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奂生名气很大,时至今日,人们还对他津津乐道。陈奂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他在旅馆里那一系列可笑的作践行为?教材编写者认为用“小农意识”来解读是最简单和最正确的。所以,在课后就有了这样一道思考题:“陈奂生在物质生活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这种精神生活带着小农经济的烙印,表现在哪里?”教参上也说:“作品把视野非常狭隘的农民与城市文明联系了起来……农民的灵魂也被深刻地解剖出来:农民的素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然而,接受美学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品一经形成,它便不完全属于作者和他的时代,读者有权站在自己的时代,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作品进行不同的解读。《陈奂生上城》发表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我们今天再来读这篇小说的时候,难道认识上会没有一点变化吗?不!一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是常读常新的,否则,“陈奂生”早死了。那么,今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解读这篇小说呢?我认为首先就是要抛开“小农意识”这一传统的思维定势,找到一个全新的切合时代的人性解读,这种解读应该具有超越文本超越时空的宽容和大度。我的探索和尝试是从“潜意识的心理补偿冲动”入手的。
“潜意识的心理补偿冲动”是一个精神病理学上的术语。它是指一个人如果老是觉得自己活得非常吃亏非常冤枉非常窝囊,他的内心就会产生压抑感。在这种心态之下,天长日久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补偿心理冲动。但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理性告诉他这种冲动将会使他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正常的人是可以凭借理智将这种冲动压下去的。但关键的问题是,有些时候这种冲动不会让人付出太大的代价,甚至可能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就能轻易占到小便宜(尽管这点小便宜从理智的角度来看几乎是微不足道毫无用处的),这时候理智是不会出来提醒犯规的主人的。当内心积压的犯规冲动不能在理性层面得到满足,它就必然会转化为非理性的形式,于是这种潜意识的心理补偿冲动就在事实上发生了。
用以上这番理论来解释陈奂生的行为,我以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请看:
小说原文里说,“他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之所以过惯了,是因为这苦日子已经把陈奂生的心压得麻木了。高晓声在他的另一篇陈奂生系列小说《“漏斗户”主》里有这么一段文字:“(他的)泪水汪满了眼眶,像甘露一样,滋润了那副长久干枯的脸容,放射出光泽来。”高晓声在《且说陈奂生》一文里对此作了如下解释:“这是经过了漫长的苦难之后终于得到了补偿的欢快之泪。”注意这里的“补偿”一词,显然,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高晓声先生没有在这一点上作更深入的阐述,而是又回到了他的“农民问题”上去了,所以他马上又说:“这样的泪水是不应该流两次的。哦,让悲剧不再重演,让苦难永远过去吧!够了,够了,我们的教训,应该说是太多了啊!”
在《陈奂生上城》里,陈奂生的命运已经好了起来,但冷不防还是吃了一下亏,他铁定地认为他花五元钱在这家旅馆住一夜实在是太冤枉太不值了。所以“接到发票,低头一看,陈奂生倒像给火钳烫着了手。他认识那几个字,却不肯相信。‘多少?’他忍不住问,浑身燥热起来。‘五元。”一夜天?’他冒汗了。‘是一夜五元。’陈奂生的心,忐忑忐忑大跳。‘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这里可以说是陈奂生心理发生关键变化的开始。经验告诉他,他只是一个弱势存在,这使他内心总是保守地退让:“陈奂生看着那冷若冰霜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然后细细数了三遍,数定了五元;交给大姑娘时,那外面一张人民币,已经半湿了,尽是汗。”
小说接下来写道:“陈奂生出了大价钱,不曾讨得大姑娘欢喜,心里也有点忿忿然。”注意这里的“忿忿然”三字,这为他以后的言行打下了心理基础。在这种心态之下,陈奂生所采取的对策是什么?就是“想一走了之”,这就是他发泄不满和抚平创伤的方式。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多次在不同地方问了学生一个问题:陈奂生发怒吗?学生们回答说“不”。的确,在一些该发怒的地方,比如说油绳被偷、住店被坑(至少他自个心里认为是被坑了),陈奂生都没有发怒,他也不敢发怒。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弱势存在,被人欺侮了许多年,他那颗干瘪的心灵早已经失去了反抗的生机,但潜意识里那种求得补偿、希望抚平创伤的愿望却如若隐若现的火苗始终未曾熄灭。后来他回房去,但回去的原因却是“旅行包还丢在房间里”。这时,机会来了,房间里没有监督员,也没有摄像头,他身上的约束没有了,他感到发泄不满的机会来了。潜意识的心理补偿冲动瞬间给了他无比的“勇气和智慧”,于是他不再是原来那个怯懦、迂讷和窝囊的陈奂生。请看: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现在别的便宜捡不着,大姑娘说可以住到十二点,那就再困吧。困到足十二点走,这也是捞着多少算多少。对,就是这个主意。
