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制改造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wo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是什么?
  
  三大关系谁重要?政府、 消费者,还是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中有3个最重要的成份: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就是要处理好消费者、企业、政府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总起来说,消费者是首要的,第一位的成份。也就是说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把消费者摆在首位。为什么?因为企业面向市场就是面向消费者。
  市场经济的第二个成份是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份。为什么?因为消费者是需求一方,企业是供给一方。市场经济是企业作为供给者,消费者作为需求者之间的供求关系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供求关系的规律。只有消费者,没有企业,就无法构成供求关系。因此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把企业这个成份解决好。从企业的角度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两个基本的要求。第一个要求企业要成为真正的企业,这里所说的真正的企业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尽管1978年以前就有企业这个概念,但是那时候的企业是政府的附属机构。而现在我们讲的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也就是说,是有自主权的企业。这个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法律的主体。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就是从过去单纯的服从政府转到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地来从事经营活动。
  
  自主权不是目的!改制是“走过场”,还是提高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有了自主权,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企业已经基本上能够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从事一些经济活动。但是,现在还有两方面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政府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来指导企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如何运用好自主权使自己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而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二个基本要求。虽然企业有了自主权,但是否能用好自主权,那还不一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要求企业有自主权,更主要的是企业能否用好这个自主权。那么,用好自主权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企业在市场中是否有竞争力。也就是说,我们改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不良的倾向。这就是改制走过场。比如说,有些企业换一个名称,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就说自己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而实际上企业既没有适应市场的能力,也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改制走过场的企业尽管有了现代企业的壳,但内在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无法按照现代企业的规则运行。
  
  企业有没有竞争力,看什么?四大标志?现代企业制度有真内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内在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其中观念的变革尤为重要。也就是说,要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观念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观念。在观念变革的前提下,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这就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根据我对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研究,有这么几个标志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个标志是财务数据,就说你这个企业有没有市场竞争力,我不听你的口头汇报,而是要看你的财务数据,看结果。我们现在有些地方有一种偏向,搞现代企业制度只看做了哪些工作、开了多少会、采取多少措施,这样的过程比较多,而结果总是不行,甚至可以这么说:过程就是一切,结果是没有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工作方法可以交待,但市场经济是真刀真枪,企业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检验的结果则要反馈到财务数据上。关于财务数据,这里我要强调两点:第一,财务指标要跟国际接轨。尽管我们现在的财务会计制度通过这几年的改革,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总体来说,与国外的财务指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二,财务数据要真实,不能有水份,更不能有虚假现象。现在我们的财务数据,包括某些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都不真实,这在某种意义上欺骗了股东、欺骗了社会、欺骗了债权人。
  第二个标志是用户满意程度。为什么要把用户满意程度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准呢?因为,财务数据只能说明过去,只能说明昨天。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在计划经济下的衡量标准比较看重过去,看重昨天。但是市场经济却把今天,或明天看得比昨天更重要,把现在和未来看得比过去更重要。财务数据只能说明过去的业绩,而用户满意程度更能说明现在和未来。比如说,昨天这个用户买你的产品,你的财务指标很好。但是今天出现了一个竞争者,由于用户对你有不满意的地方,就转而向你的竞争者购买产品,从你的财务指标看,你还不知道你的客户正在流失。国外凡是成功的企业始终把用户看得高于一切。当然,现在中国口号也有,标语也有,但一落实到行为就比较差了。
  第三个标志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工作效率。效率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内部的效率高,外部才有竞争力。所以,我要强调,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当中,始终要把效率看成是企业的生命线。
  第四个标志是不断创新的精神。一个企业要不断地创新,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市场、新人才、新观念。
  这四个标志就是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共同特点。我们衡量现代企业制度是不是建立起来了,就企业这个成份来看,就要从这四个标志出发来看它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重视的第三个成份就是政府。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政府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去政府计划经济的功能要逐渐地发生变化。这里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需要继续保留的;二是过去没有的现在可能要加强;三是过去政府做的事,现在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而应当予以取消。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政府职能也需要转变。
