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甲基脂肪烃类昆虫信息素的合成研究进展

来源 :有机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l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甲基脂肪烃类昆虫信息素包括单手性甲基、双手性甲基和多手性甲基脂肪烃类昆虫信息素,在棘翅夜蛾、南部云杉天牛、桃潜叶蛾等多种农林害虫的绿色防控领域具有极具发展的前景.按手性甲基的构建方法,分类阐述了单手性甲基昆虫信息素的合成方法;根据手性甲基片段的连接策略对双手性甲基与多手性甲基脂肪烃类昆虫信息素的合成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各种合成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进行简单讨论,以及对手性甲基脂肪烃类昆虫信息素的合成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手性三氟甲基类化合物拥有重要生理活性,为了获得该类化合物,以磷酰胺为配体,乙基锌、三氟甲基芳香醛及其衍生物为底物合成出一系列的三氟甲基类化合物,所使用的原料廉价易得,催化效率较高.在最优条件下,可以高收率、高ee值地合成相应的手性三氟甲基类化合物.尽管配体使用量较高,但其可回收利用.最后,对可能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合理推测,认为反应的高立体选择性主要归因于催化过程中形成的两个六元环过渡态及空间位阻作用.
为了研究水库蓄水深度、水库宽度和长度等库区几何要素对溃坝洪水特性的影响,采用Flow-3D建立了数值水槽模型。通过物理模型实验验证了模拟值的合理性。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各观测断面的洪峰流量、最大水深和溃坝波速随水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峰现时间也随之提前。各观测断面的洪峰流量随水库宽度增加而增加,而最大水深、溃坝波速和峰现时间基本不变。沿程各断面洪峰流量随着水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溃坝波速、坝址断面洪峰流量和洪峰时间基本不变,沿程各断面峰现时间推迟。
(杂)芳基硼酸及其衍生物在合成化学、材料科学和药物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因此,其合成方法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铱催化的C—H硼化反应是合成这类化合物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然
针对月径流数据的数据量小、高度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引力搜索(GSA)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对月径流样本进行Mann-Kendall(M-K)检验,找出突变点划分训练集与测试集;然后用VMD分别对训练集与测试集进行分解;最后对训练集数据进行训练,利用GSA对SVR的三个主要参数进行寻优,并对测试集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将该模型应用于渭河流域咸阳站与临潼站的月径流预测中。结果表明,VMD-GSA-SVR模型相较于其他模型,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与泛化能
现有的深度哈希算法首先利用连续松弛策略学习连续的近似码,然后通过量化运算将其转化为离散哈希码,导致哈希码出现次优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抗几何变换的离散深度哈希算法,利用抗几何变换和语义监督信息直接指导离散哈希码的学习。首先,本文将离散哈希码学习和深度特征学习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网络框架中,利用语义监督来指导离散哈希码学习。其次,设计了一种抗几何变换模块来实现几何不变描述特征学习。最后,开发了一个新的损失函数来进行有效的离散哈希码学习。两个数据集CIFAR-10和NUS-WIDE上的大量实验结果
报道了铁催化的烷基过氧酰或者叔丁基过氧酯对1,3-共轭烯烃的Heck型脱羧烷基化反应.这个方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对1,3-共轭烯烃进行Heck型烷基化的途径,不但收率高,而且有些情况下具有很高的区位选择性.此方法也可以用来对生物活性分子进行后期Heck型烷基化修饰.
发展了一个无光敏剂参与的可见光促进的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的三氟甲基化新反应.该反应利用本课题组此前发展的基于硫叶立德骨架的亲电三氟甲基化试剂作为三氟甲基自由基
新型有机分子一直是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其在开发高性能材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有机分子发现是一个类似于“炒菜”的试错过程,它耗时耗能且效率相对低下.常见的量子化学方法试图根据期望属性值筛选出合理的分子结构,以更好地指导实验,然而,由于计算资源相对于算法复杂度严重不足,精确给出实验指导在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实现.近年来机器学习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训练好的模型可以快速推测出分子的属性.更令人兴奋的是机器学习可以逆向进行分子设计,拓宽人类的想象力,给出其在分子设计领域的“神之一手”.本综述首先介绍了逆向分子
利用NCEP 0.25°×0.25°再分析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卫星和雷达资料,对2018年6月27—28日安徽北部出现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发生在冷涡后部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中,低槽具有前倾结构,环境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条件;(2)降水具有低质心暖云降水特征,后向传播、低槽移动缓慢和引导气流弱是导致降水长时间维持的主要原因;(3)雷暴高压的地面出流和环境西南风的辐合导致的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是对流的主要触发、维持和增强机制,与对流风暴主体靠近时边界层中尺度
利用区域自动站观测、卫星、NCEP(1.0°×1.0°)再分析以及EC细网格等资料,对2019年6月发生在铜仁的2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次暴雨天气过程高空500 hPa青藏高原和四川有高空槽东移,贵州处于槽前西南气流中。地面从青海—甘肃南下的冷空气,分两路南下在遵义东部交汇,迫使该地暖空气抬升,在重庆附近形成“Ω”形势,凸起的中心位于重庆中部,形成锢囚气旋。(2)对应在850 hPa有贵州偏南气流与四川偏北气流交汇,在毕节东部形成气旋性环流,随着南风持续加强,北风继续南下补充,逐渐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