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老作坊 (散文)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gge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龚家榨油坊
  严格说,我们白蜡湾生产队上的榨油坊不姓公,姓龚。榨油坊屋顶没有飘动红旗前,榨油坊是生产队上地主龚家三弟兄唯一的产业。榨油坊屋顶插红旗那一天,龚家老大找到村长说我们三弟兄建榨油坊不容易,我们这么多年没有种过地,就让我们继续在榨油坊干活好吗,听不到木榨声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
  榨油坊的年龄与我隔着至少二十五年的光阴,我无法穿越去见到龚家三弟兄建榨油坊的过程,我是从长辈们碎片般地描述中复现榨油坊响起木榨声的过程。
  从语言的描述中,建榨油坊其实很简单:安装上木榨油机,修一间很宽大的房子,安装好碾盘,请几个壮劳动力,收来油菜籽、桐子、蓖麻籽,木榨声一响,菜油、桐油、蓖麻油就清亮亮地出来啦。
  事实上,龚家兄弟建榨油坊绝没有我的描述这般轻松。我如此详细地记录一座榨油坊的建设和榨油过程,因为在时下的乡村已经很难见到那古老的榨油坊,我想通过我的记录来勾起我们对那个时代和那古老文化的记忆和怀念——
  开油坊最重要的设备是木榨油机这庞然大物。木榨油机,是用原木加工而成的,且定要用“特种”大树原木不可。所谓“特种”,其实只有铁油树(土名)和相思树两种树,而且一定长得高大而直,树龄百年以上,长近 5米,中径 1米多,尾径近 2米,这样木质才够坚硬,才合适加工成榨油机。
  龚家兄弟建设榨油坊看中的就是故乡山岭中的“特种”树。在没有公路和起重设备的年代,要从长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中运回大树那绝对是一件很难想象的艰难事情。冬天天寒地冻的日子,龚家兄弟请了几十个人在山林中挖出一条路来,泼上水,路结上厚厚的冰,然后大家一起一米一米地把原木挪运回来,在离村里大水井不远的地方平了一块地坝把超长的木头安放好,围绕木头开始“就木建屋”,建起长长的油坊。
  油坊建好后,龚家请来李家木匠班,李家木匠干其他木工活一天吃三顿饭,建木榨油机是非常费体力的活,一天要吃六顿饭。李家木匠架起超大的铁锯把巨木剖成两半,一寸一寸地把原木中心掏空掏出两弯巨大的“括号”,以天地般呼应和微微倾斜的形式固定在同样庞大的榨床上,亮出上下油槽。接着就开始打磨撞杆、榨筒、尖方、尖碗。铁匠按照油槽空间打制铁圈,按照蒸灶大小打制炒锅。石匠上场建造蒸灶、石磨、碾槽……
  建好了这些榨油坊的车间设备,每年六月到九月榨菜油和蓖麻油,十月到次年四月榨桐油。
  我没有见过龚家榨油坊诞生的过程,但是我却见过多次榨油坊榨菜油的过程,那高亢的木榨声声伴我度过了童年。所以现在该我用文字为你拍摄榨油坊榨油的影像啦,那绝对是乡村最华彩和最清香的乐章——
  龚家老三把送来的油菜籽倒进大铁锅中用巨大的木铲一锅一锅的炒香炒熟,然后放在巨大的圆形石碾槽里,让戴着眼罩的牛拉着碾盘如同钟表指针一般碾碎、碾细。这个时段对于我们小孩绝对是最美的时段,牛拉着磨盘钟表指针般辗压的时候,大人总爱让我们小孩坐在牛车上面以增加碾压的重量。那种乘车的感觉,放在时过三十余年的今天来回味,我想仍不亚于成年人开寶马汽车的心情。大人们守着碾盘,一边加菜籽,一边神聊,一年的坎坷、疲惫、失意、挫折随着那碾轮碾得粉碎。碾好的原料装进蒸灶中蒸到龚家老二眼睛嘴巴眨巴出的火候,在热气腾腾的气雾中,龚家三兄弟围坐一圈用稻草包住蒸熟的油菜粉末,放在铁箍里,做成一个个的大饼,放入一旁的榨床,等候开榨——
  龚家老大取来烧酒,祭天祭地祭木榨,大喝一声:“开榨啦——”三兄弟一人喝完一碗酒,脱光上衣,一身棱角分明的腱子肉,古铜色的皮肤闪着油光,像青铜雕像一般。他们取下撞杆,龚家老大紧紧握住光光的木把,用力一拉大喝一声“咳——”,撞杆立刻飞起来,待它落下时,早有老二和老三轻轻接住两侧,大喝一声“嗬——”,撞杆就稳稳地撞在木楔上,胖胖的菜饼逐渐变得如一块钢饼,那清香的菜油如小溪如春雨如秋雨如露珠一般汩汩流泻在木榨下的油盆里。
  第一榨结束,龚家弟兄们又要把从木榨中退出的油菜饼再舂碎,再放入碾槽中碾细,再架起大火蒸,再响起“咳——嗬——咳——嗬……”的木榨声,直到高大的木榨油槽下再无一滴油流出。
