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了1976年,毛泽东的心脏病暂时得到控制以后,医疗组发现毛泽东的其他病情仍在发展。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毛泽东无法进食。到了这一时期,给他喂饭也成了难事,只能喂一些流食和糊状食物,因此毛泽东的身体抵抗力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减弱。医疗组提出为毛泽东使用胃管借以增加营养,但是,毛泽东难以接受下胃管的做法。
5月30日深夜,毛泽东的心脏病再次复发。他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并出现了短时间的昏迷,所幸发现及时,很快抢救过来。这次发病之后,毛泽东同意医生在他的耳垂上抽取血液进行化验,同时又配合医生使用新式医疗器械的无线电遥测心电仪。这样,医生就可以在外室通过遥测心电仪随时监控毛泽东心脏的变化,以便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在以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毛泽东的病情较为稳定。
在“自然规律”出现前夕
6月26日,毛泽东的病情发生了变化。心电图上显示毛泽东出现心律加快和间或发生早搏的迹象。尽管行动不便,但毛泽东仍然不时要求从床铺移至沙发上休息,后来又再次要求移回床榻之上。晚7时左右,遥测心电仪显示毛泽东出现心肌梗塞的迹象。经过医疗组的全力抢救,到凌晨时分,毛泽东的血压又恢复正常。
当天深夜,在毛泽东病情较重之时,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都纷纷赶到游泳池毛泽东住地。他们依次走进毛泽东的临时病房。中南海警卫队长陈长江注意到,叶剑英来到毛泽东身边时,毛泽东眼里露出光亮,他的手动了一下,这动作显然是有话要对叶剑英说。可是当叶剑英来到毛泽东身边的时候,毛泽东几次张嘴却又讲不出话来,他只能与叶剑英紧紧相握。那握手时的动作和眼神,似乎流露出一种依依惜别之情。这情景的确让人心酸。
为了解决医护力量不足,从北京几家医院调来数十名医护人员,做到医护人员24小时在毛泽东身边值班,每天三班倒,使毛泽东的病房昼夜不离人。在对毛泽东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医生又一次向他提出使用胃管输入营养的建议,这次毛泽东没有反对。胃管插上以后,由于能进食,毛泽东的身体状况开始有了一定好转。他浑身也渐渐感到有了气力。几天后,他又可以在护士的搀扶下下床走动了,尽管不能到室外散步。毛泽东的病情又一次出现了短期的稳定。
进入老年后的毛泽东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过:“人哪有长生不死的?古代帝王都想尽办法去找长生不老、长生不死之药,最后还是死了。在自然规律的生与死面前,皇帝与贫民都是平等的。”“不但没有长生不死,连长生不老也不可能。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人如果都不死,孔老夫子现在还活着,该有两千五百岁了吧?那世界该成个什么样子了呢?”他对一位工作人员说过:“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就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人如果不死,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段时间内,毛泽东喜欢怀念往事,常谈起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的事情,愿意看这方面内容的电影。一次,银幕上伴随着高昂雄壮的乐曲,出现人民解放军整队进入刚攻克的某城市、受到市民们热烈欢迎的场面。渐渐地,毛泽东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先是阵阵抽泣,随即大哭失声,工作人员只得将他搀扶退场。有时,他还要来一些旧照片反复地看,看得津津有味。
在自己的病情不断加重、身体极度衰弱情况下,毛泽东认为需要交待一下自己的“后事”。这年6月,毛泽东在他的住地召见华国锋等,谈到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他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多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离开居住了近10年的游泳池
7月6日下午3时1分,毛泽东的战友、德高望重的朱德委员长那颗跳动了近90年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刚从生命垂危中被抢救过来的毛泽东,静卧在病榻上。这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华国锋赶来向他报告了朱德逝世的消息,毛泽东用微弱、低哑的声音问:“朱老总得的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他嘱咐华国锋一定要妥善料理朱德的丧事,并感叹:“‘朱毛’,‘朱毛’,不能分离。现在朱去见马克思了,我也差不多了!”
