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不断向上、不断进取、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构成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数学课程标准》也多次强调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获得成功的体验呢?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快乐地接受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是促进儿童“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的对象是人,是具有潜在智能、充满着情感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数学问题,教师要能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找出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型加以整合,成为课堂上的教学情境,为我所用。
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稳定性不强,他们往往会被一些无关事物吸引而转移注意力。就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书本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小时、分、秒,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高涨。
2.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组织了模拟生活的“小小商店”买卖活动,同学们把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标价后放上几组货柜,然后适时问:“假如你是小小采购员,你会怎么来购买商品?如何付钱呢?”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是紧密不分的。当学生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时,他们惊奇地发现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是生活的缩影,我们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数学和生活之间为学生架起桥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心底滋生一种一定要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二、享受成功,构建情感的巩固层面。
1.人人可享受成功。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小学生来说,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应改变策略,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如设计“购物问题”:小红去春游,准备了20元钱。商店里面包每只1元,可乐每罐2元,苹果每千克4元。小红可以买什么?可以买多少?请你帮小红设计一个购物方案。这样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经过思考得出的答案是这样的:学生甲:把20元钱要全部用完,多余的分给其他同学;学生乙:只买两只面包,自己可以准备水壶;学生丙:不买苹果,野外吃苹果不方便……可见人人都是设计者,人人都是成功者。再如设计这样的题目:学校有一块正方形花圃,计划用花圃的二分之一种花、二分之一种草,你认为怎样安排比较美观?这些问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解决,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师生共享成功。数学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上每次做对一道题学生们都大声叫着“耶……”,有的还挥舞着小手做出“V”字形。看得出这种宣泄方式学生很在意,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享受成功,那热情决不亚于获得奥运冠军。于是我鼓励他们说:“正确的同学还可以再大声一点,如果全班都做对了老师和你们一起“耶”!”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教师唯有更好地去识读他们的情感世界,用真情和他们去共同享受成功、面对失败。他们在性情所至时得到一种认同恐怕比不温不火的表扬会更加有效。
三、磨练意志,构建情感的提升层面。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数学学习并不是一种兴趣盎然的活动,抽象的概念、繁杂的计算、多变的思路、严谨的逻辑时常困扰着学生。意志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认识自我,产生积极的情感,维持对学习的热情,为兴趣的再生和巩固提供动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想些“绝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磨练学生的意志,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会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下苦功夫、努力稳定学习热情、具有坚强意志的人。
如:教师面对学生计算常出错的“顽症”,可以举行“人人争当神枪手,个个百题无差错”的竞赛活动,从每天五题无差错起,达到连续百题无差错的奖给一个“小奖杯”。这个活动把学生做习题与神枪手射靶形象地联系起来,神枪手要百发百中、弹无虚发,做习题时要求参赛者认真、细心,还要有恒心、有毅力。通过这种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激励效应,同时又磨练了学生的意志与性格。
随着现代社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学的内容和方法已渗透到更多的领域。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善于用数学,让每个学生从数学教育中终身受益。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不断改进教法、更新教法,使全体学生形成乐学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活动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快乐地接受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是促进儿童“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的对象是人,是具有潜在智能、充满着情感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数学问题,教师要能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找出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型加以整合,成为课堂上的教学情境,为我所用。
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稳定性不强,他们往往会被一些无关事物吸引而转移注意力。就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书本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小时、分、秒,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高涨。
2.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组织了模拟生活的“小小商店”买卖活动,同学们把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标价后放上几组货柜,然后适时问:“假如你是小小采购员,你会怎么来购买商品?如何付钱呢?”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是紧密不分的。当学生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时,他们惊奇地发现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是生活的缩影,我们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数学和生活之间为学生架起桥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心底滋生一种一定要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二、享受成功,构建情感的巩固层面。
1.人人可享受成功。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小学生来说,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应改变策略,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如设计“购物问题”:小红去春游,准备了20元钱。商店里面包每只1元,可乐每罐2元,苹果每千克4元。小红可以买什么?可以买多少?请你帮小红设计一个购物方案。这样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经过思考得出的答案是这样的:学生甲:把20元钱要全部用完,多余的分给其他同学;学生乙:只买两只面包,自己可以准备水壶;学生丙:不买苹果,野外吃苹果不方便……可见人人都是设计者,人人都是成功者。再如设计这样的题目:学校有一块正方形花圃,计划用花圃的二分之一种花、二分之一种草,你认为怎样安排比较美观?这些问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解决,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师生共享成功。数学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上每次做对一道题学生们都大声叫着“耶……”,有的还挥舞着小手做出“V”字形。看得出这种宣泄方式学生很在意,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享受成功,那热情决不亚于获得奥运冠军。于是我鼓励他们说:“正确的同学还可以再大声一点,如果全班都做对了老师和你们一起“耶”!”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教师唯有更好地去识读他们的情感世界,用真情和他们去共同享受成功、面对失败。他们在性情所至时得到一种认同恐怕比不温不火的表扬会更加有效。
三、磨练意志,构建情感的提升层面。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数学学习并不是一种兴趣盎然的活动,抽象的概念、繁杂的计算、多变的思路、严谨的逻辑时常困扰着学生。意志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认识自我,产生积极的情感,维持对学习的热情,为兴趣的再生和巩固提供动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想些“绝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磨练学生的意志,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会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下苦功夫、努力稳定学习热情、具有坚强意志的人。
如:教师面对学生计算常出错的“顽症”,可以举行“人人争当神枪手,个个百题无差错”的竞赛活动,从每天五题无差错起,达到连续百题无差错的奖给一个“小奖杯”。这个活动把学生做习题与神枪手射靶形象地联系起来,神枪手要百发百中、弹无虚发,做习题时要求参赛者认真、细心,还要有恒心、有毅力。通过这种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激励效应,同时又磨练了学生的意志与性格。
随着现代社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学的内容和方法已渗透到更多的领域。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善于用数学,让每个学生从数学教育中终身受益。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不断改进教法、更新教法,使全体学生形成乐学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活动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