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美为中心展开语文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x_com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中学各门课程中最美的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审美成为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本文主要通过音乐、朗读在语文审美中的作用、写作教学中的美育因素、艺术美学知识的学习等方面以审美为中心探讨语文教学。
  关键词:审美 音乐 朗读 审美创造
  
  
  中学语文教材是中外文化精华的浓缩,文章中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是中学各门课程中最美的课程,它运用美的语言,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表达了各种丰富细腻的感情,刻画了许多美不胜收的风光景物和场面,表达了深邃、给人以启迪的思想。”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新课程的要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审美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艺术和科学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各方面的美育、美的鉴赏,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中是非、美丑的审美评价能力。
  以审美为出发点的语文教学有其丰富的内涵,其实现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朗读、写作训练、美学知识在语文审美中的作用。
  一、音乐激发审美情感
  “音乐最善于在其流动过程中,表现一个有始有终、有起有伏的情绪演变的过程,甚至可以表现最细致的情绪变化,能以使人产生与声音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引起听者人体机制的相应变化。因此,音乐富有激励人心、振奋精神的感染力。”贝多芬也曾说过,音乐能“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乐曲可以诱发学生的情感,在音乐节奏中感悟课文美。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教师可以在缠绵悱恻的二胡曲《江河水》的音乐背景中朗读课文。这段音乐曾被用作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苦难的岁月》的配音,旋律缓慢低沉,凄凉悲伤,似在诉说满腔的悲苦。音乐与朗读的最佳配合,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把学生带回了兵荒马乱的二十年代,去体会那种家境“祸不单行”的生活滋味,去理解特定环境下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如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中朗读《荷塘月色》,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联想荷叶轻盈舒展、挺拔直觉的秀姿之美,想象飘忽不定、隐约轻微、时断时续的荷香的美,使学生在想象中流连忘返于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之中,感受景语中的情感; 以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为音乐背景走进《七根火柴》的时代背景:革命艰苦的年代,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让学生体会《七根火柴》为我们谱写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赞歌;学习《天山景物记》是可以播放《森林交响乐》;在体会《孔雀东南飞》中那种坚贞爱情时可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来配乐等等,以此触动学生的相象和联想。
  二、朗诵深化审美感悟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尤其是语文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会感受语文学习中“美”的存在。对于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我们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先进行阅读,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去感受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它的意境。很长时间,语文教学只重视教师讲学生听。其实,诵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自春秋至20世纪初以吟诵方式表现的诵读注重涵泳、意会、体悟,培养出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杨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古人就用这种吟诵的方式学习语文却取得巨大成就。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都对吟诵方式推崇备至。清人贺贻孙在《诗笺》中指出: “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颂至数十百过,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反复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对文义的理解,还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无穷韵味。因此,对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精彩片段、名言佳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不添字漏字,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勿容质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
  例如,在诵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女子,却是伟丈夫时,一抑一扬,诵读的语调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句式、反问语气,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诵读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愈演愈烈的气势。
  所以,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留出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朗读,去感受。不然,教师的講解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那么课堂上对学生诵读感知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应用实践形成审美创新能力
  审美境界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美的再造与超越 。人的本质在于创造,在语文审美创造中,学生应成为创造的主体——将学习过程获得的知识:包括字词句基础,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审美创造规律,其他艺术的相关知识等——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交流与写作是最好的方法。
  (一)指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在审美化、和谐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气质、个性、经历、美学兴趣都会有所提高,也会影响他们的审美效果。学生这种带有较多主观成分的审美见解,不可能统一在某个标准答案上,因而通过讨论、交流来取长补短是共同提高的好办法。教师平时要注意指导学生作好学习笔记,为开展讨论积累资料。在讨论时,教师可以根据各种文体的特点,选好专题,启发学生用审美的视角,在同一的审美范围中,借鉴其他同学的审美见解,相互切磋。
  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我们就不能单纯地批判女主人公的虚荣。学生或许看到了她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勤劳的一面,诚信的一面。而这些,就会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这种积累和提高到了一定程度时,学生便会产生出一种更高层次的交流、表现的心理要求,他们希望发表自己的意见,寻找别人的认同,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他们便会诉诸写作。
  (二)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创造美
  首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观察外物特征时,又要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的特征,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使观察充满性灵。
  《济南的冬天》是很好的例子。作者老舍用拟人手法写冬天沉睡的济南:“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儿,作者赋予了老城与小山人的性格,使人感到这是一个温馨的世界,生机勃发。因为它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而且是心灵的感应与沟通。于是被心灵感受了的自然景物便充满了生命的律动,静物变成了动物,死物变成了活物。
  其次要指导学生摆脱思维惯性的束缚,让思维自由飞翔。在思考中,将日常态度转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为审美的分类标准。由此,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白杨树倔强地挺立着,俨然是北方农民的化身。由于这种思考方式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事物之外在完形的相互渗透。于是,便将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了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借鉴、移植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如借鉴绘画艺术中的烘云托月、横断云峰、点染摹色等技法,则写作中人事景物就会本质特点突出、艺术感染力强。汲取笑的艺术——小品、相声“寓庄于谐”的语言特点,习作中的语言便会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借用镜头描写方法,则写景叙事、描写外貌时,会浓淡相间、疏密相宜,层次感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审美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总之,“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审美化教学具有以美怡情,以美储情,以美启情的巨大功能。它的深刻意义就在于,从整体人格塑造的哲学高度,来培养人们对完善的人格的涵养和美的人生境界的追求。”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审美资源,发挥语文课程优势,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月第1版。
  2.刘叔成 夏之放《美学基本原理》第三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
  3.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中国画系教学研究文集》。
  4.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万福成 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教育是一个音乐文化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音乐兴趣,丰富情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能力。唤起学生对学科活动的热情,教师在组织教学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显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以音乐本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
摘要: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顽症至今难觅灵丹妙药,语文教师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是:中 学6年,读了几百篇名家作品,到头来却依然阅读技巧缺乏,阅读速度缓慢,理解能力低下;聆听老师分析了几百次“写作特点”,记下了几百或上千条“写作特点”,可自己的作文竟然会没有任何特点,远远达不到格式规范,内容充实,语言准确、流畅、生动的目 标,以致上了大学,还要补上语文这一课!  这到底为什么?  原因当然很多。但
摘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于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在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十分必要。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布线工程  一般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时更多的是采用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首先,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硬件组成等内容进行介绍;其次,介绍TCP/IP协议、OSI七层模型、各种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正悄悄地对人类的社会进行着一次技术改革,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的发展与深入。而它的诞生同样也在悄悄地影响、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相结合、相融合。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教改的热点,它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与此同时,由于很多老师过度过滥地使用多媒体而产生了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课堂多媒体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教改的热点,它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与此同时,由于很多老师过度过滥地使用多媒体而产生了一些令人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
摘要:文章介绍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的课程特点,分析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和要求,论述了古代汉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古代汉语互动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问题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的综合概述。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既相对稳定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
本文基于STAEM教育理念为依托,以项目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考虑模块化设计,对 STEAM教育研究背景、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课程研究、 仿真教学改革思路三方面进行研究,
内容摘要:有将 “以人为本 “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悉心关注学生人性、个性、情感和道德,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 音乐 ,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语文教学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作为独立科,语文教学日臻完善和严密。但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语文教学在方法段方面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