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站在三尺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喜欢看到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目光,喜欢和同事们一起研讨和学习,从事这份职业我觉得很幸福!”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经开区第一小学)首任校长蓝瑞美,连用三个“喜欢”表达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教18年以来,蓝瑞美凭着这份热爱,不懈努力,潜心教学,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师、南宁市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教坛明星”等荣誉。
不辞劳苦建校园
2014年9月1日,经开区第一小学迎来了首批师生,看着满怀开学喜悦的师生们,蓝瑞美的心里无比欣慰。“75天时间,让一所学校从无到有,我们以‘光速’完成了上级托付的任务,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无法忘却的宝贵历程!”说起建校的经历,蓝瑞美颇为自豪。
经开区第一小学的前身是南宁市江南区黄茅坪小学,一所地处偏远、面积很小的乡村学校,生源基本上都是黄茅坪村的孩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黄茅坪小学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经开区管委会决定重新选址,建设一所城市学校。
蓝瑞美是当时城区里综合能力较为突出的教育教学骨干,筹建新学校的任务落到了她的身上。“我是管教学出身的,突然接到这个建校任务,真的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该从何入手。”突然的角色转换,使得这个弱女子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要在三个月的时间内筹建一所面积为63亩的学校,时间紧、任务重,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由不得她有半点犹豫。接下来的日子,她“只能硬着头皮,边学边干”。不曾管过后勤,她就到兄弟学校实地学习;没有接触过水泥钢筋混凝土,她就勤跑工地向工人请教;对排水、防雷、防护栏等一无所知,她就翻阅专业书籍、请教专业人士……
为了保证新学校如期开学,蓝瑞美每天都到工地上查看工程进度和施工情况,工地上到处是泥水坑,她就挽起裤脚,提着鞋子,光着脚丫淌过去;从工地回来后,她又马上投入到多媒体设备、学生桌椅、电脑、柜子、图书等教学设备的采购预算研究中去;夜里,她还要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标识设计、制度修订、招生统筹……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蓝瑞美的计划中,八月下旬是硬件设备进校的阶段。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一个难题摆在了她的面前:由于学校门前的市政道路与学校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八月下旬正是市政道路的保养期,还不允许通车,可眼看预期注册的时间就要到了,学校采购的课桌椅等教学设备无法让大车运输进校。
开学在即,家长和学生开始怀疑学校能否如期开学,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怎么办呢?难道就此搁浅吗?学生没有课桌椅怎么上课?“为了能顺利开学,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当时蓝瑞美心里只有这样一个信念。看着大家期待的目光,蓝瑞美决定把运来的所有课桌椅卸在马路口,然后带领教师用斗车一车一车地将课桌椅搬到教室,其他设备也以同样方式一一搬运到校。就这样,在蓝瑞美的带领下,靠着仅有的几个人手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经开区第一小学终于在预定时间完成了全部筹建和招生工作,迎来了首批师生。
75天的日夜奋战,使得蓝瑞美原本白皙的皮肤晒得黝黑,同事们戏称她为“蓝包公”。曾有人问她,你一个弱女子,做这个不累吗?“说不累那是不可能的,可是比起能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我的这点苦和累又算什么呢?”蓝瑞美如是回答。
用爱营造温暖的家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蓝瑞美常说的一句话。她坚信,用爱实施教育才能给学生最好的滋养,充满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经开区第一小学2014级学生里,有一个叫小刚的特殊男孩,是一名自闭症患者。在来到经开区第一小学之前,小刚已经就读过两三所学校,但没去几天,都因为种种原因被迫中止了。
“说实话,学校接收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一开始我是有些忧虑的,担心会影响课堂的正常秩序,也担心辜负了家长的信任。”虽然有些担忧,但看着小刚稚嫩的脸,看着小刚妈妈恳求的眼神,既为人母又为人师的蓝瑞美心软了。最终,她选择了接纳这名特殊的孩子。
“以宽容的心接受孩子的不足,接纳孩子的一切,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保障每个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蓝瑞美如是说。
小刚入学后,蓝瑞美只要一有时间,就到班上看望小刚,课间还会牵着他的手陪他说话。如果有哪天没有空去看小刚,她就通过小刚的班主任闫靓了解他在校的情况和表现,还时常针对小刚的变化指导阎靓调整教育方法。在蓝瑞美和阎靓的关心和照顾下,小刚渐渐地适应了校园生活。
“他现在听到闹钟响后会快速起床,主动背着书包去上学。出门和过马路的时候再也不用牵着我的手。放学回家后会读拼音,还会夸老师真好。”谈起孩子的变化,小刚妈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说:“对常人来说,孩子的这点进步微不足道,但对于我们来说,孩子的这些变化可以说是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让学校成为一个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大家庭,我这个做‘家长’的责无旁贷。”蓝瑞美说。
为团队成长甘做铺路石
