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民族的语言特点之一就是含蓄,追求“意会”。散文中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感情倾向是凝聚的,虽然形式有些零散。诗文里也是如此,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往往是和诗文中的景物相融合,而不是直白的表达。所以,看景“色”即知心“色”,作者感情愈是细腻入骨,景色描写愈是细致入微。
我们可以通过品赏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来体味作者细腻的感情。散文中的名篇《荷塘月色》出自朱自清先生之手,先生开篇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是笔下的荷塘月色却美不胜收,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而那些“袅娜地开着的”或“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饱含着诗情画意。先生来到这片荷塘,只是为了能暂时的远离烦扰,“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正因为在现实世界里内心深处充满了不安和动荡,在这寂静、优美的世界里,先生一点一滴地慢慢品味着,才有片刻的“闲心”完全回归自我。在这无边的风致里,虽然蝉声和蛙声很热闹,“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语点出了先生内心的失落,还有一丝不安。即便在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独处时光,还是不免要想到现实。这种感情不免要跟这“热闹”的蛙声,成为一种鲜明的对比。这时候,再回到文章开始说到的“颇不宁静”,我们就能完全体会他的思想感情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篇好的散文,作者必然会将细腻的感情渗透到景物描写之中,我们可以从郁达夫的佳作《故都的秋》进一步得到验证。本文写于1934年,当时,中国处处战乱和饥荒,作者也是颠沛流离,饱尝人生艰辛。在此背景下,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就不仅是写秋了,更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在一片素色中郁达夫开始把“清”、“静”和“悲凉”的点点滴滴向我们拉开,在秋院、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的秋景中逐一展现。从“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到“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再到“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处在这么一个小院子里,一切都是那么的淡淡然。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并且就连扫街的在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我们踩在雪上面,往往会听到响声,觉得软软的,是因为雪相对而言要厚重一些。而作者竟能捕捉到踩在落蕊上的“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并且连扫帚留下的细纹也丝丝入目,这种潜意识里的落寞就一丝一丝地荡漾开来。至于秋蝉,在中国文化里往往传达一种悲情,如《离骚》中的“蟪蛄鸣兮啾啾,岁暮兮不自聊”,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等,常与岁暮、柳杨、清露等结合,集结着离愁别绪、怀乡思国的思绪,传达着一种悲凉的心境。在这里,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渲染,一语秋蝉“衰弱的残声”,足以传达寥落的悲情。之后的秋雨和秋果,无论是秋声、秋色,还是秋味,都是那么淡淡然的,丝毫也不铺张渲染。
虽然,故都的秋“清、静、悲凉”,但是作者还是迷恋的,这也是他当时“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要去再次饱尝故都的“秋味”的缘由。这就是能让他义无反顾地用三分之二生命换取三分之一零头的故都的秋天。秋是悲凉的,但作者眼里,这未必不是一种美,一种花开花落皆为自然现象的美,宁静的美,唯美。正是在对这平凡而又优美的故都秋景的审美中,作者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内心的平衡。
诗歌中亦是如此。我们要体味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感情释放到景物中的。如王安石的《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作者晚年退居北山时作此诗,置身于铺天盖地的绿和波光潋滟中,却久久坐着细数落花,以致“归迟”了。正因为“闲”,故觉得时光漫长,一种闲愁和无聊就跃然纸上了。作者把这种内心的落寞与惆怅都含蓄地融进了春天的绿草和清波,以此达到情景的融合。
与此相似的还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幽居乡间,雨后乘兴,聊作一词。也正因为“闲”了下来,才会把这些美景描画得很精致。同时,通过对这些树林、山、竹、池塘等的描绘,“浮生一日凉”一句,我们不难体会作者如此细致地写景,也是一种感情的宣泄,一种内心深处落寞的传达。
通过景之“色”揣摩作者心“色”,可以把一些作品作一下比较。景“色”不同,所附着的作者的情感也不同。秋,历史上相关的名作很多。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将作者的哀愁与痛苦淋漓尽致地洒落在“枯藤老树昏鸦”之中。正是这些寂寥充满哀情的景物,最大程度地负载了作者的断肠之思。杜甫的悲秋之作《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正是作者有感于国家的战乱和政治衰败,兼之自己年老多病、壮志难酬的表达。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要喜庆得多。同样写秋,马致远寄思念于所选枯藤老树昏鸦,杜甫寄壮志未酬之情于悲壮之景,而杜牧的流连与喜悦尽在一片绚丽的红色枫林。