  “咳——嗬——咳——嗬……”小村庄激荡着号子声和撞榨声。那是力的声音,力的诗篇!村庄醒来了,人们扛着木梨走向田野,小学生们唱着歌走向学校……不管你在干什么,不管你在什么地方,那号子让你精神倍发,斗志昂扬。即使远离故乡,远离了那方亲亲的水土,头脑中
  也总轰响着那力的吼声,就仿佛一根无形的橡皮筋,连着你和故乡。
  就是这声声木榨号子,让村庄卸去沉寂和冷落,永远蓬勃,永远亢奋。后来,汽车开进山中,发电机、柴油机像赶趟儿似的来了,仅仅一个年轻书记的一句话,油榨坊拆啦、分啦。我家分到的是那油光光的撞杆。我去油房的时候,龚家三个伯伯立刻迎上来。我乖巧地张开腿让他们摸雀雀,他们没有,只是含泪抖抖索索地去取下撞杆。只见龚老大抓住撞杆把,高高一提,老二老三扶住两侧,撞杆飞起来,可是,撞下去时却撞不到木楔,一冲,系撞杆的竹索断啦!三个伯伯立刻扑倒在地上。
  罗家豆腐坊
  罗家在盘龙河边开豆腐坊开了几十年,把罗家豆腐坊划归我们白蜡湾生产队的企业的确有些损私肥公,在那个天天割什么尾巴的年代,在那个几天不吃罗家豆腐心中闹得慌的年代,大家一合计说让罗家给生产队交点集体提留款,村里给罗家计工分分口粮,罗家豆腐坊就成了生产队的企业。
  村里人为这个决定高兴是可以继续享受罗家豆腐的口福,罗老爹高兴是不会让祖传的手艺歇业,又不会下田干活,关键是自己也成了生产队管事的人,可以参加生产队领导班子会议,决定生产队一些大事情。
  不管是乡下还是城里,豆腐本不是什么稀罕物,制作豆腐算不上好复杂的工艺,可是罗家豆腐就是特别好吃。说实话,我也算走南闯北的主儿,吃了那么多地方的豆腐,都没有罗家豆腐好吃,也难怪罗家豆腐几十年名声远扬啦。我全程看过多次罗家做豆腐的过程,说实话,从工艺程序上罗家豆腐和其他做豆腐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可是我感觉罗老爹在做豆腐的几个关键节点上有本外人看不到的账:水,磨,火,点卤,大约这就是罗家豆腐好吃的“四阴真经”。   水,罗家泡豆子的水一定是盘龙河清晨流动的水,就算哪天豆腐特别好卖,早上挑到水缸里的水用完了,罗家说什么也不会在开锅做豆腐。
  磨,罗家磨豆子一定是石磨,而且罗老爹还经常请石匠隔三差五来修理石磨,好几次生产队长看到罗家豆腐生意特别好,要买钢磨换掉石磨,说可以多打豆腐,罗老爹说什么也不同意,说要换钢磨就换人。河水泡好的黄灿灿的豆子往石磨里喂时,别人要换罗老爹往磨里加豆子,罗老爹总是不肯,说添豆子要均匀,这是细活,马虎不得。
  火,豆子磨好了,卸到锅灶里筛浆,这就需要烧火。在豆腐烧浆时,罗老爹戴起了眼镜,又说这是细活,浆熟要正当时,不能糊掉。烧火有窍门,什么时候用大火,什么时候用小火,什么时候不要火,有讲究。把浆顶开,要用大火,这个时刻要舍得投柴,该出手时才出手。
  点卤,罗老爹点卤绝对是祖传的绝活,把石膏和盐卤轮流点,这大约是罗老爹做豆腐远近出名的奥妙。我非常陶醉罗老爹点豆腐时那潇洒的手势,两手端着一个松质的木瓢,一瓢一瓢地将半大桶的卤水倒进锅,偶尔还把瓢举得老高老高的,抛下锅的卤水均匀地混在滚烫的豆浆里。待点好卤,豆腐压上板,罗老爹便笑眯眯地乘此空闲抽袋烟……在豆香和笑声中,豆腐下包了。
  罗家豆腐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豆腐,罗家豆腐坊绝对是我见过的最美的豆腐坊。罗家在盘龙河边水流最激的一段修起吊脚楼,楼下激流带动着水车,水车带动着楼上的石磨,石磨不远处就是三个三尺来高的巨大木桶,其中一个木桶套上一口大铁锅,架在一个土灶上,还有几盆筛豆浆的吊浆架。水车声声,炊烟袅袅,豆香四溢,以蜿蜒清澈的盘龙河、郁郁葱葱的河边竹林为背景,那绝对是非常温馨的乡村图画。
  罗家豆腐做得好人气旺,可是罗家人丁却不旺,好几代都是单传,尽管单传毕竟每一代传的是印把子,到了罗老爹这辈干脆印把子也传不下去,传的是印盒子。好在罗老爹的女儿豆豆长得非常水灵,那漂亮的脸蛋比他家的豆腐还白还嫩。罗家豆腐坊是我们小伙伴最爱去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豆浆喝有豆腐干吃。村里村外的年轻人爱去,因为那里有漂亮的豆豆姑娘,看她同着豆腐一般白嫩的手切着同样白嫩的豆腐,听豆豆银铃般的笑声和百灵鸟般的歌声。其实,我们小孩们最清楚,豆豆姑娘喜欢着我的四哥,四哥迟早会成为罗家的上门女婿,他们一块上过几年学,后来罗老爹考虑家中没有劳力,请人帮忙又怕村里乡里干涉,就让豆豆退了学。我每次到豆腐坊去,豆豆给我称好豆腐,就会用瓦罐装上豆花,要我带给四哥,说补脑。我吵豆豆姐说我也要吃豆花,豆豆姐提着豆腐刀说我还少喝了她家的豆浆还少吃了她家的豆腐干?