2018年4月开始,全区各地陆续开展十九大精神进课堂、中小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比赛活动。和往常一样,蓝瑞美接到比赛通知后,第一时间带头报名,然后鼓励和动员校内的教师报名参赛,并在备赛的过程中,全程“陪跑陪练”。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和团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她所指导的教师施玉兰获城区级一等奖,张丽艳荣获市级一等奖,她自己的课获评为自治区特色示范课。
“在蓝校长身上,我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她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就算再忙,凡是有比赛,她总会报名参加,还会陪着我们一起研讨、设计、磨课,毫不吝啬地指导和帮助我们。”该校教师施玉兰说。
舍得“陪跑陪练”,甘做教师成长的铺路石,将个人的“修行”与团队的“修行”相结合,是蓝瑞美一直以来的工作理念。
蓝瑞美常常思考,作为经开区第一小学的首任校长,自己能为学校、老师、学生们做些什么?“我要为学校出一本书!”蓝瑞美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在她看来,文字是最有力量的,最永恒的。
为了筹备学校的第一本书,蓝瑞美做了许多工作。一方面,她动员和指导教师撰写教育故事;另一方面,她组织教师开展各类主题教学案例研究,并指导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教师们交来的几十篇稿件,蓝瑞美一篇一篇地看,需要修改的地方她一一做好备注;有教师写不出教学案例,她就给全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把自己的教学案例作为例子认真讲解;教师的教学反思文章水平参差不齐,她就让教师们结对子,让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对专业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就这样,40名教师耗时一年完成了十多万字的书稿,2017年,经开区第一小学的第一本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学校办学还不到3年便出书了,老师们都很激动,信心十足,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蓝校长带了一个好头!”该校副校长张丽艳说。
“蓝校长对我们这些年輕教师的帮助不仅体现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她也处处关心和爱护我们。如果没有她,我可能就没有机会在这里给学生们上课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该校教师陆文田感慨道。
2016年底,刚入职不久的陆文田因病住院了。更不幸的是,她的父亲也因重病和她在同一家医院同一栋楼里住院治疗。那个时候,她的家庭经历着一场空前的考验。蓝瑞美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慰陆文田安心养病,一边安排人员定期带着鲜花、水果到医院看望陆文田和她的父亲,直至她病愈出院。
“我只是一个刚入职不久的编外老师,原以为编外老师这个群体是弱势的,还担心自己因病失去工作,没想到我还得到了蓝校长和同事们这么多的关心和帮助,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感到自豪!”回想起当初的情形,陆文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办学的原动力,我会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带领团队共同成长。”蓝瑞美说。
(责编 欧金昌)
不辞劳苦建校园
2014年9月1日,经开区第一小学迎来了首批师生,看着满怀开学喜悦的师生们,蓝瑞美的心里无比欣慰。“75天时间,让一所学校从无到有,我们以‘光速’完成了上级托付的任务,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无法忘却的宝贵历程!”说起建校的经历,蓝瑞美颇为自豪。
经开区第一小学的前身是南宁市江南区黄茅坪小学,一所地处偏远、面积很小的乡村学校,生源基本上都是黄茅坪村的孩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黄茅坪小学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经开区管委会决定重新选址,建设一所城市学校。
蓝瑞美是当时城区里综合能力较为突出的教育教学骨干,筹建新学校的任务落到了她的身上。“我是管教学出身的,突然接到这个建校任务,真的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该从何入手。”突然的角色转换,使得这个弱女子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要在三个月的时间内筹建一所面积为63亩的学校,时间紧、任务重,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由不得她有半点犹豫。接下来的日子,她“只能硬着头皮,边学边干”。不曾管过后勤,她就到兄弟学校实地学习;没有接触过水泥钢筋混凝土,她就勤跑工地向工人请教;对排水、防雷、防护栏等一无所知,她就翻阅专业书籍、请教专业人士……
为了保证新学校如期开学,蓝瑞美每天都到工地上查看工程进度和施工情况,工地上到处是泥水坑,她就挽起裤脚,提着鞋子,光着脚丫淌过去;从工地回来后,她又马上投入到多媒体设备、学生桌椅、电脑、柜子、图书等教学设备的采购预算研究中去;夜里,她还要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标识设计、制度修订、招生统筹……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蓝瑞美的计划中,八月下旬是硬件设备进校的阶段。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一个难题摆在了她的面前:由于学校门前的市政道路与学校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八月下旬正是市政道路的保养期,还不允许通车,可眼看预期注册的时间就要到了,学校采购的课桌椅等教学设备无法让大车运输进校。
开学在即,家长和学生开始怀疑学校能否如期开学,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怎么办呢?难道就此搁浅吗?学生没有课桌椅怎么上课?“为了能顺利开学,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当时蓝瑞美心里只有这样一个信念。看着大家期待的目光,蓝瑞美决定把运来的所有课桌椅卸在马路口,然后带领教师用斗车一车一车地将课桌椅搬到教室,其他设备也以同样方式一一搬运到校。就这样,在蓝瑞美的带领下,靠着仅有的几个人手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经开区第一小学终于在预定时间完成了全部筹建和招生工作,迎来了首批师生。
