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中学各门课程中最美的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审美成为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本文主要通过音乐、朗读在语文审美中的作用、写作教学中的美育因素、艺术美学知识的学习等方面以审美为中心探讨语文教学。
关键词:审美 音乐 朗读 审美创造
中学语文教材是中外文化精华的浓缩,文章中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是中学各门课程中最美的课程,它运用美的语言,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表达了各种丰富细腻的感情,刻画了许多美不胜收的风光景物和场面,表达了深邃、给人以启迪的思想。”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新课程的要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审美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艺术和科学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各方面的美育、美的鉴赏,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中是非、美丑的审美评价能力。
以审美为出发点的语文教学有其丰富的内涵,其实现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朗读、写作训练、美学知识在语文审美中的作用。
一、音乐激发审美情感
“音乐最善于在其流动过程中,表现一个有始有终、有起有伏的情绪演变的过程,甚至可以表现最细致的情绪变化,能以使人产生与声音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引起听者人体机制的相应变化。因此,音乐富有激励人心、振奋精神的感染力。”贝多芬也曾说过,音乐能“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乐曲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在音乐节奏中感悟课文美。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教师可以在缠绵悱恻的二胡曲《江河水》的音乐背景中朗读课文。这段音乐曾被用作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苦难的岁月》的配音,旋律缓慢低沉,凄凉悲伤,似在诉说满腔的悲苦。音乐与朗读的最佳配合,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把学生带回了兵荒马乱的二十年代,去体会那种家境“祸不单行”的生活滋味,去理解特定环境下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如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中朗读《荷塘月色》,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联想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觉的秀姿之美,想象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时断时续的荷香的美,使学生在想象中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感受景语中的情感; 以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为音乐背景走进《七根火柴》的时代背景:革命艰苦的年代,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让学生体会《七根火柴》为我们谱写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赞歌;学习《天山景物记》是可以播放《森林交响乐》;在体会《孔雀东南飞》中那种坚贞爱情时可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来配乐等等,以此触动学生的相象和联想。
二、朗诵深化审美感悟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尤其是语文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会感受语文学习中“美”的存在。对于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我们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先进行阅读,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去感受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它的意境。很长时间,语文教学只重视教师讲学生听。其实,诵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自春秋至20世纪初以吟诵方式表现的诵读注重涵泳、意会、体悟,培养出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杨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古人就用这种吟诵的方式学习语文却取得巨大成就。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都对吟诵方式推崇备至。清人贺贻孙在《诗笺》中指出: “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颂至数十百过,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反复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对文义的理解,还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无穷韵味。因此,对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精彩片段、名言佳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不添字漏字,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勿容质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
例如,在诵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女子,却是伟丈夫时,一抑一扬,诵读的语调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句式、反问语气,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诵读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愈演愈烈的气势。
所以,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留出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朗读,去感受。不然,教师的講解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那么课堂上对学生诵读感知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应用实践形成审美创新能力
审美境界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美的再造与超越 。人的本质在于创造,在语文审美创造中,学生应成为创造的主体——将学习过程获得的知识:包括字词句基础,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审美创造规律,其他艺术的相关知识等——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交流与写作是最好的方法。
(一)指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在审美化、和谐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气质、个性、经历、美学兴趣都会有所提高,也会影响他们的审美效果。学生这种带有较多主观成分的审美见解,不可能统一在某个标准答案上,因而通过讨论、交流来取长补短是共同提高的好办法。教师平时要注意指导学生作好学习笔记,为开展讨论积累资料。在讨论时,教师可以根据各种文体的特点,选好专题,启发学生用审美的视角,在同一的审美范围中,借鉴其他同学的审美见解,相互切磋。
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我们就不能单纯地批判女主人公的虚荣。学生或许看到了她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勤劳的一面,诚信的一面。而这些,就会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这种积累和提高到了一定程度时,学生便会产生出一种更高层次的交流、表现的心理要求,他们希望发表自己的意见,寻找别人的认同,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他们便会诉诸写作。
(二)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创造美
首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观察外物特征时,又要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的特征,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使观察充满性灵。
《济南的冬天》是很好的例子。作者老舍用拟人手法写冬天沉睡的济南:“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儿,作者赋予了老城与小山人的性格,使人感到这是一个温馨的世界,生机勃发。因为它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而且是心灵的感应与沟通。于是被心灵感受了的自然景物便充满了生命的律动,静物变成了动物,死物变成了活物。
其次要指导学生摆脱思维惯性的束缚,让思维自由飞翔。在思考中,将日常态度转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为审美的分类标准。由此,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白杨树倔强地挺立着,俨然是北方农民的化身。由于这种思考方式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事物之外在完形的相互渗透。于是,便将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了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借鉴、移植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如借鉴绘画艺术中的烘云托月、横断云峰、点染摹色等技法,则写作中人事景物就会本质特点突出、艺术感染力强。汲取笑的艺术——小品、相声“寓庄于谐”的语言特点,习作中的语言便会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借用镜头描写方法,则写景叙事、描写外貌时,会浓淡相间、疏密相宜,层次感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审美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总之,“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审美化教学具有以美怡情,以美储情,以美启情的巨大功能。它的深刻意义就在于,从整体人格塑造的哲学高度,来培养人们对完善的人格的涵养和美的人生境界的追求。”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审美资源,发挥语文课程优势,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月第1版。
2.刘叔成 夏之放《美学基本原理》第三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3.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中国画系教学研究文集》。