  上面我们讨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当中要重视的三个成份。归纳起来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就是要处理好消费者、企业、政府这三个成份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是什么呢?总的来说是:把消费者摆在第一位,企业围绕消费者来转。因为消费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方向,因此企业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是一个关系。然后对政府来说,它的职能就是要维护消费者利益,要处理好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处理这个关系时,政府应谨记自己的裁判者地位,不应直接干预。政府还要处理好跟企业的关系,其主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想现在政府在这方面要做的事还是很多的。对企业本身来说,它应该搞好自身的建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改革、来改制,处理好跟消费者的关系。   怎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什么?国有独资还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在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以后,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什么?概括地说,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就是公司制度,也就是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途径就是按公司制度来改造现有的国有企业制度。
  那么,应该怎样按公司制度来改造现有的国有企业制度呢?我想,就是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来进行,公司法是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国有企业改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就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里面包括上市公司。现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即这几年来国有企业过多地改为国有独资公司,导致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当中,企业改制走过场。在这里,我想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这就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与国有独资公司的区别是什么?它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市公司是多个股东、多元投资主体。而国有独资公司是单一投资主体、单一股东。国有企业本来就是单一投资主体、单一股东。把它改成独资公司就是把原来的工厂换一个公司名称而已,其实内部的体制什么也没变。所以有的地方形容这种改制是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走过场。如果这样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人们可能就要对现代企业制度打个问号,产生怀疑。
  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实际上就是把国有的单一投资主体的企业,包括原来国有企业、工厂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改为多元投资主体,这种改造实际上是对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是资本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把社会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另一方面对国有资本来说也有好处,即用一定量的国有资本来调动、发挥更多的社会资本的作用。公司制改造对我们国家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这里,我想着重讲一下上市公司的问题。我们并不是说把国有企业改为上市公司,就叫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然从形式上说上市公司应该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表现,但是从内容上来说,我们的上市公司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上市公司的组建开始一直到上市公司的运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现在看来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在加强监督方面,政府和社会公众都采取了一些办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来完善某些法律,加快有关法律的立法工作,使得上市公司在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尽管上市公司是市场机制最充分的一种企业形式,但是如果没有法律、立法的话,可能就会用计划经济的方法来搞,从而给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带来障碍。因此,政府和立法机关不仅要加大执法和立法的力度,上市公司本身也应当强化法制观念,坚持依法办事。
  至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到底选择哪一种好。不能就这两种形式本身来比较,而是应该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适合采取哪一种形式就采取哪一种形式。当然股份有限公司有它的优点,比如说它的股东人数不受限制、可以发行股票、股票可以自由转让,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筹集资金,这些都是它的优点。但是股份有限公司也有它的缺点,它最大的缺点就是设立要求比较严格、设立以后运行比较复杂,还要接受政府更多的监督,接受社会公众更多的监督。这样就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各方面机制跟市场机制更加衔接。有限责任公司也有它的优点,如设立比较简单,按照我们现在的法律,基本上几个股东符合公司法的要求采取注册的办法就能设立;设立以后的运行也不像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那么复杂。当然它还有缺点,比如说股东人数受到限制,不能象股份有限公司那样广泛地筹集资金,不能公开发行股票。这两种公司就其本身来说各有优缺点,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从每个企业的实际出发,要分析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要从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出发,不搞一刀切。
  
  产权如何明确?权责怎样分明?管理制度如何改进?
  
  在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来进行公司制改造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第一,按照公司产权制度的要求来解决国有企业产权不清的问题;第二,按照公司组织制度的要求来解决国有企业权责不明的问题;第三,按照公司管理制度的要求来解决国有企业管理落后的问题。那么,国有企业在公司制改造当中,应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呢?
