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三五”期间,贵阳市医药产业获得快速的发展,成为贵阳市重点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考虑医药产业与贵阳市城市建设协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产城融合是城市建设的可行之路,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建设、医药产业文化建设、人才资源培养等方面推动产城融合都是值得考量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产城融合;贵阳;医药产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01
0 引言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城市是产业发展的依托,考虑产城融合有其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医药健康产业是贵州省重点发展的十大千亿级产业之一,也是贵阳市建设“健康中国”引领示范市总体目标的重要支撑。以贵阳市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为主要代表进行产城融合的考量有重要的代表价值。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贵阳市城市化建设研究与贵阳产业化研究均得到了较高关注,这两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将两者结合考虑,对于贵阳市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研究则较少。这些研究中,主要包括贵阳市大数据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贵阳市文旅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并有少数文章涉及贵阳市会展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领域。医药健康产业是贵州省重点发展的十大千亿级产业之一,也是贵阳市建设“健康中国”引领示范市总体目标的重要支撑,但总体来看,贵阳市医药产业与贵阳市城市发展和城市融合的研究很少,这与贵阳市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现状是不相符的,鉴于此,开展贵阳市医药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研究是有深切的必要性的。
本文将以产城融合的视角为中心,对当前贵阳市医药健康产业与城市化建设的互动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1 推进产城融合的意义
1.1 符合贵阳市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通常意义上的城市化标志有三项:(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前两项指标主要涉及人口,第三项指标城市用地主要涉及居住、工业、道路、仓储、公共设施用地等具体指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组成的新发展理念,涉及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从三项指标综合来看,支撑城市化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于人口与产业。最终的实现形式是人口,但最基础的实现途径,是产业的发展和集聚。推动产业发展是改变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以此吸引的人口就业才会导致第一产业的从业人群向二、三产业的转化,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因此,推动城市发展,必然重视产业发展,尤其是在产业集群等能带来大规模人口集聚和资金集聚的形势下。
1.2 符合贵阳市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药制造业是典型的研发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贵州有发展医药产业的天然优势,而贵阳又以其在省内领先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成为医药产业破千亿的重要承担者。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借用钻石模型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这一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产业集群发展分析。钻石模型共涉及四个方面的因素,企业战略、相关及支持产业、生产条件、需求要素。此外还有两个影响因素则为机遇、与政府。在企业自身战略之外,五项要素均与城市相关,这不仅反映产业需要借助城市的人才、交通优势,而且需要与所在城市組成良好互动结构。产业集群的发展只有与城市发展规划、生产优势、人才优势、产业政策相结合才能产生良性的发展。
2 贵阳市医药产业发展概况与布局
贵阳市编制的《贵阳市“十三五”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中以建设“健康中国”引领示范市为总体目标,其中,明确了“一核、一圈、四片、五极”的总体空间布局规划。该规划一方面基于贵阳市医药产业发展历史基础、一方面着眼于未来产业发展目标制定,确立了以整个乌当区为主,重点打造大健康全域发展示范区、核心区,与此同时,围绕乌当区将云岩区、南明区、白云区、观山湖区划定为医药健康配套支撑核心区。
2.1 以乌当区为核心,发展全域医药产业
以市辖区为单位重点发展全域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无疑是产城融合探索角度的重要创举,无论是在产业规划目标还是涉及城区面积规模,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规划相对应,2019年全年,乌当区医药制造规模在全省保持领跑地位,全年大健康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占乌当区全年总产值的27%,成为当之无愧的乌当区核心产业。
2.2 企业分布集中,但医药产业园区的功能尚不健全
