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欲望,改变教学理念,努力构建自主化、开放化和灵动化的高效课堂,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提出要尊重认知,在化解困难中培养自主意识;营造氛围,在激趣融入中培养自主意识;突破传统,在灵动创新中培养自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尊重认知 营造氛围 突破传统 自主意识
为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欲望,改变教学理念,努力构建自主化、开放化和灵动化的高效课堂,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尊重认知,在化解困难中培养自主意识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围绕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突破,也有了鲜明的发展方向。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固守自封,沿袭着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风格,学生只有紧跟其后的份;还有不少教者内心也想着还学生自主,却总是担心学生这里看不懂,那里想得不透彻,使学生无法迈开自主的脚步。其实,孩子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关键还要看教师是否愿意放手,准确拿捏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困难之处,并在学生自我生疑、求知若渴之时,再予心适当的点拨。教师只有定位好自己引领者的角色,才能给学生营造出一片自主的空间,才能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意识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以及对战士们的爱,但对彭德怀让副官快点枪杀大黑骡子所表现出来的不耐烦仍旧心存困惑,直至产生质疑。对于这一疑问,教师并没有立即解答,而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1.前面描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现在为什么要杀它呢?2.在杀大黑骡子的那一刻,彭德怀内心在想什么?3.彭德怀为什么不喝肉汤?分解后的问题难度降低了,随着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問题的答案逐渐水落石出:饥寒交迫的长征途中,战士们因粮食短缺一个个倒下。为了战士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彭德怀不得不杀了心爱的大黑骡子给战士们充饥。至此,彭德怀的伟大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由此可见,适当点拨可以化解学生心中的疑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树立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信心,远比直接告知学生答案更胜一筹。“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相信只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一定会上演不一样的精彩。
二、营造氛围,在激趣融入中培养自主意识
兴趣是未知的内存动力,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催化剂。它可以让一群孩子对着并不漂亮的蚂蚁乐上半天,忘了时间;可以让汗流浃背的孩子顶着烈日在球框下乐此不彼地奔跑,忘了疲惫;也可以让孩子们旁若无人地对着一本书时而大笑,时而眉头紧锁,忘了喧闹。所有这些都缘于兴趣的驱使,孩子们主动致力其中,潜心观察、不知疲倦、不厌其烦。学习语文也亦如此,只要孩子对此感兴趣,必然会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酝酿出未知的欲望,付诸主动思考探索的行动。然而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进行创造地学。
如《望月》一文,在上课伊始,教师就别出心裁地提出:本节课要举行一场擂台赛,PK关于月亮的诗,看谁能夺冠。这一开场白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关注,纷纷跃跃欲试,一显伸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顿时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诗意,从学过的到未学的,从课本到课外, 每个学生都不甘示弱,虽然用时不常,但学生的原始储备被充分激活,也为学生快速进入文本中的情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孩子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释放未知欲望,就能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牢牢抓住兴趣这一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为其深深着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走向光明大道。
三、突破传统,在灵动创新中培养自主意识
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对象所窥探到的意蘊不尽相同,从而造就了语文教学的丰富多姿。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解放手脚,释放心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自主探索,实现语文学习的自我尝试和突破。然而,这一切还需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洞察,对学生学情细心揣摩,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
如《负荆请罪》一文,在教学中,教师就利用剧本的独特形式,为学生设计了不同角色的即兴表演,学生在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揣摩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和理解文本的过程,通过表演,不但重现了故事情节,还增添了对语言、动作、神态的合理再创造,全方面地诠释了蔺相如的宽容大度、顾全大局,以及对廉颇的率真耿直、知错就改的形象也拿捏到位。这种有所突破的教学方式,远比教师机械地说教效果好很多,在这场学生的表演中,教师赋予了他们展示的舞台,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动力,从而激发学生了自主参与的热情,分享自主体验的快乐,提升了自主创造的能力。
