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浸润花中气质
初见欧阳慧龄,美丽大方,气质出众。于宁静中娓娓道来,像她笔下的荷花,深长在淤泥之上,吸收生活的甜与涩,月光下独自绽放,无言地诉说。深入交谈,发现她内在自有一种真诚、开阔,对创作“掏心掏肺”地投入,又像她纸上的牡丹,生命旺盛,热情饱满。她偏爱这两种花,纸上挥洒,内心也浸润了它们的风骨。
欧阳慧龄笔下的荷,重在一种意境。她的《如歌》、《如诉》、《如梦》组荷,在风中摇曳的荷花,虽身处背景不同,然歌中有诉,诉亦如梦,意境相通,又略有不同,都带给人一种震撼,这是欧阳慧龄在意境上的追求,像一首歌,唱得动人心弦。尤其这幅《如梦》,在皎洁的月光下,深蓝的布景中,荷花本就清冷孤傲,而在月光下幽姿独放,更像是画者自己的表达,在对生活的接纳中静静诉说,岁月流淌,只有一片宁静和感动留在心中。欧阳慧龄自己形容:“几多素洁的荷花迎风摇曳,幽幽楚楚,意绪绵绵,婉丽里依稀透出袭袭清寒,花间自有馨香。”
牡丹她画得爱不释手,但是画者甚众,如何画出欧阳慧龄的风格?多年画荷的经历,和个人精神的追求,欧阳慧龄笔下牡丹自有高雅素洁的品格,她自称心中盛开着一个“牡丹园”,朦胧、静谧、素雅,同时又洋溢着对现实生活的激情与美好,是她追求“画画如写心”的写照。因为她的牡丹独具特色,2006年还受邀进国务院作画,其作品牡丹图——《占尽人间春色》现悬挂于中南海宴会厅。
欧阳慧龄的牡丹构图繁密紧凑,气势雍容华贵却无俗艳之气,用色大胆而无凌乱之感,层次分明、润泽生动,画面中一朵花边缘淡红,越往中间颜色越深。她又在红中调入墨色,很多人不敢这样用色,但是墨色增加了远观的立体感。同时花与叶相互交叠,又在布局上追求层次变化。同时增加风吹动花叶的动态感,一幅画面跃然纸上,灵动活现,富有生气。
欧阳慧龄外表端丽大方,内心真诚豪阔。从她的文字和画作中可窥一二。她一直创作写意画,追求一种“泻胸中之丘壑,泼纸上之云山”的痛快淋漓,洒脱快逸。《荷魂》里,有她想表现的荷花磅礴和苍如古铁的气度。她的花作里,少了艳丽、柔弱和温婉,更多是一种坚强,且独立的表达。
在艺术生命中呈现至真、至善、至美
1989年,欧阳慧龄进入湖南省画院,此时,年近四十的她才开始正式投入绘画创作中。她有大段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画画,这方宣纸中的世界就是她的天地。她如痴如醉,同事都下班走了,她还留在画院里画画。这段时间,她自称是处处无家处处家,困了就在画院的沙发上睡一觉。“我是日夜画画,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我每天的时间比较长。”她常常专注地投入画画,出来时忘了开车,走出很远才想起来,再折回去取车。
开始她只自己静静地画,从1993年开始,她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并参加比赛,在中国美协获得优秀奖四次,因为她的天赋、执着、勤奋、才情,习画仅仅十年,2003年即被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二十五年来,欧阳慧龄不论周末还是节假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去,春来秋往,凭借一盏灯、一张纸、一支笔,“在五彩缤纷的艺术海洋里徜徉。没有沮丧、没有寂寞,只有灵魂的感动和情感的升华。”心中的意境从笔中挥洒出来,在纸上氤氲出来。她现在仍然每天七点到画室,中午在微波炉里热一下午饭,晚上工作到七八点才离开。
欧阳慧龄现在一早还会去跳一跳舞,她认为艺术是相通的,舞蹈和唱歌,也会让她的绘画有一种灵动的表达。“我还是希望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我是把这个概念融在生活里面。”在不同艺术形式中,欧阳慧龄最终选择了绘画,“舞蹈、唱歌是即兴的,美术可不是即兴的。走美术这条路既有痛苦又有幸福。我自知自己是个普通人,唯有以一颗平常心,孜孜不倦地学、想、做。做得好了,世人自会珍惜我的作品。我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画能有打动人的力量。”
“画源于人,人之真性乃心胸之真,对世界万物之真也。真乃筑于人之深刻学养和坦然。非深刻于坦然之情怀其真也不纯,其作也难真也”。欧阳慧龄对美有一种虔诚的追求,无论在画作与人品上,她都将真诚作为基础,将善与美融合在一起。她对自己真诚,感人先动己,和她交谈没有很多画家身上的世俗气。“作画,实为画家自写本心,更应以真诚为先,然后通善融雅,以求至美。”这是她的追求。
湖南金石大家李立先生说:“‘画品即人品’。欧阳慧龄才华出众,能歌善舞,但处事低调,不事张扬;她待人真诚朴实,和她交往,心里会感到舒畅、踏实。她是一个在继承和创新道路上健步前行的画家,一个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画家,一个乐此不疲、勤奋创作的画家。她的艺术生命永远是春天,愿她的艺术在这大美的世界里闪耀更加亮丽的光彩。”
欧阳慧龄把自己比作一个艺术的信徒,在绘画的路上,不断净化心灵,安和心境。“在留住美和创造美的同时,使自己变得更清醒、更纯粹、更自由,也让自己的绘画更接近艺术的本意——至真、至善、至美。”
