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索沟通技巧在儿科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我院儿科收治的患者3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护理过程结束后,分析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配合度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的配合度为46.7%,对护理的满意度为43.3%;实验组患儿的配合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0.0%和96.7%.实验组患儿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沟通技巧可有效增强患儿对护理过程的配合和满意程度。
【关键词】儿科;沟通技巧;护理;配合度;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97-01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也是家庭的希望所在,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增高。然而与成人护理不同,儿科护理因儿童身心的特殊性而存在较高的难度。因此,在儿科护理中构建一种以沟通为基础的护患关系,护士必须掌握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沟通技巧[1]。为此,医院纷纷对儿科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并在时间过程中总结经验[2],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游戏绘画沟通技巧、与患儿家长沟通技巧[3]。良好的沟通能完成有效的护理评估,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为此,本文对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儿科收治的300例有语言表达能力且能正确表达自己感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50例,年龄为2岁到8岁,平均年龄为(4±0.2)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病例住院天数在5~30d,平均住院天数9.5d。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对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护理人员只对其进行例行检查、给药、输液等,除必要的询问之外,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不与患儿进行其他交流;
实验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护理过程中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包括耐心解释、给予表扬、进行抚摸等。护理结束后,记录患者在此过程中是否主动配合,对护理是否满意。采用SPSS13.0 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百分率比较。
2结果
结果如表1所示,对照组患儿中,有70例主动配合,配合度为46.7%,有68例对护理过程满意,满意度为43.3%;实验组患儿中,有135例主动配合,有144例对护理过程满意,配合度和满意度分别为90.0%和96.7%.实验组组患儿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儿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统计结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配合 不配合 满意 不满意
实验组 150 70(46.7)* 80(53.3)* 68(45.3)* 82(54.7)*
对照组 150 135(90) 15(10) 145(96.7) 5(3.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当中的,只有通过沟通人与人之间才能进行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并在人际间建立共识。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的心里特点各不相同[4]。婴儿期对母亲或抚育者的依赖性很强,不能单独和陌生人相处,甚至害怕见陌生人;幼儿期则对住院误认为是惩罚,对母亲的依恋变得更加强烈,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缺乏安全感;学前期因智能进一步发展,虽对父母的依赖性还较强,但能把情感和注意转移到游戏、绘画等活动中;学龄期因住院与学校及同学分离,会感到孤独,并且担心学业落后。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等来组织沟通内容,并采用相应的沟通技巧,能够更容易与患儿进行情感交流,从而消除他们的一些不良情绪,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进而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沟通,可明显增加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配合,说明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沟通技巧在提高患及家长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上同样具有显著的效果。当然,这必须是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有效的护患沟通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儿童护患之间进行了开放式的沟通,患儿家属被告知了诊断和治疗,而且鼓励患儿家属表达出了他们的焦虑和情感,可见有效的沟通应该同时具备信息交换和情感支持两方面[5]。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仅能让患儿明白适当护理过程其恢复健康所必需,消除患儿的紧张和焦虑感,同事也能满足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获取愿望。从而增加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过程中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后,患儿和家长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达到了96.7%,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明显。
总之,沟通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能全方位地传递信息,深层次地进行情感交流。在儿科护理中充分的应用沟通技巧,可最大程度地得到患儿的配合,让护理过程顺利进行,最终提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李琳琳, 范宣云与张蕾, 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研究.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 10(3): 第538页.
[2]龙仙菊,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 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23): 第111-112页.
[3]李艳萍,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32): 第8045-8046页.
[4]黄爱清,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 2012(12): 第1128-1129页.
[5]贺艳霞与李桃春, 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33): 第101页.
【关键词】儿科;沟通技巧;护理;配合度;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97-01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也是家庭的希望所在,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增高。然而与成人护理不同,儿科护理因儿童身心的特殊性而存在较高的难度。因此,在儿科护理中构建一种以沟通为基础的护患关系,护士必须掌握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沟通技巧[1]。为此,医院纷纷对儿科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并在时间过程中总结经验[2],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游戏绘画沟通技巧、与患儿家长沟通技巧[3]。良好的沟通能完成有效的护理评估,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为此,本文对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儿科收治的300例有语言表达能力且能正确表达自己感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50例,年龄为2岁到8岁,平均年龄为(4±0.2)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病例住院天数在5~30d,平均住院天数9.5d。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对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护理人员只对其进行例行检查、给药、输液等,除必要的询问之外,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不与患儿进行其他交流;
实验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护理过程中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包括耐心解释、给予表扬、进行抚摸等。护理结束后,记录患者在此过程中是否主动配合,对护理是否满意。采用SPSS13.0 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百分率比较。
2结果
结果如表1所示,对照组患儿中,有70例主动配合,配合度为46.7%,有68例对护理过程满意,满意度为43.3%;实验组患儿中,有135例主动配合,有144例对护理过程满意,配合度和满意度分别为90.0%和96.7%.实验组组患儿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儿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统计结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配合 不配合 满意 不满意
实验组 150 70(46.7)* 80(53.3)* 68(45.3)* 82(54.7)*
对照组 150 135(90) 15(10) 145(96.7) 5(3.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当中的,只有通过沟通人与人之间才能进行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并在人际间建立共识。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具有的的心里特点各不相同[4]。婴儿期对母亲或抚育者的依赖性很强,不能单独和陌生人相处,甚至害怕见陌生人;幼儿期则对住院误认为是惩罚,对母亲的依恋变得更加强烈,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缺乏安全感;学前期因智能进一步发展,虽对父母的依赖性还较强,但能把情感和注意转移到游戏、绘画等活动中;学龄期因住院与学校及同学分离,会感到孤独,并且担心学业落后。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等来组织沟通内容,并采用相应的沟通技巧,能够更容易与患儿进行情感交流,从而消除他们的一些不良情绪,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进而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沟通技巧与患儿进行沟通,可明显增加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配合,说明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沟通技巧在提高患及家长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上同样具有显著的效果。当然,这必须是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有效的护患沟通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儿童护患之间进行了开放式的沟通,患儿家属被告知了诊断和治疗,而且鼓励患儿家属表达出了他们的焦虑和情感,可见有效的沟通应该同时具备信息交换和情感支持两方面[5]。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仅能让患儿明白适当护理过程其恢复健康所必需,消除患儿的紧张和焦虑感,同事也能满足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获取愿望。从而增加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过程中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后,患儿和家长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达到了96.7%,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明显。
总之,沟通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能全方位地传递信息,深层次地进行情感交流。在儿科护理中充分的应用沟通技巧,可最大程度地得到患儿的配合,让护理过程顺利进行,最终提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李琳琳, 范宣云与张蕾, 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的研究.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 10(3): 第538页.
[2]龙仙菊,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 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23): 第111-112页.
[3]李艳萍,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32): 第8045-8046页.
[4]黄爱清,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 2012(12): 第1128-1129页.
[5]贺艳霞与李桃春, 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33): 第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