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慧龄:虔诚绘画,以求至美

来源 :芒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浸润花中气质
  初见欧阳慧龄,美丽大方,气质出众。于宁静中娓娓道来,像她笔下的荷花,深长在淤泥之上,吸收生活的甜与涩,月光下独自绽放,无言地诉说。深入交谈,发现她内在自有一种真诚、开阔,对创作“掏心掏肺”地投入,又像她纸上的牡丹,生命旺盛,热情饱满。她偏爱这两种花,纸上挥洒,内心也浸润了它们的风骨。
  欧阳慧龄笔下的荷,重在一种意境。她的《如歌》、《如诉》、《如梦》组荷,在风中摇曳的荷花,虽身处背景不同,然歌中有诉,诉亦如梦,意境相通,又略有不同,都带给人一种震撼,这是欧阳慧龄在意境上的追求,像一首歌,唱得动人心弦。尤其这幅《如梦》,在皎洁的月光下,深蓝的布景中,荷花本就清冷孤傲,而在月光下幽姿独放,更像是画者自己的表达,在对生活的接纳中静静诉说,岁月流淌,只有一片宁静和感动留在心中。欧阳慧龄自己形容:“几多素洁的荷花迎风摇曳,幽幽楚楚,意绪绵绵,婉丽里依稀透出袭袭清寒,花间自有馨香。”
  牡丹她画得爱不释手,但是画者甚众,如何画出欧阳慧龄的风格?多年画荷的经历,和个人精神的追求,欧阳慧龄笔下牡丹自有高雅素洁的品格,她自称心中盛开着一个“牡丹园”,朦胧、静谧、素雅,同时又洋溢着对现实生活的激情与美好,是她追求“画画如写心”的写照。因为她的牡丹独具特色,2006年还受邀进国务院作画,其作品牡丹图——《占尽人间春色》现悬挂于中南海宴会厅。
  欧阳慧龄的牡丹构图繁密紧凑,气势雍容华贵却无俗艳之气,用色大胆而无凌乱之感,层次分明、润泽生动,画面中一朵花边缘淡红,越往中间颜色越深。她又在红中调入墨色,很多人不敢这样用色,但是墨色增加了远观的立体感。同时花与叶相互交叠,又在布局上追求层次变化。同时增加风吹动花叶的动态感,一幅画面跃然纸上,灵动活现,富有生气。
  欧阳慧龄外表端丽大方,内心真诚豪阔。从她的文字和画作中可窥一二。她一直创作写意画,追求一种“泻胸中之丘壑,泼纸上之云山”的痛快淋漓,洒脱快逸。《荷魂》里,有她想表现的荷花磅礴和苍如古铁的气度。她的花作里,少了艳丽、柔弱和温婉,更多是一种坚强,且独立的表达。
  在艺术生命中呈现至真、至善、至美
  1989年,欧阳慧龄进入湖南省画院,此时,年近四十的她才开始正式投入绘画创作中。她有大段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画画,这方宣纸中的世界就是她的天地。她如痴如醉,同事都下班走了,她还留在画院里画画。这段时间,她自称是处处无家处处家,困了就在画院的沙发上睡一觉。“我是日夜画画,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我每天的时间比较长。”她常常专注地投入画画,出来时忘了开车,走出很远才想起来,再折回去取车。
  开始她只自己静静地画,从1993年开始,她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并参加比赛,在中国美协获得优秀奖四次,因为她的天赋、执着、勤奋、才情,习画仅仅十年,2003年即被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二十五年来,欧阳慧龄不论周末还是节假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去,春来秋往,凭借一盏灯、一张纸、一支笔,“在五彩缤纷的艺术海洋里徜徉。没有沮丧、没有寂寞,只有灵魂的感动和情感的升华。”心中的意境从笔中挥洒出来,在纸上氤氲出来。她现在仍然每天七点到画室,中午在微波炉里热一下午饭,晚上工作到七八点才离开。
  欧阳慧龄现在一早还会去跳一跳舞,她认为艺术是相通的,舞蹈和唱歌,也会让她的绘画有一种灵动的表达。“我还是希望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我是把这个概念融在生活里面。”在不同艺术形式中,欧阳慧龄最终选择了绘画,“舞蹈、唱歌是即兴的,美术可不是即兴的。走美术这条路既有痛苦又有幸福。我自知自己是个普通人,唯有以一颗平常心,孜孜不倦地学、想、做。做得好了,世人自会珍惜我的作品。我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画能有打动人的力量。”
  “画源于人,人之真性乃心胸之真,对世界万物之真也。真乃筑于人之深刻学养和坦然。非深刻于坦然之情怀其真也不纯,其作也难真也”。欧阳慧龄对美有一种虔诚的追求,无论在画作与人品上,她都将真诚作为基础,将善与美融合在一起。她对自己真诚,感人先动己,和她交谈没有很多画家身上的世俗气。“作画,实为画家自写本心,更应以真诚为先,然后通善融雅,以求至美。”这是她的追求。
  湖南金石大家李立先生说:“‘画品即人品’。欧阳慧龄才华出众,能歌善舞,但处事低调,不事张扬;她待人真诚朴实,和她交往,心里会感到舒畅、踏实。她是一个在继承和创新道路上健步前行的画家,一个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画家,一个乐此不疲、勤奋创作的画家。她的艺术生命永远是春天,愿她的艺术在这大美的世界里闪耀更加亮丽的光彩。”
  欧阳慧龄把自己比作一个艺术的信徒,在绘画的路上,不断净化心灵,安和心境。“在留住美和创造美的同时,使自己变得更清醒、更纯粹、更自由,也让自己的绘画更接近艺术的本意——至真、至善、至美。”