初见欧阳慧龄,美丽大方,气质出众。于宁静中娓娓道来,像她笔下的荷花,深长在淤泥之上,吸收生活的甜与涩,月光下独自绽放,无言地诉说。深入交谈,发现她内在自有一种真诚、开阔,对创作“掏心掏肺”地投入,又像她纸上的牡丹,生命旺盛,热情饱满。她偏爱这两种花,纸上挥洒,内心也浸润了它们的风骨。
欧阳慧龄笔下的荷,重在一种意境。她的《如歌》、《如诉》、《如梦》组荷,在风中摇曳的荷花,虽身处背景不同,然歌中有诉,诉亦如梦,意境相通,又略有不同,都带给人一种震撼,这是欧阳慧龄在意境上的追求,像一首歌,唱得动人心弦。尤其这幅《如梦》,在皎洁的月光下,深蓝的布景中,荷花本就清冷孤傲,而在月光下幽姿独放,更像是画者自己的表达,在对生活的接纳中静静诉说,岁月流淌,只有一片宁静和感动留在心中。欧阳慧龄自己形容:“几多素洁的荷花迎风摇曳,幽幽楚楚,意绪绵绵,婉丽里依稀透出袭袭清寒,花间自有馨香。”
牡丹她画得爱不释手,但是画者甚众,如何画出欧阳慧龄的风格?多年画荷的经历,和个人精神的追求,欧阳慧龄笔下牡丹自有高雅素洁的品格,她自称心中盛开着一个“牡丹园”,朦胧、静谧、素雅,同时又洋溢着对现实生活的激情与美好,是她追求“画画如写心”的写照。因为她的牡丹独具特色,2006年还受邀进国务院作画,其作品牡丹图——《占尽人间春色》现悬挂于中南海宴会厅。
欧阳慧龄的牡丹构图繁密紧凑,气势雍容华贵却无俗艳之气,用色大胆而无凌乱之感,层次分明、润泽生动,画面中一朵花边缘淡红,越往中间颜色越深。她又在红中调入墨色,很多人不敢这样用色,但是墨色增加了远观的立体感。同时花与叶相互交叠,又在布局上追求层次变化。同时增加风吹动花叶的动态感,一幅画面跃然纸上,灵动活现,富有生气。
欧阳慧龄外表端丽大方,内心真诚豪阔。从她的文字和画作中可窥一二。她一直创作写意画,追求一种“泻胸中之丘壑,泼纸上之云山”的痛快淋漓,洒脱快逸。《荷魂》里,有她想表现的荷花磅礴和苍如古铁的气度。她的花作里,少了艳丽、柔弱和温婉,更多是一种坚强,且独立的表达。
在艺术生命中呈现至真、至善、至美
1989年,欧阳慧龄进入湖南省画院,此时,年近四十的她才开始正式投入绘画创作中。她有大段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画画,这方宣纸中的世界就是她的天地。她如痴如醉,同事都下班走了,她还留在画院里画画。这段时间,她自称是处处无家处处家,困了就在画院的沙发上睡一觉。“我是日夜画画,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我每天的时间比较长。”她常常专注地投入画画,出来时忘了开车,走出很远才想起来,再折回去取车。
开始她只自己静静地画,从1993年开始,她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并参加比赛,在中国美协获得优秀奖四次,因为她的天赋、执着、勤奋、才情,习画仅仅十年,2003年即被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二十五年来,欧阳慧龄不论周末还是节假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去,春来秋往,凭借一盏灯、一张纸、一支笔,“在五彩缤纷的艺术海洋里徜徉。没有沮丧、没有寂寞,只有灵魂的感动和情感的升华。”心中的意境从笔中挥洒出来,在纸上氤氲出来。她现在仍然每天七点到画室,中午在微波炉里热一下午饭,晚上工作到七八点才离开。
欧阳慧龄现在一早还会去跳一跳舞,她认为艺术是相通的,舞蹈和唱歌,也会让她的绘画有一种灵动的表达。“我还是希望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我是把这个概念融在生活里面。”在不同艺术形式中,欧阳慧龄最终选择了绘画,“舞蹈、唱歌是即兴的,美术可不是即兴的。走美术这条路既有痛苦又有幸福。我自知自己是个普通人,唯有以一颗平常心,孜孜不倦地学、想、做。做得好了,世人自会珍惜我的作品。我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画能有打动人的力量。”
“画源于人,人之真性乃心胸之真,对世界万物之真也。真乃筑于人之深刻学养和坦然。非深刻于坦然之情怀其真也不纯,其作也难真也”。欧阳慧龄对美有一种虔诚的追求,无论在画作与人品上,她都将真诚作为基础,将善与美融合在一起。她对自己真诚,感人先动己,和她交谈没有很多画家身上的世俗气。“作画,实为画家自写本心,更应以真诚为先,然后通善融雅,以求至美。”这是她的追求。
湖南金石大家李立先生说:“‘画品即人品’。欧阳慧龄才华出众,能歌善舞,但处事低调,不事张扬;她待人真诚朴实,和她交往,心里会感到舒畅、踏实。她是一个在继承和创新道路上健步前行的画家,一个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画家,一个乐此不疲、勤奋创作的画家。她的艺术生命永远是春天,愿她的艺术在这大美的世界里闪耀更加亮丽的光彩。”
欧阳慧龄把自己比作一个艺术的信徒,在绘画的路上,不断净化心灵,安和心境。“在留住美和创造美的同时,使自己变得更清醒、更纯粹、更自由,也让自己的绘画更接近艺术的本意——至真、至善、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