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生态危机的加重,马尔库塞的自然革命论再度成为学者的讨论热点。然而,笔者认为已有的讨论并未能尊从马尔库塞的原意,缺乏对其中解放属人的自然的认识。本文试图从新感性、审美、消遣冲动三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深度解析,以期对还原一个真实的自然革命论做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爱欲 新感性 美 消遣冲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强大的技术为中介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和谐发展造成严重威胁。马尔库塞的自然革命论自然而然的跃入学者们的讨论中心。然而,其中的绝大部分探讨并未能建立在对这一思想的真正理解的基础之上。解放属人的自然是马尔库塞自然革命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谓“属人的自然”是指作为人的理性和经验基础的原始冲动和感觉。马尔库塞在这里所指的解放属人的自然,就是要使人形成一种“新感受性”,而这种新感受性在未来的社会变革中将起到重要作用。“感觉具有颠覆旧世界的潜能。”“解放了的感觉”在重建社会的过程中变得有实践性,成为有“实际作用的东西”,意味着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创造出新的关系。这种新感受性不仅仅是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心理现象”,而是要成为社会变革和个人需要之间的桥梁,是在“改变世界”的政治实践与追求个人解放之间的调节者。
一、马尔库塞的“新感性”
马尔库塞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精髓,把革命的需求源于主体性,植根于个体的理智、激情、冲动与目标,提出“个体感受性的解放”是普遍解放的起点,甚至是基础,自由社会必须植根于崭新的本能需求之中。他从本能、生命、爱欲等层面理解感性的生存,把人的解放归于审美的感性解放,也由此建立了他的新感性观。
席勒认为社会改革、实现自由的途径不是政治斗争,而是要通过审美教育,通过美,人才能走到自由的面前,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席勒把感性看作人性的基本构成要素,如果想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首先要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文明史就是人的本能感性受到压抑和异化的历史。马尔库塞深受席勒这一思想的影响,但是对感性的理解却与席勒有很大不同。
马尔库塞对感性的考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1932年)中,指出感性是人的本质的本体论范畴,也是存在论范畴,人的感性意味着感性存在,现存的感性活动是一种劳动的异化存在,是唯物史观新的基础。《乌托邦的终结》(1967年)在原来的意义上使用“美”的概念,即感官的感受形式和人类生活的具体世界的形式。在《论解放》(1967年)中提出一种“活”的感性,即“新感性”,认为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实践。接着在《反革命与造反》(1973年)中感性的自然解放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激进的感受性”思想。最后在《审美之维》(1978年)中,马尔库塞指出艺术的使命就是在所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领域中,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强调培育和塑造新感性。在这一复杂的感性含义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前进方向:即从本体论走向人的生存论,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走向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由政治、经济领域走向了人的意识领域。
马尔库塞认为,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人的社会。人与之打交道的自然界是一个社会改造过的自然界,是服从于一种特殊理性的自然界,而这种理性正越发成为屈从于资本主义要求的技术的工具主义理性,然而,这种理性又反过来压制人自身的本性,即人的原始冲动,即属人的自然。在看待属人的自然时,马克思主义低估了自然基础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强调政治意识的发展,很少表现出对个体中的解放根基的关注,没有从个人最直接和最彻底地体验着他们的世界和他们本身的地方,即从个人的感受性和本能需求中去寻找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变革是不彻底的,没有感受性层面上的变革,新社会中又将产生出旧亚当,而且自由社会的建立的前提,就在于与世界的习以为常的经验的决裂,与支离破碎的感受性决裂。