  可惜我四哥最终没有成为罗家的上门女婿,四哥大学毕业后就带回来一个城里姑娘,一个农村娃娶了城里姑娘那是多大的面子,家里杀鸡宰羊像过年一般。我对母亲说我去豆豆姐家买几块豆腐招待未来的四嫂吧,母亲直叹气,把菜板砍得山响,骂我乖乖烧火哪里也不准去。
  黄皮狗粉坊
  我们白蜡湾生产队坡地多,盛产土豆、红薯、豌豆,生产队长打算建个粉坊,在社员大会上一说,大家都同意。说到谁来建谁来漏粉,大家一下都哑炮啦。队长和队里几个领导咬耳商量从外地请人时,门槛上站起一个人来,说大家都不愿意干,我来干吧。这人外号叫“黄皮狗”,一年四季都穿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军用棉袄。大家热烈讨论建粉坊时,他正热情地在掐灭棉袄上虱子。大家一看黄皮狗,突然想起这家伙早年在外流浪时是听说在东北一家粉坊干过。
  隊长说那你就选人吧,黄皮狗看了一圈人群,大家都热情地期望他选自己,不下地干活晒太阳,谁不愿意。黄皮狗大声对队长说点兵点将的事情还是你们当官的干吧。会后黄皮狗给了队长一张人选条子,第二天他心中选的几个粉友就来到他家门前,听候他这个粉头儿招呼。只不过队长在他的条子之外夹带了一个人,就是队长女儿秀英,队长解释说,女儿高中毕业回家,就给粉坊当个会计吧。
  黄皮狗在村口那口百年老井的旁边开始建设粉坊,黄皮狗说清澈甘甜的井水是开粉坊的首要条件。正如黄皮狗说建个粉坊简单,关键是漏粉的技术。用黄泥巴垒砌几间瓦房,平整一块土坝今后晒粉。瓦房里建几眼大灶,装几口大锅,装上风箱,置办一些大陶盆或者大木盆。当然瓦房里少不了要安上石磨,我们那地方称为“粉磨”,比磨面粉的石磨要大要厚,磨眼也粗不少。磨上方吊有一水桶,底部有眼儿,内插一根芦苇什么的,不停地朝下滴水。磨盘与豆腐磨相似,周围镶有木栏板 ,留有口,口下面是大肚砂缸——风箱一拉,炉火一旺,炊烟冒起,白蜡湾粉坊开张了!
  建粉坊不复杂,拉粉丝的工艺流程也不复杂。同着做豆腐、做面粉一样,粉坊的第一道工序从粉磨的转动开始。
  黄皮狗请了赶驴的秦大爷在粉坊磨粉,当年黄皮狗父母生病去世是秦大爷帮着送父母上山的,黄皮狗说他一辈子记着这份情。
  每天清晨,秦大爷牵着那头青灰色的驴子,沿着窄窄的土路,下到磨坊,把驴子拴在磨杠上,再蒙上它的眼睛,然后拿来一根树枝撑住驴子的嘴巴,使它不能偷食。随着他的一声吆喝,驴子开始不紧不慢地围着磨台转圈。清凉凉的井水泡好的绿豆、豌豆、蚕豆或者土豆、红薯慢慢喂进磨眼里,随着石磨的转动,白花花的粉浆从磨缝内流下,不断流进缸内,再舀出倒进一个很大的粉箩里,开始晃浆,直至将浆“晃”净冲洗几遍后,才开始澄芡——也就是淀粉。淀粉沉下成块后,将上面的水小心撇净,再将粉块挖进一个兜单里,使其沉为一个大砣,送到黄皮狗他们几个漏粉的师傅那里,漏粉就开始了,暂时用不完的粉砣就晾干等到春节前下粉条儿赶年集。