同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讣告,以及由毛泽东、华国锋等组成的朱德治丧委员会名单。不久,毛泽东托人送去了花圈,陈长江等毛泽东身边人员因为主席的身体极度不好无法脱身参加有关朱德的悼念活动,只是中央警卫团主要负责人出席了追悼会。
陈长江知道,毛泽东与周恩来病情加重后,朱德主动多承担了些中央的工作,来减轻两位老战友的重负。朱德承担了大量的外事活动,频繁地会见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以及友好代表团。然而,陈长江没有想到朱德走在了毛泽东的前面。让陈长江感动的是,在病榻上与病魔搏斗的朱德得知毛泽东因心脏病发作处于昏迷状态时,焦虑万分,特别嘱咐医疗组的医生们快到主席那里去。朱德终因病重而逝世,陈长江的心情十分沉重,更为遗憾的是自己因主席也病重而不能向朱德作最后的告别。
7月10日,新华社播发由毛泽东、华国锋联名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朴成哲的电报,祝贺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15周年。这是以毛泽东名义发出的最后一份对外电文。
老战友接连离去,对毛泽东一次次予以打击,他的健康进一步恶化,不久就进入异常紧张的地步。中央陆续向各地发过几次电,通报毛泽东的病情,让全国各级领导有一定的精神准备。在毛泽东病情稍稍稳定的日子里,他又恢复了从前惯有的读书习惯。毛泽东不再满足于工作人员为他读报,而是坚持用已经恢复视力的左眼閱读那些线装书和大字版《参考消息》。 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那一个黑色的可怕瞬间。在河北省唐山市的地壳下12公里深处,长期集聚在这里的巨大能量骤然爆发,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城市底下猛烈爆炸。随后,多次发生余震,和唐山毗邻的天津、北京等地也受到这次强震的影响。
中南海大地突然颤动起来,毛泽东住处大厅门窗上的玻璃“哗啦啦“地响个不停,毛泽东的病榻摇晃不止……
毛泽东患病静养,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医护工作者均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保持着极为安静的环境和气氛。平时除医生抢救他时的说话声和拿器械的声音外,再没有别的响动。可今天这个响动不一般,张玉凤等工作人员感到情况异常,预感已发生大地震,急速向毛泽东的卧室走去,毛泽东住处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
此时的毛泽东身穿睡衣,半躺在床上、双目微闭,并没有因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而感到恐慌。他神志还算清醒,情绪也还稳定,像指挥打仗一样沉着。他知道发生了地震,由于说话很困难,便用手摆摆,大概想对工作人员说不要惊慌。
很快,有人着弓下身子护挡着毛泽东的头部,为防止房子掉下东西砸着他,有人还找到一个大被单,几个人拉住四角罩在床铺上面。这时,汪东兴走到毛泽东的床前说:“像是地震,我再去了解一下,了解清楚后再向主席报告,请主席好好养病,不要着急。”
强烈的地震使陈长江自酣睡中惊醒,听到有人大呼小叫,感觉余震不断,看到自己的妻子儿女也被这罕见的天象吓得不如何是好。这个时候,陈长江首先意识到主席的安危,急忙对妻子张秀玲说:“我得马上去主席那里,你快点带孩子到院里去!”