因为,被现存制度的合理性支配的感觉经验,越发使人得不到那种可以使人自由但又并非习以为常的经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控制已达到空前的程度,即这种控制已深入到个体的本能和心理层面,所以激进的变革也应深入到个体的这个层面,以发展个体激进的、非顺从的、新的感受性。马尔库塞说,“发展激进的、非顺从的感受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同时,反革命与造反也必须从这个层面展开和进行。”63那么,这种被马克思主义低估了的人又需要建立的“新感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性呢?马尔库塞称之为“激进的感受性”。“激进的感受性”这一概念强调感觉在形成理性时那种能动的、建构的作用。所谓形成理性,即是指形成那些人们借以组织、经验、改造世界的范畴。这种感觉不是被动的、接受的,它有其自身的“综合”能力,它使经验的原始材料受这种“综合”能力的导引,而且,这种“综合”并非康德认为的那种不变地、先验地组织材料的纯粹“直观的形式”(时间和空间),它们是另外一种更加具体、更加具有质料性的综合作用,它们可以构成以经验为基础的先天经验。马尔库塞进一步强调,如果我们的社会要进行革命性的、实质性的改造,就必须彻底变革这种原初的经验本身,即彻底变革这种定性的、基本的、无意识的或者前意识的经验世界的结构。其实,早在《论解放》中,马尔库塞对60年代后期学生运动中表现出的个人主义马克思主义进行表述时,就介绍了“新感性”概念,认为新感性是突破资本主义技术理性对人性的压抑,重建起来的一种“活”的感性。在《爱欲与文明》中,马尔库塞又指出,“审美方面的基本经验是感性的,而不是概念的;审美知觉本质上是直觉,而不是观念。感性的本性是‘接受’,即通过给予的影响而产生认识。正是借助于这种与感性的内在联系,审美功能才获得了其核心的地位。”116至此,马尔库塞把审美与感性联系起来,并从社会学、改治学的意义上,形成了他的新感性观。
第一,以往的及现存的感性是受统治的技术理性压抑的感性,是丧失了自由的、异化了的感性;新感性与之相对立,它是指向历史的感性。在现实社会中,个体感性领悟的对象是特定文明阶段和特殊社会的产物,感觉的媒介是相同的,感受是惯常的、机械的,是被强行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新的感受性则是建立在对以往感性的否定的基础上的,是新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和表现。马尔库塞指出,只有与具有攻击性和剥削性的习以为常的感觉决裂,与支离破碎的感觉决裂,感性才能进入新的层面,由此,感性具有“历史的紧切性”,新感性是指向历史的。
第二,新感性之所以“新”是在于它打破了以往感性的格局,颠倒了传统的理智秩序。它注重感性欲望和经验,具有非压抑、非操作性等政治特征和反理性、快乐、安宁、和谐等审美特征。马尔库塞强调,“新感性已成为一个政治因素。”它反对现代文明的贫困,剥削的连续性和攻击性,为满足压抑 的需求去迫害自然等行为,它歌颂人的美丽、安宁、接受性质,只有具有了这些性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使平静的、和谐的。同时,新感性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前景:消灭压抑,消灭暴虐。新感性的政治功能揭示出反抗的深度,确证了社会在调整经验整体与有机物及其环境之间的新陈代谢整体的理论。
第三,新感性的生长环境是审美和艺术活动。从新感性的对象和内容看,它感受的是自然中的感性的美的质,是自由的新的质。彻底摆脱了现有感性的完全自由的感性,是人的原始本能得以解放的感性。它是用一种新的方式去听、去看、去感受,它“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将构织‘生活标准’向更高水平的进化。”新感性是一种“活”的感性,与新感性相对应的是“活的艺术”、“艺术的现实”,张扬的自主性,关注个体生存。马尔库塞说,“个体感觉的解放是普遍解放的起点,甚至是基础。”新感性诞生于对现存体制的否定,旨在建立一个新社会,使自由与必然、艺术与现实达到历史的同一,它可以使现代人实现非压抑的升华,重建感性秩序,走向自由境界。
马尔库塞说,“人类的自由就植根于人类的感性之中。”71自由不在于给人更多的力量,也不在于通往天堂,而在于走向使人更加和平地、愉快地与社会和自然那种顽强的抗力作斗争。这是永恒革命理论的哲学内核。自由作为这样的力量,是植根于男人和女人的原始冲动,是维系生命本能的根本需要。自由的前提条件就在于一种感性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体验到“给予”,也能体验到使生命得以改善的事物的“暗藏”的性质。把感性彻底的再定义为“实践”,会使自由观念既面对现实又不是去其超越性的内涵:感觉并不仅仅在认识论上建构现实的基础,而且也为了解放的利益而面对现实加以改造和颠覆的基础。马尔库塞说,“感觉的解放将获得现在尚未存在的自由,即达到生命本能(爱欲)的感性需求所追求的目标。”71生命本能的感性需求即自由,自然的解放就是恢复感性的美,而这些美又是新的自由的质,那么解放属人的自然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新感性,它以自由为目标,以美为内容。“感觉的解放必然伴随意识的解放,因而这种解放就涉及到人的实存的整体。如果个体要团结一致,建立一个与现存社会有质的区别的社会,人们就必须改变人的本能和感性本身。然而,为什么在这重建中,需要强调审美的需求呢?”