  下粉条儿是一项繁重的活计,而且需要壮劳力,开锅之前,先是将粉砣砸碎在一个大盆里将其揣成糊状,四条汉子围盆而立。那盆很大很深,放在一个粗壮的木架子上。旁边有专人添水续水。水的温度要适中,不可将粉烫熟,又不可太凉“粉”不开芡。四个人都是光膀子,双手在大盆里揣,边用力边转着圈儿边喊着号子,为的是掏力要整齐。这时候,大铁锅里的水已经烧沸,开始下粉了。那和好的淀粉,玉白,均匀,浓稠适当,拿起一点,就吊成一条线,装进一个木漏勺里,送给站在灶台上漏粉的黄皮狗这个大粉匠。黄皮狗挺直腰板,腰系一条大带子 ,手持粉瓢,粉瓢为铜制,马勺般大小,底部有九个或十一个眼儿,那是其他粉匠用的粉瓢,黄皮狗依旧沿袭在东北学到的 36个眼儿漏勺 36个粉头的传统,那是顶尖级粉匠才敢用的。黄皮狗一手端瓢,并把瓢把儿掖在腰上的大带子里,为的是帮端瓢的手更有力,另一只手开始下粉。粉条儿粗细由下粉人掌控,将粉瓢端高便细,放低便粗。旁有一人专往瓢内续揣成的糊状淀粉,黄皮狗抡起巴掌有节奏地拍打起来,像击打战鼓一般,催动千军万马。那淀粉糊糊,像一条条不间断的银线,落进沸腾的锅里,经滚水煮烫,立刻成了一条条白生生的粉丝漂浮上来。煮粉匠上前引出,粉丝便溜进灶台边那些冷水锅里透凉再捞出,然后洗粉匠再将粉丝拿到清水池浸泡,而后挂到一尺长的木棍上,晒粉匠将粉丝架到场院里的支架上晾晒。阳光下,一架架粉丝,像一道道雪白的瀑布,逗得馋嘴的孩子直围着转。   曾经的黄皮狗邋里邋遢,游手好闲,一直是村里父母教育不争气孩子的反面典型,孩子不学好像黄皮狗一样几乎是村里父母最担心的人生失败,黄皮狗自从当了粉坊的头儿,身上的黄皮不见了,换上了像粉丝一样白净的白大褂,指挥其他粉匠的气派不比队长逊色。特别是他那漏粉的派头的确让人着迷,巴掌有节奏的拍打中,36根雪白的粉丝如同一挂瀑布倾泻而下,常常引得很多人来看黄皮狗漏粉。队长女儿秀英更是经常端了高板凳,并排站在黄皮狗身边,不时掏出毛巾给黄皮狗擦汗。
  清凉的井水,讲究的选料,高超的技术,咱们白蜡湾粉坊一开张,周围的粉坊一下黯淡,来咱们粉坊换粉买粉的多了去,让秀英的算盘打得山响,歌儿唱得欢快。咱们队上的逢年过节走人户,人家就希望送他家咱们粉坊的粉条,招呼客人时总会自豪地说多吃点,这可是白蜡湾粉坊的粉条哩!
  那时还没有什么粉丝的说法,黄皮狗潇洒地漏粉也拨动了秀英的心思,正如大家预言的一样,秀英看上了曾经在人们眼中一文不值的黄皮狗,成了黄皮狗死心塌地的粉丝。队长夫妇自然不心甘,最开始还是破口大骂,没有骂上几天,骂声就开始减弱,最后喜气洋洋的请了唢呐把黄皮狗娶进家作了上门女婿。
  土地包产到户,生产队分家,什么都分了,大家就不愿意分粉坊,说分了今后吃不上那么好的粉条,估了一个价格,卖给黄皮狗。黄皮狗老了,漏不动粉了就传给儿子。去年回老家,黄皮狗送了我一大包粉条,说以后可没有粉条送我了,黄皮狗的孙子考上大学,在城里安了家,非要接全家去城里住,粉坊就要关门啦!