骑上自行车,陈长江顺着摇晃震颤不止的小胡同,不顾一切地直奔中南海游泳池,因为他明白自己有更为紧迫的任务要处理。
游泳池更衣室建筑太陈旧,在余震不断之中发出嘎嘎吱吱的声响,连警卫值班室的电灯都在摇动。陈长江心想,建筑一旦被震塌了,伤了人,怎么向国人交待?可是这时的毛泽东,事实上早已进入特护阶段,整日不能离开医护人员。医疗组不断发出警告,根据主席的病情,任何的移动都会对他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唐山地震当天上午,开滦唐山矿革命委员会常委、工会副主任李玉林一行驾驶矿山救护车,驻唐空军军官刘忽然一行驾驶飞机分别前往中南海向党中央报告地震灾情。不久,汪东兴来到毛泽东处,报告了唐山地震的情况。
经中央领导几次研究,建议:把毛泽东转移到不远处的防震平房“二○二”(工程代号)。“二○二”是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平房区,位于游泳池住地南侧,1969年为战备的需要动工修建,1974年建成。“二○二”平房区有一条回廊可与游泳池住地遥遥相连。这所新宅的特点是防震抗震、适于战备需要,陈长江没有想到毛泽东在生命危重之时能派上用场。
陈长江再次走近毛泽东的卧室,看到他苍白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处于昏迷或半昏迷状态。谁进去他的房间,他已不知所以了,毫无反应。毛泽东的鼻子上插着一根鼻饲管,随着缓慢的呼吸,那根管子一动一动的。看到这些,陈长江心里上十分难受,不忍多看。
过了好久,毛泽东的神志有所恢复。工作人员向他讲述了中央考虑将他由游泳池暂时搬到更为安全的地方去的必要性,还将有关唐山地震的最新简报念给他听,告诉他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紧急调集解放军部队、医疗队和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灾区抢险救灾。听到受灾地区人民遭受重大损失时,毛泽东紧锁眉头,眼角涌出了泪水,显得很是焦虑。当工作人员再次问他是不是搬到其他地方去,毛泽东所能做的,只是用手势表示同意“搬家”。看到朝夕相处的主席目前这个情况,一阵酸楚袭上陈长江的心头,无法自控,转身退出,泪水汪汪。
于是,陈长江着手组织人,从值班人员里挑选了6名精干、细致的干部,由自己带队执行搬迁,医护人员配合。7月29日上午10时,大家用布单做成软担架,小心翼翼地让毛泽东平躺在上面,缓缓地把他抬进“二○二”平房。在这个过程中,有全体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协助,中央警卫局负责人汪东兴、张耀祠等跟随。伴随着唐山的余震,毛泽东永远离开了他居住了近10年的游泳池。此时,他已服过安眠药,刚刚入睡,抬他的时候他并不知道。
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8月初,以华国锋为首的中央慰问团到达地震灾区,代表毛泽东、党中央慰问受灾群众。8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是毛泽东生前圈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8月中旬,心电仪又一次显现出心脏跳动不规律的迹象。而且在这期间,毛泽东的情绪变得烦躁起来,右侧肢体的偏瘫症状也变得明显加重,毛泽东只有在左侧偏卧才能保证呼吸畅通。这时,医疗组重新调整了医疗方案,相机投入一些控制心脏早搏的药物。
8月28日,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经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来到毛泽东病榻前看望他。
毛泽东躺在床上微睁双眼,看清了站在床前好久未见的女儿。毛泽东感到愕然,不相信眼前就是女儿姣姣。陈长江看到毛泽东的嘴张了几下,但在场的人没有谁能准确地听清他在说什么。有人推断,主席可能是在问女儿今年大多岁数了。随后,毛泽东握着女儿的手久久不放,闭目不语。李敏以为父亲睡着了,便将手慢慢抽出,谁知毛泽东将女儿的手紧紧地攥着不肯放开,他再次睁开饱含泪水的双眼,望着女儿,说:“姣姣,你怎么现在才来看我?”