二、审美的功能
马尔库塞赞同马克思的“按照美的规律”
塑造对象性世界是自由人实践的特征这一观点。他说,“这不是随便说说,也不是空洞的说教。”74马尔库塞认为,审美的性质在根本上是非暴力的、非控制的。“在艺术领域里,在把‘审美’当作专属于升华了的‘高级文明’加以压制性的使用过程中,这些性质与社会现实、与‘实践’本身相脱节了。”74他认为,革命就是要消除这种压制性,恢复审美需求,使之成为一种颠覆力量,以便能扼制社会的和自然的世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攻击性。自由的前提条件是具有“接受性”和“被动的”能力,它是一种以事物本身的方式去看待事物的能力,以便去包容在它们之中的快乐以及自身的爱欲能量,这种能量正等待着解放,自然也等待着解放。
“美”、“审美”这样的字眼在马尔库塞的理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审美”的考察就显得必不可少。有关审美方面的论述,马尔库塞基本借用了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关于审美功能的论述。在康德的哲学中,判断力是作为会合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而存在的。因为实践理性构成了自由,它只受出自本身的,以道德为目的的道德律的支配,而理论理性则构成了自然,它为因果律所控制。自然领域与自由领域根本不同。因果律不允许有任何主观的自律,同样,任何感觉材料也不能决定主体的自律,否则主体就不再自由。主体的自律将在客观现实中有一个“结果”,而主体为自身确定的目标也必须是现实的,因此,自然领域必定受自由的立法影响,必定存在一个中间领域使它们二者能在其中会合。必定有一种第三“机能”调节着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这种机能导致了从自然领域向自由领域的过渡,并把高级机能和低级机能,即认识机能与欲望机能,联结起来。这种第三机能就是判断机能。理论理性(理解)提供认识的先天原则,实践理性提供欲望(意志)的先天原则,而判断功能则通过痛苦和快乐的感觉调节着这两方面。与快乐有关的判断就是审美的判断。审美是使自由影响自然,自律影响自然的中介。
审美方面的基本经验是感性的,而不是概念的。审美知觉本质是直觉而不是概念。正是借助于这种与感性的内在联系,审美功能才获得了其核心地位。由于感性机能服从于理性,由于社会需要而对这些机能所做的压抑性利用,才取得了文明的进步,由于这种进步产生的高级机能与低级机能之间的广泛冲突使审美方面的这种双重中介变得必不可少。因此,要在审美方面调节感性与理性的哲学努力就表现为企图调和为被某一压抑性的现实原则所分裂了的人类生存的两个方面。履行这种调节功能的是审美机能,它类似感性,属于感觉。因此,审美的调节就意味着加强感性,反抗理性的暴戾,并最终唤起感性,使之摆脱理性的压抑性统治。审美功能通过一种基本冲动即消遣冲动发生作用,它将消除强制,使人获得身心自由。它将使感觉与情感同理性的观念和谐一致,消除理性规律的道德强制性,并使理性的观念与感性的兴趣相调和。马尔库塞将消遣冲动作为审美功能实施的载体。
三、消遣冲动——解放的一剂良方
马尔库塞所倡导的种种解放,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人的解放。新感性的建立,即解放感性在这里还是要实现人的解放。关于此,马尔库塞充分利用了消遣冲动这剂良方。他这样论述到:
现存的资本主义文明史压抑本能的工业文明,它的异化现象已被许多哲学家揭示出来。“享受与劳动相分离,手段与目的相分离,工作与报偿相分离。由于人自始至终被束缚在构成整体的某个很小的部件上,所以也只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部件。由于他听到的一直是机器的单调的轰鸣声,所以永远不能发展自己存在的和声。他不是去塑造存在于其本性中的人性,而是成了他的职业,他的科学的纯粹的印记。22正是文明本身给现代人造成这种创伤,因而,只有一种新的文明才能治愈这种创伤。这种创伤是由人类生存两极之间的对抗关系造成的。