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启趣点 生探乐音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音乐课教学改革起步较早。学校第一支管弦乐团的蓬勃兴起有效带动了全校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这种兴趣又很快傳导至音乐课教学,于是有了学校领导从广西艺术学院引进名师指点音乐教学的尝试,自此我校音乐教育开始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等音乐素养,形成了“师启趣点,生探乐音”的学科教学策略。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欣赏课《森林狂想曲》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作品内容及特点简介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制作人吴金黛及其团队深入台湾山林实地录音,耗时五年,收集了鸟类、蛙类、蝉类、虫类、猕猴、飞鼠、溪流等近百种自然声音,与音乐巧妙结合,使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相互吻合,表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景象。乐曲由A、B、C三段主题旋律组成,在乐曲的开始、中间、结尾处插入了真实的“音效”。A主题的旋律清新、跳跃,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印象;B主题前半句节奏与A主题基本相同,旋律中的音阶上行使得情绪更为高涨;C主题的节奏较为舒展,音高的大跳伴随丰富的音效,把情绪推向了高潮。自然音效特别是森林动物的音效,是本作品的主要特色,也是乐曲主题旋律发展的动机。
  二、教学实施过程
  从作品的特点出发,笔者决定将三个主题的聆听与鉴赏作为本节赏析课的重点,将节奏和音色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本课教学主要包括激趣导入和合作探究两大环节。激趣导入重在开课激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和表现能力;合作探究则以本课音乐作品为基本载体,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和实施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中感知音乐的节奏、音色以及音高变化,培养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能力,直至达成对音乐作品“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理解。
  (一)激趣导入,“乐”在其中
  音乐课的“激趣导入”通常要兼顾“乐(yuè)乐(lè)”,为接下来的音乐实践探究起导引作用。
  鉴于节奏在本课中的重要地位,笔者运用多媒体游戏视频软件“节奏大师”导入新课,把节奏感知和音乐实践活动渗透其中。课堂上,笔者点击播放“节奏大师”的音乐视频,深受感染的学生根据音乐节奏以及视频中给出的节奏提示击打节奏,兴趣昂然。音乐停下,笔者与学生简单互动,共同分享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最后,笔者小结点题,导入新课:音乐不仅可以通过音色、节奏等要素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还可以让我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联想到各种意境和画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大自然的声响和音乐完美结合的作品——《森林狂想曲》。
  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享受击打节奏之乐,受教师启发聚焦“音乐”感受,音乐学习的兴趣得以激发。
  (二)合作探究:从动物音效到音乐旋律,逐层深入地探究和感知乐曲中的节奏、音色、主题、情绪,感受音效之美,并在音乐编创实践中加深对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组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活动,才能将学生带入音乐所营造的情境氛围,进而使之获得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直接经验,为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1.抓住乐曲主题中的动物音效这一亮点,引导学生在捕捉与模仿动物音效的过程中探究其中蕴含的节奏和音色等音乐要素,培养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力
  审美感知是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有待发展,聆听同一首音乐作品往往各有不同感受,教师的引导须由浅入深,可适当简介乐曲的创作背景,以情感体验和文化理解带动音乐感知。本课所学音乐作品,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动物音效是其一大亮点,也是小学生听曲时最容易捕捉的意象和乐趣所在。笔者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接着播放该曲目,然后与学生进行了下面的问答。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1:这首歌给我一种快乐的感觉。
  生2:我感受到了欢快和舒畅。
  生3:我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
  师:老师想知道,是音乐中的哪些元素或者说是哪些特点,让你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呢?
  生4:我觉得这首歌的节奏稍快,里面有很多小动物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师:你说出了一个重要的音乐要素——节奏,还说出了“很多小动物的声音”。请问同学们,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声音呀?
  生5:我听到了蝉叫和青蛙叫。
  生6:还有蟋蟀的叫声。
  ……
  师:你们都有一对善于捕捉声音的耳朵。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音效”,是探险家们耗费了五年的时间实地录制的。到底哪些小动物可以幸运地成为这首乐曲的主奏嘉宾呢?看,就是它们!(张贴板书“青蛙”“白腹秧鸡”“褐鹰枭”)这些小动物,都是大自然的节奏大师。让我们先来聆听蛙的歌声吧!(点击多媒体,播放音乐主题中蛙的叫声,并用手势引导学生跟着叫出蛙声的节奏)现在谁可以模仿蛙的叫声?