产业园区的性质不仅在于同质化企业的大规模集聚,更在于大规模集聚企业之间存在生产之间的协作关系,能够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而非彼此毫无关联甚至恶性竞争。地域分布的集中仅是产业集群的雏形,更重要的标志应该是产业的互联互通。乌当区集中了贵阳市最大数量的医药生产企业,而这些企业主要沿主干道两侧分布,分别位于高新路、高新北路及东风大道等3条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厂区分布高度集中,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但彼此间缺乏合作,产业链条尚不完整,企业各自生产,彼此关联不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乌当区医药产业集群效应较差。医药产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停留在交通、土地等初级的支撑层面。
2.3 园区规划不合理,未能进行良好的城市功能分区
药厂的兴建推动城区主干道延伸,公共交通设施等随之延长、健全,方便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交通。乌当区主要医药企业厂区确定之初,缺乏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未能将工业区与生活区规划分离,造成厂区、居住区相邻,甚至厂区被包裹在居民区内的情况。由此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的困难,生活区与工业区的混杂造成了很多的困难,具体表现为园区生产影响居民生活、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2.4 医药产业就业职工较多,但未能有效推动城市化发展
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产业的发展、产业园区的建设本应直接作用于人口的集中。乌当区医药产业的发展聚集了较大规模的就业人群,目前规模以上制药企业达12家,包含3家全省领军型龙头企业、5家全省医药骨干企业,主要企业从业人员均在千人以上。围绕规模巨大的从业人口,相关服务行业,交通设施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改观。但是通过药企交通车载客量调查发现,乌当区药企就业人口主要居住在南明区、云岩区两区,乌当医药产业园区具有典型的产业园区特征——白天人来人往,晚上就是一片空城。
3 贵阳市医药产业发展建议
3.1 推进产城结合,协同发展
如前文所述,产业是城市进步的支撑,带动市场发展,服务经济民生,促进城市繁荣。城市是产业发展的依托,提供人才支撑,构建消费市场,推动产业振兴。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产业的调整升级,无论是从城市发展还是产业振兴的角度,城市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无疑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目前贵州省全省人口流动规模较大,而且主要以流出为主,大规模人群向珠三角等地区转移,贵阳作为贵州省省会,理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借助产业优势吸引省内人口本地就业。目前的产业人口流动线现状与贵阳市城市化建设的目标是相悖的。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机协调城市与产业的关系,真正做到产业不止作为创造GDP的工具,更应是创造就业、服务民生的生产综合体。
3.2 合理规划功能分区
城市是生产生活的聚合体,兼具多重功能,城市规划建设应注意生活与生产之间做到协调布局与发展。产业聚群的布局一定要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进行重点考虑,规划设计要有前瞻性,确保产业布局不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冲突。以贵阳市医药产业的社会功能而论,首要是吸引和留住产业人口,其次是要在留住产业人口的基础上即兴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做到方便产业人口的工作方便,也要关注生活区与生产区的合理区分。
3.3 推进城市医药健康文化发展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的彰显是丰富城市文化语境内涵的重要手段。城市的发展,应该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两个领域着手,一方面是物质层面建设,另一方面注重文化的发展。医药产业已经是贵阳市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之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动产城融合,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城市文化层面的推动,将医药文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亳州借助华佗故里的文化背景,大力发展重要集散市场,打造了“中华药都”的名片;黄冈借助李时珍故乡等文化资源推动鄂东医药文化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实现双赢。此外,济南市也正致力于挖掘扁鹊医藥文化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这些城市案例都可成为贵阳市的借鉴。
3.4 重视人才的培养
产城融合,需要人才人力资源的支持,初期需要大力引进相关人才,进一步的发展则更主要侧重于本土人才的培养。贵阳市应重点考虑建立健全从研究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的完整体系,包括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研究性高校等多梯度、多层次的医药人才,医药研发人才及医药管理人才等。
4 结语
贵阳市医药产业在贵阳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产业的发展还应考虑社会功能及文化功能,如何更全方位的服务于城市建设将是今后产业功能研究的重要命题,也是城市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重点路径。通过贵阳市医药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可见产城融合是城市综合发展的可行道路之一,同时希望能够为其他城市产城融合的思路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赵涛,张智,梁上坤,等.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10).
[2]程远,杨令,单兰倩,等.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31).