感性与理性、质料与形式、自然与自由、特殊与普遍,这里对立的每一方都受到基本的冲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支配。前者的本质是被动的、接受的,而后者则基本上是主动的、支配性的和压倒优势的。文化就是有这两种冲动的结合和相互作用造成的。但在现存文明中,它们的关系一直是对抗的关系:文明不是使感性理性化,使理性感性化,从而调和这两种冲动,而是使感性屈从于理性,从而使感性如果想重新表明自己的权利,只能以破坏性的、残酷 的形式来表现。如果人的潜能要得到自由的实现,就必须克服这个冲突。因此,对这两种冲动进行调解,就必须要有第三种冲动,马尔库塞借用席勒的概念,称之为“消遣冲动”。消遣冲动,其目标是美,目的是自由。马尔库塞认为,消遣冲动是解放的工具,不管是自然的解放还是人的解放,消遣冲动均是一剂良方。
当然,这里所指的消遣并不是人借物游心或打发时间,而是生命本身的消遣,这种消遣超越了欲望和外部强制,是无忧无虑的生存的表现,因而是自由本身的表现。人只是在摆脱了内外、身心的一切压制时,只是在不受任何规律和需要压制时,才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之所以能够达到,那是因为人在一个富足的社会里,对生活必需之物已无需担忧,在这样的社会里,物质财富是那么的富足,以致人们烦恼的不再是物质缺乏而恰恰相反,是物质的多余。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马尔库塞在论述解放的时候,都有这样一个前提,即“最成熟的文明阶段”。马尔库塞反复强调,“非压抑秩序本质上是一种富有的秩序,因为产生必要压抑的不是需要,而是‘多余’,只有富余的秩序才能与自由相一致。”127又说,“非压抑秩序只是在最成熟的文明阶段,即在用最少时间、最小身心能量满足所有基本需要的时候,才是可能的。”127“拥有和获得生活必需品乃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而不是其内容,必然王国、劳动王国是不自由的王国,因为在这个王国中,决定人类生存目标和功能的,不是人自己的目标和功能,而且那种目标和功能也不允许人类机能和欲望自由消遣。”有些研究者忽略了马尔库塞反复强调的这个解放的前提,认为马尔库塞在论述解放的思想中,仅注意爱欲的解放问题而不考虑阶级问题,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最成熟的文明阶段,它指向的是将来而不是现在,抑或说,他陈述的仅是一个可能存在的未来文明,是一个观念,一个理想。
在马尔库塞设定的最成熟文明阶段,当一切都十分富足后,人类的消遣冲动通向审美和自由,世界便成为人类表演的舞台,现实已变得不再重要。“由于消遣是自由的实现,它就不再是那种压制性的身心现实,人仅仅关心惬意的东西,善良的东西,完满的东西。但他消遣的却是美。”在这里,审美功能被看成是支配整个人类生存的原则,而且仅当它具有普遍性时,它才能这样去支配整个人类生存。
马尔库塞认为,消遣冲动一旦作为文明的一个原则占了上风,就会使现实发生真正的转变,于是,人们所经验到的自然、客观世界将主要不是统治人的东西(如在原始社会中那样),也不是被人统治的东西(如在现存文明中那样),而是一个沉思的对象。由于这种基本的、构成性的经验发生了变化,经验的对象本身也将发生变化,因为自然一旦摆脱了暴力的统治和开发,受消遣冲动的规定,也就会摆脱其自身的残忍,并自由地表现其丰富的无目的的形式,这些形式表现了其对象的“内在生命”。在主观世界里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这里,审美经验将阻止使人成为劳动工具的、暴力的、开发性的生产,但人不会回复到一种痛苦的被动性状态中去。他的生存仍然是主动的,但他所拥有的、所生产的东西不再带有奴役的痕迹,不再带有对其目的的可怕设计。人的主动性超出了欲望和忧虑,成了表演,即对人的潜能的自由表现。人类生存在一种非压抑性的文明状态中。至此,即可看到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的良性互动,而不管是人的解放还是自然的解放,马尔库塞告诉人们的唯一的途径就是消遣冲动,经由消遣冲动达到审美、自由、感性、快乐、美好等诗意的栖居状态。等到人类真正进入这样的生活境界,谁又能说这不是真正的人的解放?
