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相关论文
...
本论文选择甲骨卜辭中若干疑难语辭进行考释,共九篇,分别提出或支持如下觐贴: 1.军事卜辭中的“月(?)”、“(?)”应该为会师之“会......
为纪念中加建交 30周年 ,促进国内外学术界对加拿大著名汉学家明义士博士的研究 ,由山东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和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新编甲骨文字形总表》(沈建华、曹锦炎编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下文简称《总表》)是迄今关于甲骨文字形数量研究的最新......
1920年6月,罗振玉将天津嘉乐里住宅藏的三万片甲骨,精选八千片,共装13箱,474盒。其中每箱42盒装10箱,每箱18盒装3箱。每盒16枚左右,最多3......
2004年春节快要到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在陕西岐山周公庙发现刻字甲骨的消息传到京城,大家都格外兴奋。特别是在此后不久就......
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来源有三:一是公家调拨,二是私人捐赠,三是院方收购(含没收)。其中,公家调拨的加拿大人明义士旧藏于北平华北......
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中已编有院藏文物号,并经文物内网系统公布的4740片甲骨,均非考古发掘出土,其来源复杂。这批甲骨在入藏故宫......
王苍,原名王杏东,“王苍”为其晚年笔名。他不但擅古体诗、古琴、探研金石碑帖、佛学,还长于中国乐律史的研究,且精于书法,格调高古。王......
本文按照分期断代研究的思路,对殷墟甲骨第二至五期卜辞文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对卜辞类型进行划分,并对第二至......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术界经历了由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的嬗变,敦煌遗书、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被称为近世古文献......
20世纪初,俄国军人科兹洛夫和英国人斯坦因才在黑水城发现了大量的西夏文献,并运送出境。这一发现被公认为是继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
殷墟甲骨文中有"(芥)"字.其与"往"并非一字.专家们对其释读有不同的看法,但皆有未谛之处.实际上它就是"(苓)"的异构,即"桎"字.它在......
本文主要是研究殷墟甲骨卜辞中"单"字的意义, 指出"单"相当于后世文献中的"里",是城市中的居民组织,凡是居住在"单"中的居民都是贵......
二十六年元旦:家大兄铁孙自沪寄先王父铁云公辛丑九月日记来,中有记购得「甲骨」事者三则。比闻安徽大学教授徐殷先生曾为文记其事......
殷墟甲骨中屡见“告”类刻辞,其内容大体可分为王告神祖、臣属告王、王告臣属三类,具有较鲜明的文体特征。通过从应用场合、施动身份......
2004年7月4日,在上海举行的“2004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20片“殷墟甲骨”拍出4800万元天价!此拍备受世人瞩目,4800万元虽说是天......
俄国人克兹洛夫和英国人斯坦因于20世纪初在黑水城发现了大量的西夏文献,这一发现被公认为是继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殷墟甲骨、敦煌......
本文的几组甲骨缀合,从四个方面提供了甲骨研究的新材料:1、提供了商代早期“瓒”字字形研究的新材料;2、揭示了祼礼中的重要仪式......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文字.从殷墟甲骨时代至今,已经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它记......
殷墟甲骨文自1899年被发现以来,迄今已97年了。90多年来,学者们的研究课题主要是文字考释、甲骨文分期、用甲骨文来研究殷代历史......
殷墟甲骨祭祀卜辭中“伐”之詞性問題能夠成立,其根源在於“伐”之字形本身就蘊含著被砍頭的人與砍去人頭兩方面的含義,而在具體的祭......
<正> 殷墟甲骨的发现,迄今已达一百年了。甲骨确切地说是在哪一年发现的,学术界颇有争议,今后还可能讨论下去,但考虑到“村农收落......
<正> 陈垣曾经利用敦煌所出摩尼教经,考证摩尼教入中国史,引起注意。于是应中研院史语所之请,就北平图书馆所藏敦煌劫余之写本八千......
<正>王国维(1877—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一生著作共62种.他对殷墟甲骨档案的研究有重大的贡献......
<正>2017年10月,山东博物馆作为我国联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11家甲骨收藏单位之一,所藏甲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
20世纪之交,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接踵而来,敦煌遗书、明清大内档案、殷墟甲骨、汉晋木简,这被后人称为中国学术史的“四大发现”,彻底改......
<正>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遗存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余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有系统的成熟文字,被誉为二十世......
甲骨文中的司字,诸家多有解说。概言之,主要有二说.一为“假借说’,即认为司为祠、嗣、祀诸字之假借.持此说者占多数,如孙诂让、罗振玉、......
<正>《书品》1989年第2期发表了萧楠同志《关于〈小屯南地甲骨〉之体例及其相关问题——答裘锡圭同志》一文,对我在《书品》1987年......
殷墟甲骨卜辞是现存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殷商晚期历史的记载,也是中国语言、文化、历史可追溯的最早源头。通过了解祭祀卜辞中祭祀......
<正>一、引言中华有5000年的文明史,这在国内学术界已无争议。中国文字产生于何时?典册又产生于何时?这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和探索......
1930年,由中瑞等国科学家组成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内蒙古居延地区一次性发掘出土汉简一万余枚。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并把居延汉......
<正>安阳以殷墟闻名于世,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使得安阳的知名度大大提升。"洹水殷墟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郭......
孙常叙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其特点如下:一曰将甲骨文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二曰精选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