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传统思想、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传统技艺等内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的文化根基、民族脊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是学校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重要工作。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学生德行养成教育、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德行培养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立志成才、确保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根本保证。
一、探究古代文明,学习优秀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文明演变而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作为少年儿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教授中华文明历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在教授“探访古代文明”时,教师通过课文内容和课本插图,引领学生认识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让学生体会黄河、长江作为中国母亲河的重要意义和在中国人心中的特殊意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灿烂历史文化,初步懂得中国传统医学、文学艺术对世界的重要贡献。通过学习远古农耕、甲骨文、青铜器等文化,走进古代时空,感悟古代文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家国情怀,教育学生要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二、学好传统思想,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传统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至关重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國先后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孙子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可谓百家争鸣、百花争艳,在中国、在世界都影响深远,对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处事、学会思辨意义非凡。
孔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在学生学习方面,教师可引用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内容,教育学生学习上要博学善思、不耻下问、明辨是非;要实事求是、敏于行动、发展自我。在与人交往、为人处事上,教师可引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自己不想的事情不要叫别人做;遇到冲突要学会克制、学会忍耐;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短处;要多与正直、诚实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要远离虚伪做作、阿谀奉承、花言巧语的人。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出自《孙子·谋攻篇》,是一种用兵作战思想。教育学生在比赛中,要知己知彼、分析优势、查找不足,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在挑战学习难题时,要勇于挑战、敢于面对、找对方法、精准解答。
墨子主张尚俭节用、兼爱非攻,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思想、言行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德行的优质素材。教育学生要学习墨子的思想,在生活中崇尚节俭,在人际交往上倡导博爱,教育学生要以国家、人民为大爱,舍小爱,以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在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守护者”“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中,通过视频、图文和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家 “富国强兵、以法治国” 的思想,让学生深刻体会法治中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学生要以法律为准绳,提高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能力,遵纪守法,遵章守纪,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公民。
三、立足学科教学,夯实优秀传统文化
(一)规范语言文字,传承中国语言文字
中国的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做出了不朽的功绩。
1.学好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字音、字形、字义,运用听说读写练夯实字词句段篇,通过经典诵读、故事演讲、阅读分享、好书推荐、读书笔记、征文比赛等形式,规范和推广语言文字,让学生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传承祖国语言文字。
2. 学习古代文学,夯实优秀中华文化。
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言简意赅的文字、曲目,以读、写、讲、演、创等形式表达文字意蕴之美、汉字文化之韵。
(1)丰富教育活动,提高知识应用水平。教师可结合春夏秋冬四季、风花雪月四景和开展“祖国,我为你歌唱”“我爱我的祖国”“我是诗词小达人”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班级朗诵、诗词编创、诗词大会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感悟诗意人生。
(2)开展诗词研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学好古代文学,才能传承传统文化。结合语文教学和体育特色,开展“童心 童语 童诗”教学研讨和“我爱诗词”“体育文化润泽童心”“以诗育心 以美启智”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学诗词、诵诗文、品诗意、悟诗情、画诗景,开展诗词赏析、诗词诵读、诗画创作、诗词大会、诗词飞花令、诗词知识竞赛、诗词创编比赛,提升诗词教学水平,增强学生诗词创作、赏析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诗词和传承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经过多年的诗词教学研讨,我校两次被评为“广东小学生诗歌节诗歌教育示范学校”“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诗歌教育示范学校”,学生共有68人次在广东小学生诗歌节现场比赛中获奖。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攻坚克难精神
1.中国的数学研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授“圆周率”时,教师深入研究了祖冲之的生平和研究圆周率的过程,通过讲述《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课后,让学生收集、整理现代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向中国数学家学习,学习数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和灵动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发展学生知识创新能力,让学生从小树立“学好文化知识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德行培养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立志成才、确保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根本保证。
一、探究古代文明,学习优秀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文明演变而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作为少年儿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教授中华文明历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在教授“探访古代文明”时,教师通过课文内容和课本插图,引领学生认识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让学生体会黄河、长江作为中国母亲河的重要意义和在中国人心中的特殊意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灿烂历史文化,初步懂得中国传统医学、文学艺术对世界的重要贡献。通过学习远古农耕、甲骨文、青铜器等文化,走进古代时空,感悟古代文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家国情怀,教育学生要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二、学好传统思想,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传统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对学生的德行教育至关重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國先后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孙子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可谓百家争鸣、百花争艳,在中国、在世界都影响深远,对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处事、学会思辨意义非凡。
孔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在学生学习方面,教师可引用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内容,教育学生学习上要博学善思、不耻下问、明辨是非;要实事求是、敏于行动、发展自我。在与人交往、为人处事上,教师可引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自己不想的事情不要叫别人做;遇到冲突要学会克制、学会忍耐;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短处;要多与正直、诚实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要远离虚伪做作、阿谀奉承、花言巧语的人。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出自《孙子·谋攻篇》,是一种用兵作战思想。教育学生在比赛中,要知己知彼、分析优势、查找不足,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在挑战学习难题时,要勇于挑战、敢于面对、找对方法、精准解答。
墨子主张尚俭节用、兼爱非攻,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思想、言行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德行的优质素材。教育学生要学习墨子的思想,在生活中崇尚节俭,在人际交往上倡导博爱,教育学生要以国家、人民为大爱,舍小爱,以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在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守护者”“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中,通过视频、图文和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家 “富国强兵、以法治国” 的思想,让学生深刻体会法治中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学生要以法律为准绳,提高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能力,遵纪守法,遵章守纪,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公民。
三、立足学科教学,夯实优秀传统文化
(一)规范语言文字,传承中国语言文字
中国的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做出了不朽的功绩。
1.学好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字音、字形、字义,运用听说读写练夯实字词句段篇,通过经典诵读、故事演讲、阅读分享、好书推荐、读书笔记、征文比赛等形式,规范和推广语言文字,让学生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传承祖国语言文字。
2. 学习古代文学,夯实优秀中华文化。
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言简意赅的文字、曲目,以读、写、讲、演、创等形式表达文字意蕴之美、汉字文化之韵。
(1)丰富教育活动,提高知识应用水平。教师可结合春夏秋冬四季、风花雪月四景和开展“祖国,我为你歌唱”“我爱我的祖国”“我是诗词小达人”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班级朗诵、诗词编创、诗词大会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感悟诗意人生。
(2)开展诗词研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学好古代文学,才能传承传统文化。结合语文教学和体育特色,开展“童心 童语 童诗”教学研讨和“我爱诗词”“体育文化润泽童心”“以诗育心 以美启智”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学诗词、诵诗文、品诗意、悟诗情、画诗景,开展诗词赏析、诗词诵读、诗画创作、诗词大会、诗词飞花令、诗词知识竞赛、诗词创编比赛,提升诗词教学水平,增强学生诗词创作、赏析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诗词和传承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经过多年的诗词教学研讨,我校两次被评为“广东小学生诗歌节诗歌教育示范学校”“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季诗歌教育示范学校”,学生共有68人次在广东小学生诗歌节现场比赛中获奖。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攻坚克难精神
1.中国的数学研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授“圆周率”时,教师深入研究了祖冲之的生平和研究圆周率的过程,通过讲述《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课后,让学生收集、整理现代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向中国数学家学习,学习数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和灵动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发展学生知识创新能力,让学生从小树立“学好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