  天叔瓦厂
  九十年代以前,人们还没有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瓦厂。随便走进哪个生产队,只要见到四面透风的茅草棚、一块平整的空地、一方浅浅的泥池、一孔冒烟的立窑,那绝对是瓦厂。
  外号叫“天爪子”的那时我们还喊着叔叔的夏光发回来之前,我们白蜡湾生产队还没有瓦厂。天爪子叔叔一直在外面给别的村里车瓦,队长带信说他要是再不回来就收回他家的宅基地和菜园地,天叔只好赶快回来。
  榨油坊离不开大树,粉坊离不开好井,电厂离不开小河,瓦厂离不开好泥土,天叔带着队长选了一块深田,说那里有车瓦必须的上好“酒黄泥”。
  天叔放掉深田里面的水,泥池里的水被阳光蒸发掉一些后,天叔叫队长找了些人来,还派了几头身强力壮的耕牛,牵来在泥池里来回走圈。天叔没有闲着,用一把泥弓把泥池周围的泥切成大块扔进泥池里,顺着泥池的边沿一圈一圈往里切割,周围的泥浆块不断的被垒进泥池中间,泥池的厚度也越来越高,垒起来的泥浆被踩得向四周蔓延向外鼓了出去,天叔不停地用泥弓把鼓出去的泥浆切成大块再垒上去,泥堆越堆越高,渐渐的垒成一座高大的泥丘,用草帘子遮了稳稳的坐卧在瓦厂坝边。
  踩的均匀的泥浆变成了湿湿的黏土,还不能马上用来做瓦,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酵,为了让表面上的黏土不被太阳晒干,每天还要不定时的往遮盖黏土的草帘子上浇水,等到队长这边场坝平整妥当撒上煤炭灰,四面透风的草棚能够遮住太阳,天叔开始车瓦了。
  草棚空地上支着一个木架。一根胳膊粗细的木棍深深的直埋进土里,木棍上边套着一个架子,“亚”字形,底下是块小木板,正中间是一个跟木棍一般大小的贯穿圆孔不松不紧的套在木棍上,上边是一个圆形木板,下表面有一个圆槽,木棍的顶端就顶在圆槽里。整个木架可以在木棍上自由转动,上边安放着做瓦的木模子。木模子是一个底大顶小的圆桶,细细的木片用牛筋穿了联缀起来的,可以合成一个圆形中空的圆锥桶,也可以展开成一个等腰梯形的平板,还可以卷成更小的一卷,两边留着一对木柄,把木柄捏合在一起就成了做瓦的模子。模子上套着一块隔离布,不大不小刚好套住模子,顶上缝在一个篾条编成的圆环上。
  天叔在一旁用泥弓从黏土丘堆的一角切割下大块大块的黏土,一层一层垒起一道泥厚实的墙,垒一层站上去踩瓷实,再切割下一块垒上再踩瓷实,垒到半人高的时候用泥弓把边沿切成一堵长方规则的土墙,比量着模子的宽窄和长度,一堵方方正正的黏土墙就做好了。一把“工”字形的泥弓,和模子一样的宽距,一边紧绷着细细的钢丝用来割黏土泥皮,用手握著“工”字泥弓的两头紧靠在黏土墙顶面从前往后一拉,一张厚薄匀称方方正正的泥皮从黏土墙顶揭下来,双手托住轻轻的围在模子上,天叔一手握住模子转动模子,一手拿着一把弧形面的泥铲顺着模子上下抹动,那层泥皮被抹的光滑水净,再用一只一尺来高的上边钉着一小截竹钉的细木棍靠着模子,竹钉的一头很尖插进泥皮里,转动模子,模子顶上层次不齐的泥皮被竹钉切的整整齐齐。拎着模子的木柄提到一块铺着一层细沙的空地上轻轻地放好,从里面把模子卷小了抽出来,再提着那张隔离布的蔑环把隔离布扯出来,一个圆锥形的瓦坯就做成了。
  车瓦的过程看起来好像很简单,村里人很多都去试一下身手,显摆自己能耐,结果洋相百出,不是割的泥皮薄厚不一,就是托不住泥皮把它放不到模子上去,要不就是抹不平泥皮,做出的瓦坯厚薄不均,立不住,放下就倒。
  车瓦其实是个单调乏味的活计,千篇一律的动作,凉凉湿湿的泥土,脸上飞个虫子想拍打一下就会一脸的泥。但是天叔快乐得很,天叔说,瓦是屋顶上的庄稼,你对他真心,她就对你暖心。我记忆中天叔车瓦时总是在唱歌。
  天叔唱:“妹啊妹,莫着急,嫁个篾匠睡竹席,嫁个裁缝穿新衣,嫁个瓦匠一身泥,千万别嫁剃头匠,走南闯北摸头皮。”
  听说天叔在外面车瓦烧瓦时有个姑娘死活要嫁给他,结果姑娘父母因为他一个瓦匠成天跟泥巴打交道觉得太没有出息,让天叔至今还是一个老光棍。
  天叔唱的歌很多,大多数都是情歌,天叔说把自己的心事唱成一首歌,无论他在何方,风声帮你传达你的愿望和心事。“不唱山来不唱水,不唱桃李不唱梅,今天专把情歌唱,还望妹妹心相随。”“想哥哥你就来,只要月亮不出来,相思树下亲个嘴,看你敢来不敢来。”……
  歌声不断,瓦坯不断,没有几天,天叔车出的瓦坯就把土坝摆成了圆圈的世界,一眼望去,圆圆相连,非常壮观。记得有一次张家的过年猪翻圈跑出来,居然也凑热闹跑到瓦厂,横冲直撞,把那些美丽的圆圈跑成一地碎泥。天叔边哭边唱:“黄连苦黄连苦,黄连哪有哥哥苦,起早贪黑几十天,稀里哗啦一瞬间,可恨你个猪八戒,下辈投胎变成瓦”。   等到草棚下瓦坯够装一窑时,屋后的土坎上早早就挖好了一孔瓦窑,那些黄色的瓦坯一层一层堆码起来,一直码满整个瓦窑。