李敏叙述了自己当年来这里被阻拦的事实后,毛泽东显得有些困惑,不解地说:“还有这样的事情?这种做法不妥,应该批评。”毛泽东顿了顿,休息了片刻,又深情地说:“姣姣,你要常来看我,我想你啊!”李敏流着眼泪连连点头。
李敏在“二○二”平房待了一个多小时,临走与在场的人一一握手,并双手合十,一再感谢大家照顾自己的父亲。陈长江送她上车,看到李敏眼圈红肿。
9月2日傍晚,毛泽东再次出现心肌梗塞!这次要比以前严重,面积也有所扩大。呼吸急促、咳嗽多痰,尿液也再次从正常水平降至每24小时不足300毫升。经X光片显示,毛泽东的两肺再次发生感染。中央负責同志闻讯后,纷纷赶到了“二○二”住地。 这时,毛泽东已经意识到来日无多,要求在9月中旬离开北京,希望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韶山滴水洞,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光。但是,毛泽东病情的发展已不允许他再次远行了。
其实,怀念家乡、思归故里的毛泽东此前几个月曾几次提出过回韶山休养。毛泽东的专机也曾多次在北京——长沙航线上来往试飞,准备送病重的毛泽东返回韶山(这时的毛泽东已不能再坐专列长途旅行)。鉴于毛泽东的身体现状,任何移动都可能对他的生命造成威胁,中央政治局没有同意他的要求。一生眷恋乡土的毛泽东,最终也没能实现他再返故乡的心愿。
9月5日晚上9时30分,毛泽东突然丧失神志,在大寨的江青接到电话后很不情愿地回北京。这时,毛泽东的身体已近衰竭状态。江青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一定要用毛巾给毛泽东擦拭后背,涂爽身粉,并给毛泽东活动四肢。不久,她即回到住处“二○一”休息。
9月7日,毛泽东的病情继续恶化。这天下午,中央领导陆续往中南海赶,集在“二○二”南大厅开会,中心议题是主席的后事。
9月8日,毛泽东进入弥留状态。这天,江青窜到毛泽东的卧室,不顾他的病情,也不听医护人员的劝阻,以给毛泽东翻身为由寻找毛泽东可能留下的遗嘱和文件柜上的钥匙。她给毛泽东这么一翻身,致使毛泽东颜面青紫,血压上升,医护人员不得不实施抢救,但一直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从9月7日到8日下午,已在病危中、稍稍恢复神志的毛泽东仍坚持要看文件、看书。7日这天,经过抢救刚苏醒过来的毛泽东示意要看一本书。由于声音微弱和吐字不清,工作人员没能明白是要哪一本书。毛泽东显得有些着急,用颤抖的手握笔写下一个“三”字,又用手敲敲木制的床头。工作人员猜出他是想看有关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书。当把书找来时,他点点头,露出满意的神态。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毛泽东只看了几分钟,又昏迷过去。
根据医疗组的护理记录,可以看出:“8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11次,共2小时50分。他是在抢救的情况下看文件看书的: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文件和书是由别人用手托着。”陈长江十分感动,毛泽东在大限将至时仍以超人的毅力地同死神抗争,“书”成了他与病魔斗争的“武器”。
毛泽东最后一次看文件,是8日下午4时37分。在心律失常的情况下,看文件时间长达30分钟。这天下午六七点钟,毛泽东的血压开始下降,医生采取各种措施维持他的生命。这以后的几个小时,他已完全无法说话。当晚,他的血压继续下降,心电图显示只有微弱反应,没有明显的心脏跳动。
医疗组成员、神经病学专家王新德在晚年接受笔者专访时,对当年抢救毛泽东的现场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宛若就发生在昨天:“8日傍晚,是我值班,大家都在主席卧室外的走廊里交班,我发现主席血压下降,药物一直用着,但血压很难维持,当时情况很紧张。在走廊的其他医护人员正在外边讨论主席病情,我赶过去对交班的人说,你们别讨论了,主席的血压难以维持,快进来吧!”