关键词:爱欲 新感性 美 消遣冲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强大的技术为中介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和谐发展造成严重威胁。马尔库塞的自然革命论自然而然的跃入学者们的讨论中心。然而,其中的绝大部分探讨并未能建立在对这一思想的真正理解的基础之上。解放属人的自然是马尔库塞自然革命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谓“属人的自然”是指作为人的理性和经验基础的原始冲动和感觉。马尔库塞在这里所指的解放属人的自然,就是要使人形成一种“新感受性”,而这种新感受性在未来的社会变革中将起到重要作用。“感觉具有颠覆旧世界的潜能。”“解放了的感觉”在重建社会的过程中变得有实践性,成为有“实际作用的东西”,意味着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创造出新的关系。这种新感受性不仅仅是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心理现象”,而是要成为社会变革和个人需要之间的桥梁,是在“改变世界”的政治实践与追求个人解放之间的调节者。
一、马尔库塞的“新感性”
马尔库塞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精髓,把革命的需求源于主体性,植根于个体的理智、激情、冲动与目标,提出“个体感受性的解放”是普遍解放的起点,甚至是基础,自由社会必须植根于崭新的本能需求之中。他从本能、生命、爱欲等层面理解感性的生存,把人的解放归于审美的感性解放,也由此建立了他的新感性观。
席勒认为社会改革、实现自由的途径不是政治斗争,而是要通过审美教育,通过美,人才能走到自由的面前,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席勒把感性看作人性的基本构成要素,如果想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首先要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文明史就是人的本能感性受到压抑和异化的历史。马尔库塞深受席勒这一思想的影响,但是对感性的理解却与席勒有很大不同。
马尔库塞对感性的考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1932年)中,指出感性是人的本质的本体论范畴,也是存在论范畴,人的感性意味着感性存在,现存的感性活动是一种劳动的异化存在,是唯物史观新的基础。《乌托邦的终结》(1967年)在原来的意义上使用“美”的概念,即感官的感受形式和人类生活的具体世界的形式。在《论解放》(1967年)中提出一种“活”的感性,即“新感性”,认为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实践。接着在《反革命与造反》(1973年)中感性的自然解放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激进的感受性”思想。最后在《审美之维》(1978年)中,马尔库塞指出艺术的使命就是在所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领域中,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强调培育和塑造新感性。在这一复杂的感性含义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前进方向:即从本体论走向人的生存论,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走向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由政治、经济领域走向了人的意识领域。
马尔库塞认为,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人的社会。人与之打交道的自然界是一个社会改造过的自然界,是服从于一种特殊理性的自然界,而这种理性正越发成为屈从于资本主义要求的技术的工具主义理性,然而,这种理性又反过来压制人自身的本性,即人的原始冲动,即属人的自然。在看待属人的自然时,马克思主义低估了自然基础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强调政治意识的发展,很少表现出对个体中的解放根基的关注,没有从个人最直接和最彻底地体验着他们的世界和他们本身的地方,即从个人的感受性和本能需求中去寻找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变革是不彻底的,没有感受性层面上的变革,新社会中又将产生出旧亚当,而且自由社会的建立的前提,就在于与世界的习以为常的经验的决裂,与支离破碎的感受性决裂。因为,被现存制度的合理性支配的感觉经验,越发使人得不到那种可以使人自由但又并非习以为常的经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控制已达到空前的程度,即这种控制已深入到个体的本能和心理层面,所以激进的变革也应深入到个体的这个层面,以发展个体激进的、非顺从的、新的感受性。