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才能满足社会时代的需要,是每一个从业者都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公文是档案的前身,当其处在传递、运转、承办和执行过程中,具有现行效用,不能称其为档案;档案一般是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完成了传达和记述使命而备查的历史文件。因此公文形成是档案工作的起点,规范公文处理,把好公文形成关,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本文从规范公文处理程序,把好公文形成关开始,就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了详尽论述,提出的观点对于指导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档案;管理;方法
档案是国家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处理完毕的、具有参考价值的、集中保存的、系统的历史文件,是档案信息与档案客体的复合体,它具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功能。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可以给我们的工作决策提供更多参考和值得借鉴的信息。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务必认真做好档案收集、整理、管理、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现就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如下探讨:
一、规范公文形成格式,严格公文处理程序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当其处在传递、运转、承办和执行过程中,具有现行效用,不能称其为档案;档案一般是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完成了传达和记述使命而备查的历史文件。因此公文形成是档案工作的起点,规范公文处理,把好公文形成关,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而公文拟制则是公文形成的关键环节。不同单位的文件拟制部门各不同,有的单位的公文是由办公室统一拟制的,有的则是由相关职能部门起草然后交由办公室负责印发。 由于各职能部门写作人员的水平、素质各不相同,对公文起草工作相关要求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起草的文件的质量也就大不一样。我们在公文拟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种使用不当。文种的选择与确立,是公文写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能否实现行文目的的首要环节。对文种的使用,要注意坚持四条原则:必须按照党和国家公文法规的统一规定准确使用文种;要符合制文机关的法律地位和权限;要以正确的行文关系做依据;要考虑发文的具体目的与要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公文一经发出,即产生一种权力关系,体现着严格的权限与政治从属,因此,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随心所欲。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单位对文种的使用,掉以轻心的有之,而随心所欲的情况也不乏其例。主要有请示、报告不分;一文请示多件事情;生造文种或不规范使用红头文件等。
2.附件标识比较混乱。有的公文注有附件,但既不在规定的位置做出标识,也不在附件名称前标识出具体的序号,行文程序很混乱。
3.公文印制不规范,用纸有大有小,给后来的档案装订和管理带来很大不便。
4.公文主题词标注不准确,不利于检索查找。
5.数字使用不规范等等。上述情况,严重影响了公文转化为档案的立卷和归档。因此,作为一名专门负责公文拟制人员,平时有责任和义务对各部门呈送的公文初稿进行规范处理,依照有关规定,全面审核,严格核稿,特别是对那些突出表达主题思想的关键的字、词、句等要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应尽快与提供初稿的职能部门进行衔接,共同磋商,确保公文和档案的质量。
二、做好公文的评估分类
公文形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归整处理,待文件涉及的事务处理完毕,档案管理人员即可以对公文的保存进行价值评估,根据公文的类别和重要程度分别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整理:去掉一部分普通的、不重要的(但不能立即或随意销毁,而是放到别处);将涉及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要事、新事及代表本单位成就的文件留存下来,以备随时查阅和调用。评估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是个严峻的挑战,它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有发展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在数量众多、内容庞杂的文件中挑选出那些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进行归档,供日后的工作查考利用。而要做好该项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档案工作要有高度的认识,要实现从公文到档案的成功转化,就必须重视公文的规范化管理,实现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组织制度的真正交融,加强档案部门对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的质量,减少档案部门的工作程序和烦琐的移交手续,避免重复立卷,使文秘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档案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职业悟性,要随时将“档案”装在自己的头脑里,要有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使档案工作平时化、平常化。
3.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要重视档案知识的学习,加强档案意识的培养,最好的办法就是常备一本专业书籍,《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基础》等,以便需要时查阅,真正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三、完善公文材料
档案管理部门在公文最初归档时要认真检查形成公文的一系列材料,发现有附件而未及时归档的要催要,同一事项有外来文件未按时上交的要跟踪收回,以避免长时间留在个人手中而遗失。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档案整理工作必须从平时做起。对于上级发文,做完收文登记后,首先应鉴别该文件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如果其中一部分随着现行效用的完成,便失去其保存的社会价值而被淘汰;而另一部分文件,退出现行领域之后,却具有储存价值,能使后人通过其载录进行借鉴和利用,因此应按档案整理规范要求,用不锈钢钉子重新装订,后进行传阅,阅办完毕后,已初步进入归档程序,进一步归整,以备平时查阅。
2.档案整理工作应注重细节。对于本单位自生文件,领导签发后,应将形成该文件的所有资料收集齐全,按照从上到下,依次为正式文件、签发文、定稿、改稿、初稿等程序集中归整,并统一装订成册,初步完成“件”,由零散“页”到集中归整为“件”,到正式整理时装盒为“卷”。
四、对新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档案整理工作的规范性要求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越来越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遇到的困难要多请教上级档案主管部门,不能凭主观臆断文档的归档价值,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职业特色,创造性地使用归档方法进行归档。同时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精品意识,培育职业意识。
五、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作为工作人员要很好地把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提高其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黄金莲.关于提高档案整理质量的思考[J].档案,2009,(4):42-43.