……刚才出了汗,吃了东西,脸上嘴上,都不惬意,想找块毛巾洗脸,却没有。心一横,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他出了五元钱呢。——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
这就是陈奂生心理,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他通过这种方式求得一种心理的补偿,于是他感到好过多了:他出得门来,再无别的念头,直奔百货公司,把剩下来的油绳本钱,买了一顶帽子,立即戴在头上,飘然而去。
他后来怎样了?《陈奂生转业》了,《陈奂生包产》了,《陈奂生出国》了。我们欣慰地看到,陈奂生的这种潜意识的补偿心理已经越来越淡化了,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进步、人的进步。一个人的心理补偿冲动越小,这个人内心才越健康,他活得才越大度,越自尊,越自爱。如果一个人老是觉得别人欠他太多,社会欠他太多,或者说他老是觉得自己受了委曲、遭了冤枉、吃了暗亏,老是觉得自己生活在权势、高压,不平的阴影里,那么只要一出现监控不严的时机,这个人内心积压的潜意识的心理补偿冲动就会表现出来,我们不妨把它叫做“陈奂生式的心理”。
在生活中,这种“陈奂生式的心理”随时随处可见。有人评论说:“面对生活,我们也时常碰到陈奂生式的尴尬。也时常作出陈奂生式的对策,去应付各种新的处境。这些问题更多的时候不只是出在吃穿方面,而是精神、思想、观点和价值层次的。所以我们忘不了他,他是我们这个新旧转型时期的一个烙印,同时还是一个难以言清、难以消除的隐在的痛。”所以我说这种“陈奂生式的心理”不仅仅是小农意识造成的,它可以说是人之本性。我在教学的时候,先给学生讲明这种心理补偿冲动的道理,然后让他们列举在生活中经过或见过的这种“陈奂生式的心理”,结果,答案真是丰富多彩,课堂真是热闹非凡,教者自可以在教学中发现令人惊喜的地方。
我在引导学生解读陈奂生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始终没有用“小农意识”这样的字眼。有人会问这不是违背了作者意图、教材意图吗?这个问题实际上已涉及到我在处理这篇小说时的一种基本感情倾向,即善待农民。我们的农民朋友,我们的主人公陈奂生,他首先应该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农民。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包括教材编写者)一提起农民,动辄就站在阶级分析的高度,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口吻批判其“小农意识”,我以为这是不对的。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如果缺少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这样的解读本身就显得片面、绝对和武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农民?我以为高晓声有一句话是很恰当的:“我对陈奂生们的感情,绝不是什么同情,而是一种敬仰,一种感激。这倒并非是因为受过他们特殊的恩惠,也不是出于过分的钟情,而是我确确实实认识到,我能够正常地度过那么艰难困苦的20多年岁月,主要是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力量。正是他们在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坚韧性和积极性成为我的精神支柱。”
通过本文的欣赏,我发现当学生再谈到农民的时候,无意间他们的眼神里已经少了几分鄙视与厌恶,多了几分尊重和感激。我想,他们永远不会忘记高晓生先生笔下的农民陈奂生,也一定会比以前更知道如何善待中国广大的处于弱势的陈奂生们。
(作者通联:湖北武汉武钢三中)
“潜意识的心理补偿冲动”是一个精神病理学上的术语。它是指一个人如果老是觉得自己活得非常吃亏非常冤枉非常窝囊,他的内心就会产生压抑感。在这种心态之下,天长日久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补偿心理冲动。但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理性告诉他这种冲动将会使他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正常的人是可以凭借理智将这种冲动压下去的。但关键的问题是,有些时候这种冲动不会让人付出太大的代价,甚至可能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就能轻易占到小便宜(尽管这点小便宜从理智的角度来看几乎是微不足道毫无用处的),这时候理智是不会出来提醒犯规的主人的。当内心积压的犯规冲动不能在理性层面得到满足,它就必然会转化为非理性的形式,于是这种潜意识的心理补偿冲动就在事实上发生了。
用以上这番理论来解释陈奂生的行为,我以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请看:
小说原文里说,“他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之所以过惯了,是因为这苦日子已经把陈奂生的心压得麻木了。高晓声在他的另一篇陈奂生系列小说《“漏斗户”主》里有这么一段文字:“(他的)泪水汪满了眼眶,像甘露一样,滋润了那副长久干枯的脸容,放射出光泽来。”高晓声在《且说陈奂生》一文里对此作了如下解释:“这是经过了漫长的苦难之后终于得到了补偿的欢快之泪。”注意这里的“补偿”一词,显然,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高晓声先生没有在这一点上作更深入的阐述,而是又回到了他的“农民问题”上去了,所以他马上又说:“这样的泪水是不应该流两次的。哦,让悲剧不再重演,让苦难永远过去吧!够了,够了,我们的教训,应该说是太多了啊!”
