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写作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以人为本,以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为内容,以学生的自主参与、创意表达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为目的的写作教学新观念、新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对写作教学的现状有清醒的了解和认真的分析,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一、值得思考的几种现象
(一)可喜的变化
本世纪伊始,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学写作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1.知识教学向情景教学转化——启迪心灵、激活思维是这一转变的核心内容。
2.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转化——以学生为主体,认为写作是学生个体生命的表达过程。
3.立意本源向生活本源转化——不是按照某种主旨或思想去寻找写作素材,而是从生活中去发掘、提炼主题思想。
4.概念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使写作知识和规律变得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学生的学习和运用。
这些变化说明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正在逐步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可忧的存在
1.上面提到的可喜的变化还只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局部的繁荣与整体的沉闷,文学创作的亮点与作文水平的低迷,形成强烈的反差。考场绽放的满分作文之花光彩夺目,不时冒出的学生作家、青春写手及其时尚作品亮丽非凡,但难掩“一枝独秀,百花荒芜”的可悲景象。
2.表面上的重视与实际上的轻视,让写作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考试时被当成“半壁江山”,日常教学中又不当做一个“硬”任务。
3.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严重,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教学目标相背离。老师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是学生的无动于衷。
4.学生作文中滋长着一种阴柔之风、空泛之风、浮躁之风。在许多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的作文里,梦境多了,真实少了;忧郁多了,天真少了;深沉多了,清纯少了;抒情多了,记叙少了;历史多了,现实少了;上帝多了,自我少了……这种风气的实质就是缺乏观察体验,用时尚的概念和形式掩盖思想的贫瘠,写作成了文字的游戏和矫情的工具。
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心灵启迪
只讲写作知识,是见物不见人,是只要“工具”,不要“人文”,是违背写作规律的。写作的本源是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的新的发现和感动。写作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发现。可是一些老师认为学写作要先掌握技巧。这就把写作的本源搞反了。知识是材料、工具,是外在的东西;知识只有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成为心智活动的组成部分,变成人的素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写作是一种心灵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按照写作知识去操作。
(二)注重规范标准,忽视情感发掘
规范是需要的,但我们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作文指导,首要的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指导要在激发兴趣、打开思路、拓宽视野上下足功夫,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想表达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词汇,此时不愁作文的内容不丰富、感情不真实、语言不生动。如果顺应孩子爱玩的天性指导习作,往往能“玩”出好文章。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要想解决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得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分析一下学生缺少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
(一)学生最缺少的是什么
1.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兴趣。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在外力的驱动下——为了完成作业、为了应对考试而写作。学生写作最缺少的是内在的驱动力,即缺少兴趣,缺少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写作不是兴之所至,是不得已而为之。
2.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感受。“没有东西可写”,“没有生活”,学生这样认为,有的老师竟也这样认为。其实,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正所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3.缺少的不是技巧而是情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创设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能够触动学生灵感的情境。
4.缺少的不是模仿而是創新。学习写作并不排斥模仿,但模仿不是目的,模仿需要提升和发展。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模仿基础上的创新。老一辈作家如冰心、赵树理等一再提倡“读别人的作品、写自己的文章”,用非常朴素的语言揭示了阅读与写作、模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5.缺少的不是规范而是个性。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感受;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不一样”。
6.缺少的不是指导而是实践。写作是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一要有生活实践,二要有写作实践。老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但有针对性的指导才是有效的。巴金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告诉年轻人:“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现在,我们的学生的写作活动太少了,写作实践太少了,只靠一学期规定的几次大作文、小作文是远远不够的。
(二)关于教学策略的建议
1.站在生命的高度去理解写作和写作教学。真情是写作的生命,感动是真情的基础,感悟是感动的升华。感情因一时一事一情一景而触动,老师就是触动心灵的手指,可以弹奏出美妙的乐章。感情需要激发和触动,却不可由着老师去“操控”,而是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和苦心经营。
2.要有战略眼光,把“激发兴趣,触动心灵,张扬个性,鼓励创新”作为改革写作教学的行为准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段精彩的导语,一个有话可说的题目,一个令人感动的情境,会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怦然心动才会有文思泉涌,笔随心舞才会有真情流露,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有个性的张扬,才能写出新意。
3.实行“先学后教,先写后导,先体验后倾诉,先实践后总结”的教学策略。面对长期以来的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方法,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操作”——先学后教,先写后导,让学生先有体验再去倾诉,先实践再总结得失。这样既符合学习规律,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4.对学生作文的具体要求:写得小一点——选材小一点,角度小一点,主题也要小一点。这样就能写得实一些,而不是空、虚。写得细一点——架子大了会空洞无物。抓住细节描写,把所看到的事物原原本本、一笔一划地写出来。
总之,写作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华特·B·科威涅斯);“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狄德罗)。
让写作成为学生成长的过程;让写作教学变成一个使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受到陶冶和提升的过程,变成一个发现美、表现美、追求美的過程吧!