总而言之,自主性学习作为一种学生必须要形成的学习能力,在学生之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就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理念之中,促进学生自主性能力的不断发展,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有效发展。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欲望,改变教学理念,努力构建自主化、开放化和灵动化的高效课堂,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提出要尊重认知,在化解困难中培养自主意识;营造氛围,在激趣融入中培养自主意识;突破传统,在灵动创新中培养自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尊重认知 营造氛围 突破传统 自主意识
为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欲望,改变教学理念,努力构建自主化、开放化和灵动化的高效课堂,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尊重认知,在化解困难中培养自主意识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围绕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突破,也有了鲜明的发展方向。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固守自封,沿袭着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风格,学生只有紧跟其后的份;还有不少教者内心也想着还学生自主,却总是担心学生这里看不懂,那里想得不透彻,使学生无法迈开自主的脚步。其实,孩子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关键还要看教师是否愿意放手,准确拿捏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困难之处,并在学生自我生疑、求知若渴之时,再予心适当的点拨。教师只有定位好自己引领者的角色,才能给学生营造出一片自主的空间,才能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意识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以及对战士们的爱,但对彭德怀让副官快点枪杀大黑骡子所表现出来的不耐烦仍旧心存困惑,直至产生质疑。对于这一疑问,教师并没有立即解答,而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1.前面描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现在为什么要杀它呢?2.在杀大黑骡子的那一刻,彭德怀内心在想什么?3.彭德怀为什么不喝肉汤?分解后的问题难度降低了,随着学生再次深入文本,問题的答案逐渐水落石出:饥寒交迫的长征途中,战士们因粮食短缺一个个倒下。为了战士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彭德怀不得不杀了心爱的大黑骡子给战士们充饥。至此,彭德怀的伟大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由此可见,适当点拨可以化解学生心中的疑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树立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信心,远比直接告知学生答案更胜一筹。“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相信只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一定会上演不一样的精彩。
二、营造氛围,在激趣融入中培养自主意识
兴趣是未知的内存动力,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催化剂。它可以让一群孩子对着并不漂亮的蚂蚁乐上半天,忘了时间;可以让汗流浃背的孩子顶着烈日在球框下乐此不彼地奔跑,忘了疲惫;也可以让孩子们旁若无人地对着一本书时而大笑,时而眉头紧锁,忘了喧闹。所有这些都缘于兴趣的驱使,孩子们主动致力其中,潜心观察、不知疲倦、不厌其烦。学习语文也亦如此,只要孩子对此感兴趣,必然会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酝酿出未知的欲望,付诸主动思考探索的行动。然而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进行创造地学。
如《望月》一文,在上课伊始,教师就别出心裁地提出:本节课要举行一场擂台赛,PK关于月亮的诗,看谁能夺冠。这一开场白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关注,纷纷跃跃欲试,一显伸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顿时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诗意,从学过的到未学的,从课本到课外, 每个学生都不甘示弱,虽然用时不常,但学生的原始储备被充分激活,也为学生快速进入文本中的情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孩子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释放未知欲望,就能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牢牢抓住兴趣这一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为其深深着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走向光明大道。
三、突破传统,在灵动创新中培养自主意识
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对象所窥探到的意蘊不尽相同,从而造就了语文教学的丰富多姿。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解放手脚,释放心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自主探索,实现语文学习的自我尝试和突破。然而,这一切还需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洞察,对学生学情细心揣摩,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
如《负荆请罪》一文,在教学中,教师就利用剧本的独特形式,为学生设计了不同角色的即兴表演,学生在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揣摩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和理解文本的过程,通过表演,不但重现了故事情节,还增添了对语言、动作、神态的合理再创造,全方面地诠释了蔺相如的宽容大度、顾全大局,以及对廉颇的率真耿直、知错就改的形象也拿捏到位。这种有所突破的教学方式,远比教师机械地说教效果好很多,在这场学生的表演中,教师赋予了他们展示的舞台,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动力,从而激发学生了自主参与的热情,分享自主体验的快乐,提升了自主创造的能力。
总而言之,自主性学习作为一种学生必须要形成的学习能力,在学生之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就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理念之中,促进学生自主性能力的不断发展,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