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活动是幼儿园的“必修课”。然而课程形式无论多么丰富。语言的应用与交流仍需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教师和家长充分的利用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巧创良好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应用于生活当中。”从而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
一、幼儿学习语言的环境源于日常生活。
婴儿自出生起就进入了母语的语言环境。从家庭到幼儿园,链接日常生活各个环节的语言,不断的给予孩子语言信息。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例如婴幼儿认识“妈妈”和使用“妈妈”这个名词的过程。就是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照料孩子不断的说“妈妈抱抱”、“妈妈给你……”、“妈妈带你去……”终于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妈妈”的概念。
进入幼儿园以后,教师除了在语言活动中强调教育目标以外。更多的时间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游戏、从幼儿早晨入园,到一日三餐。还有幼儿午休,幼儿起床、甚至孩子的如厕,教师的语言都伴随着孩子。因此教师在一日生活当中语言的美感、语态、语调等都构成了孩子学习语言的“软环境”。甚至教师生气的口头禅都是幼儿模仿的“教具”。由此可见,幼儿学习语言的机会充斥在日常生活各个环节里。
二、利用日常生活,为幼儿创设一个美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所有知识都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通过语言构成幼儿与社会的交往。日常生活既是幼儿最直接的语言舞台,又是幼儿最大最轻松的“课言课堂”。教师与家长的语言能力、语言习惯,语言美感,语言的礼仪都对孩子的语言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和教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语言修养构建语言环境呢?
1、坚持使用普通话。幼儿学习语言的能力是极强的。古诗云:“乡音未改鬓毛衰”。说明幼儿的发音在初始阶段是极其重要的。“乡音”一旦形成是顽固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普通话,为幼儿日后学习拼读打下基础。对于一些方言较重的孩子更要及时纠正,特别是利用日常生活的点滴去纠正影响孩子的吐字发音。
2、教师和家长应使用完整的句子,优美准确的词语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园经常见到孩子说话不能构成完成的句子,词语简单。例如三岁的朵朵想要上厕所,会说“老师尿尿”,教师如果能接一句“朵朵要去小便。”孩子也许下一次会说“朵朵要去小便。”
例如,给幼儿发苹果,教师可以边发边说:这个苹果真漂亮,红彤彤、圆溜溜的。教师并不需要在语言上要求幼儿跟随复读。也许在下次的发玩具、发气球等物品时又可以使用这些词汇和句子。在幼儿园孩子与教师的互动过程很多,教师和家长应强调语言的完整性。孩子既而模仿日积月累,语言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3、教师和家长应注重语言的礼仪习惯。礼仪教育的直接体现在一日生活的交往交流当中。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教师与同事之间的交往、甚至教师接听电话、接待家长等都使用到语言的礼仪。一个彬彬有礼的教师一定会给孩子的交往交流树立榜样。给孩子建立一个礼貌礼仪的语言环境。例如在生活中经常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打扰了”……让这些文明礼貌用语随时给孩子影响,构建礼貌用语环境。
4、引导孩子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利用日常生活的物品,把口头语言转换成图片、字卡。利于培养孩子的文字兴趣。有助于幼儿日后的书写与记录。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所使用的日常物品都可以出示或粘贴图标、字卡、字条来提示。这种图文并茂的“说明”又与实物相匹配。孩子很容易学会。例如:电视机上贴字卡。用餐时出示“今天的早餐是(×××图)”。“我爱我的(×××图)”。这些都为幼儿的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体现的是终身教育的新理念。幼儿园教育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幼儿生活使之得到发展。利用日常生活给予幼儿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让孩子减轻“课堂”压力与紧张。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吸收教师和家长构建的语言软环境中的养份,让幼儿的语言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唐华中心幼儿园)
一、幼儿学习语言的环境源于日常生活。
婴儿自出生起就进入了母语的语言环境。从家庭到幼儿园,链接日常生活各个环节的语言,不断的给予孩子语言信息。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例如婴幼儿认识“妈妈”和使用“妈妈”这个名词的过程。就是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照料孩子不断的说“妈妈抱抱”、“妈妈给你……”、“妈妈带你去……”终于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妈妈”的概念。
进入幼儿园以后,教师除了在语言活动中强调教育目标以外。更多的时间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游戏、从幼儿早晨入园,到一日三餐。还有幼儿午休,幼儿起床、甚至孩子的如厕,教师的语言都伴随着孩子。因此教师在一日生活当中语言的美感、语态、语调等都构成了孩子学习语言的“软环境”。甚至教师生气的口头禅都是幼儿模仿的“教具”。由此可见,幼儿学习语言的机会充斥在日常生活各个环节里。
二、利用日常生活,为幼儿创设一个美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所有知识都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的。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通过语言构成幼儿与社会的交往。日常生活既是幼儿最直接的语言舞台,又是幼儿最大最轻松的“课言课堂”。教师与家长的语言能力、语言习惯,语言美感,语言的礼仪都对孩子的语言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和教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语言修养构建语言环境呢?
1、坚持使用普通话。幼儿学习语言的能力是极强的。古诗云:“乡音未改鬓毛衰”。说明幼儿的发音在初始阶段是极其重要的。“乡音”一旦形成是顽固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普通话,为幼儿日后学习拼读打下基础。对于一些方言较重的孩子更要及时纠正,特别是利用日常生活的点滴去纠正影响孩子的吐字发音。
2、教师和家长应使用完整的句子,优美准确的词语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园经常见到孩子说话不能构成完成的句子,词语简单。例如三岁的朵朵想要上厕所,会说“老师尿尿”,教师如果能接一句“朵朵要去小便。”孩子也许下一次会说“朵朵要去小便。”
例如,给幼儿发苹果,教师可以边发边说:这个苹果真漂亮,红彤彤、圆溜溜的。教师并不需要在语言上要求幼儿跟随复读。也许在下次的发玩具、发气球等物品时又可以使用这些词汇和句子。在幼儿园孩子与教师的互动过程很多,教师和家长应强调语言的完整性。孩子既而模仿日积月累,语言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3、教师和家长应注重语言的礼仪习惯。礼仪教育的直接体现在一日生活的交往交流当中。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教师与同事之间的交往、甚至教师接听电话、接待家长等都使用到语言的礼仪。一个彬彬有礼的教师一定会给孩子的交往交流树立榜样。给孩子建立一个礼貌礼仪的语言环境。例如在生活中经常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打扰了”……让这些文明礼貌用语随时给孩子影响,构建礼貌用语环境。
4、引导孩子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利用日常生活的物品,把口头语言转换成图片、字卡。利于培养孩子的文字兴趣。有助于幼儿日后的书写与记录。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所使用的日常物品都可以出示或粘贴图标、字卡、字条来提示。这种图文并茂的“说明”又与实物相匹配。孩子很容易学会。例如:电视机上贴字卡。用餐时出示“今天的早餐是(×××图)”。“我爱我的(×××图)”。这些都为幼儿的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体现的是终身教育的新理念。幼儿园教育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幼儿生活使之得到发展。利用日常生活给予幼儿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让孩子减轻“课堂”压力与紧张。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吸收教师和家长构建的语言软环境中的养份,让幼儿的语言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唐华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