75天的日夜奋战,使得蓝瑞美原本白皙的皮肤晒得黝黑,同事们戏称她为“蓝包公”。曾有人问她,你一个弱女子,做这个不累吗?“说不累那是不可能的,可是比起能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我的这点苦和累又算什么呢?”蓝瑞美如是回答。
用爱营造温暖的家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蓝瑞美常说的一句话。她坚信,用爱实施教育才能给学生最好的滋养,充满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经开区第一小学2014级学生里,有一个叫小刚的特殊男孩,是一名自闭症患者。在来到经开区第一小学之前,小刚已经就读过两三所学校,但没去几天,都因为种种原因被迫中止了。
“说实话,学校接收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一开始我是有些忧虑的,担心会影响课堂的正常秩序,也担心辜负了家长的信任。”虽然有些担忧,但看着小刚稚嫩的脸,看着小刚妈妈恳求的眼神,既为人母又为人师的蓝瑞美心软了。最终,她选择了接纳这名特殊的孩子。
“以宽容的心接受孩子的不足,接纳孩子的一切,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保障每个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蓝瑞美如是说。
小刚入学后,蓝瑞美只要一有时间,就到班上看望小刚,课间还会牵着他的手陪他说话。如果有哪天没有空去看小刚,她就通过小刚的班主任闫靓了解他在校的情况和表现,还时常针对小刚的变化指导阎靓调整教育方法。在蓝瑞美和阎靓的关心和照顾下,小刚渐渐地适应了校园生活。
“他现在听到闹钟响后会快速起床,主动背着书包去上学。出门和过马路的时候再也不用牵着我的手。放学回家后会读拼音,还会夸老师真好。”谈起孩子的变化,小刚妈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说:“对常人来说,孩子的这点进步微不足道,但对于我们来说,孩子的这些变化可以说是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让学校成为一个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大家庭,我这个做‘家长’的责无旁贷。”蓝瑞美说。
为团队成长甘做铺路石
2018年4月开始,全区各地陆续开展十九大精神进课堂、中小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比赛活动。和往常一样,蓝瑞美接到比赛通知后,第一时间带头报名,然后鼓励和动员校内的教师报名参赛,并在备赛的过程中,全程“陪跑陪练”。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和团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她所指导的教师施玉兰获城区级一等奖,张丽艳荣获市级一等奖,她自己的课获评为自治区特色示范课。
“在蓝校长身上,我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她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就算再忙,凡是有比赛,她总会报名参加,还会陪着我们一起研讨、设计、磨课,毫不吝啬地指导和帮助我们。”该校教师施玉兰说。
舍得“陪跑陪练”,甘做教师成长的铺路石,将个人的“修行”与团队的“修行”相结合,是蓝瑞美一直以来的工作理念。
蓝瑞美常常思考,作为经开区第一小学的首任校长,自己能为学校、老师、学生们做些什么?“我要为学校出一本书!”蓝瑞美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在她看来,文字是最有力量的,最永恒的。
为了筹备学校的第一本书,蓝瑞美做了许多工作。一方面,她动员和指导教师撰写教育故事;另一方面,她组织教师开展各类主题教学案例研究,并指导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教师们交来的几十篇稿件,蓝瑞美一篇一篇地看,需要修改的地方她一一做好备注;有教师写不出教学案例,她就给全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把自己的教学案例作为例子认真讲解;教师的教学反思文章水平参差不齐,她就让教师们结对子,让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对专业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就这样,40名教师耗时一年完成了十多万字的书稿,2017年,经开区第一小学的第一本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学校办学还不到3年便出书了,老师们都很激动,信心十足,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蓝校长带了一个好头!”该校副校长张丽艳说。
“蓝校长对我们这些年輕教师的帮助不仅体现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她也处处关心和爱护我们。如果没有她,我可能就没有机会在这里给学生们上课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该校教师陆文田感慨道。
2016年底,刚入职不久的陆文田因病住院了。更不幸的是,她的父亲也因重病和她在同一家医院同一栋楼里住院治疗。那个时候,她的家庭经历着一场空前的考验。蓝瑞美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慰陆文田安心养病,一边安排人员定期带着鲜花、水果到医院看望陆文田和她的父亲,直至她病愈出院。
“我只是一个刚入职不久的编外老师,原以为编外老师这个群体是弱势的,还担心自己因病失去工作,没想到我还得到了蓝校长和同事们这么多的关心和帮助,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感到自豪!”回想起当初的情形,陆文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办学的原动力,我会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带领团队共同成长。”蓝瑞美说。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