  模仿是学生所擅长的,小动物的叫声更是他们喜欢模仿的。学生们开心地模仿,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模仿的结果:生1站起模仿,抓住了蛙叫的节奏;生2在笔者的提示下,注意了蛙叫的音色;最后,笔者出示了蛙声的音乐节奏| xxxx x |,引导学生抓住蛙声的特点,启发学生从音色、节奏、速度等要素入手,将小动物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
  掌握了以上音效表现的方法,学生在接下来的聆听和配合音乐旋律模仿动物叫声的活动中更加神气活现、兴致昂然。教师先示范如何在音乐主题中加入蛙叫的节奏(多媒体播放B主题音乐片段,人声模仿蛙叫的节奏),然后打手势提示学生跟随音乐旋律模仿蛙叫,教室里于是出现了一群可爱的“蛙”。接下来是捕捉和模仿白腹秧鸡及褐鹰枭(过程略)。通过对音乐作品逐层深入的体验、挖掘,学生感受到了动物音效与音乐融合之美,三个主题旋律的音乐形象感知初步完成。
  2.聚焦乐曲主题中的音乐旋律,从听觉中“寻找”乐器元素,体会不同乐器在音乐表现力方面的独特之处,完成三个主题旋律的听辨
  师依次点击播放三个主题的旋律,让学生听辨其中的乐器;学生听出了吉他、竹笛和鼓等各种声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各个主题中主奏乐器透亮的音色并谈谈感受,多数学生听出了让自己感到愉悦、欢快、放松的主题情绪,还有学生听出了“明亮的感觉”。最后教师播放三个主题旋律,让学生跟着模唱,从中发现“两个乐句最后一个音不一样”的音乐规律。通过模唱以及对乐句之间音高的分析,学生对每个主题的情绪有了更精准的把握和更充分的体验,学生从感受音乐之美自然过渡到鉴赏音乐之美,音乐感受、鉴赏和表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在以上音乐实践中,逐渐熟悉了乐曲的三个主题,加深了对乐曲内容的理解,可谓“乐(yuè)乐(lè)”兼得。
  3.组织学生开展音乐编创实践活动,体现对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师背起手风琴,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声音,跟着教师的琴声轻声模仿所喜欢的动物节奏,师生合作演绎一场属于自己的“森林音乐会”。最后,教师小结本课作品的突出特点,提醒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可以成为音乐”,引导学生在课后的音乐实践中自由组合进行音乐编创实践。
  以上分层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本课作品主题有了深刻感知,知道了乐曲创作可以以自然万物作为创作灵感,用音效和旋律的结合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课堂教学得到了有益的拓展和升华。
  (责编 白聪敏)
其他文献
“我喜欢站在三尺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喜欢看到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目光,喜欢和同事们一起研讨和学习,从事这份职业我觉得很幸福!”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经开区第一小学)首任校长蓝瑞美,连用三个“喜欢”表达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教18年以来,蓝瑞美凭着这份热爱,不懈努力,潜心教学,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师、南宁市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教坛明星”等荣誉。  不辞劳苦建校园 
期刊
”系列活动 近日,江苏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写一封家书”系列活动,让学生围绕“手机”与“陪伴”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倾诉心声。家长会上,家长们读了孩子的信后感触很深,表示今后一定要放下手機,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来源:中国江苏网)
期刊
2018年12月10日凌晨5点,夜色尚未退去,玉林北流市六靖镇森隆小学(以下简称森隆小学)还笼罩在清寒的夜幕中。他人还沉浸睡梦之时,该校教师黄绍容已早早起床洗漱,她要在学生到校前赶到教室,迎接每一名学生。2015年,黄绍容被确诊为小脑萎缩,行动迟缓不便,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每天都是凌晨5点起床,无论寒暑、不管风雨,不曾有一天懈怠。  “这些都是很平常的,是我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黄绍容说。  “
期刊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许家坝第二小学于2017年9月创作了一套“土家花灯戏”课间操,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当地“土家花灯戏”融入其中,推广一年多,深得师生喜愛。图为该校学生在展示该套课间操的基本动作。(来源:中新网)
期刊
2016年5月,当蒋党培踏上第五届全国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的赛场时,不免有些紧张,但她还是按照平时的训练,一步步有序地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抓住每一个课堂生成点,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因为课堂灵动、师生关系融洽,她最终获得了一等奖。回想起三年前这一幕,蒋党培激动地说:“我是一个年轻教师,竟然能在全国比赛中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而且现在已成长为有效教育地方咨询培训专家了,这都离不开玉州区对
期刊
近日,浙江杭州惠兴中学给优秀学生颁发了一份特别的奖品——两棵小青菜,上面还捆扎着一根红绳子,看上去很喜气的样子。用青菜作为奖品,该校给出这樣的寓意:青青茁壮,亲亲孝贤。(来源:浙江在线)
期刊
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设置了24小时开放阅读区,吸引了不少在校生和校友。据悉,该校的这一做法,为的是解决学生们早晨在外排长队等待开门的难题,同时为学生努力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來源:北京日报)
期刊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意见》提出,充分利用腾退搬迁的
期刊
2012年的秋天,编者第一次走进柳州市雀儿山路小学,印象最深的是校门西侧建筑造型简约、时尚的室内体育馆:外墙装修通体乳白,正面墙上只有“体育馆TIYUGUAN”几个大字及其汉语拼音的全拼字母,侧墙的一面是两个橙红主体的运动人物几何图案,烘托着中间“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体育运动理念,另一面则是动感强烈、汪洋恣肆的毛体书法“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饰以黑白相间的动感足球,时尚中透出历史文化
期刊
我校乐乐课程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乐乐”体验,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学习的持久兴趣,确保其在“学有所乐”的基础上“乐有所长”。语文学科秉承这一理念,遵循“516”教学模式,注重挖掘学科知识本身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从中感受母语学习之乐。下面笔者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第一课时阅读教学设计为例,谈谈“516”教学模式下让学生乐学语文之道。  一、落实课标,关注文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