主体的目标不一致,互动机制运行不畅,相关制度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的发展互动。本文对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如何进行互动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区域产业;地方高校;
摘 要:为促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果和质量,宿城区率先参与江苏省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项目实施。通过指导、督促、监管项目区合作组织适期开展防治,以实现节本增效、粮食安全、保护生态、农户满意的目标。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做法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04  宿迁市宿城区种植水稻1.7万hm2,病虫害常
摘 要: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和探空资料,对2016年4月26日安远发生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和西南急流是本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系统;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堆积、低层的水汽输送使本次过程出现了强对流暴雨天气。  关键词:强对流;暴雨;分析  中图分类号:TV1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732060  引言  暴雨的产生须具备不
摘 要:文章从凌源林业人才队伍现状和工作开展情况出发,阐述了“统一認识、加强领导,植树造林、锻炼人才,横向联合、提供服务”等措施使林业人才倍出,林业项目提档升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林业项目;提档升级;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160  凌源市林业局围绕“林业科学发展,再造秀美山川”的主题,把培养人
摘 要:茶叶的产量与茶树的生长气候密切相关,本文结合浙江省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茶园产量的信息资料,针对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适宜度的量化评估以及研究变化地气候条件对茶叶生长的影响,研究了浙江省茶叶生长的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空间变化、时间变化的特征,深度分析茶叶生产中的气候资源利用率,极大地提高了浙江省茶叶生产行业实际生产中对气候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气候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