入夜,中央政治局成员分批前往看望处于弥留状态的毛泽东。毛泽东这时还没有完全丧失神志,报告来人姓名时他还能明白。当叶剑英走近床前时,毛泽东忽然睁大眼睛,并动了动手臂,仿佛想同他说话。叶剑英一时没有察觉,缓步走向房门。这时,毛泽东又吃力地以手示意,招呼他回来。当叶剑英回到床前时,毛泽东用一只手握住他的手,眼睛盯着他,嘴唇微微张翕着,但很难听到他的声音。叶剑英拉着毛泽东的手,紧紧握住,不停地向他点头。
此时,叶剑英拉住毛泽东的手,但无论如何也拉不住毛泽东的生命。很快,毛泽东已经陷入深度昏迷,他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医护人员连续进行了4个多小时抢救。现场的气氛处于极为紧张的状态,陈长江木然地站在不远处。守在病房外的政治局委员和警卫人员,都在静静观察着心电仪上那条不停波动的曲线。
忽然,曲线终于变成了一条赫人的直线。这时,时钟指向了9月9日零时10分!包括陈长江在内的现场所有人泣不成声,随后嚎啕大哭……
責任编辑 王碧清
5月30日深夜,毛泽东的心脏病再次复发。他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并出现了短时间的昏迷,所幸发现及时,很快抢救过来。这次发病之后,毛泽东同意医生在他的耳垂上抽取血液进行化验,同时又配合医生使用新式医疗器械的无线电遥测心电仪。这样,医生就可以在外室通过遥测心电仪随时监控毛泽东心脏的变化,以便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在以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毛泽东的病情较为稳定。
在“自然规律”出现前夕
6月26日,毛泽东的病情发生了变化。心电图上显示毛泽东出现心律加快和间或发生早搏的迹象。尽管行动不便,但毛泽东仍然不时要求从床铺移至沙发上休息,后来又再次要求移回床榻之上。晚7时左右,遥测心电仪显示毛泽东出现心肌梗塞的迹象。经过医疗组的全力抢救,到凌晨时分,毛泽东的血压又恢复正常。
当天深夜,在毛泽东病情较重之时,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都纷纷赶到游泳池毛泽东住地。他们依次走进毛泽东的临时病房。中南海警卫队长陈长江注意到,叶剑英来到毛泽东身边时,毛泽东眼里露出光亮,他的手动了一下,这动作显然是有话要对叶剑英说。可是当叶剑英来到毛泽东身边的时候,毛泽东几次张嘴却又讲不出话来,他只能与叶剑英紧紧相握。那握手时的动作和眼神,似乎流露出一种依依惜别之情。这情景的确让人心酸。
为了解决医护力量不足,从北京几家医院调来数十名医护人员,做到医护人员24小时在毛泽东身边值班,每天三班倒,使毛泽东的病房昼夜不离人。在对毛泽东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医生又一次向他提出使用胃管输入营养的建议,这次毛泽东没有反对。胃管插上以后,由于能进食,毛泽东的身体状况开始有了一定好转。他浑身也渐渐感到有了气力。几天后,他又可以在护士的搀扶下下床走动了,尽管不能到室外散步。毛泽东的病情又一次出现了短期的稳定。
进入老年后的毛泽东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过:“人哪有长生不死的?古代帝王都想尽办法去找长生不老、长生不死之药,最后还是死了。在自然规律的生与死面前,皇帝与贫民都是平等的。”“不但没有长生不死,连长生不老也不可能。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规律。人如果都不死,孔老夫子现在还活着,该有两千五百岁了吧?那世界该成个什么样子了呢?”他对一位工作人员说过:“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就上台去讲话。你就讲,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毛泽东死了,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他死得好。人如果不死,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段时间内,毛泽东喜欢怀念往事,常谈起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的事情,愿意看这方面内容的电影。一次,银幕上伴随着高昂雄壮的乐曲,出现人民解放军整队进入刚攻克的某城市、受到市民们热烈欢迎的场面。渐渐地,毛泽东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先是阵阵抽泣,随即大哭失声,工作人员只得将他搀扶退场。有时,他还要来一些旧照片反复地看,看得津津有味。
在自己的病情不断加重、身体极度衰弱情况下,毛泽东认为需要交待一下自己的“后事”。这年6月,毛泽东在他的住地召见华国锋等,谈到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他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多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么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离开居住了近10年的游泳池
7月6日下午3时1分,毛泽东的战友、德高望重的朱德委员长那颗跳动了近90年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刚从生命垂危中被抢救过来的毛泽东,静卧在病榻上。这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华国锋赶来向他报告了朱德逝世的消息,毛泽东用微弱、低哑的声音问:“朱老总得的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他嘱咐华国锋一定要妥善料理朱德的丧事,并感叹:“‘朱毛’,‘朱毛’,不能分离。现在朱去见马克思了,我也差不多了!”