[3]杨晓,韩宇.当代公共艺术地域文化属性的复兴与城市文化语境的构建[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20,(4).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贵州健康医药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2020ZC014),负责人:郭垠利。
作者简介:郭垠利(1990-),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神经分子生物学、医药产业。
关键词:产城融合;贵阳;医药产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01
0 引言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城市是产业发展的依托,考虑产城融合有其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医药健康产业是贵州省重点发展的十大千亿级产业之一,也是贵阳市建设“健康中国”引领示范市总体目标的重要支撑。以贵阳市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为主要代表进行产城融合的考量有重要的代表价值。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贵阳市城市化建设研究与贵阳产业化研究均得到了较高关注,这两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将两者结合考虑,对于贵阳市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研究则较少。这些研究中,主要包括贵阳市大数据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贵阳市文旅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并有少数文章涉及贵阳市会展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领域。医药健康产业是贵州省重点发展的十大千亿级产业之一,也是贵阳市建设“健康中国”引领示范市总体目标的重要支撑,但总体来看,贵阳市医药产业与贵阳市城市发展和城市融合的研究很少,这与贵阳市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现状是不相符的,鉴于此,开展贵阳市医药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研究是有深切的必要性的。
本文将以产城融合的视角为中心,对当前贵阳市医药健康产业与城市化建设的互动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1 推进产城融合的意义
1.1 符合贵阳市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通常意义上的城市化标志有三项:(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前两项指标主要涉及人口,第三项指标城市用地主要涉及居住、工业、道路、仓储、公共设施用地等具体指标。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组成的新发展理念,涉及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从三项指标综合来看,支撑城市化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于人口与产业。最终的实现形式是人口,但最基础的实现途径,是产业的发展和集聚。推动产业发展是改变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以此吸引的人口就业才会导致第一产业的从业人群向二、三产业的转化,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因此,推动城市发展,必然重视产业发展,尤其是在产业集群等能带来大规模人口集聚和资金集聚的形势下。
1.2 符合贵阳市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药制造业是典型的研发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医药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贵州有发展医药产业的天然优势,而贵阳又以其在省内领先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成为医药产业破千亿的重要承担者。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借用钻石模型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这一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产业集群发展分析。钻石模型共涉及四个方面的因素,企业战略、相关及支持产业、生产条件、需求要素。此外还有两个影响因素则为机遇、与政府。在企业自身战略之外,五项要素均与城市相关,这不仅反映产业需要借助城市的人才、交通优势,而且需要与所在城市組成良好互动结构。产业集群的发展只有与城市发展规划、生产优势、人才优势、产业政策相结合才能产生良性的发展。
2 贵阳市医药产业发展概况与布局
贵阳市编制的《贵阳市“十三五”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中以建设“健康中国”引领示范市为总体目标,其中,明确了“一核、一圈、四片、五极”的总体空间布局规划。该规划一方面基于贵阳市医药产业发展历史基础、一方面着眼于未来产业发展目标制定,确立了以整个乌当区为主,重点打造大健康全域发展示范区、核心区,与此同时,围绕乌当区将云岩区、南明区、白云区、观山湖区划定为医药健康配套支撑核心区。
2.1 以乌当区为核心,发展全域医药产业
以市辖区为单位重点发展全域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无疑是产城融合探索角度的重要创举,无论是在产业规划目标还是涉及城区面积规模,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规划相对应,2019年全年,乌当区医药制造规模在全省保持领跑地位,全年大健康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占乌当区全年总产值的27%,成为当之无愧的乌当区核心产业。
2.2 企业分布集中,但医药产业园区的功能尚不健全
产业园区的性质不仅在于同质化企业的大规模集聚,更在于大规模集聚企业之间存在生产之间的协作关系,能够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而非彼此毫无关联甚至恶性竞争。地域分布的集中仅是产业集群的雏形,更重要的标志应该是产业的互联互通。乌当区集中了贵阳市最大数量的医药生产企业,而这些企业主要沿主干道两侧分布,分别位于高新路、高新北路及东风大道等3条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厂区分布高度集中,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但彼此间缺乏合作,产业链条尚不完整,企业各自生产,彼此关联不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乌当区医药产业集群效应较差。医药产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停留在交通、土地等初级的支撑层面。