在《陈奂生上城》里,陈奂生的命运已经好了起来,但冷不防还是吃了一下亏,他铁定地认为他花五元钱在这家旅馆住一夜实在是太冤枉太不值了。所以“接到发票,低头一看,陈奂生倒像给火钳烫着了手。他认识那几个字,却不肯相信。‘多少?’他忍不住问,浑身燥热起来。‘五元。”一夜天?’他冒汗了。‘是一夜五元。’陈奂生的心,忐忑忐忑大跳。‘我的天!’他想,‘我还怕困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这里可以说是陈奂生心理发生关键变化的开始。经验告诉他,他只是一个弱势存在,这使他内心总是保守地退让:“陈奂生看着那冷若冰霜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然后细细数了三遍,数定了五元;交给大姑娘时,那外面一张人民币,已经半湿了,尽是汗。”
小说接下来写道:“陈奂生出了大价钱,不曾讨得大姑娘欢喜,心里也有点忿忿然。”注意这里的“忿忿然”三字,这为他以后的言行打下了心理基础。在这种心态之下,陈奂生所采取的对策是什么?就是“想一走了之”,这就是他发泄不满和抚平创伤的方式。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多次在不同地方问了学生一个问题:陈奂生发怒吗?学生们回答说“不”。的确,在一些该发怒的地方,比如说油绳被偷、住店被坑(至少他自个心里认为是被坑了),陈奂生都没有发怒,他也不敢发怒。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个弱势存在,被人欺侮了许多年,他那颗干瘪的心灵早已经失去了反抗的生机,但潜意识里那种求得补偿、希望抚平创伤的愿望却如若隐若现的火苗始终未曾熄灭。后来他回房去,但回去的原因却是“旅行包还丢在房间里”。这时,机会来了,房间里没有监督员,也没有摄像头,他身上的约束没有了,他感到发泄不满的机会来了。潜意识的心理补偿冲动瞬间给了他无比的“勇气和智慧”,于是他不再是原来那个怯懦、迂讷和窝囊的陈奂生。请看: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现在别的便宜捡不着,大姑娘说可以住到十二点,那就再困吧。困到足十二点走,这也是捞着多少算多少。对,就是这个主意。
……刚才出了汗,吃了东西,脸上嘴上,都不惬意,想找块毛巾洗脸,却没有。心一横,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他出了五元钱呢。——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
这就是陈奂生心理,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他通过这种方式求得一种心理的补偿,于是他感到好过多了:他出得门来,再无别的念头,直奔百货公司,把剩下来的油绳本钱,买了一顶帽子,立即戴在头上,飘然而去。
他后来怎样了?《陈奂生转业》了,《陈奂生包产》了,《陈奂生出国》了。我们欣慰地看到,陈奂生的这种潜意识的补偿心理已经越来越淡化了,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进步、人的进步。一个人的心理补偿冲动越小,这个人内心才越健康,他活得才越大度,越自尊,越自爱。如果一个人老是觉得别人欠他太多,社会欠他太多,或者说他老是觉得自己受了委曲、遭了冤枉、吃了暗亏,老是觉得自己生活在权势、高压,不平的阴影里,那么只要一出现监控不严的时机,这个人内心积压的潜意识的心理补偿冲动就会表现出来,我们不妨把它叫做“陈奂生式的心理”。
在生活中,这种“陈奂生式的心理”随时随处可见。有人评论说:“面对生活,我们也时常碰到陈奂生式的尴尬。也时常作出陈奂生式的对策,去应付各种新的处境。这些问题更多的时候不只是出在吃穿方面,而是精神、思想、观点和价值层次的。所以我们忘不了他,他是我们这个新旧转型时期的一个烙印,同时还是一个难以言清、难以消除的隐在的痛。”所以我说这种“陈奂生式的心理”不仅仅是小农意识造成的,它可以说是人之本性。我在教学的时候,先给学生讲明这种心理补偿冲动的道理,然后让他们列举在生活中经过或见过的这种“陈奂生式的心理”,结果,答案真是丰富多彩,课堂真是热闹非凡,教者自可以在教学中发现令人惊喜的地方。
我在引导学生解读陈奂生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始终没有用“小农意识”这样的字眼。有人会问这不是违背了作者意图、教材意图吗?这个问题实际上已涉及到我在处理这篇小说时的一种基本感情倾向,即善待农民。我们的农民朋友,我们的主人公陈奂生,他首先应该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农民。可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包括教材编写者)一提起农民,动辄就站在阶级分析的高度,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口吻批判其“小农意识”,我以为这是不对的。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如果缺少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这样的解读本身就显得片面、绝对和武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农民?我以为高晓声有一句话是很恰当的:“我对陈奂生们的感情,绝不是什么同情,而是一种敬仰,一种感激。这倒并非是因为受过他们特殊的恩惠,也不是出于过分的钟情,而是我确确实实认识到,我能够正常地度过那么艰难困苦的20多年岁月,主要是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力量。正是他们在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坚韧性和积极性成为我的精神支柱。”
通过本文的欣赏,我发现当学生再谈到农民的时候,无意间他们的眼神里已经少了几分鄙视与厌恶,多了几分尊重和感激。我想,他们永远不会忘记高晓生先生笔下的农民陈奂生,也一定会比以前更知道如何善待中国广大的处于弱势的陈奂生们。
(作者通联:湖北武汉武钢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