一、值得思考的几种现象
(一)可喜的变化
本世纪伊始,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学写作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1.知识教学向情景教学转化——启迪心灵、激活思维是这一转变的核心内容。
2.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转化——以学生为主体,认为写作是学生个体生命的表达过程。
3.立意本源向生活本源转化——不是按照某种主旨或思想去寻找写作素材,而是从生活中去发掘、提炼主题思想。
4.概念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使写作知识和规律变得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学生的学习和运用。
这些变化说明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正在逐步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可忧的存在
1.上面提到的可喜的变化还只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局部的繁荣与整体的沉闷,文学创作的亮点与作文水平的低迷,形成强烈的反差。考场绽放的满分作文之花光彩夺目,不时冒出的学生作家、青春写手及其时尚作品亮丽非凡,但难掩“一枝独秀,百花荒芜”的可悲景象。
2.表面上的重视与实际上的轻视,让写作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考试时被当成“半壁江山”,日常教学中又不当做一个“硬”任务。
3.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严重,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教学目标相背离。老师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是学生的无动于衷。
4.学生作文中滋长着一种阴柔之风、空泛之风、浮躁之风。在许多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的作文里,梦境多了,真实少了;忧郁多了,天真少了;深沉多了,清纯少了;抒情多了,记叙少了;历史多了,现实少了;上帝多了,自我少了……这种风气的实质就是缺乏观察体验,用时尚的概念和形式掩盖思想的贫瘠,写作成了文字的游戏和矫情的工具。
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心灵启迪
只讲写作知识,是见物不见人,是只要“工具”,不要“人文”,是违背写作规律的。写作的本源是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的新的发现和感动。写作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发现。可是一些老师认为学写作要先掌握技巧。这就把写作的本源搞反了。知识是材料、工具,是外在的东西;知识只有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成为心智活动的组成部分,变成人的素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写作是一种心灵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按照写作知识去操作。
(二)注重规范标准,忽视情感发掘
规范是需要的,但我们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作文指导,首要的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指导要在激发兴趣、打开思路、拓宽视野上下足功夫,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想表达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词汇,此时不愁作文的内容不丰富、感情不真实、语言不生动。如果顺应孩子爱玩的天性指导习作,往往能“玩”出好文章。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要想解决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得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分析一下学生缺少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
(一)学生最缺少的是什么
1.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兴趣。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在外力的驱动下——为了完成作业、为了应对考试而写作。学生写作最缺少的是内在的驱动力,即缺少兴趣,缺少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写作不是兴之所至,是不得已而为之。
2.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感受。“没有东西可写”,“没有生活”,学生这样认为,有的老师竟也这样认为。其实,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正所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3.缺少的不是技巧而是情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创设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能够触动学生灵感的情境。
4.缺少的不是模仿而是創新。学习写作并不排斥模仿,但模仿不是目的,模仿需要提升和发展。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模仿基础上的创新。老一辈作家如冰心、赵树理等一再提倡“读别人的作品、写自己的文章”,用非常朴素的语言揭示了阅读与写作、模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5.缺少的不是规范而是个性。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感受;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不一样”。
6.缺少的不是指导而是实践。写作是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一要有生活实践,二要有写作实践。老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但有针对性的指导才是有效的。巴金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告诉年轻人:“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现在,我们的学生的写作活动太少了,写作实践太少了,只靠一学期规定的几次大作文、小作文是远远不够的。
(二)关于教学策略的建议
1.站在生命的高度去理解写作和写作教学。真情是写作的生命,感动是真情的基础,感悟是感动的升华。感情因一时一事一情一景而触动,老师就是触动心灵的手指,可以弹奏出美妙的乐章。感情需要激发和触动,却不可由着老师去“操控”,而是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和苦心经营。
2.要有战略眼光,把“激发兴趣,触动心灵,张扬个性,鼓励创新”作为改革写作教学的行为准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段精彩的导语,一个有话可说的题目,一个令人感动的情境,会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怦然心动才会有文思泉涌,笔随心舞才会有真情流露,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有个性的张扬,才能写出新意。
3.实行“先学后教,先写后导,先体验后倾诉,先实践后总结”的教学策略。面对长期以来的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方法,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操作”——先学后教,先写后导,让学生先有体验再去倾诉,先实践再总结得失。这样既符合学习规律,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4.对学生作文的具体要求:写得小一点——选材小一点,角度小一点,主题也要小一点。这样就能写得实一些,而不是空、虚。写得细一点——架子大了会空洞无物。抓住细节描写,把所看到的事物原原本本、一笔一划地写出来。
总之,写作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华特·B·科威涅斯);“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狄德罗)。
让写作成为学生成长的过程;让写作教学变成一个使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受到陶冶和提升的过程,变成一个发现美、表现美、追求美的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