马尔库塞说,“发展激进的、非顺从的感受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同时,反革命与造反也必须从这个层面展开和进行。”63那么,这种被马克思主义低估了的人又需要建立的“新感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性呢?马尔库塞称之为“激进的感受性”。“激进的感受性”这一概念强调感觉在形成理性时那种能动的、建构的作用。所谓形成理性,即是指形成那些人们借以组织、经验、改造世界的范畴。这种感觉不是被动的、接受的,它有其自身的“综合”能力,它使经验的原始材料受这种“综合”能力的导引,而且,这种“综合”并非康德认为的那种不变地、先验地组织材料的纯粹“直观的形式”(时间和空间),它们是另外一种更加具体、更加具有质料性的综合作用,它们可以构成以经验为基础的先天经验。马尔库塞进一步强调,如果我们的社会要进行革命性的、实质性的改造,就必须彻底变革这种原初的经验本身,即彻底变革这种定性的、基本的、无意识的或者前意识的经验世界的结构。其实,早在《论解放》中,马尔库塞对60年代后期学生运动中表现出的个人主义马克思主义进行表述时,就介绍了“新感性”概念,认为新感性是突破资本主义技术理性对人性的压抑,重建起来的一种“活”的感性。在《爱欲与文明》中,马尔库塞又指出,“审美方面的基本经验是感性的,而不是概念的;审美知觉本质上是直觉,而不是观念。感性的本性是‘接受’,即通过给予的影响而产生认识。正是借助于这种与感性的内在联系,审美功能才获得了其核心的地位。”116至此,马尔库塞把审美与感性联系起来,并从社会学、改治学的意义上,形成了他的新感性观。
第一,以往的及现存的感性是受统治的技术理性压抑的感性,是丧失了自由的、异化了的感性;新感性与之相对立,它是指向历史的感性。在现实社会中,个体感性领悟的对象是特定文明阶段和特殊社会的产物,感觉的媒介是相同的,感受是惯常的、机械的,是被强行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新的感受性则是建立在对以往感性的否定的基础上的,是新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和表现。马尔库塞指出,只有与具有攻击性和剥削性的习以为常的感觉决裂,与支离破碎的感觉决裂,感性才能进入新的层面,由此,感性具有“历史的紧切性”,新感性是指向历史的。
第二,新感性之所以“新”是在于它打破了以往感性的格局,颠倒了传统的理智秩序。它注重感性欲望和经验,具有非压抑、非操作性等政治特征和反理性、快乐、安宁、和谐等审美特征。马尔库塞强调,“新感性已成为一个政治因素。”它反对现代文明的贫困,剥削的连续性和攻击性,为满足压抑 的需求去迫害自然等行为,它歌颂人的美丽、安宁、接受性质,只有具有了这些性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使平静的、和谐的。同时,新感性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前景:消灭压抑,消灭暴虐。新感性的政治功能揭示出反抗的深度,确证了社会在调整经验整体与有机物及其环境之间的新陈代谢整体的理论。
第三,新感性的生长环境是审美和艺术活动。从新感性的对象和内容看,它感受的是自然中的感性的美的质,是自由的新的质。彻底摆脱了现有感性的完全自由的感性,是人的原始本能得以解放的感性。它是用一种新的方式去听、去看、去感受,它“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将构织‘生活标准’向更高水平的进化。”新感性是一种“活”的感性,与新感性相对应的是“活的艺术”、“艺术的现实”,张扬的自主性,关注个体生存。马尔库塞说,“个体感觉的解放是普遍解放的起点,甚至是基础。”新感性诞生于对现存体制的否定,旨在建立一个新社会,使自由与必然、艺术与现实达到历史的同一,它可以使现代人实现非压抑的升华,重建感性秩序,走向自由境界。
马尔库塞说,“人类的自由就植根于人类的感性之中。”71自由不在于给人更多的力量,也不在于通往天堂,而在于走向使人更加和平地、愉快地与社会和自然那种顽强的抗力作斗争。这是永恒革命理论的哲学内核。自由作为这样的力量,是植根于男人和女人的原始冲动,是维系生命本能的根本需要。自由的前提条件就在于一种感性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体验到“给予”,也能体验到使生命得以改善的事物的“暗藏”的性质。把感性彻底的再定义为“实践”,会使自由观念既面对现实又不是去其超越性的内涵:感觉并不仅仅在认识论上建构现实的基础,而且也为了解放的利益而面对现实加以改造和颠覆的基础。马尔库塞说,“感觉的解放将获得现在尚未存在的自由,即达到生命本能(爱欲)的感性需求所追求的目标。”71生命本能的感性需求即自由,自然的解放就是恢复感性的美,而这些美又是新的自由的质,那么解放属人的自然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新感性,它以自由为目标,以美为内容。“感觉的解放必然伴随意识的解放,因而这种解放就涉及到人的实存的整体。如果个体要团结一致,建立一个与现存社会有质的区别的社会,人们就必须改变人的本能和感性本身。然而,为什么在这重建中,需要强调审美的需求呢?”