2.3 园区规划不合理,未能进行良好的城市功能分区
药厂的兴建推动城区主干道延伸,公共交通设施等随之延长、健全,方便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交通。乌当区主要医药企业厂区确定之初,缺乏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未能将工业区与生活区规划分离,造成厂区、居住区相邻,甚至厂区被包裹在居民区内的情况。由此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的困难,生活区与工业区的混杂造成了很多的困难,具体表现为园区生产影响居民生活、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2.4 医药产业就业职工较多,但未能有效推动城市化发展
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产业的发展、产业园区的建设本应直接作用于人口的集中。乌当区医药产业的发展聚集了较大规模的就业人群,目前规模以上制药企业达12家,包含3家全省领军型龙头企业、5家全省医药骨干企业,主要企业从业人员均在千人以上。围绕规模巨大的从业人口,相关服务行业,交通设施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改观。但是通过药企交通车载客量调查发现,乌当区药企就业人口主要居住在南明区、云岩区两区,乌当医药产业园区具有典型的产业园区特征——白天人来人往,晚上就是一片空城。
3 贵阳市医药产业发展建议
3.1 推进产城结合,协同发展
如前文所述,产业是城市进步的支撑,带动市场发展,服务经济民生,促进城市繁荣。城市是产业发展的依托,提供人才支撑,构建消费市场,推动产业振兴。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产业的调整升级,无论是从城市发展还是产业振兴的角度,城市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无疑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目前贵州省全省人口流动规模较大,而且主要以流出为主,大规模人群向珠三角等地区转移,贵阳作为贵州省省会,理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借助产业优势吸引省内人口本地就业。目前的产业人口流动线现状与贵阳市城市化建设的目标是相悖的。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机协调城市与产业的关系,真正做到产业不止作为创造GDP的工具,更应是创造就业、服务民生的生产综合体。
3.2 合理规划功能分区
城市是生产生活的聚合体,兼具多重功能,城市规划建设应注意生活与生产之间做到协调布局与发展。产业聚群的布局一定要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进行重点考虑,规划设计要有前瞻性,确保产业布局不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冲突。以贵阳市医药产业的社会功能而论,首要是吸引和留住产业人口,其次是要在留住产业人口的基础上即兴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做到方便产业人口的工作方便,也要关注生活区与生产区的合理区分。
3.3 推进城市医药健康文化发展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的彰显是丰富城市文化语境内涵的重要手段。城市的发展,应该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两个领域着手,一方面是物质层面建设,另一方面注重文化的发展。医药产业已经是贵阳市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之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动产城融合,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城市文化层面的推动,将医药文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亳州借助华佗故里的文化背景,大力发展重要集散市场,打造了“中华药都”的名片;黄冈借助李时珍故乡等文化资源推动鄂东医药文化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实现双赢。此外,济南市也正致力于挖掘扁鹊医藥文化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这些城市案例都可成为贵阳市的借鉴。
3.4 重视人才的培养
产城融合,需要人才人力资源的支持,初期需要大力引进相关人才,进一步的发展则更主要侧重于本土人才的培养。贵阳市应重点考虑建立健全从研究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的完整体系,包括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研究性高校等多梯度、多层次的医药人才,医药研发人才及医药管理人才等。
4 结语
贵阳市医药产业在贵阳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产业的发展还应考虑社会功能及文化功能,如何更全方位的服务于城市建设将是今后产业功能研究的重要命题,也是城市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重点路径。通过贵阳市医药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可见产城融合是城市综合发展的可行道路之一,同时希望能够为其他城市产城融合的思路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赵涛,张智,梁上坤,等.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10).
[2]程远,杨令,单兰倩,等.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31).
[3]杨晓,韩宇.当代公共艺术地域文化属性的复兴与城市文化语境的构建[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20,(4).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贵州健康医药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2020ZC014),负责人:郭垠利。
作者简介:郭垠利(1990-),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神经分子生物学、医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