[2]彭群颐.信息化社会档案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189-191.
关键词:档案;管理;方法
档案是国家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处理完毕的、具有参考价值的、集中保存的、系统的历史文件,是档案信息与档案客体的复合体,它具有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功能。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可以给我们的工作决策提供更多参考和值得借鉴的信息。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务必认真做好档案收集、整理、管理、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现就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如下探讨:
一、规范公文形成格式,严格公文处理程序
公文是档案的前身,当其处在传递、运转、承办和执行过程中,具有现行效用,不能称其为档案;档案一般是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完成了传达和记述使命而备查的历史文件。因此公文形成是档案工作的起点,规范公文处理,把好公文形成关,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而公文拟制则是公文形成的关键环节。不同单位的文件拟制部门各不同,有的单位的公文是由办公室统一拟制的,有的则是由相关职能部门起草然后交由办公室负责印发。 由于各职能部门写作人员的水平、素质各不相同,对公文起草工作相关要求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起草的文件的质量也就大不一样。我们在公文拟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种使用不当。文种的选择与确立,是公文写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能否实现行文目的的首要环节。对文种的使用,要注意坚持四条原则:必须按照党和国家公文法规的统一规定准确使用文种;要符合制文机关的法律地位和权限;要以正确的行文关系做依据;要考虑发文的具体目的与要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公文一经发出,即产生一种权力关系,体现着严格的权限与政治从属,因此,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随心所欲。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单位对文种的使用,掉以轻心的有之,而随心所欲的情况也不乏其例。主要有请示、报告不分;一文请示多件事情;生造文种或不规范使用红头文件等。
2.附件标识比较混乱。有的公文注有附件,但既不在规定的位置做出标识,也不在附件名称前标识出具体的序号,行文程序很混乱。
3.公文印制不规范,用纸有大有小,给后来的档案装订和管理带来很大不便。
4.公文主题词标注不准确,不利于检索查找。
5.数字使用不规范等等。上述情况,严重影响了公文转化为档案的立卷和归档。因此,作为一名专门负责公文拟制人员,平时有责任和义务对各部门呈送的公文初稿进行规范处理,依照有关规定,全面审核,严格核稿,特别是对那些突出表达主题思想的关键的字、词、句等要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应尽快与提供初稿的职能部门进行衔接,共同磋商,确保公文和档案的质量。
二、做好公文的评估分类
公文形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归整处理,待文件涉及的事务处理完毕,档案管理人员即可以对公文的保存进行价值评估,根据公文的类别和重要程度分别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整理:去掉一部分普通的、不重要的(但不能立即或随意销毁,而是放到别处);将涉及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要事、新事及代表本单位成就的文件留存下来,以备随时查阅和调用。评估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是个严峻的挑战,它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有发展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在数量众多、内容庞杂的文件中挑选出那些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进行归档,供日后的工作查考利用。而要做好该项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档案工作要有高度的认识,要实现从公文到档案的成功转化,就必须重视公文的规范化管理,实现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组织制度的真正交融,加强档案部门对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的质量,减少档案部门的工作程序和烦琐的移交手续,避免重复立卷,使文秘工作流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2.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档案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职业悟性,要随时将“档案”装在自己的头脑里,要有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使档案工作平时化、平常化。
3.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要重视档案知识的学习,加强档案意识的培养,最好的办法就是常备一本专业书籍,《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基础》等,以便需要时查阅,真正做到边工作,边学习,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三、完善公文材料
档案管理部门在公文最初归档时要认真检查形成公文的一系列材料,发现有附件而未及时归档的要催要,同一事项有外来文件未按时上交的要跟踪收回,以避免长时间留在个人手中而遗失。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档案整理工作必须从平时做起。对于上级发文,做完收文登记后,首先应鉴别该文件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如果其中一部分随着现行效用的完成,便失去其保存的社会价值而被淘汰;而另一部分文件,退出现行领域之后,却具有储存价值,能使后人通过其载录进行借鉴和利用,因此应按档案整理规范要求,用不锈钢钉子重新装订,后进行传阅,阅办完毕后,已初步进入归档程序,进一步归整,以备平时查阅。
2.档案整理工作应注重细节。对于本单位自生文件,领导签发后,应将形成该文件的所有资料收集齐全,按照从上到下,依次为正式文件、签发文、定稿、改稿、初稿等程序集中归整,并统一装订成册,初步完成“件”,由零散“页”到集中归整为“件”,到正式整理时装盒为“卷”。
四、对新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档案整理工作的规范性要求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越来越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遇到的困难要多请教上级档案主管部门,不能凭主观臆断文档的归档价值,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职业特色,创造性地使用归档方法进行归档。同时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树立精品意识,培育职业意识。
五、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作为工作人员要很好地把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提高其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黄金莲.关于提高档案整理质量的思考[J].档案,2009,(4):42-43.
[2]彭群颐.信息化社会档案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