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经济增加值(EVA)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概念,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探索的角度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何将这一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入我国企业,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EVA企业管理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无论是理论滞后于实践还是实践跟不上理论,在商业企业及工业企业中都有企业在尝试借助这一先进管理理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真实评价企业的价值。本文对现有的EVA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希望能为中国的经营者提供简单易懂的理论支持。
二、EVA的介绍
2.1EVA的基本公式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就是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总额,其通过度量剩余收益来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衡量,是一种与经济价值挂钩的指标,其核算公式为:
EVA=税后营业利润-资本成本总额
当EVA>0时,说明企业增加了股东的原有价值
当EVA=0时,说明企业维持了股东的原有价值
当EVA<0时,说明企业损耗了股东的价值。
2.2EVA的理论
1、剩余收益
根据财务理论,企业的价值取决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1965年会计学家Solomons首先提倡用剩余收益作为企业评估绩效的准则。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松下公司采用剩余收益作为企业管理体系,其理论公式如下:Bt=B(t-1)+NIt-Ct
上式中Bt表示时刻t权益的账面价(包括债券和股权),NIt表示时刻t-1到时刻t的期间内的会计利润,Ct为该期间对所有者的净支付。
2、股东价值最大化
近200年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一直认为企业的价值目标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投资者关心的是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但是却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利润与风险是共存的。利润越大,风险越大,利润的增长是以风险的增大为代价的,而风险的增加将会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能力。因而股东价值的高低是投资收益和风险的综合体。收益的增加将使股东的价值上升,而风险的增大则会使股东的价值下降,因而股东的价值只有在收益和风险达到一个较好的均衡的时候达到最大。因此企业的目标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
三、EVA的经济本质
经济增加值源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概念,EVA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而是一个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以尽可能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经济利润的模型,其原型是剩余收益(Residual Income)——一种专门用于评价公司各业务部门业绩的财务指标,在它之前投资报酬率(ROI)是公司进行投资决策和衡量部门业绩的常用指标,虽然ROI有许多优点但却会导致经营者做出背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营决定,因此为了促使部门与股东的目标相一致,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提出了一种替代的业绩评价,这就是剩余收益,它定义为税后净营业净利润减去投入资本的成本,而实际上这种资本成本就是最低可接受报酬。
四、EVA评价指标的优势
EVA是企业决策、业绩衡量和管理激励的集合体,它在指导和控制一个公司的经营和战略、设立和宣传公司对内对外的财务目标、评价短期利润计划和长期战略规划、分配公司资源、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以及根据现有业绩追溯导致这种业绩的战略和经营因素并为改进管理、持续增加业绩提供决策依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的最高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这是一条根本的原则,但如何对其衡量,则涉及到一个技术方法的问题。作为一个业绩衡量指标,应该准确地反映企业为其所有者创造的价值,所以我们需要的业绩评价指标一般应具有如下特性。
1、与价值创造高度相关,能够增进股东价值的创造。
2、不受会计操纵的影响以及公认会计原则的束缚。
3、是流量指标而不是存量指标,能够反映当期/任一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
4、能在部门层次上加以计算,由此可以使我们观察到部门经理的表现。
5、便于在企业内部进行协调和控制,有利于经理人员追求股东价值的创造。
6、简单、清晰、准确,且易于接受、操作和沟通。
我们在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使用的财务指标一般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回报率、销售利润率、市场占有率、每股盈余等等。EVA与这些业绩指标相比,能消除传统业绩指标存在的缺陷,,具有其他业绩指标不可比拟的优点。
五、EVA模型的建立
企业在确定采用EVA后,就要开始实施工作,建立EVA模型。首先企业应对会计数据进行调整。
1、会计数据的调整
按照EVA=税后净经营利润-资金成本,會计调整应从两方面入手。
⑴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以得出税后净经营利润。税后净经营利润衡量的是在不考虑企业资本来源的情况下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即=企业息税前经营收益×(1-所得税税率)。其中息税前经营收益应体现营业收益的真实含义,不应包括非正常收支。⑵对资金成本进行调整。EVA中的资本成本综合考虑了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我们在调整中要明确:计算EVA时的资金成本是企业有偿使用资本的成本。其数额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有偿资本的使用而不是资本的来源。无论企业是通过哪种渠道取得资本,只要资本是有成本的,就要将其计入企业资本的范围中。相反,对于企业免费使用的资本,如消费者预先付给企业的货款,应发而未发给职工的工资等,不论在资产负债表表现为企业的负债还是所有者权益,在计算EVA时都不列入资本。
