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猜想新知处着眼迁移
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设计可供学生反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有旧知、搜索存储经验,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内容、类似情境、类似方法,从而借助迁移展开对新知的猜想,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课的开始,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角,建立角的表象,过程如下:
1.谈话,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角(黑板上板书“角”),看到这个角,你想到了什么?
生1:人民币有角,桌子也有角。
生2:动物的头上有角。
生3:我们学过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师:今天,我们认识的角是数学中的一种平面图形,跟刚才几个同学说的是不一样的。
2.从几何图形中引入“角”
师:猜猜笑脸背后躲着谁?(课件分别出示被笑脸遮住的长方形、五角星和三角形)
师:都是怎么猜的呀?
生:笑脸外面露出了角。
师:角,你是说这些图形中有角,那三角形的角在哪里?谁能找一个指给大家看看?多数学生都是指了一个点。
3.从几何图形中抽象出“角”
(1)从三角形中抽象出角。
师:老师把你们指的这一个角留下来,想想留下来会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点)
师: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生1:不一样。
师:你想的是怎么样的?
生2:角要是尖尖的。
生3:要是叉开的。
师:你们是说角不是一个点,那再添上什么就会出现他们说到了尖尖的,要叉开的?(学生比划)
师小结:哦,你们的意思是角除了一个点还要添上两条线。(课件出示完整的角)
师:三角形上另外两个角谁能完整地指指?(教师指导学生完整的指角方法:从顶点出发)(学生正确指出课件一个角,就出示一个角)
(2)从五角星和长方形中抽象出角。
师:那五角星、长方形中你能找个角指指吗?
(学生指出一个,课件就出示一个角)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知道“角”这个名称,但可能与学生头脑中想象的角不尽相同。也有很多学生了解以前认识的图形里面的角,但是也存在着许多干扰学生形成正确概念的生活经验,如,日常生活中的“桌角”甚至“动物头上的角”等。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角最初的表象可能是“尖点”,所以在指角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指了一个点。这里通过让学生想象“留下来的角是怎么样的”,使学生将抽象与直观联系起来。然后从“点”开始,利用学生的知识点,把原先在头脑中说不清指不明的角,慢慢清晰化,逐步完善角的表象,从而建立角的概念。
这个教学片段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又促使了学生反思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对“角”的理解更为深刻。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回顾了旧知,更认识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巧妙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会更清晰。
二、设想观点处巧妙留白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经历自己的主动尝试和反思,真正了解了问题的来龙去脉,讲究“留白”的艺术,应采用延迟评价、调整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闹中忽静”的、利于反思的空间,学生往往能够自主洞察到观点的缺失之处。如,在估算教学中,由于估算的结果具有区间性、不确定性和现实性,以及有别于其他情况下数据的唯一性,因此,有时会有更多的空间引起学生的争议,我们在教学中就需助燃,让学生把他们的想法真实地暴露出来。
如,人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估算课中,解决如下问题时,我的学生中出现了3种不同的声音:
一瓶装橙子粉450克,每冲一杯需要16克橙子粉和9克方糖。冲完这一瓶橙子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
生1:450÷16×9=253.125(克)≈253(克)。
生2:450÷16=28.125(杯)29×9=261(克)。
生3:450÷16=28.125(杯)28×9=252(克)。
生1的解答是通过计算,把最后的值进行估算,其实这是一种数的估计。这种倾向在估算教学中偶尔也会出现,即学生把对结果的取舍误认为是估算,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比对,进行分析。生2和生3的区别是对于把这瓶橙子粉可冲杯数的理解不同,按实情来看,0.125克的橙子粉不足以冲一杯,把它估算成28杯会更合适,剩余的0.125克,放在其他任何一杯中均可,这样所需的方糖也比较合适。
可见,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不同的估算方法,学生经过思考和争辩,不仅要理解题意,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科学的思辨式的思考方法,相信真理,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此时,教师要把它当成一种资源,不作主观剖析,要积极引导突显学生的自我反省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不断进行自我碰撞与调整,逐步由模糊走向清晰,享受到精神上的豁然开朗。
三、回想过程处指引回望
当某个知识点教学告一段落或全课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肯定已经纳入了信息。这时,就需要学生借助自己的回望反思来追溯探究过程、梳理新生信息、完善认知结构。这样,可使学生很容易地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中寻找、探索一般规律,使问题逐步深化,使学生的思維抽象程度不断提高。
如,在“方程的意义”(人教版)的教学告一段落后,我设计了这样几道题:
1.你能写几个跟上面不一样的方程吗?给你30秒钟,看看谁写得多。(写好后,同桌互查,指名到黑板上写。)
2.刚才小杨同学也写了三个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一部分,猜猜看他原来写的是不是方程?
2X+ =100 57- =24 12Y+3 68
3.判断下面式子中哪些是方程?
5+65=70 28<16+14 x-14>72 y+24
5x+32=47 6(a+2)=42 3x-y=8x
4.现在你知道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了吗?(根据学生回答完成韦恩图)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方程的理解写几个方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思考空间。学生不仅写出了用不同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方程,也感知了方程的多样性,同时在对自己所列方程的一一判断中,加深了对方程意义本质的理解。第二题判断题,让抽象的方程定义融入一种生动的思辨情境中,侧重于让学生感悟到方程中的未知数的表示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未知数的个数也可以是多个的。再出示“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为什么?”,学生应用方程的意义进行判断,同时又利用这个练习判断哪些式子是等式。再让所选出的等式和方程进行比较区别,让学生自主通过比较思考得出“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样的结论,把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辨析清楚,自然地得到等式与方程关系的韦恩图。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象山丹城第二小学)
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设计可供学生反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有旧知、搜索存储经验,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内容、类似情境、类似方法,从而借助迁移展开对新知的猜想,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课的开始,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角,建立角的表象,过程如下:
1.谈话,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角(黑板上板书“角”),看到这个角,你想到了什么?