同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讣告,以及由毛泽东、华国锋等组成的朱德治丧委员会名单。不久,毛泽东托人送去了花圈,陈长江等毛泽东身边人员因为主席的身体极度不好无法脱身参加有关朱德的悼念活动,只是中央警卫团主要负责人出席了追悼会。
陈长江知道,毛泽东与周恩来病情加重后,朱德主动多承担了些中央的工作,来减轻两位老战友的重负。朱德承担了大量的外事活动,频繁地会见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以及友好代表团。然而,陈长江没有想到朱德走在了毛泽东的前面。让陈长江感动的是,在病榻上与病魔搏斗的朱德得知毛泽东因心脏病发作处于昏迷状态时,焦虑万分,特别嘱咐医疗组的医生们快到主席那里去。朱德终因病重而逝世,陈长江的心情十分沉重,更为遗憾的是自己因主席也病重而不能向朱德作最后的告别。
7月10日,新华社播发由毛泽东、华国锋联名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朴成哲的电报,祝贺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15周年。这是以毛泽东名义发出的最后一份对外电文。
老战友接连离去,对毛泽东一次次予以打击,他的健康进一步恶化,不久就进入异常紧张的地步。中央陆续向各地发过几次电,通报毛泽东的病情,让全国各级领导有一定的精神准备。在毛泽东病情稍稍稳定的日子里,他又恢复了从前惯有的读书习惯。毛泽东不再满足于工作人员为他读报,而是坚持用已经恢复视力的左眼閱读那些线装书和大字版《参考消息》。 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那一个黑色的可怕瞬间。在河北省唐山市的地壳下12公里深处,长期集聚在这里的巨大能量骤然爆发,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城市底下猛烈爆炸。随后,多次发生余震,和唐山毗邻的天津、北京等地也受到这次强震的影响。
中南海大地突然颤动起来,毛泽东住处大厅门窗上的玻璃“哗啦啦“地响个不停,毛泽东的病榻摇晃不止……
毛泽东患病静养,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医护工作者均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保持着极为安静的环境和气氛。平时除医生抢救他时的说话声和拿器械的声音外,再没有别的响动。可今天这个响动不一般,张玉凤等工作人员感到情况异常,预感已发生大地震,急速向毛泽东的卧室走去,毛泽东住处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
此时的毛泽东身穿睡衣,半躺在床上、双目微闭,并没有因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而感到恐慌。他神志还算清醒,情绪也还稳定,像指挥打仗一样沉着。他知道发生了地震,由于说话很困难,便用手摆摆,大概想对工作人员说不要惊慌。
很快,有人着弓下身子护挡着毛泽东的头部,为防止房子掉下东西砸着他,有人还找到一个大被单,几个人拉住四角罩在床铺上面。这时,汪东兴走到毛泽东的床前说:“像是地震,我再去了解一下,了解清楚后再向主席报告,请主席好好养病,不要着急。”
强烈的地震使陈长江自酣睡中惊醒,听到有人大呼小叫,感觉余震不断,看到自己的妻子儿女也被这罕见的天象吓得不如何是好。这个时候,陈长江首先意识到主席的安危,急忙对妻子张秀玲说:“我得马上去主席那里,你快点带孩子到院里去!”