  装满了瓦窑,吃完夜饭,天叔就要点火烧瓦。在农村烧瓦也算一件大事,点火的时候还有仪式讲究,其他地方烧瓦专门请来掌窑师傅,在咱们生产队,天叔就是掌窑师傅。只看见天叔上蹿下跳的,口里念念有词,点火的时候,神情肃穆,一脸的严谨。点着了火,天叔象征性的添过几把柴禾,就坐到一边的凳子上指挥着帮忙的人干活。几天下来,天叔熬得两眼发红,眼眶深陷,两只眼珠倒一直看着很精神。熄火的时候,天叔从顶上抽出一片瓦来直接沁进旁边的水盆里,“嗤”的一声响,水里冒出一股青烟,瓦片上的水都沸腾了,一会儿,水止住了沸腾,青烟也散了,天叔拿出瓦片,用手指轻轻一敲,那片瓦发出一阵脆生生的弦音,“当”的一声,余音绵绵。天叔说声熄火,一帮人全忙活起来,下边的人堵窑门,上边的人用铁锨铲起细土盖在窑顶,盖了厚厚的一层细土严严实实的封住窑顶,顺着瓦窑边围成一个圆水塘,还有几个人从旁边的小溪里挑来水倒进水塘里,整个过程在天叔的指挥下井井有条,忙而不乱,一会儿工夫,水塘里灌满了水,瓦窑里的热气烘烤着水塘,水塘里的水冒着一团团蒸腾的水气,天叔吩咐队上来帮忙的,水塘不能断水,要一直保持水塘里水是满的。
  封窑一个星期后,等水塘里的水完全干涸了,扒开表面那层细土,里面就是乌黑的瓦片。
  烧瓦是力气活,烧完一窑瓦,一般都要歇息一段时间再烧下一窑,这是祖训。在咱们队上,天叔和榨油坊、石厂这些需要大劳力和技术的社员一样,都记着队上的高工分。可是天叔歇不着,他不但烧完窑后不歇,就是平常车瓦时节,早上他要去割牛草,晚上还要申请去照队上的仓屋,反正哪里能够挣到工分能够挣到钱他都拼命干——难怪大家叫他天爪子,要是他手足够大,他能够把天全部抓在手心里。队上人说天叔一个人挣着起码超过三个人的工分。
  大家很不理解,天叔一个人拼命挣又没有后人又不见他家修屋图个啥?也有人说,他在外地烧瓦时有一个相好的,还有个孩子,说那个女人经常带着孩子来天叔家背粮背东西,但是又具体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就那么猜测着。
  土地包产到户时,我们已经叫天叔为天爷啦,那时家家户户开始修建砖房,瓦不再是那么紧俏,瓦厂自然不能再开下去啦,已经老了的天爷还是那么勤劳的侍弄庄稼,天爷瓦烧得好,庄稼也种得好。不过他最爱干的事情总是到别人建砖房的工地转悠,看见地上那些丢弃的完整的瓦片,像见着宝贝似的急忙捡回家,摆放在自家茅草屋前。
  我没有去研究土变成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我几乎写实般地记录天爷烧瓦的细节,就是为让今天没有感受过瓦的硬度和热度的人们记住那个瓦片脆响的年代,记住在村庄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之前,天爷和瓦们岁月守望的坚持。
  天爷走的时候,仅有的财产就是他家茅草屋前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还有那个站在村口望着天爷的茅草屋泪流满面却一直没有进来的那个女人和那个孩子。
  天爷走后,大家把那堆瓦摆在天爷坟前,让那些瓦陪伴着天爷,瓦知道天爷的心思。
  祝家舀纸坊
  祝家舀纸坊到祝家兄弟这辈 ,已经是祖传第三代了。把它归属于我们白蜡湾生产队的企业只是因为它是建在生产队地盘上,它并没有像豆腐坊那样要给生产队缴纳集体提留款,生产队照样给他兄弟俩分口粮,除非生产队确实人手不够,也没有强令他兄弟俩每天必须出工。生产队厚此薄彼原因很简单,祝家兄弟开的是舀纸坊。舀纸坊是干什么的,舀纸坊生产竹纸,竹纸干什么,很少部分卖给乡里甘蔗糖厂包装红糖和卖给鞭炮厂做鞭炮,记得那个时候我们村小作业本不够用,老师也去买了竹纸让我们写毛笔字的,当然绝大部分是卖给了乡亲们写上“关津无阻或者水陆通行虔备财包”等等字样烧给死去的先人们做纸钱。用乡亲们的话说,祝家兄弟是给祖先们开银行的,跟祝家兄弟较真就是跟祖先较真。
  舀纸坊离不开竹子和溪水,祝家古老的舀纸坊在盘龙河边,满山遍野的竹子给造纸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除了要去祝家买竹纸,大人们是不准我们孩子到祝家去的,说祝家周围围满了很多鬼啊神的。现在回忆大人们的话,再看看今天城里银行周围人山人海情况,我感觉大人们说的特别有道理,有钱真是很幸福的事情。事实上,我们小孩们总爱去舀纸坊玩,那古老的舀纸程序非常好看,而且祝家舀纸坊河里螃蟹啊小鱼啊特别多。
  那个年代我们捉了多少螃蟹多少小鱼没有更多的印象,倒是祝家那古老的舀纸程序至今历历在目,现在很多地方把古老的舀纸技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因为现在很多人没有见过甚至以后也再没有机会看到这种古老的舀纸文化啦。我现在尽量用详细的笔墨记录下来,我的文字不会打动你,但是我绝对相信那些失传的舀纸程序一定会让你记住让你怀念。