其他文献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智”是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通透,就像手里拿着个玻璃球,没有死角。  妙华法师,洗心禅寺首座,久隐于寺,结虫鸟为友,以草木为伴;焚香煮茗、阅偈翻经、吟诗作画,怡然自在。法师学识深厚,富有洞见,其思想就像温润的泉水,缓慢而悠长的流淌。隐者隐去的是身体,不是心情;智者多思,只是不思俗物罢了。  妙华
期刊
“给32年前,刚出道的自己发一条短信,你会发什么内容?”  “你红了。”  “对32年后的自己呢?”  “你会红很久。”  在化妆间门口遇见到刘德华,四个保镖围着他。这是我儿时的偶像,一个五官俊朗的男人标杆,十几年后,第一次见到真人——有点黑,有点瘦,有点矮,有点老。但笑容亲和,依旧俊朗。  找另一半“不难,有信心就可以”  那天是他的新电影《富春山居图》的宣传。乍一看去,电影名像是“富山春居图”
期刊
芒果画报美学生活名人品赏团之华美诺德专场  “相信台下在座的所有美丽主播们,都是来过华美的,不然怎么会有这么美。”邱启明妙语连珠,引得现场的观众笑声连连,美丽女主播们也时不时露出优雅的笑容。这是芒果画报美学生活名人品赏团第六场之华美诺德专场。在一千多平米的华美诺德旗舰新店里,芒果主播和社会各界名人齐聚一堂,探讨美丽这件事——“美丽是一种美德”。  此次名人品赏团嘉宾云集,著名主持人邱启明担纲主持,
期刊
四个月以后,回忆起上海书展的那10天。在巨鹿路“爱神花园”(《收获》杂志的办公地)的那个下午,成了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记忆。  在布满青藤的老建筑里,来来回回穿梭了很久。沿着旋转的楼梯一直爬到顶层,看着水晶灯从顶端一直垂落下来,站在颜色各异的玻璃片形成的拱形落地窗前,听《收获》主编程永新讲着文学的那些事,有“王朔”,有“80年代”, 也有“今天”……  80年代大家憋着一股劲往外冒  “我们从80年代
期刊
喜欢喝红葡萄酒的人,一定不会对日渐风行的艺术酒桶陌生。那些精美的图案,或古典或文艺,演绎着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而李菲林,正是将这些故事带到长沙的人。  首先由于自己被吸引,然后想将一些好玩的事物带予周边的人,李菲林创办了法莱士。一瓶红葡萄酒容量很小,但那些画上故事的酒桶却带给人奇妙的感觉。酒喝完后,桶被收藏在房间一角,当我们放慢节奏去解读和体悟画者的故事和心情,或许能品出生活的真谛。  不是让人
期刊
招牌店:白果园31号公馆  离步行街50米的背街小巷白果园巷,很好地诠释了“大隐隐于市”这句话。  沿着麻石小路,走过成荫绿树、小桥流水、亭台假山,几棵秀丽挺拔的“活化石”白果树静静矗立,一排古色古香的民国官邸私宅映入眼帘,漫步而行,拐角处就是白果园31号公馆。  身穿黑色麻衣中装的服务员笑脸相迎,喝着喜字普洱,吃着观音鸭、酸菜汤圆、香煎粉蒸肉等几碟养眼招牌菜,我们味蕾舒张,身心舒坦,不与世争,不
期刊
Kimi:爸爸你会不会唱《小星星》啊?  林志颖:不会啊...  Kimi:那我教你哦?  林志颖:好啊!  Kimi: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林志颖:你有跑调哦!  林志颖&Kimi:(一起笑)  林志颖一直是娱乐圈一个励志型的神话。他是红磡体育场最年轻开唱歌手的纪录保持人,是台湾第一个带薪职业赛车手,也是台
期刊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中庸》第十三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中庸》第二十五章  “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  “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
期刊
在江南草未凋的“秋尽”时节,一路北去的湘江边,明伦书院迎来了率性洒脱的学者刘强。他多年悉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化,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竹林七贤”,广受好评。书生意气浓厚的他,接受了《芒果画报》的专访。  Q&A《芒果画报》对话刘强  礼让是人性的道德自律  《芒果画报》:人生有很多选择,如同是一场场“取舍”,您是如何面对人生的这些“取舍”呢?  答:按照存在主义哲学的说法:存在即选择,选择即自由。人生在世
期刊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同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第十七》  “27岁,这是一个自己还能改变的年纪,所以很想去试一试。想过会后悔,但是总好过一成不变。”  4月26日,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第一天,全国票房高达4650万,创下2D华语片有史以来的最快卖座纪录。随之红起来的是此电影的原著小说作者辛夷坞。  一年前的辛夷坞是想过会红的,但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