骑上自行车,陈长江顺着摇晃震颤不止的小胡同,不顾一切地直奔中南海游泳池,因为他明白自己有更为紧迫的任务要处理。
游泳池更衣室建筑太陈旧,在余震不断之中发出嘎嘎吱吱的声响,连警卫值班室的电灯都在摇动。陈长江心想,建筑一旦被震塌了,伤了人,怎么向国人交待?可是这时的毛泽东,事实上早已进入特护阶段,整日不能离开医护人员。医疗组不断发出警告,根据主席的病情,任何的移动都会对他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唐山地震当天上午,开滦唐山矿革命委员会常委、工会副主任李玉林一行驾驶矿山救护车,驻唐空军军官刘忽然一行驾驶飞机分别前往中南海向党中央报告地震灾情。不久,汪东兴来到毛泽东处,报告了唐山地震的情况。
经中央领导几次研究,建议:把毛泽东转移到不远处的防震平房“二○二”(工程代号)。“二○二”是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平房区,位于游泳池住地南侧,1969年为战备的需要动工修建,1974年建成。“二○二”平房区有一条回廊可与游泳池住地遥遥相连。这所新宅的特点是防震抗震、适于战备需要,陈长江没有想到毛泽东在生命危重之时能派上用场。
陈长江再次走近毛泽东的卧室,看到他苍白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处于昏迷或半昏迷状态。谁进去他的房间,他已不知所以了,毫无反应。毛泽东的鼻子上插着一根鼻饲管,随着缓慢的呼吸,那根管子一动一动的。看到这些,陈长江心里上十分难受,不忍多看。
过了好久,毛泽东的神志有所恢复。工作人员向他讲述了中央考虑将他由游泳池暂时搬到更为安全的地方去的必要性,还将有关唐山地震的最新简报念给他听,告诉他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紧急调集解放军部队、医疗队和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灾区抢险救灾。听到受灾地区人民遭受重大损失时,毛泽东紧锁眉头,眼角涌出了泪水,显得很是焦虑。当工作人员再次问他是不是搬到其他地方去,毛泽东所能做的,只是用手势表示同意“搬家”。看到朝夕相处的主席目前这个情况,一阵酸楚袭上陈长江的心头,无法自控,转身退出,泪水汪汪。
于是,陈长江着手组织人,从值班人员里挑选了6名精干、细致的干部,由自己带队执行搬迁,医护人员配合。7月29日上午10时,大家用布单做成软担架,小心翼翼地让毛泽东平躺在上面,缓缓地把他抬进“二○二”平房。在这个过程中,有全体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协助,中央警卫局负责人汪东兴、张耀祠等跟随。伴随着唐山的余震,毛泽东永远离开了他居住了近10年的游泳池。此时,他已服过安眠药,刚刚入睡,抬他的时候他并不知道。
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8月初,以华国锋为首的中央慰问团到达地震灾区,代表毛泽东、党中央慰问受灾群众。8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是毛泽东生前圈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8月中旬,心电仪又一次显现出心脏跳动不规律的迹象。而且在这期间,毛泽东的情绪变得烦躁起来,右侧肢体的偏瘫症状也变得明显加重,毛泽东只有在左侧偏卧才能保证呼吸畅通。这时,医疗组重新调整了医疗方案,相机投入一些控制心脏早搏的药物。
8月28日,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经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来到毛泽东病榻前看望他。
毛泽东躺在床上微睁双眼,看清了站在床前好久未见的女儿。毛泽东感到愕然,不相信眼前就是女儿姣姣。陈长江看到毛泽东的嘴张了几下,但在场的人没有谁能准确地听清他在说什么。有人推断,主席可能是在问女儿今年大多岁数了。随后,毛泽东握着女儿的手久久不放,闭目不语。李敏以为父亲睡着了,便将手慢慢抽出,谁知毛泽东将女儿的手紧紧地攥着不肯放开,他再次睁开饱含泪水的双眼,望着女儿,说:“姣姣,你怎么现在才来看我?”