2、经济增加值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面的调整项目,我们可以建立EVA模型
⑴税后净经营利润的确定
税后净经营利润=税后净利润+计入营业利润的各种准备的变化额+实际利息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少数股东损益+递延税款贷方余额的增加(借方余额的减少)+本年商誉摊销+研发费用-递延税款借方余额的增加(贷方余额的减少)公式 3-1
⑵资本投资的计算和调整 除了我们在第一给出的资本公式外,企业还可按资本来源构建企业资本总资本=债务资本+股本资本公式 3-2
债务资本=负债总额-递延税款贷方余额-免息负债公式 3-3
其中,免息债务是指企业无须支付资金使用成本但是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那部分负债,如应付工资、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和应交税金等。
权益资本=股东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减值准备+递延税款贷方余额+累计商誉摊销+研发费用公式 3-4
⑶资本成本的确定
公司资本成本不仅是现金成本,更是一种机会成本。公司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越大,投资收益率就越高,资本成本也越高。资本成本等于总资本乘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因此,这一步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笔者同意Stern Stewart的观点,认为EVA中债务资本成本率一般是选用3-5年期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股本资本成本率的计算主要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于是,EVA模型中:
资本成本=总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债务资本成本率×(1-所得税)+股本资本×股本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股本资本)
公式 3-5
税后净经营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得出的就是经济增加值的数值,这个过程就是经济增加值模型的建立过程。
从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出,EVA是建立在会计利润调整基础上的对经济利润的尽可能的模拟。模型充分利用企业会计信息,使微观经济学理论在实务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蒋培宇.EVA:最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21世纪经济报道,2002 年7月22日
[2]Ronald J. Kudla, David A. Arendt“.Making EVA work”.Afp Exchange,2006,4:98-103
[3]卞芙蕖:《公司价值评估模式探微》,财会月刊,2003.7
[4]左旭、董邦国:《公司价值评估指标分析与应用》,上海会计,2002年3月
经济增加值(EVA)在我国尚属一个新的概念,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探索的角度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何将这一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入我国企业,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EVA企业管理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无论是理论滞后于实践还是实践跟不上理论,在商业企业及工业企业中都有企业在尝试借助这一先进管理理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真实评价企业的价值。本文对现有的EVA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希望能为中国的经营者提供简单易懂的理论支持。
二、EVA的介绍
2.1EVA的基本公式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就是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总额,其通过度量剩余收益来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衡量,是一种与经济价值挂钩的指标,其核算公式为:
EVA=税后营业利润-资本成本总额
当EVA>0时,说明企业增加了股东的原有价值
当EVA=0时,说明企业维持了股东的原有价值
当EVA<0时,说明企业损耗了股东的价值。
2.2EVA的理论
1、剩余收益
根据财务理论,企业的价值取决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1965年会计学家Solomons首先提倡用剩余收益作为企业评估绩效的准则。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松下公司采用剩余收益作为企业管理体系,其理论公式如下:Bt=B(t-1)+NIt-Ct
上式中Bt表示时刻t权益的账面价(包括债券和股权),NIt表示时刻t-1到时刻t的期间内的会计利润,Ct为该期间对所有者的净支付。
2、股东价值最大化
近200年以来,西方经济学家一直认为企业的价值目标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投资者关心的是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但是却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利润与风险是共存的。利润越大,风险越大,利润的增长是以风险的增大为代价的,而风险的增加将会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能力。因而股东价值的高低是投资收益和风险的综合体。收益的增加将使股东的价值上升,而风险的增大则会使股东的价值下降,因而股东的价值只有在收益和风险达到一个较好的均衡的时候达到最大。因此企业的目标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
三、EVA的经济本质