  舀纸坊舀纸的工序十分复杂。每年三四月间,山上新生的竹子尚未完全散开枝桠,砍下来,截成两米左右,剖开成条,削去俗称青篾的外皮,剔除节脑后分层放到池中,每放一层撒上适量的生石灰,灌入清水,浸泡三两个月,以竹片柔软至轻扯即烂为宜,这个过程俗称“泡竹麻”。七月开始洗麻 ,将已被石灰水泡烂的竹子捞起来,把石灰洗净,再把池子里的石灰水洗干净,放上清水继续浸泡,15天之后捞起洗净再泡,这道工序之后,再过 15天捞起竹捆洗净后再用清水泡两天,这时的竹捆已经成了原始的生紙浆。以上这些过程其实是听祝家兄弟叙述的,我们真正记住并看见的舀纸的华彩乐章应该是从把生纸浆捞起舂碾时候开始——
  一条水牛拉着大石碾子,它向内的一只眼睛被一块硬纸板遮着。它一天反复在草棚里转圈,祝家兄弟在石碾后边不停地用竹扒翻着里面泡了半年的嫩竹,直到它们要彻底粉碎才停。撒入下面的两口石板做的青石池子,祝家兄弟用细竹竿在里面狂划几百下才能达到舀纸的要求。
  泡好的竹麻在捞起来的过程中清洗干净,沥干再搬到碎料棚捣碎,捣碎的过程全凭人力,将适量竹麻放在一个浅槽中用脚踩,为了支撑身体平衡和用力,在适当位置装一个扶手,双手抓着扶手,双脚用力踩踏,一般一槽竹麻要踩上半天才能达到可使用的碎屑程度,这个过程俗称“踩竹麻”。将踩碎了的竹麻再适量放到槽子中,充分搅拌,再将浮于水面的粒状物捞出来,加入少量滑水(植物油脂或用弥猴桃藤、枞树根等进行泡制)后就可以用帘床舀纸了,加入滑水的目的是使舀出来的纸张更均匀,为了保持效果,滑水一定是边舀纸边加入。
  最讲技巧的工序是“舀纸”。舀纸的帘床由帘子和床架组成,帘子放在床架上,在槽子里左右幌动一两次,帘子上就有了纸浆,提出帘床,将帘子翻转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上,轻揭帘子,一张舀制的草纸就生产成功了。只是舀纸时用帘子探入纸浆的水中,必须平稳端起,猛地一按,一层竹浆便均匀地粘在一起。系列动作一定要非常娴熟,否则纸张就会厚薄不均,甚至出现残缺,那将大大影响纸张的质量。最要讲究耐心细致的工序就是揭纸,一定要轻轻地揭,慢慢地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特别讲究手感,否则揭出来的纸不是烂了就是断了。一张一张的湿竹纸叠放一起,到一定数量再用滚筒加码子进行榨压,除去水分后就送入烤房烘烤。
  房屋右侧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草棚可以住人,右前方也有个独立的小杉皮房,墙壁是竹篾织就的,里面是一个约两米多高用土砖砌成的空心的长方形灶台,厚约 1.5米,宽约 6米,两边用三合土粉刷光滑,只要中间烧火,灶台壁就会变烫,这是用来烘烤竹纸的,那就是烤房。在烤房内,祝家兄弟手拿一个条形扫帚,用嘴吹翻湿竹纸一角,轻扯带风,扫帚一刷,纸张便贴在了墙上,那娴熟的动作,那飞快的速度,让人眼花缭乱。
  后来,一场很大的运动来啦,村里来了个年轻干部,看到了舀纸坊,严肃的列为破四旧的范围,坚决要烧掉舀纸坊。放火那天,祝家兄弟看见熊熊大火烧掉石碾、舀纸坊、烤房和那一堆堆竹纸,突然挣脱大家的束缚,跑进火海中……
  队上把祝家兄弟埋进盘龙河边那片他们晒纸的空地,大火烧掉了所有的草纸,大家只好在祝家兄弟坟前烧了很多报纸,不知道那些报纸在祝家兄弟那边能不能够作为纸钱通用。
  责任编辑 张庆国
其他文献
摘要: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船舶、海工为特色的地方应用型高校。长期以来,致力于船舶海工装备的高效优质焊接制造,开展了窄间隙焊接、多丝气电立焊、水下电弧切割等方法的机理、工艺、装备研究,很多研究达到国内一流甚至世界一流水平,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了力量。  关键词:窄间隙焊;水下切割;搅拌摩擦焊;高效焊接  中图分类号:U671.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003(202
期刊
菊花帖  沧江下雪山  遇见西双版纳的竹林  就收起惊涛骇浪  变得舒缓宽广  像一朵菊花  用微苦的一生  摊平狂野的阳光  高黎贡  你身上的一条皱纹  随便弯了弯  我以为就是另外的大山  一直推测  怒气很重的那条江  是你唯一的脉管  曾自比心胸  宽广如山  那是在不同年代  不同地方遇见你之前  如今发现  我漫长的一生  只是你旮旯  尿出的一缕炊烟  无花果的童年  墙角那树无花
期刊