二、审美的功能
马尔库塞赞同马克思的“按照美的规律”
塑造对象性世界是自由人实践的特征这一观点。他说,“这不是随便说说,也不是空洞的说教。”74马尔库塞认为,审美的性质在根本上是非暴力的、非控制的。“在艺术领域里,在把‘审美’当作专属于升华了的‘高级文明’加以压制性的使用过程中,这些性质与社会现实、与‘实践’本身相脱节了。”74他认为,革命就是要消除这种压制性,恢复审美需求,使之成为一种颠覆力量,以便能扼制社会的和自然的世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攻击性。自由的前提条件是具有“接受性”和“被动的”能力,它是一种以事物本身的方式去看待事物的能力,以便去包容在它们之中的快乐以及自身的爱欲能量,这种能量正等待着解放,自然也等待着解放。
“美”、“审美”这样的字眼在马尔库塞的理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审美”的考察就显得必不可少。有关审美方面的论述,马尔库塞基本借用了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关于审美功能的论述。在康德的哲学中,判断力是作为会合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而存在的。因为实践理性构成了自由,它只受出自本身的,以道德为目的的道德律的支配,而理论理性则构成了自然,它为因果律所控制。自然领域与自由领域根本不同。因果律不允许有任何主观的自律,同样,任何感觉材料也不能决定主体的自律,否则主体就不再自由。主体的自律将在客观现实中有一个“结果”,而主体为自身确定的目标也必须是现实的,因此,自然领域必定受自由的立法影响,必定存在一个中间领域使它们二者能在其中会合。必定有一种第三“机能”调节着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这种机能导致了从自然领域向自由领域的过渡,并把高级机能和低级机能,即认识机能与欲望机能,联结起来。这种第三机能就是判断机能。理论理性(理解)提供认识的先天原则,实践理性提供欲望(意志)的先天原则,而判断功能则通过痛苦和快乐的感觉调节着这两方面。与快乐有关的判断就是审美的判断。审美是使自由影响自然,自律影响自然的中介。
审美方面的基本经验是感性的,而不是概念的。审美知觉本质是直觉而不是概念。正是借助于这种与感性的内在联系,审美功能才获得了其核心地位。由于感性机能服从于理性,由于社会需要而对这些机能所做的压抑性利用,才取得了文明的进步,由于这种进步产生的高级机能与低级机能之间的广泛冲突使审美方面的这种双重中介变得必不可少。因此,要在审美方面调节感性与理性的哲学努力就表现为企图调和为被某一压抑性的现实原则所分裂了的人类生存的两个方面。履行这种调节功能的是审美机能,它类似感性,属于感觉。因此,审美的调节就意味着加强感性,反抗理性的暴戾,并最终唤起感性,使之摆脱理性的压抑性统治。审美功能通过一种基本冲动即消遣冲动发生作用,它将消除强制,使人获得身心自由。它将使感觉与情感同理性的观念和谐一致,消除理性规律的道德强制性,并使理性的观念与感性的兴趣相调和。马尔库塞将消遣冲动作为审美功能实施的载体。
三、消遣冲动——解放的一剂良方
马尔库塞所倡导的种种解放,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人的解放。新感性的建立,即解放感性在这里还是要实现人的解放。关于此,马尔库塞充分利用了消遣冲动这剂良方。他这样论述到:
现存的资本主义文明史压抑本能的工业文明,它的异化现象已被许多哲学家揭示出来。“享受与劳动相分离,手段与目的相分离,工作与报偿相分离。由于人自始至终被束缚在构成整体的某个很小的部件上,所以也只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部件。由于他听到的一直是机器的单调的轰鸣声,所以永远不能发展自己存在的和声。他不是去塑造存在于其本性中的人性,而是成了他的职业,他的科学的纯粹的印记。22正是文明本身给现代人造成这种创伤,因而,只有一种新的文明才能治愈这种创伤。这种创伤是由人类生存两极之间的对抗关系造成的。