经济增加值源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概念,EVA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而是一个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以尽可能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经济利润的模型,其原型是剩余收益(Residual Income)——一种专门用于评价公司各业务部门业绩的财务指标,在它之前投资报酬率(ROI)是公司进行投资决策和衡量部门业绩的常用指标,虽然ROI有许多优点但却会导致经营者做出背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营决定,因此为了促使部门与股东的目标相一致,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提出了一种替代的业绩评价,这就是剩余收益,它定义为税后净营业净利润减去投入资本的成本,而实际上这种资本成本就是最低可接受报酬。
四、EVA评价指标的优势
EVA是企业决策、业绩衡量和管理激励的集合体,它在指导和控制一个公司的经营和战略、设立和宣传公司对内对外的财务目标、评价短期利润计划和长期战略规划、分配公司资源、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以及根据现有业绩追溯导致这种业绩的战略和经营因素并为改进管理、持续增加业绩提供决策依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的最高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这是一条根本的原则,但如何对其衡量,则涉及到一个技术方法的问题。作为一个业绩衡量指标,应该准确地反映企业为其所有者创造的价值,所以我们需要的业绩评价指标一般应具有如下特性。
1、与价值创造高度相关,能够增进股东价值的创造。
2、不受会计操纵的影响以及公认会计原则的束缚。
3、是流量指标而不是存量指标,能够反映当期/任一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
4、能在部门层次上加以计算,由此可以使我们观察到部门经理的表现。
5、便于在企业内部进行协调和控制,有利于经理人员追求股东价值的创造。
6、简单、清晰、准确,且易于接受、操作和沟通。
我们在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使用的财务指标一般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回报率、销售利润率、市场占有率、每股盈余等等。EVA与这些业绩指标相比,能消除传统业绩指标存在的缺陷,,具有其他业绩指标不可比拟的优点。
五、EVA模型的建立
企业在确定采用EVA后,就要开始实施工作,建立EVA模型。首先企业应对会计数据进行调整。
1、会计数据的调整
按照EVA=税后净经营利润-资金成本,會计调整应从两方面入手。
⑴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以得出税后净经营利润。税后净经营利润衡量的是在不考虑企业资本来源的情况下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即=企业息税前经营收益×(1-所得税税率)。其中息税前经营收益应体现营业收益的真实含义,不应包括非正常收支。⑵对资金成本进行调整。EVA中的资本成本综合考虑了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我们在调整中要明确:计算EVA时的资金成本是企业有偿使用资本的成本。其数额的大小取决于企业有偿资本的使用而不是资本的来源。无论企业是通过哪种渠道取得资本,只要资本是有成本的,就要将其计入企业资本的范围中。相反,对于企业免费使用的资本,如消费者预先付给企业的货款,应发而未发给职工的工资等,不论在资产负债表表现为企业的负债还是所有者权益,在计算EVA时都不列入资本。
2、经济增加值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面的调整项目,我们可以建立EVA模型
⑴税后净经营利润的确定
税后净经营利润=税后净利润+计入营业利润的各种准备的变化额+实际利息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少数股东损益+递延税款贷方余额的增加(借方余额的减少)+本年商誉摊销+研发费用-递延税款借方余额的增加(贷方余额的减少)公式 3-1
⑵资本投资的计算和调整 除了我们在第一给出的资本公式外,企业还可按资本来源构建企业资本总资本=债务资本+股本资本公式 3-2
债务资本=负债总额-递延税款贷方余额-免息负债公式 3-3
其中,免息债务是指企业无须支付资金使用成本但是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那部分负债,如应付工资、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和应交税金等。
权益资本=股东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减值准备+递延税款贷方余额+累计商誉摊销+研发费用公式 3-4
⑶资本成本的确定
公司资本成本不仅是现金成本,更是一种机会成本。公司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越大,投资收益率就越高,资本成本也越高。资本成本等于总资本乘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因此,这一步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笔者同意Stern Stewart的观点,认为EVA中债务资本成本率一般是选用3-5年期中长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股本资本成本率的计算主要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于是,EVA模型中:
资本成本=总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债务资本成本率×(1-所得税)+股本资本×股本资本成本率)/(债务资本+股本资本)
公式 3-5
税后净经营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得出的就是经济增加值的数值,这个过程就是经济增加值模型的建立过程。
从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出,EVA是建立在会计利润调整基础上的对经济利润的尽可能的模拟。模型充分利用企业会计信息,使微观经济学理论在实务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蒋培宇.EVA:最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21世纪经济报道,2002 年7月22日
[2]Ronald J. Kudla, David A. Arendt“.Making EVA work”.Afp Exchange,2006,4:98-103
[3]卞芙蕖:《公司价值评估模式探微》,财会月刊,2003.7
[4]左旭、董邦国:《公司价值评估指标分析与应用》,上海会计,2002年3月