月下酌红潭  掬一壶蓝色月光  和着下酒  远方的你  装了红潭的香味  月光与酒杯  在心里摇荡  柔柔地,软软地  你的身影与酒来一次亲密接触  把唇烧如花朵  辣进心里,穿过草原  在夜里放牧整个春天  怀抱树  爱情是等百年的吗  长地头的核桃树  以百年相思孤独守候  守成白云,守成春夏秋冬  守成脚下不变的信念  小槐树听懂了相约  拼命生长  在齐腰的地方,乳房紧贴温暖  说来是两棵
期刊
刘广雄,作家,现居昆明。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排列在一起,发生支配与被支配或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这种组合叫作动宾结构。  ——百度百科  第一部:去旅馆  1  他拉开壁橱,两只木质衣架像两个光溜溜的肩膀,无所谓一般轻微地晃动着。  两张平行的床,蒙着淡黄色的床罩。正对着床的是悬挂在墙上的液晶电视。电视机右下角有一个小红灯亮着,摁下遥控器,电视机就会亮起,千奇百怪的小人以及哭声、笑声、谈话声将出现
期刊
那间屋子光线不好,爷爷又不爱开灯,我趴在窗户上往里张望,见他站在月光的斜晖里,缓缓蜕去衣物,最后成了一条蛇,吓得我坐到地上大叫一声。父亲说我在撒谎,不肯进去看,迟疑一阵之后,再推开门,爷爷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他只是站在靠窗的位置专注地抽烟,每次都是这样。  爷爷晚年孤独,大家干活,他没活可干,我们家条件殷实,无需劳累一个老掉的人。他常像木头一样,一杵、一坐就是半天,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村里人说,
期刊
一  如果我不是一名快递员,那我也许不会走进五号当铺。当然,也不会把我的灵魂典当了。  五号当铺是这个城市包裹最多的地方,我几乎每天都要来来去去数趟。这不算奇怪,最奇怪的是所有包裹都是一模一样,也就是形状、大小一样,外包装都是黑色的牛皮纸包裹。而地址是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域,有城市的,乡村的,还有偏远山区的。当铺,顾名思义就是典当物品的地方,多少有点价值的物品,不是淘宝网。这些都有些不符常理。其实,
期刊
1  午后的村庄掩映在稻穗的金色光芒里,茂盛的枫杨树,临水垂下一条条绿色的“耳朵”,不知为何,枫杨树被乡邻们称成为“鬼头杨”,一个令人惊惧的名字。然而,你无法想象没有枫杨树的童年,就像一座山村没有了山歌,该是如何寂寞。它们是你记忆中永恒的那一类事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棵枯死的树,意味着你的记忆死去了一部分,哪怕是那极小的一部分,也是弥足珍贵的。  一整个夏日,它们都在疯狂地生长,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季
期刊
茶一般种植于山上,山或不高大,也不会险峻,但因为有了一行行的茶树,沿着山势走向或某条等高线,极为规整地横陈于山丘野岭,从山脚一直铺排到山顶,有时就不知不觉地隐匿在云雾中了,有茶山的地方,总是多雾。茶树因山雾而显得神秘,山岚亦因茶树而透着诗意。古人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一片茶叶,就是天地宇宙间阴阳之气的凝聚。而一座茶山,在我看来,就像大地上的书架,品种丰沛,博大精深,一排排一行行地呈现在大地上,
期刊
1  我又看见她了,在这片平滑得像镜子一样的湖水中,其实这样的表述并不确切,人怎么可能在湖水中呢?难道死了不成?只是她的阴霾气息隔着宽阔的石道都能被我闻见,我对她有了兴趣。  这一天她又来了,这片湖有什么特别吗?我也弄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喜欢在这里待着,发呆,好像一直都在发呆,这个人好像除了发呆之外无事可做。但是今天我看见她动了,好像在打电话。她的右手因为情绪激动而拳头紧握,在空气中僵硬地挥了两下,
期刊
短篇小说 海勒根那  我要到树上去,玛萨姥姥,卓娅,还有柳夏姐,你們听到了吗?把我送到树上去!瓦尼、尤拉,你们这两只乌鸦,把酒叼到树上就以为我找不到了吗?这两个混蛋 !一棵比水桶粗的落叶松树下,别佳坐在那里,仰头望着树腰处枝杈间的两个白酒瓶,用目测离地也要有四五米高。他的细小的眼睛瞪得和臭李子那么大,乱蓬蓬的头发粘着刺猬果,胡乱地喊着:你们  以为你们是花鼠子吗?把我的酒藏的那么高,要不是我的一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