  1关于公司产权制度的建立。公司产权制度的建立要着重解决这么几个问题:(1)要有明确的股东。我们应组建多个股东的公司,从现在来看,改制后的国有企业有国家股股东、公众股股东、法人股股东、还有外资股股东。这里首先要解决的是国有股的股东是谁,其次这些股东在市场运行中的权利和责任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2)公司拥有独立支配的法人财产权。公司法人财产权有两个特征:一个是独立性,也就是说股东出资之后要把他出资的财产交给公司这个法人去支配。一个是统一性,也就是说多个股东出资后的财产就构成了公司法人的统一财产,这一点是公司与合伙企业不同的地方。合伙企业的财产仍然是合伙人各自的财产。因为合伙人可以入伙也可以退伙。但公司股东入股之后不能退股,因为它成了公司法人的统一财产。(3)国有企业改为公司制企业以后,过去那种实物化、固定化、行政化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要改为价值化、流动化、市场化的公司资产管理方式,比如说资产重组、资本运行、兼并收购、产权流动、产权交易,等等。
  2按照公司组织制度来解决国有企业权责不明的问题。从这几年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实践来看,公司组织制度的建立着重要解决两个问题:(1)建立合理的公司组织结构。所谓公司组织结构是指公司内部各个单位的构成以及这些内部单位的相互关系。合理的公司组织结构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公司内部各单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公司总部应该由统一的组织力量,也就是形成一个拳头打入市场,从而占领市场。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公司制改造以后,公司组织结构还存在什么问题呢?归纳起来看,大体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司总部统的过死,就是高度地集中统一,搞的下面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果公司是这样的组织结构,那么这个公司可能就办不好了,就算改了制,也没用。二是公司内部各单位越划越小,各单位下又出现了二级法人。搞二级法人实际上瓦解了公司这个法人。因为法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内部不能再有另外一个法人,不存在一个大法人管小法人。因此不存在一级法人、二级法人、三级法人,这些概念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建立公司组织结构要明确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公司是法人,但公司的内部单位不是法人。因此不存在二级法人,更不能把二级法人再划小。现在我们有很多公司就是这样,核算单位越划越小,好的核算单位飞了,而不好的赖在你这里,最后把你的公司搞垮。这就是公司组织结构不合理。要搞好一个公司、办好一个公司,改制以后必须解决组织结构问题。为此,要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公司总部要集权,内部各单位又要有分权。但是集权和分权要恰当。我到有的公司去,他们问我:到底是集权多的好,还是分权多的好。这不能抽象地讲,因为每个公司,比如说它的规模不一样,产品结构不一样,有的产品单一,有的产品很复杂;再比如说有的经营种类也不同,很复杂。所以集权与分权如何能处理好,要从每个公司的实际出发。按照国内外一些成功公司的经验,规模小的公司往往集权多一些;规模大的公司往往分权多一些;还有产品比较单一的公司往往集权多一些,分权少一些;产品很复杂的公司可能分权多一些,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现在国外公司在组织结构上又有新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出现了扁平化的趋势。总的来说,公司组织结构没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模式,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就是说每一个公司之间是不一样的,而一个公司随着它的变化也要调整它的组织结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仍然沿用过去的老办法来套用改制后的国有企业。
  与公司组织结构相关的一个问题是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与公司组织结构有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企业集团结构是母子公司的关系。母子公司最主要有两类关系:一类是投资关系,就是母公司在子公司有投资;第二类是业务关系,就是母公司在子公司有业务。业务关系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说,母公司购买子公司的零部件,这叫生产上的业务关系;母公司把产品通过子公司去销售,这叫销售产品关系;母公司是技术中心,它把技术转让给子公司,这是技术上的关系;母公司的信息中心为子公司提供一些信息;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服务,等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子公司是法人,母公司也是法人,因此母公司与子公司是法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跟一个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公司内部的单位没有法人地位。我们在现实中的运用比较混乱,有的地方叫分公司,给予它法人的地位。如果给了它法人地位,就不能称之为分公司,它实际上成了子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但不能说子公司是二级法人。二级法人这样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但国内现在用的很混乱,这也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法人关系是控制与自主的关系,也就是说子公司有自

主权,因为它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它可以自负盈亏。但是母公司要控制它。为什么要控制它?因为它在里面有投资,有业务。但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不同于总公司对内部分公司的控制。现在我们有很多集团没有处理好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要么控制的太死,要么就撒手不管。子公司好的就飞了,不好的就留在集团里,直至把母公司给拖垮。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程度取决于什么?取决于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投资,取决于母公司在子公司的业务关系,不能一律对待。但是也不能像我们有些地方搞的分成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半松散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应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立法。公司有公司的章程,母公司的利益通过公司章程表现出来。再一个是通过经济手段和其它的一些必要的措施。