由景色细细体味作者的情思,由物语慢慢揣摩作者的感受,只有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反过来更能理解所谓“零散”的景物描写,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是慢慢培养审美能力的必要步骤。■
我们可以通过品赏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来体味作者细腻的感情。散文中的名篇《荷塘月色》出自朱自清先生之手,先生开篇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是笔下的荷塘月色却美不胜收,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而那些“袅娜地开着的”或“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饱含着诗情画意。先生来到这片荷塘,只是为了能暂时的远离烦扰,“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正因为在现实世界里内心深处充满了不安和动荡,在这寂静、优美的世界里,先生一点一滴地慢慢品味着,才有片刻的“闲心”完全回归自我。在这无边的风致里,虽然蝉声和蛙声很热闹,“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语点出了先生内心的失落,还有一丝不安。即便在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独处时光,还是不免要想到现实。这种感情不免要跟这“热闹”的蛙声,成为一种鲜明的对比。这时候,再回到文章开始说到的“颇不宁静”,我们就能完全体会他的思想感情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篇好的散文,作者必然会将细腻的感情渗透到景物描写之中,我们可以从郁达夫的佳作《故都的秋》进一步得到验证。本文写于1934年,当时,中国处处战乱和饥荒,作者也是颠沛流离,饱尝人生艰辛。在此背景下,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就不仅是写秋了,更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在一片素色中郁达夫开始把“清”、“静”和“悲凉”的点点滴滴向我们拉开,在秋院、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的秋景中逐一展现。从“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到“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再到“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处在这么一个小院子里,一切都是那么的淡淡然。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并且就连扫街的在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我们踩在雪上面,往往会听到响声,觉得软软的,是因为雪相对而言要厚重一些。而作者竟能捕捉到踩在落蕊上的“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并且连扫帚留下的细纹也丝丝入目,这种潜意识里的落寞就一丝一丝地荡漾开来。至于秋蝉,在中国文化里往往传达一种悲情,如《离骚》中的“蟪蛄鸣兮啾啾,岁暮兮不自聊”,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等,常与岁暮、柳杨、清露等结合,集结着离愁别绪、怀乡思国的思绪,传达着一种悲凉的心境。在这里,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渲染,一语秋蝉“衰弱的残声”,足以传达寥落的悲情。之后的秋雨和秋果,无论是秋声、秋色,还是秋味,都是那么淡淡然的,丝毫也不铺张渲染。
虽然,故都的秋“清、静、悲凉”,但是作者还是迷恋的,这也是他当时“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要去再次饱尝故都的“秋味”的缘由。这就是能让他义无反顾地用三分之二生命换取三分之一零头的故都的秋天。秋是悲凉的,但作者眼里,这未必不是一种美,一种花开花落皆为自然现象的美,宁静的美,唯美。正是在对这平凡而又优美的故都秋景的审美中,作者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内心的平衡。
诗歌中亦是如此。我们要体味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感情释放到景物中的。如王安石的《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作者晚年退居北山时作此诗,置身于铺天盖地的绿和波光潋滟中,却久久坐着细数落花,以致“归迟”了。正因为“闲”,故觉得时光漫长,一种闲愁和无聊就跃然纸上了。作者把这种内心的落寞与惆怅都含蓄地融进了春天的绿草和清波,以此达到情景的融合。
与此相似的还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当时苏轼被贬黄州,幽居乡间,雨后乘兴,聊作一词。也正因为“闲”了下来,才会把这些美景描画得很精致。同时,通过对这些树林、山、竹、池塘等的描绘,“浮生一日凉”一句,我们不难体会作者如此细致地写景,也是一种感情的宣泄,一种内心深处落寞的传达。
通过景之“色”揣摩作者心“色”,可以把一些作品作一下比较。景“色”不同,所附着的作者的情感也不同。秋,历史上相关的名作很多。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将作者的哀愁与痛苦淋漓尽致地洒落在“枯藤老树昏鸦”之中。正是这些寂寥充满哀情的景物,最大程度地负载了作者的断肠之思。杜甫的悲秋之作《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正是作者有感于国家的战乱和政治衰败,兼之自己年老多病、壮志难酬的表达。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要喜庆得多。同样写秋,马致远寄思念于所选枯藤老树昏鸦,杜甫寄壮志未酬之情于悲壮之景,而杜牧的流连与喜悦尽在一片绚丽的红色枫林。
由景色细细体味作者的情思,由物语慢慢揣摩作者的感受,只有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反过来更能理解所谓“零散”的景物描写,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是慢慢培养审美能力的必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