4.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万福成 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审美 音乐 朗读 审美创造
中学语文教材是中外文化精华的浓缩,文章中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是中学各门课程中最美的课程,它运用美的语言,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表达了各种丰富细腻的感情,刻画了许多美不胜收的风光景物和场面,表达了深邃、给人以启迪的思想。”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新课程的要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审美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艺术和科学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各方面的美育、美的鉴赏,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中是非、美丑的审美评价能力。
以审美为出发点的语文教学有其丰富的内涵,其实现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朗读、写作训练、美学知识在语文审美中的作用。
一、音乐激发审美情感
“音乐最善于在其流动过程中,表现一个有始有终、有起有伏的情绪演变的过程,甚至可以表现最细致的情绪变化,能以使人产生与声音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引起听者人体机制的相应变化。因此,音乐富有激励人心、振奋精神的感染力。”贝多芬也曾说过,音乐能“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乐曲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在音乐节奏中感悟课文美。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教师可以在缠绵悱恻的二胡曲《江河水》的音乐背景中朗读课文。这段音乐曾被用作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苦难的岁月》的配音,旋律缓慢低沉,凄凉悲伤,似在诉说满腔的悲苦。音乐与朗读的最佳配合,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把学生带回了兵荒马乱的二十年代,去体会那种家境“祸不单行”的生活滋味,去理解特定环境下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如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中朗读《荷塘月色》,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联想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觉的秀姿之美,想象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时断时续的荷香的美,使学生在想象中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感受景语中的情感; 以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为音乐背景走进《七根火柴》的时代背景:革命艰苦的年代,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让学生体会《七根火柴》为我们谱写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赞歌;学习《天山景物记》是可以播放《森林交响乐》;在体会《孔雀东南飞》中那种坚贞爱情时可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来配乐等等,以此触动学生的相象和联想。
二、朗诵深化审美感悟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尤其是语文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会感受语文学习中“美”的存在。对于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我们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先进行阅读,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去感受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它的意境。很长时间,语文教学只重视教师讲学生听。其实,诵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自春秋至20世纪初以吟诵方式表现的诵读注重涵泳、意会、体悟,培养出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杨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古人就用这种吟诵的方式学习语文却取得巨大成就。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都对吟诵方式推崇备至。清人贺贻孙在《诗笺》中指出: “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颂至数十百过,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反复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对文义的理解,还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无穷韵味。因此,对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精彩片段、名言佳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不添字漏字,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勿容质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
例如,在诵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女子,却是伟丈夫时,一抑一扬,诵读的语调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句式、反问语气,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诵读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愈演愈烈的气势。
所以,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留出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朗读,去感受。不然,教师的講解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那么课堂上对学生诵读感知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应用实践形成审美创新能力
审美境界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美的再造与超越 。人的本质在于创造,在语文审美创造中,学生应成为创造的主体——将学习过程获得的知识:包括字词句基础,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审美创造规律,其他艺术的相关知识等——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交流与写作是最好的方法。
(一)指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在审美化、和谐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气质、个性、经历、美学兴趣都会有所提高,也会影响他们的审美效果。学生这种带有较多主观成分的审美见解,不可能统一在某个标准答案上,因而通过讨论、交流来取长补短是共同提高的好办法。教师平时要注意指导学生作好学习笔记,为开展讨论积累资料。在讨论时,教师可以根据各种文体的特点,选好专题,启发学生用审美的视角,在同一的审美范围中,借鉴其他同学的审美见解,相互切磋。
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我们就不能单纯地批判女主人公的虚荣。学生或许看到了她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勤劳的一面,诚信的一面。而这些,就会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这种积累和提高到了一定程度时,学生便会产生出一种更高层次的交流、表现的心理要求,他们希望发表自己的意见,寻找别人的认同,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他们便会诉诸写作。
(二)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创造美
首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观察外物特征时,又要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的特征,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使观察充满性灵。
《济南的冬天》是很好的例子。作者老舍用拟人手法写冬天沉睡的济南:“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儿,作者赋予了老城与小山人的性格,使人感到这是一个温馨的世界,生机勃发。因为它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而且是心灵的感应与沟通。于是被心灵感受了的自然景物便充满了生命的律动,静物变成了动物,死物变成了活物。
其次要指导学生摆脱思维惯性的束缚,让思维自由飞翔。在思考中,将日常态度转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为审美的分类标准。由此,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白杨树倔强地挺立着,俨然是北方农民的化身。由于这种思考方式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事物之外在完形的相互渗透。于是,便将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了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借鉴、移植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如借鉴绘画艺术中的烘云托月、横断云峰、点染摹色等技法,则写作中人事景物就会本质特点突出、艺术感染力强。汲取笑的艺术——小品、相声“寓庄于谐”的语言特点,习作中的语言便会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借用镜头描写方法,则写景叙事、描写外貌时,会浓淡相间、疏密相宜,层次感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审美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总之,“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审美化教学具有以美怡情,以美储情,以美启情的巨大功能。它的深刻意义就在于,从整体人格塑造的哲学高度,来培养人们对完善的人格的涵养和美的人生境界的追求。”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审美资源,发挥语文课程优势,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月第1版。
2.刘叔成 夏之放《美学基本原理》第三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3.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中国画系教学研究文集》。
4.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万福成 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