感性与理性、质料与形式、自然与自由、特殊与普遍,这里对立的每一方都受到基本的冲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支配。前者的本质是被动的、接受的,而后者则基本上是主动的、支配性的和压倒优势的。文化就是有这两种冲动的结合和相互作用造成的。但在现存文明中,它们的关系一直是对抗的关系:文明不是使感性理性化,使理性感性化,从而调和这两种冲动,而是使感性屈从于理性,从而使感性如果想重新表明自己的权利,只能以破坏性的、残酷 的形式来表现。如果人的潜能要得到自由的实现,就必须克服这个冲突。因此,对这两种冲动进行调解,就必须要有第三种冲动,马尔库塞借用席勒的概念,称之为“消遣冲动”。消遣冲动,其目标是美,目的是自由。马尔库塞认为,消遣冲动是解放的工具,不管是自然的解放还是人的解放,消遣冲动均是一剂良方。
当然,这里所指的消遣并不是人借物游心或打发时间,而是生命本身的消遣,这种消遣超越了欲望和外部强制,是无忧无虑的生存的表现,因而是自由本身的表现。人只是在摆脱了内外、身心的一切压制时,只是在不受任何规律和需要压制时,才是自由的。这种自由之所以能够达到,那是因为人在一个富足的社会里,对生活必需之物已无需担忧,在这样的社会里,物质财富是那么的富足,以致人们烦恼的不再是物质缺乏而恰恰相反,是物质的多余。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马尔库塞在论述解放的时候,都有这样一个前提,即“最成熟的文明阶段”。马尔库塞反复强调,“非压抑秩序本质上是一种富有的秩序,因为产生必要压抑的不是需要,而是‘多余’,只有富余的秩序才能与自由相一致。”127又说,“非压抑秩序只是在最成熟的文明阶段,即在用最少时间、最小身心能量满足所有基本需要的时候,才是可能的。”127“拥有和获得生活必需品乃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而不是其内容,必然王国、劳动王国是不自由的王国,因为在这个王国中,决定人类生存目标和功能的,不是人自己的目标和功能,而且那种目标和功能也不允许人类机能和欲望自由消遣。”有些研究者忽略了马尔库塞反复强调的这个解放的前提,认为马尔库塞在论述解放的思想中,仅注意爱欲的解放问题而不考虑阶级问题,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最成熟的文明阶段,它指向的是将来而不是现在,抑或说,他陈述的仅是一个可能存在的未来文明,是一个观念,一个理想。
在马尔库塞设定的最成熟文明阶段,当一切都十分富足后,人类的消遣冲动通向审美和自由,世界便成为人类表演的舞台,现实已变得不再重要。“由于消遣是自由的实现,它就不再是那种压制性的身心现实,人仅仅关心惬意的东西,善良的东西,完满的东西。但他消遣的却是美。”在这里,审美功能被看成是支配整个人类生存的原则,而且仅当它具有普遍性时,它才能这样去支配整个人类生存。
马尔库塞认为,消遣冲动一旦作为文明的一个原则占了上风,就会使现实发生真正的转变,于是,人们所经验到的自然、客观世界将主要不是统治人的东西(如在原始社会中那样),也不是被人统治的东西(如在现存文明中那样),而是一个沉思的对象。由于这种基本的、构成性的经验发生了变化,经验的对象本身也将发生变化,因为自然一旦摆脱了暴力的统治和开发,受消遣冲动的规定,也就会摆脱其自身的残忍,并自由地表现其丰富的无目的的形式,这些形式表现了其对象的“内在生命”。在主观世界里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这里,审美经验将阻止使人成为劳动工具的、暴力的、开发性的生产,但人不会回复到一种痛苦的被动性状态中去。他的生存仍然是主动的,但他所拥有的、所生产的东西不再带有奴役的痕迹,不再带有对其目的的可怕设计。人的主动性超出了欲望和忧虑,成了表演,即对人的潜能的自由表现。人类生存在一种非压抑性的文明状态中。至此,即可看到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的良性互动,而不管是人的解放还是自然的解放,马尔库塞告诉人们的唯一的途径就是消遣冲动,经由消遣冲动达到审美、自由、感性、快乐、美好等诗意的栖居状态。等到人类真正进入这样的生活境界,谁又能说这不是真正的人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