生1:人民币有角,桌子也有角。
生2:动物的头上有角。
生3:我们学过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师:今天,我们认识的角是数学中的一种平面图形,跟刚才几个同学说的是不一样的。
2.从几何图形中引入“角”
师:猜猜笑脸背后躲着谁?(课件分别出示被笑脸遮住的长方形、五角星和三角形)
师:都是怎么猜的呀?
生:笑脸外面露出了角。
师:角,你是说这些图形中有角,那三角形的角在哪里?谁能找一个指给大家看看?多数学生都是指了一个点。
3.从几何图形中抽象出“角”
(1)从三角形中抽象出角。
师:老师把你们指的这一个角留下来,想想留下来会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点)
师: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生1:不一样。
师:你想的是怎么样的?
生2:角要是尖尖的。
生3:要是叉开的。
师:你们是说角不是一个点,那再添上什么就会出现他们说到了尖尖的,要叉开的?(学生比划)
师小结:哦,你们的意思是角除了一个点还要添上两条线。(课件出示完整的角)
师:三角形上另外两个角谁能完整地指指?(教师指导学生完整的指角方法:从顶点出发)(学生正确指出课件一个角,就出示一个角)
(2)从五角星和长方形中抽象出角。
师:那五角星、长方形中你能找个角指指吗?
(学生指出一个,课件就出示一个角)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知道“角”这个名称,但可能与学生头脑中想象的角不尽相同。也有很多学生了解以前认识的图形里面的角,但是也存在着许多干扰学生形成正确概念的生活经验,如,日常生活中的“桌角”甚至“动物头上的角”等。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角最初的表象可能是“尖点”,所以在指角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指了一个点。这里通过让学生想象“留下来的角是怎么样的”,使学生将抽象与直观联系起来。然后从“点”开始,利用学生的知识点,把原先在头脑中说不清指不明的角,慢慢清晰化,逐步完善角的表象,从而建立角的概念。
这个教学片段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又促使了学生反思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对“角”的理解更为深刻。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回顾了旧知,更认识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巧妙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会更清晰。
二、设想观点处巧妙留白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经历自己的主动尝试和反思,真正了解了问题的来龙去脉,讲究“留白”的艺术,应采用延迟评价、调整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闹中忽静”的、利于反思的空间,学生往往能够自主洞察到观点的缺失之处。如,在估算教学中,由于估算的结果具有区间性、不确定性和现实性,以及有别于其他情况下数据的唯一性,因此,有时会有更多的空间引起学生的争议,我们在教学中就需助燃,让学生把他们的想法真实地暴露出来。
如,人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估算课中,解决如下问题时,我的学生中出现了3种不同的声音:
一瓶装橙子粉450克,每冲一杯需要16克橙子粉和9克方糖。冲完这一瓶橙子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
生1:450÷16×9=253.125(克)≈253(克)。
生2:450÷16=28.125(杯)29×9=261(克)。
生3:450÷16=28.125(杯)28×9=252(克)。
生1的解答是通过计算,把最后的值进行估算,其实这是一种数的估计。这种倾向在估算教学中偶尔也会出现,即学生把对结果的取舍误认为是估算,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比对,进行分析。生2和生3的区别是对于把这瓶橙子粉可冲杯数的理解不同,按实情来看,0.125克的橙子粉不足以冲一杯,把它估算成28杯会更合适,剩余的0.125克,放在其他任何一杯中均可,这样所需的方糖也比较合适。
可见,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不同的估算方法,学生经过思考和争辩,不仅要理解题意,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科学的思辨式的思考方法,相信真理,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此时,教师要把它当成一种资源,不作主观剖析,要积极引导突显学生的自我反省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不断进行自我碰撞与调整,逐步由模糊走向清晰,享受到精神上的豁然开朗。
三、回想过程处指引回望
当某个知识点教学告一段落或全课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肯定已经纳入了信息。这时,就需要学生借助自己的回望反思来追溯探究过程、梳理新生信息、完善认知结构。这样,可使学生很容易地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中寻找、探索一般规律,使问题逐步深化,使学生的思維抽象程度不断提高。
如,在“方程的意义”(人教版)的教学告一段落后,我设计了这样几道题:
1.你能写几个跟上面不一样的方程吗?给你30秒钟,看看谁写得多。(写好后,同桌互查,指名到黑板上写。)
2.刚才小杨同学也写了三个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一部分,猜猜看他原来写的是不是方程?
2X+ =100 57- =24 12Y+3 68
3.判断下面式子中哪些是方程?
5+65=70 28<16+14 x-14>72 y+24
5x+32=47 6(a+2)=42 3x-y=8x
4.现在你知道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了吗?(根据学生回答完成韦恩图)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方程的理解写几个方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思考空间。学生不仅写出了用不同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方程,也感知了方程的多样性,同时在对自己所列方程的一一判断中,加深了对方程意义本质的理解。第二题判断题,让抽象的方程定义融入一种生动的思辨情境中,侧重于让学生感悟到方程中的未知数的表示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未知数的个数也可以是多个的。再出示“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为什么?”,学生应用方程的意义进行判断,同时又利用这个练习判断哪些式子是等式。再让所选出的等式和方程进行比较区别,让学生自主通过比较思考得出“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这样的结论,把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辨析清楚,自然地得到等式与方程关系的韦恩图。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象山丹城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