  在公司组织结构方面还要处理好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班子之间的关系。董事会要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因为股东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但是董事在对公司日常的决策中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决策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法人财产支配权的决策,一个是公司日常重大的经营决策。公司还有一个机构,那就是以经理为首的公司执行机构,它主要指执行董事会的决议。目前,我们的经理执行机构还很不健全的,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总经理跟董事会的关系、经理与总经理的报酬。另外公司还要建立监督机构——监事会。公司组织机构要把这几类的关系处理好,这样我们的公司才能有效地运转。
  3建立公司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制度要面向市场,要结合外部环境与公司内部环境,要把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开发管理、财务管理,各项管理有效结合起来。
其他文献
从90年代中期开始,金融业的分业或混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其讨论的背景显然出自两个看起来方向相背的趋势:其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体系变化,即从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逐步走向多种金融业务并存的分业经营格局,并且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等立法形式和各种政策予以强化;其二是美国1933年建立的以《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基础的金融业分业管理
期刊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的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同年7月,全国省市县乡四级新税务机构全部完成挂牌并对外履职。
  税收,历来被看作是经济的晴雨表、风向标,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地税合并以来,其对地方政府财政治理的影响正逐步彰显。事实上,中国的税务部门无论是分离,是合作,还是再合并,其背后都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政府
在近两年的国民经济运行中,我国面临的问题与东南亚和韩国有某种相似之处,但本质上完全不同。例如,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太低而不是过高;国际收支顺差而不是逆差;财政能力太弱而不是公共支出太多。我们的最大问题是结构失衡导致了循环不畅,新增社会库存连续数年超过GDP的5%。速度很高,但效益却很不理想。深层次的原因是体制,必须加快改革来转变机制,这决不是宏观政策调整可以取代的。但是,宏观政策可以创造更有利于改革
期刊
1999年是一个喜庆的年份。我们盼来了伟大祖国的50华诞,等来了澳门的回归,也迎来了中信公司成立20周年。  20年前,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积极倡导与大力支持下,以荣毅仁同志为代表的一批中信事业的开创者,以利用外资、发展经济为己任,把握历史机遇,勇开时代先河,创办了中信公司。20年来,中信公司始终如一地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应有
期刊
原编者按:保罗·克鲁格曼,著名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格曼于197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其后在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和他的母校执教。1982—1983年任职于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1991年获得全美经济学会颁发的著名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他先后出版了16本书,在杂志上发表了数百篇论文。他的名声已经大大超出了麻省理工学院。读者常常为他那大胆然而又十分准确的预测和有洞察力的分析而感到惊
期刊
记者:1999年政府连续启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连续7次调低利息、征收利息税、调低银行准备金,以及大量发行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是效果不佳。您对此有何看法?  黄范章:对政策效果的判断要基于对整个经济形势的认识之上。我对整个经济形势的认识与目前流行的看法有所不同。目前,大多数人认为我国出现了买方市场,买方市场导致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经济处于不平衡状态。我认为买方市场的概念用在总
期刊
1999年11月12日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 Act)。本法律允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可下设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寿险公司、损害险公司等金融子公司。由此,美国构筑起面向21世纪的全新的金融体系。    1格雷厄姆·里奇·布莱利法成立    1999年11月12日,由克林顿总统签署的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面
期刊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风险投资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以风险投资家作为普通合伙人,资本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有限合伙公司是目前美国风险投资业中最主要的投资中介机构。据《风险经济学》调查,1987年占当年全美300亿美元风险资本总额2/3的500家公司均为有限合伙公司,而到了1995年,有限合伙公司参与的风险投资为1432亿美元,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1.2%。美国风险投资业长期的发展实践证明,有限合伙公司能有效地
期刊
近年来,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出现市场清淡,企业开工不足,亏损增加,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放慢,需要增加有效需求以拉动经济。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开始取得某些效果。这里我想就增加需求谈一点看法。    一、增加出口需求    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由三部分构成:(1)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额,(2)资本形成总额,(3)最终消费额。增加净出口是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个途径。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199
期刊
一、 汽车:关键是价格与消费信贷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轿车零售价是国际市场的两倍,进口汽车的关税“壁垒”高达80%-100%。由此,很多人认为“入世”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挑战在于成本。其实未必。  汽车是一个规模经济性非常强的产业。成本有没有竞争力,规模是决定性因素之一。1996年我国制定的“‘九五’及2010国民经济远景目标规划”曾设想,我国轿车工业的单厂规模在2000年时要达到40万辆,在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