李敏叙述了自己当年来这里被阻拦的事实后,毛泽东显得有些困惑,不解地说:“还有这样的事情?这种做法不妥,应该批评。”毛泽东顿了顿,休息了片刻,又深情地说:“姣姣,你要常来看我,我想你啊!”李敏流着眼泪连连点头。
李敏在“二○二”平房待了一个多小时,临走与在场的人一一握手,并双手合十,一再感谢大家照顾自己的父亲。陈长江送她上车,看到李敏眼圈红肿。
9月2日傍晚,毛泽东再次出现心肌梗塞!这次要比以前严重,面积也有所扩大。呼吸急促、咳嗽多痰,尿液也再次从正常水平降至每24小时不足300毫升。经X光片显示,毛泽东的两肺再次发生感染。中央负責同志闻讯后,纷纷赶到了“二○二”住地。 这时,毛泽东已经意识到来日无多,要求在9月中旬离开北京,希望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韶山滴水洞,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光。但是,毛泽东病情的发展已不允许他再次远行了。
其实,怀念家乡、思归故里的毛泽东此前几个月曾几次提出过回韶山休养。毛泽东的专机也曾多次在北京——长沙航线上来往试飞,准备送病重的毛泽东返回韶山(这时的毛泽东已不能再坐专列长途旅行)。鉴于毛泽东的身体现状,任何移动都可能对他的生命造成威胁,中央政治局没有同意他的要求。一生眷恋乡土的毛泽东,最终也没能实现他再返故乡的心愿。
9月5日晚上9时30分,毛泽东突然丧失神志,在大寨的江青接到电话后很不情愿地回北京。这时,毛泽东的身体已近衰竭状态。江青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一定要用毛巾给毛泽东擦拭后背,涂爽身粉,并给毛泽东活动四肢。不久,她即回到住处“二○一”休息。
9月7日,毛泽东的病情继续恶化。这天下午,中央领导陆续往中南海赶,集在“二○二”南大厅开会,中心议题是主席的后事。
9月8日,毛泽东进入弥留状态。这天,江青窜到毛泽东的卧室,不顾他的病情,也不听医护人员的劝阻,以给毛泽东翻身为由寻找毛泽东可能留下的遗嘱和文件柜上的钥匙。她给毛泽东这么一翻身,致使毛泽东颜面青紫,血压上升,医护人员不得不实施抢救,但一直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从9月7日到8日下午,已在病危中、稍稍恢复神志的毛泽东仍坚持要看文件、看书。7日这天,经过抢救刚苏醒过来的毛泽东示意要看一本书。由于声音微弱和吐字不清,工作人员没能明白是要哪一本书。毛泽东显得有些着急,用颤抖的手握笔写下一个“三”字,又用手敲敲木制的床头。工作人员猜出他是想看有关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书。当把书找来时,他点点头,露出满意的神态。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毛泽东只看了几分钟,又昏迷过去。
根据医疗组的护理记录,可以看出:“8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11次,共2小时50分。他是在抢救的情况下看文件看书的: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文件和书是由别人用手托着。”陈长江十分感动,毛泽东在大限将至时仍以超人的毅力地同死神抗争,“书”成了他与病魔斗争的“武器”。
毛泽东最后一次看文件,是8日下午4时37分。在心律失常的情况下,看文件时间长达30分钟。这天下午六七点钟,毛泽东的血压开始下降,医生采取各种措施维持他的生命。这以后的几个小时,他已完全无法说话。当晚,他的血压继续下降,心电图显示只有微弱反应,没有明显的心脏跳动。
医疗组成员、神经病学专家王新德在晚年接受笔者专访时,对当年抢救毛泽东的现场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宛若就发生在昨天:“8日傍晚,是我值班,大家都在主席卧室外的走廊里交班,我发现主席血压下降,药物一直用着,但血压很难维持,当时情况很紧张。在走廊的其他医护人员正在外边讨论主席病情,我赶过去对交班的人说,你们别讨论了,主席的血压难以维持,快进来吧!”
入夜,中央政治局成员分批前往看望处于弥留状态的毛泽东。毛泽东这时还没有完全丧失神志,报告来人姓名时他还能明白。当叶剑英走近床前时,毛泽东忽然睁大眼睛,并动了动手臂,仿佛想同他说话。叶剑英一时没有察觉,缓步走向房门。这时,毛泽东又吃力地以手示意,招呼他回来。当叶剑英回到床前时,毛泽东用一只手握住他的手,眼睛盯着他,嘴唇微微张翕着,但很难听到他的声音。叶剑英拉着毛泽东的手,紧紧握住,不停地向他点头。
此时,叶剑英拉住毛泽东的手,但无论如何也拉不住毛泽东的生命。很快,毛泽东已经陷入深度昏迷,他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医护人员连续进行了4个多小时抢救。现场的气氛处于极为紧张的状态,陈长江木然地站在不远处。守在病房外的政治局委员和警卫人员,都在静静观察着心电仪上那条不停波动的曲线。
忽然,曲线终于变成了一条赫人的直线。这时,时钟指向了9月9日零时10分!包括陈长江在内的现场所有人泣不成声,随后嚎啕大哭……
責任编辑 王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